竞月贻香-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谢贻香早已想得通透,知道如今宁义城的安危要紧,那女童虽是万分诡异,但比起全城百姓的存亡,的确算不得什么。于是她也不再纠缠此事,任由方大人亲自前去督促。待到众人相继离开,衙门后堂里便只剩下谢贻香和得一子两人,谢贻香正准备探听得一子心中的盘算,却见得一子已将双腿盘在椅子上,双眼紧闭,摆出一个打坐的姿势,也不知是睡着过去还是在神游太虚,再不理会自己。谢贻香无奈之下,只得压下心中好奇,在一旁耐心等候。
第804章 登天云金光速现
话说此时一更已经敲响,也便是戌时之后,天色早已黑得尽了。谢贻香想起得一子让众衙役在三更之前将所有事宜准备妥当,算来还有两个时辰,百无聊赖之际,只好也在这衙门后堂里打坐练气。然而她心里始终有些放不下那个杀人吃人的女童,担心那女童会突然出现在这衙门后堂,又来挑衅于她,所以一直心存戒备。幸好这一幕却到底没有发生,想来那女童倘若当真是什么妖邪之物,有得一子这个目生双瞳小道士在场,多半也不敢轻易露面。
伴随着后堂里的灯影飘摇,时间也在一点一点流逝,耳听衙门外的宁义城里时不时传来动静,也不知是方大人正在命人依照得一子的吩咐准备,还是城里的百姓又在因为饥饿自相残杀。眼看三更将近,那方大人终于带着几名衙役气喘吁吁地小跑回来,说一切都已按得一子的要求布置妥当。椅子上的得一子随即睁开双眼,也不向方大人等人多做解释,只是招呼谢贻香拿着他那个黑色包袱同行,一路前往宁义城里那家“天云居”酒楼。方大人无奈之下,也带人跟在后面,看这小道士究竟有什么谋略。
谢贻香踏出宁义城衙门,才发现今晚分明是个月黑风高之夜,隐隐可见头顶上密布的阴云,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只怕不久后将会有一场狂风或者暴雨来临。而城中那家“天云居”酒楼,谢贻香之前也曾好几次路过,倒也依稀有些印象。待到一行人相继抵达宁义城的正中一带,便已遥遥望见这幢三层高的酒楼,此时屋顶已被尽数拆除,在第三层上用二三十张方桌堆叠起来,搭建成一个锥形高台,约莫有两丈多高低;而且依照得一子的吩咐,当中的每张方桌,都是用一张丈许见方的黄色布匹覆盖,然后再层层堆叠。远远望去,整个“天云居”的三楼上面便是一座黄色的高台。
眼见方大人手下的衙役如此效率,就连得一子也忍不住微微点头,径直踏入这家“天云居”,一路上到三楼。谢贻香和方大人等人紧随其后,从这酒楼的第三层往外眺望,整个宁义城已然尽收眼底,可见此处果然是城里最高的地方。虽然今夜星月无光,但也难不倒谢贻香“穷千里”的神通,放眼望去,隐约可见宁义城的东南西北四处城门,此时都已对应五行中“木”、“火”、“金”、“水”四者的方位,在城门的门洞处挂着密密麻麻的青、红、白、黑四种颜色布匹,正是得一子之前的要求,要用五行对应的颜色标注方位,从而借用所谓的“五行之力”。
再看宁义城内的情况,也正如得一子之前的调度。东面的城门处四百名守城军士已经整装待命,全部守卫在了城墙上面;南面的城门处,则是百余名军士在城门内的街道上挖出了一个深坑,竟有三四丈方圆,几乎将整条街道拦腰切断;而在西面的城门处,从城内百姓里挑选出的两百名精壮男子也已就位,只等得一子吩咐;只有北面的城门处一片冷清,只能看见几名驻守的衙役。
至于再远处的宁义城外,由于夜色实在太过暗沉,谢贻香也看不大清楚。只能依稀察觉到围绕着宁义城的四野和山峦,有一整圈若有如无的灯火光亮,显是围困宁义城的那三万叛军驻地,逢此深夜,也看不出其中的虚实。
当下谢贻香便将自己所见告诉身旁的得一子,得一子听得连连点头,最后冷笑一声,便让方大人传令,叫南面城门处的那些军士继续挖坑,就在如今这个深坑旁边,沿着街道往里面再挖一个新的深坑,也要三四丈方圆、丈许深浅;待到第二个深坑挖好,便照此规格继续在街道上挖出第三个、第四个坑。
待到方大人派出衙役前去传令,得一子抬头望向头顶的夜空,眼看已是两更时分,又向方大人沉声说道:“打开宁义城西面的城门,让那两百名精壮男子尽数冲出城去,每个人手持一支火把,沿途只管大声嚷嚷,装作是要夺取叛军在西门外山脚下准备的那批粮食,动静闹得越大越好。”方大人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禁略带惊讶地问道:“小道长是要用这两百人故布疑阵,吸引城外叛军的注意?”
得一子冷笑道:“看来你还不算太蠢。”方大人虽不明白得一子今夜整个的战略是什么,但说到要故布疑阵,倒是立刻有了战术,连忙说道:“既然如此,下官便让那两百名精壮男子分作两队,前队一百人率先手持火把冲出西门,沿途高呼夺粮之语,待到行至百步开外之时,便将手中火把尽数熄灭,借着黑夜的掩护退回城里;与此同时,后队的一百人也手持火把冲出城门,同样到百步开外熄灭火把,悄然退回城里。如此一来,前后两队人反复交替,不断地出城进城,以此迷惑围城的叛军,让他们误以为有大批人马冲出西门,要去抢夺际山山脚的那批粮食,从而将精力全部集中到宁义城的西面。不知小道长以为如何?”
旁边的谢贻香听得微微一怔,才想起这方大人曾在自己父亲帐下效力,难怪竟是一把带兵的好手,倒是对这个冷血无情的宁义太守有了些许改观。得一子却是满脸不屑地冷笑一声,说道:“此等小事,由你自行决断便是。那个家伙既然号称‘兵不血刃、不杀一人’,那么任凭我们这两百人如何起哄造势,逢此深夜之中,围城的叛军绝不敢贸然出战,只能加派人手坚守那批食物。如此一来,只要能够成功吸引对方的注意,西门外这两百人便算是大功告成。”
方大人连连点头,也不敢多做耽搁,急忙吩咐身旁的衙役传令下去。得一子便从谢贻香手里要过自己那个黑色包袱,叫众人留在这“天云居”的三楼等候,自己则孤身爬上由一张张方桌堆叠成的高台。待到他爬上最高处的一张桌子,便在上面盘膝坐下,将双手结印在胸,口中念念有词。
如此待到片刻之后,便听西面传来一阵哄闹,却是集结在宁义城西面城门处的那两百名精壮男子得到命令,已经依照方大人的计策,分作前后两队交替冲出城去,一路上高举着火把大声吆喝。高台上的得一子随之睁开双眼,扬声念道:“天地玄宗,万气本根。三界内外,惟道独尊。包罗天地,养育群生。五气腾腾,金光速现。急急如律令!”
话音落处,高台上的得一子伸手指向夜空,顿时便有一道白光自他衣袖间冲天而起,一直升到夜空当中,继而当空炸裂,发出“轰”的一声巨响。一时间但见夜空中千万点白光往四面飞溅开去,犹如一朵绽开的雪莲,竟将整座宁义城都笼罩在了一片白光之中。
第805章 驭五行白金黄土
谢贻香和方大人都是大惊失色,难道这小道士果真身负道家秘法,能够施展仙术神通?然而再定睛一看,两人顿时哑然失笑。原来从得一子衣袖里冲上夜空的这道白光,分明是一枚白色烟火,事先早已藏在了衣袖之中,却在吟诵完咒语后忽然放出,这才显得有些唬人。
那方大人看不懂这小道士为何会往夜空里放出一朵烟花,如此一来,岂不是彻底惊动城外叛军,告诉他们宁义城今夜将有所举动?他心中好奇,却又不敢开口询问高台上的得一子,只得向身旁的谢贻香投去询问的目光。
谢贻香也是一无所知,她对这方大人本就无甚好感,当下便学着得一子的论调胡乱回答道:“这个……这个宁义城西面的城门,对应的是五行当中西方之金,本就是白色,便如西面城门处此时悬挂的那些白色布匹。而小道长放出的这枚白色烟火,便是要以五行之金加持整座宁义城,请来天神庇佑那两百名精壮男子,令他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方大人听得大皱眉头,虽不敢训斥高台上的得一子,却能将怒火发泄到谢贻香身上,低声骂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年纪轻轻学什么不好?偏要学那些招摇撞骗的神棍!”
就在两人说话之间,那两百名精壮男子已在宁义城西面城门外闹得不可开交,谢贻香用“穷千里”的神通在黑夜中遥遥望去,只见城外西面叛军营地里,原本隐隐约约的灯火光也变得明亮起来,显是当中军士有所警觉,相继出营查看。随后便见宁义城外的东、南、北三个方向,都有微弱的灯火光晃动,却是东、南、北三个方向的叛军得到消息,也不知宁义城的西门究竟出了怎样的变故,正在赶往宁义城西面聚集。
那方大人眼见计策奏效,正要询问高台上的得一子下一步安排,却听得一子的声音已从上面传来,冷冷念道:“天地玄宗,万气本根。三界内外,惟道独尊。包罗天地,养育群生。五气腾腾,土兴为筑。急急如律令!”伴随着咒语出口,又是一枚烟火升空而起,不同于先前那朵白色烟火,这回竟是一朵黄色烟花炸响夜空,对应着五行当中正中方位的“土”。
一时间谢贻香和方大人都是面面相觑,要说得一子方才那朵白色烟花,是为了替宁义城西面城门外那两百精壮男子造势助威,那么紧接着这一枚黄色的烟花,却又作何解释?正思索之际,忽听楼外的宁义城里犹如煮沸的开水一般,一时间嘶吼声、惊呼声、惨叫声此起彼伏,纷纷交织在一起,竟像是突然间爆发了一场内乱。方大人惊恐不已,正待下楼前去查看,却听高台上的得一子冷冷问道:“这两日宁义城里来了好些百姓,你身为此间太守,难道竟没发现?”
听到得一子这一问,谢贻香不禁微微一愣,想起这两日无论街道上还是衙门前,都比以往多出了不少百姓,自己当时还以为是越来越多的人因饥饿所迫,不得不上街乞讨,难道竟是另有隐情?那方大人也随即醒悟过来,知道城里此时的动乱必定与这小道士有关,连忙止住脚步,回答说道:“就在这短短两日之内,前前后后共有近三百名百姓前来宁义城。对此下官当时便有过怀疑,认定这当中混有不少叛军派来的奸细,本是要详加盘查,却苦于一直抽调不出人手,所以耽搁了此事。听小道长的意思,莫非这些百姓果然有问题,此刻城里的动乱,也正是由他们所为?”
高台上的得一子不屑地一笑,说道:“蠢材!那个家伙要派奸细混进城里,又怎会统一集中在短短两日之内,岂不是故意惹人怀疑?要说奸细,你这宁义城里的确存有不少,却并非这两日入城的百姓,而是一早便已潜伏进了城里。谁叫你这个宁义太守不问青红皂白,只管一个劲地放百姓入城?自然给了那个家伙可乘之机。至于这两日入城的近三百名百姓,当中有两百人其实是我带来的人,是我叫他们扮作百姓乔装入城,早已分散在了城中各处待命。”
说完这话,他也不理会谢贻香和方大人二人脸上的惊疑,又继续说道:“之前在衙门后堂里,我故意顺着你的话往下说,暗示今夜的目的是要夺取对方在宁义城西边准备的那批食物,正是为了让城里的奸细听到风声,设法替城外的恒王军队通风报信。而在此期间,我带来的这两百人早已在暗中窥视,盯死城内各处行迹可疑之人。至于我方才发出的这枚黄色烟火,便是通知这两百人动手,趁着西门外一片混乱,将他们清点出来的奸细尽数诛杀当场。经此一役,虽不敢说能够尽除城内奸细,至少也能除掉十之七八。”
方大人这才恍然大悟,惊喜交加地说道:“原来如此……小道长当真是心智过人!要知道叛军混入城里的奸细一直在暗处散布谣言,唆使城内百姓造我方铁衣的反。对此下官也是无可奈何,想不到小道长竟能在不动声色之间,便替我宁义城除去这一心腹大患,其手段之高明,下官当真佩服至极!”
一旁的谢贻香也是惊骇不小,不料得一子此番带来的人手,居然有两百人之多,而且要想将叛军派入城内的奸细当场诛杀,这两百人显然还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身怀武功的高手,又或者是受过训练的兵卒,真不知这个一向独来独往的小道士,又是从哪里找来的这些人手?那方大人兀自高兴了半响,随即又皱起眉头,向高台上的得一子问道:“难道……难道小道长说今夜要开坛做法,请天兵天将替宁义城送来半个月的粮草,其实……其实也是子虚乌有,仅仅是是为了诛杀城里的这些奸细?”
听到这话,得一子忍不住讥笑一声,正要开口说话,陡然间却有一阵微风从东面吹来,顿时令高台上的得一子神色一变,再也不理会台下的方大人,而是从怀中摸出一道淡黄色的符咒,扬声念道:“香气沉沉应乾坤,五色彩云闹纷纷。紫微宫中开盛典,桃花玉女请神仙……”
他一边念着,一边晃动起指尖的符咒,不过片刻,夜色中吹来的这一阵东风非但丝毫不见停歇,反而越刮越烈。待到得一子指尖那道符咒凭空燃烧起来,化作灰烬随风飘散,这一场突如其来的东风已然变得强劲有力,直刮得呼呼作响。
第806章 借东风云开月明
那方大人见这阵劲风来得古怪,还以为当真是得一子的道术显灵,凭空祭来了这一场东风,吓得脱口问道:“这……这……这怎么可能?传说昔日孔明在赤壁借风,也得先令人搭建出七星法坛,再亲自作法七日七夜,这才能借来东南风一举破曹。但道长你……你的风如何能说来便来?”他惊骇之际,竟将“小道长”这一称呼里面的“小”字去掉,直接尊称得一子为“道长”了,听得旁边的谢贻香暗自好笑。
高台上的得一子却不理会他,在劲风中扬声念道:“天地玄宗,万气本根。三界内外,惟道独尊。包罗天地,养育群生。五气腾腾,木秀成林。急急如律令!”说罢,他随即扬起衣袖,又将一枚青色的烟火放进夜空;伴随着烟花当空炸响,映得谢贻香和方大人二人的脸上都泛起一片青色。
要知道得一子先前放出的两枚烟火,分别是白色和黄色,正好对应五行当中西方之金和正中之土,而此时这第三朵青色烟花,自然便是对应五行当中的东方之木。那方大人不禁望向宁义城东面的城门,正要开口再问,得一子的声音已从风中传来,沉声说道:“我已做法请来天兵天将,速去吩咐驻守在东面城墙上那四百军士,稍后无论天上出现什么东西,都不可大惊小怪;待到天上的东西飞进城里,便立刻用弓箭射落。”
谢贻香和方大人对望一眼,都是莫名其妙,当即同时问道:“天上的东西?”得一子厉声喝道:“赶紧传令下去!”方大人虽是一脸茫然,也只得吩咐身旁的衙役,要他将得一子的话一字不漏地传给东面城墙上那四百军士。待到衙役领命下楼,高台上的得一子已闭上双眼盘膝坐下,将双手交叉在胸前结印,口中念念有词。而今夜这场无端刮来的东风,也吹得越来越急。
高台下的谢贻香见状,不禁心中暗道:“今日本就阴云密闭,乃是狂风或者骤雨来临前的征兆,定是得一子早已算准今夜会有这场东风,所以故意在此装神弄鬼,就连方铁衣也被他的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