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无限武侠世界-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外都知道了此事。
杨逍前来寻宋青书,一方面是为了打探消息,若武当少林都已沦陷,那明教也是孤木难支。
“少林那边的情况尚且不明,只是我敢保证,那少林后山绝对是安全的。”
少林寺守卫最森严的地方就是后山了,后山有三渡镇守,除非张三丰亲至,否则当今天下还有谁能够以一人之力对抗三位大圆满的宗师?
三渡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是宗师境界了,如今修到大圆满也是合情合理的。就算少林寺前山诸多寺庙受到了重创,但其根基所在——藏经阁所在的后山,有三渡镇守,也定能安然无恙。
“如今中原武林士气大挫,义军方面也是面临脱脱百万大军的高压。我此来另一件事,便是希望宋少侠能够同我们一起北上。”
杨逍一脸正色道。南方西路义军以均州明瑞、荆州孟海马、襄阳王权三人构成的荆樊义军联盟为首。而东路则有濠州郭子兴、徐州李志二人构成的江淮系义军。越过淮河便是最大的义军势力——刘福通这支北系义军。
而明教实际能够号令掌控的也只有均州明瑞和北方的刘福通。但刘福通身份毕竟不同,韩山童死后,他身为阳顶天唯一的亲传弟子,也是拿足了架子。
也是如今脱脱百万大军逼迫之下,刘福通才向明教总部发出了求援。而他的想法很简单粗暴,但也是最实用的。
“脱脱以一人之力,可挽元廷与将倾。”
脱脱与其他元人不同,更与死去的伯颜不同。他是精通汉人文化的元人,他知道汉人最需要的是什么。他甚至提出了非常明确的“以华制华”的政策,只是这样的高明言论,多数元廷官员都是嗤之以鼻。
“只要脱脱一死,他麾下百万大军便无人再能指挥,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
杨逍眯着眼吐出四个字,“刺杀,脱脱。”
“百万大军中取敌将首级,杨教主。。。。。。”宋青书似笑非笑。
这不是武侠剧,一个宗师再如何强大,也不可能应付得了千军万马。别说是一百万人,就是一百万头猪摆着,叫你去杀,也能累死人。
即便是暗杀脱脱,那也是有去无回的事!从目前接触来看,脱脱这样一个身份地位丝毫不下于汝阳王的人物,他身边难道就没有一个高手护卫?
赵敏一个郡主,尚且能够驱使玄冥二老这样的人物。那指挥百万大军的元廷丞相,暗中护卫他的高手——宗师?甚至在宗师之上?
杨逍竖起两根手指,“脱脱身边,至少有两个武道宗师。明教中我与鹰王都入了宗师境界,再加上宋少侠,胜算便有六成。”
宋青书在光明顶之战,表现出了宗师级别的战力,虽然真正胜过的宗师唯有灭绝师太一人。灭绝师太常年倚仗倚天剑的威力,所以她这个宗师是有水分的。
但她毕竟也是位宗师,宋青书以一己之力单挑几大门派掌门、高手,便是宗师未必能够办到。这却是他以独孤九剑配合乾坤大挪移,又熟知各大门派掌门的套路,这才能够取胜于他们。
若真是碰上一位陌生的成熟的宗师高手,宋青书未必能够讨到好处。
杨逍见宋青书犹豫,又道:“宋少侠,此事不但关系义军存亡,更是与我各大门派都是休戚相干。”
韦一笑接着道:“宋少侠,贵派宋掌门也被一并关在大都万安寺中。若是以阁下一己之力,恐怕万万救不出令尊。”
他桀桀一笑,“宋少侠,只要你答应和我们一起去刺杀脱脱,那万安寺之事自然就好办多了。”
“只要脱脱百万大军一溃散,那全国各地的义军便能转守为攻,到时候就是火烧眉毛,让元廷手忙脚乱,我们也可趁机潜入大都,救出六大门派众人。”杨逍将计划和盘托出。
原来,他便是捏着宋青书这个心理,这是他无法拒绝的理由。他想要救出被困在万安寺中的武当派众人,就必须和他们合作。
先杀脱脱,在各地义军反攻之势下,元廷哪里还顾得上万安寺这些人?
宋青书没有回话,他还在等条件,光是这个还不够。
杨逍笑着道:“宋少侠,我已暗中联络各地义军,以及他们背后的江湖势力。只要脱脱一死,我敢保证元廷瞬间就会四分五裂,到时候刘福通义军北伐,我们便可以趁乱潜入大都救人。”
“杨教主还记得光明顶上的约定吗?我实在不愿意自家脚下再发生些不愉快的事情了。”宋青书挠着头说道。
杨逍也是聪明人,一听这话便知早年他与白马寨众人闹了些不愉快,他早就听彭莹玉说过了。而宋青书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他是在讨要条件了!
“宋少侠,等到事成后,自会还武当山周围一个清净。”杨逍道。
宋青书也摇了摇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武当也愿意为反元大计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杨逍眉头一紧,他以为宋青书会提出怎样的条件,没想到却是为了势力地盘。只是如今明教手中真正控制的也只有均州和北方了。
“宋少侠的意思是?”杨逍屏退左右,悄声问道。
宋青书也不再藏着掖着,直接说道:“均州义军统领权,归我武当派所有。”
杨逍神色犹豫,却不是舍不得这均州义军。只是义军首领明瑞虽然对他言听计从,但手下人却全非如此。
“宋少侠,实不相瞒。这义军当中也不全是明教弟子,若是阁下也想要投身反元事业,恐怕要另起炉灶了。”
意思是地盘势力可以让给你,但人马给你你也降不住。
宋青书早就想过了这个问题,笑着道:“杨教主无须担心,正要彭莹玉大师在此坐镇,我相信均州义军便能够很好地同我武当融合。”
杨逍嘴角一抽。这彭莹玉是五散人之一,在教中地位非比寻常,而他在外造反的资历也是相当深厚。明瑞以及倪文俊、赵胜、付友德等大将都是他的弟子。
若是彭莹玉能够坐镇均州,便是换了武当来做靠山,这支义军也不会分崩离析。
二人商谈过后,最终确定了计划。宋青书参与到刺杀事件中,而明教则是以均州义军的领导权作为代价。
武当派需要在义军中扶持一个代言人,宋青书在翻看武当外围弟子名册时,意外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徐真一。
这个徐真一之所以被写在外门弟子花名册的首页,并不是因为他武功多高。原因只有一个——他有钱。
张三丰百岁寿诞时,徐真一送上的敬钱便超过了所有人赠礼的合集。
“还真是巧,这个徐真一还是徐莹莹的父亲。”
徐莹莹就是在七星峰上补位剑阵,后被宋青书丢出去的净乐宫弟子。她生得十分貌美,但武功却是稀疏平常。
“徐真一,好,就决定是你了!”宋青书在书房中用毛笔写下“徐真一”三字,以信封包好,又让小昭将它传给杨逍。
没过两日,明教便将徐真一从金陵请了过来。只是此时的他却被套在麻布口袋里,宋青书见了也是颇为惊讶。
他上前给对方松了绑,黑布袋一打开便冒出个大脑袋来,定睛一看,果真是那日自己在山路上意外救下的富商。
徐真一本要破口大骂,但一见到宋青书却是住了口,嘴巴张得还未合上,眼睛转动着,似乎在思考什么。
“您,您可是宋掌门的公子?”
宋青书这才想起,当日自己救他时是另一副面孔,那他又是怎么识得自己的?
抬头向负责请人的说不得、周癫看去,二人瘪了瘪嘴道,“他不肯跟我们走,我们只好出此下策了。”
“你们若是早说是宋公子请我来,我哪里会不肯!”徐真一一脸悲愤,指着二人道,“这个和尚,还有这个疯子,两个人来了就说是明教请我做客。我寻思着和明教素来没有瓜葛,谁知这二人一棒子将我打晕了,套在口袋里就一路狂奔。。。。。。”
说不得的乾坤一气袋被张无忌撕破了,但他还是没能改掉用布袋套人的习惯。
宋青书安抚道,“徐师兄受惊了,青书代他们赔不是。”
徐真一听宋青书叫他“师兄”,更是大惊,连忙起身拱手道,“不敢当、不敢当。。。。。。只是不知宋公子请在下来此,是所谓何事?”
宋青书看了说不得、周癫二人一眼,二人很识趣地退了下去。
宋青书这才道:“徐师兄,我便和你直接说了——我们已经决定了,由你来做均州义军的统帅。”
徐真一愣了一下,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转而诚惶诚恐道,“在下何德何能,能够担此重任。”
徐真一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否则也不会成为经略好几个省的大富商。宋青书如此说道,无非是看上了他的财力。
造反最需要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钱财。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军队临阵倒戈。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若是要他捐赠君子,徐真一二话不说有多少拿多少,但要他去做义军统帅,那却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谁都知道这些义军虽然闹得凶,但江北脱脱百万大军只要渡江南下,这些造反的家伙的脑袋统统都要搬家了。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只是先行告知你,等到北方危机解除后,我武当才会正式举起反元大旗。”
“北方?”徐真一眼睛一凝,难道是。。。。。。他也算是半个江湖人,自然知道武林人士最喜欢搞的就是——暗杀。确实,只要脱脱一死,那百万大军一夕间就可能土崩瓦解。那义军将会绝地逢生,全国的反元志士更会迎势而起,到时候元廷才是面临真正的倾覆危机。
而双方都押注在脱脱一人身上。他生,则元廷生;他死,则义军生。
“徐真一,别忘了,你还欠我条命。滁州山路,一别多年。”宋青书出门前随口道了一句。
徐真一听到后却是浑身一震,他,他竟然就是。。。。。。
徐真一的事情搞定后,宋青书便要跟着明教众人出发,前往东边去会一会郭子兴、李志等东系义军。
出发时,小昭非得跟着他一起去。另外,张无忌也表示当仁不让,宋青书倒是忘了他的存在。他练就了九阳神功,外加自己赠送的乾坤大挪移,怎么说也该有一身宗师功力了。
再加上他,那么行刺脱脱的事情便更有把握了。
第98章 称骨 观相 望气
“宋师兄,这给你。”
众人刚上路,张无忌便策马上前,将一个包裹递给宋青书。
宋青书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本册子,翻开第一页便看见一行熟悉的字迹写着: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这是九阳。。。。。。”宋青书环顾左右,杨逍等明教众人都策马走在一旁,并未注意到他们。
张无忌点头道,“宋师哥以神功赠我,我感怀于心。我所能还赠的也只有这真经了。”
张无忌天性善良,便是经历了许多变故也未曾改变他的初心。明教青翼蝠王韦一笑与他素无瓜葛,他还在前段时间耗费功力替他治好了受损的三阴脉。所为的却是让他不再吸食人血,间接拯救了无数无辜之人。
宋青书也未推辞,大方地将九阳真经收下了。他将乾坤大挪移心法交给张无忌,其实也算是物归原主,得到他相赠九阳真经却是意外之喜了。
此去东边一路,宋青书便抽空将经书全部阅览了一遍。待到全部记住后,宋青书便将这本经书付诸一炬了。
张无忌让小昭替他默下的九阳真经,其实只有一卷内功心法,讲的是真气劲力的篇章。极可能当时张无忌年幼,发现九阳真经后也只修了内功部分,或者是猿腹中的经书本就是残卷。所以才会只有内功心法篇章。
这些心法注重疗伤自愈和囤积内力,并没有任何关于招式套路的。因此张无忌虽然修成了一身高深内力,却经常被动挨打才能出发九阳内力护体。
“公子,前面就是金陵了。”小昭指着那隐隐若现的紫金山。
此时的金陵已经被郭子兴纳入势力范围内,而镇守金陵的,正是郭子兴的女婿,明教洪水旗的副旗主朱元璋。
话说朱元璋多次往来光明顶与中原,也可谓是劳苦功高。这些杨逍都看在眼中,虽不喜他,但因为他是郭子兴的女婿,也勉强给了个副旗使的位置。
但宋青书却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张中,见他面色如常,也不知是真得能掐会算,还是随口一说。
金陵城中的老朱,现在虽然还只是明教的一个副旗主,但谁又能想象这样一个人,竟然会是日后的洪武大帝呢?
宋青书曾经也想过杀死朱元璋,但一来他无心争夺天下,在这个武道为尊的世界,成为皇帝不见得是件好事。二来,他也想验证一下,自己的出现到底会不会干扰到原本的历史进程。
随着他武功境界的提升,他在冥冥之中能够捕捉到一丝异样,关于这个世界的。
思索间,众人已经到了金陵城下,守城门的是用红巾抱着头的士兵,看上去倒有些龙威虎猛的样子。没过一会儿,就见一众将领簇拥着一人走来。
“常遇春见过教主!”虬髯大汉施完礼,又抬头向人群中扫去,见到宋青书后也是一脸欢喜。
“宋少侠,你也来了!”
他正要上前去,忽然一个黑小子冲到他面前来,抱着他的手臂就叫道:“常大哥!”
常遇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寻思着自己并不认识这黑小子啊。
“我是张无忌啊,常大哥!”
“无忌?”常遇春猛地一愣,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张无忌,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
“好久不见,想不到你也长这么大了!”
张无忌当年在蝴蝶谷替常遇春扎针治病,也算是他的救命恩人。常遇春是个重情义的汉子,对于救命恩人都是永记于心。
“老常,你还不请人进去,一直待在城门口像什么话!”旁边一个汉子说道。
宋青书向他看去,发现有些面熟,仔细一想,这不是当年在破庙见过的徐达吗!
“哦,忘了给诸位介绍。”常遇春指着徐达道,“这位是徐达将军,在军中地位仅次于副旗主。”
杨逍等人点了点头,以手势向徐达示好。他们身为武林中人,对于行兵打仗之事却并不精通。徐达武功虽不如他们,但领兵打仗的本领却是超乎众人。
这就是术业有专攻。毕竟战场千军万马,绝非一人之力就可以改变战局的。
来到金陵府邸中,朱元璋早已备下酒席恭候众人,并携着一众人等静静等在门外。
一见到杨逍及其他明教高层,朱元璋并未以将军自居,仍旧自称属下。这倒是驱散了杨逍的疑心。倘若朱元璋表现出丁点的骄纵自大,那杨逍肯定会叫他消失在这个世界。
朱元璋是个何等聪明圆滑之人,自然也猜到了这一点。在这个武道为王的世界,一个宗师想要取走一个小将领的人头实在是太容易了。
“杨教主,宋少侠,我来给你们介绍下,这位是我的军师。”朱元璋指着一旁儒生打扮的一人道。
“在下刘基,见过诸位英雄。”
“你就是刘基?”反应最大的却是五散人中的铁冠道人张中。
刘基也看向了张中,二人对视片刻,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太乙神算梅花易数,久仰久仰!”
原来,刘伯温与张中却是被人相提并论已久,只是这二人一人在东一人在西,却从未见过面。
“如今两大神算子,算是碰了个面,真是难能可贵啊!”朱元璋笑呵呵道。
“张中,你常说你的太乙神算厉害,不知道和刘先生的梅花易数比起来如何啊?”韦一笑阴笑道。
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