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竞月贻香 >

第118章

竞月贻香-第118章

小说: 竞月贻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似之前那般留有后手,谢贻香左支右绌,顿时身陷险境。
  危急之中,谢贻香不禁回想起了方才梦中的际遇,言思道最后使出的那几式怪招,分明是将“乱刀”和“离刀”融合在了一起,并且留下了“求同存异”这四个字。但是面对眼前吴镇长这一轮狂风暴雨般的攻势,她就算是绞尽脑汁,一时间却也无法想通其中的奥妙;手中乱离翻来覆去地随心出招,也依然没有任何突破,都是和之前一般只在“乱刀”的招式基础上进行变化。
  外面的曲宝书似乎也听出了谢贻香此刻的窘境,出声说道:“怪了,之前我见这小姑娘与人动手,功夫虽然不高,但厉害的刀法倒也有好几套,怎么如今刀法虽然大为长进,使来使去却只剩这一路刀法了?”
  那青竹老人毕竟要高出曲宝书一线,当即想通了其中的端倪,出声点破道:“丫头的刀法虽然能够突破招式的限制,从而做到随心所在,却仅仅局限于此刻的这一路刀法罢了……至于其它的刀法,只怕她还未曾依照此理练得熟悉。”
  要知道这位青竹老人乃是江湖中公认的当世第一高手,此刻虽然身在公堂之中,不曾亲眼看见后堂里交战的谢贻香和吴镇长两人,但闻风辨式之下,早已将谢贻香的刀法了解得透彻。眼见谢贻香越战越险,他忍不住出声指点道:“丫头,你既已领悟了‘招随势变,刀随心动’这八个字……那我便再赠你八个字:‘任刀百变,己心不易。’”
  谢贻香陡然听到“任刀百变,己心不易”这八个字从青竹老人嘴里说出,顿时浑身一震,在刹那间已然醍醐灌顶,心道:“既然自己已经明白了言思道传授的‘招随势变,刀随心动’这个道理,又何必只局限于一套‘乱刀’?如今青竹老人送给自己的‘任刀百变,己心不易’这八个字,道理分明浅显易懂,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可以运用于不同的刀法上,也便是说自己在‘乱刀’之中的领悟,同样可以应用于‘离刀’和‘空山鸣涧’。这个道理说得浅显一些,便是‘世间刀法固有百变千幻,用刀之人始终不改初心’。”
  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谢贻香立刻又回想起梦境中言思道将“乱刀”和“离刀”结合而成的招式,以及他留给自己的最后一番话:
  “高山能容四方之石,“石”虽然各不相同,堆砌之后却能统称为‘山’;大海能纳百川之水,‘水’虽然各不相同,汇聚之后却能统称为‘海’。合天下之不同,为己身之共同,这便是求同存异。”
  原来如此!自己之前却是走了一条弯路!
  虽然这世间的道理原本就是相通的,但因为言思道终究不是亲身练武之人,他将从其它地方悟出的道理,硬套在武学之中传授给谢贻香,始终没能做到循序渐进,缺少了当中悟道的过程。所以在谢贻香和吴镇长交战的这上千招当中,任凭她如何翻来覆去地思索“山海无量,求同存异”这八个字,却始终也想不明白其中的玄机。
  换句话说,“招随势变,刀随心动”这八个字,乃是言思道教给谢贻香的第一个真谛,谢贻香在梦中便已领悟妥当;而“山海无量,求同存异”这八个字,则是言思道教给谢贻香的第二个真谛,谢贻香却一直未能参悟得透。
  这当中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因为言思道所传授的这两个真谛,当中还缺失了一个关键的步骤,一个将这两个道理串联起来的玄机。
  说得更直白些,这就好比是言思道刚教谢贻香学会了站立,紧接着便要教谢贻香如何奔跑,谢贻香当然无法学会;因为在奔跑之前,谢贻香还缺失了一个重要的步骤——先学会走路。
  所以在“站立”和“奔跑”之间的“行走”,言思道却并未传授给谢贻香,因为他毕竟不是亲身练武之人,不知道这当中还有这么一个玄机所在。幸好就在此刻,青竹老人终于告诉了谢贻香应当如何“行走”,那便是他补充出的这八个字:“任刀百变,己心不易。”
  “招随势变,刀随心动”,说的是招式随形势而变,刀法随想法而动;至于“山海无量,求同存异”,便到了更高的一个境界,指的是只要有山海一般的度量,各种武学即便存在差异之处,也能依据一个共同的道理融合起来。这两个真谛之间本来毫无关联,但是此刻加上青竹老人这句“任刀百变,己心不易”,指出同一个道理,可以分别运用于不同的刀法上,顿时便将“招随势变,刀随心动”这前八个字和“山海无量,求同存异”这后八个字天衣无缝地联系起来。
  若要将这划分为三个境界,简而言之便是:第一个境界——得道,把领悟出的道理运用在一套刀法之中;第二个境界——用道,把这个道理运用到其它每一套刀法之中;第三个境界——融道,把每一套运用了这个道理的刀法,通过这个道理融为一体。因为谢贻香之前因为一直缺失了第二个境界的参悟,所以才不可能由第一个境界直接跳跃到第三个境界。
  招随势变,刀随心动;任刀百变,己心不易;山海无量,求同存异。
  蓦然之间,仿佛是扁舟载酒伴花醉,江湖一场春梦,只在金风密雨中;又好似匹马仗剑枕沙睡,天涯万里归路,但问残月繁星处。
  就在这一刻,谢贻香已然踏入了武学领域中一个全新的殿堂——一个前所未有、只属于谢贻香自己的殿堂!


第261章 以情融刀意
  伴随着谢贻香的融会贯通,从而领悟出刀法中的全新境界,恰好那吴镇长的软剑再一次来袭。谢贻香当即侧身避开,同时劈出手中乱离,正是梦境中言思道曾经使用过的一招——既似那“乱刀”中“快刀乱麻”的干脆利落,又似那“离刀”中“雪满天山”的悲情苦意。
  此招一出,外面公堂里的五大高手同时哗然,仿佛是见到了极其不可思议的一幕。而后堂里的吴镇长立刻便被逼得撤剑回防,却终究晚了一步。只见谢贻香乱离的刀锋过处,吴镇长的左肩上顿时已被划出一条长长的血痕来。
  “乱刀”重形而快,“离刀”重意而慢,想不到这背道而驰的两套刀法,终于如同梦境中言思道所施展的那般,被谢贻香以“山海无量,求同存异”的道理结合在了一起。
  有“乱”方有“离”,有“离”必有“乱”,无论是“形”和“意”之间的区别,又或者是“快”与“慢”之间的差异,师父刀王所创出的这两套刀法,当中最根本的情怀——那一份无可奈何的伤感——到底却是相同的。
  如此一来,对谢贻香而言,这世间再也没有什么“乱刀”和“离刀”了,此后她每一刀出手,似快似慢,似乱似离,“乱刀”和“离刀”两套刀法原本的精髓,早已被她融汇在一起,彻底化作了一套全新的刀法,通过那柄绯红色的乱离毫无保留地绽放出来。
  数招之间,后堂里便已是一面倒的局面,那吴镇长的软剑根本无法抵挡谢贻香此刻的攻势,身上也随之多处挂彩。眼见战局如此逆转,那吴镇长固然是惊愕万分,却也只能拼尽全力,打起十二分精神迎战,将他那远胜于谢贻香的内力和轻功尽数施展开来,这才能吃力地化解开谢贻香的攻势,勉强打了个四六开的平手局面。
  至于公堂里的众位高手,虽然都是一代宗师的身份,但眼见谢贻香施展出如此神妙的刀法,也不禁叹为观止,而当中最为惊讶的,自然便是那青竹老人。因为按理来说,青竹老人方才指点谢贻香的八个字,只是教谢贻香把施展“乱刀”的道理运用到其它刀法上,不过是教她如何“行走”罢了,却不料经过谢贻香这略一思索,她非但学会了如何“行走”,甚至还直接学会了“奔跑”!
  更令青竹老人感到震惊的是,谢贻香此刻所学到的“奔跑”方式,虽不知后面有无来者,但必定是前无古人。因为谢贻香并不是简单地将“乱刀”和“离刀”这两套截然不同的刀法交织使用,而是从真正意义上融合到了一起,等于是创出了一套全新的刀法、一套包含了“乱刀”和“离刀”这两大刀法之长的全新刀法。
  一时间,青竹老人只能感叹出那一句老话,说道:“长江后浪推前浪……果然是后生可畏啊……”而那戴七和海一粟两人虽然武功极高,却毕竟不如青竹老人看得这般透彻,只是惊叹于谢贻香这一套全新刀法的威力。听得后堂之中刀风声急,戴七忍不住说道:“女娃儿这套刀法威力惊人,但却带着一股极淡的忧伤之意,和方才那招势如千军万马的‘空山鸣涧’大不相同。如此一来,刀法虽然更上一层楼,威力却是打了折扣。”
  那海一粟的声音却说道:“女施主的这套刀法,乃是离别时絮乱的悲伤之情。既然是以情入刀,若非至情至性之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施展到极致。依照女施主此刻的心境来看,只怕却是思虑太多、心存困惑,所以才不能将这套刀法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至于那曲宝书倒是个例外,他的武功虽然未必高过戴七和海一粟,但因为自幼博览群书,心智远非他们二人可比。如今看见谢贻香融合出这一套全新的刀法,他虽不如青竹老人那般看得透彻,却也隐隐体会出了谢贻香刀法中的真谛,其实便是一个“融”字。待到戴七和海一粟两人的说完各自的看法后,曲宝书不禁灵光一闪,继而福至心灵,出声提点道:“小姑娘,何不将你那‘空山鸣涧’的意境,也融汇进你的新刀法之中?”
  战局中大占上风的谢贻香,此刻虽已领悟出了旷世刀法,但那吴镇长的内力和轻功却是远胜自己,一时间要想胜过对方倒也不易。如今听得曲宝书提点,谢贻香不禁一愣,心道:“正如戴前辈和海道长所言,‘乱刀’和‘离刀’都是以悲伤为情怀,本就是同根所生,这才能够融合到一起;而父亲的‘空山鸣涧’,却是沙场上千军万马的雄壮,当中的精要根本就与‘乱’、‘离’两者背道而驰,又如何可以融合在一起?”
  那公堂中的曲宝书等了半响,听闻谢贻香的刀法仍旧没有改变,顿时知道她还没能想得明白,当即又出声指点道:“小姑娘年纪轻轻,思绪正当天马行空之际,如何竟是这般的冥顽不灵?莫非沙场上的千军万马,便没有了离别之情?君不见,将军白发征夫泪,古来征战几人回?诸葛亮岐山班师,出师未捷泪满襟,星落五丈原;岳武穆黄龙回首,怒发冲冠人北望,梦断风波亭。这难道不是千军万马之离别?”
  他话音刚落,公堂里的众人便听闻后堂当中刀风声忽然一变,隐隐激荡起了千军万马厮杀奔腾的惊雷之声,继而越来越响,不但令人振聋发聩,而且让人心低生寒。侧耳细听之下,那分明便是千军万马的哭泣之声!一时间,整个赤龙镇衙门的后堂,都被这一股悲壮之情充塞起来,但听千军齐哭、万马同泣,径直震撼着在场所有人的内心深处。
  这正是谢贻香在那饱读诗书的曲宝书指点之下,再一次融合出的一套全新刀法——一套集“乱刀”、“离刀”和“空山鸣涧”三大绝学之精髓于一身的刀法!
  要知道刀王纵横天下数十年,被世人公认为刀中之王,到头来,留下的便只有“乱刀”和“离刀”这两门绝学;而谢封轩叱咤风云,万里封侯,凭借的则是自创的这一套“空山鸣涧”傲视沙场,平生未逢一败。
  倘若有一套刀法,能将“乱刀”、“离刀”和“空山鸣涧”这三大刀法的精髓融于一身,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空前绝后?
  这位赤龙镇的镇长吴玉荣,自然有幸成为了当今世上的第一个见证者。


第262章 惊世融香决
  此刻谢贻香分明才使出第一招,这吴镇长便知道自己已经败了,而且是彻底地败了。因为他刚要准备应付谢贻香的这一招时,对方的这一招却已使完了,继而变做了下一招。
  这自然是谢贻香手下留情了,且不说这吴镇长方才一直没对自己狠下杀手,眼下鄱阳湖畔的这股神秘势力究竟是怎样的背景来历,还需要从这吴镇长身上着手探寻。所以自从谢贻香融会贯通,创出这套集“乱刀”、“离刀”以及“空山鸣涧”三大绝学为一体的刀法之后,她明明有太多次机会可以将这吴镇长立毙刀下,却都一一放弃了,毕竟自己刚领悟出这套刀法尚且不够纯熟,当此机会,还要在这吴镇长身上多加历练。
  而外面公堂里的五大高手此刻也再无杂音,面对谢贻香这般惊世骇俗的刀法,即便他们的武功高出谢贻香许多,此刻也只能会心欣赏、叹为观止了。过了许久,一直不怎么开口说话的鲁三通忽然用嘶哑的声音说道:“鲁某人的武功远不及在场诸位,但也听得出这位谢三小姐身手不凡。至少在同辈人当中,几乎无人能胜过她了。”说到这里,他吃力地喘息了几声,这才继续说道:“之前曾有人说,这位谢三小姐的武功太弱,我们此行若是将她带上,反而会变成累赘。但以眼下的情形来看,我以为这倒是多虑了,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他说完这话,过了半响,却并没有人回答。那鲁三通的声音又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便在此确定下来,谢三小姐此后将随我们同行。”虽然不曾听闻其他人开口赞同,但听鲁三通这句话,分明已经获得了大家的同意,想来是公堂里的其他四人都是以点头示意,这才并未开口说话。
  后堂中的谢贻香听到鲁三通这般说法,不禁有些莫名其妙,自己何时允诺过要加入他们的队伍?然而事到如今,早已不是当日青竹老人邀约自己时的情况了,非但鄱阳湖和赤龙镇的这一大团的谜题远非自己能够解开,而且隐隐还和皇帝扯上了关系,再加上类似吴镇长的那些神秘黑袍人,绝非谢贻香一己之力可以应付。所以此时此刻,谢贻香内心深处反倒不愿拒绝这一帮前辈高人的邀约。
  当下谢贻香只得默不作声,假装没听见鲁三通的话,继续在这吴镇长身上试招。却听自己身后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风声,夹杂着一道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湖蓝色身影,自谢贻香身旁悄然掠过,径直冲到那吴镇长面前四下游走。不等谢贻香回过神来,那吴镇长便已毫无征兆地停下手中动作,继而“哐镗”一声,却是他手中的软剑掉落在地,整个人也随之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谢贻香惊讶之下,急忙收回劈向吴镇长的乱离,定神看去,但见一人面露微笑,一身湖蓝色长衫作儒生打扮,手里则轻摇着一柄折扇,正是那普陀山潮音洞的前掌门人曲宝书。从方才曲宝书骤然现身,到他出手制服吴镇长,谢贻香虽然身在战局,却也差点没能反应过来,更别说看清曲宝书的举止动作了。虽然她一直深知这位曲前辈的武功极高,但也没料到竟然高到了如此地步。
  那曲宝书出手制服吴镇长,当下也不给谢贻香喘息的机会,手中折扇一合,便向谢贻香的双目当中点来,嘴里笑道:“恭喜小姑娘神功大成,一时间看得穷酸技痒。方才这个胖子未免也太差劲了些,还是让穷酸来陪你练练手。”
  谢贻香微微一愣,想不到连曲宝书这位潮音洞的前掌门人,也会因为自己新创的这套刀法而技痒,然而于情于理,谢贻香却哪里敢和曲宝书动手?她急忙退开两步,恭声说道:“晚辈不敢。”
  曲宝书仅凭谢贻香此刻的这一退却,便已对她的功力深浅了然于胸,不禁笑道:“无妨,武学之道,本就不分尊卑,你大可不必谦虚。”说着,他手腕微微翻动,合拢的折扇便带着三成功力,再次点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