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成为了道医之后 >

第99章

成为了道医之后-第99章

小说: 成为了道医之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郸道想想也是,刘喜可是刘邦的弟弟,而刘邦已经修成赤帝功德了,人家仗着这位哥哥,不一样享乐多年,一直到今天?
  出了事情,还被纪信给救了,搬出了一个人情债给用掉了。
  像是田巫,在泾阳这么多年,当代城隍,也是没有人过问,这些什么监察神君,好像都是监察人的,没有监察神的。
  就算是酆都神系,有监察鬼神的,但熟话说有钱能使磨推鬼。鬼神体系是腐败最严重的体系,所以才特意设立的这个监察体系,但就目前看来,管别人一套一套的,管自己就很是欠缺。
  很快就听见鸡鸣,李郸道将刘伯钦的魂魄送回去,自己也归了肉身之中。
  虽然不如此前感觉肉身精气亏损严重,但还是有一些气血不运的状况,其中四肢发麻的情况最严重。
  “看来还是要掌握好出窍的时间,不能出窍太久。”李郸道心中想到。
  回到阳世,田巫就道:“事情已经全部教给你了,我还有一些东西,带不走,也归你用了。”
  田巫道:“那个蛇窟在地下密室,链接着一个蝙蝠洞,我养着几万条毒蛇,你不用管他们,他们都在冬眠之中。”
  “我绝对不下去!”李郸道说道:“开春了怎么办?”
  “他们会自行繁殖,你也不用怎么管。”
  李郸道点头:“这么多蛇,还是毒蛇,想着就头皮发麻。”
  “哈哈哈,你要是想要配蛇药,也可以去下面抓,就是可惜没有蛇王。”
  李郸道感觉这天聊不下去,便道:“田巫,那我先走了,早上还有功课要做。”
  田巫摆摆手,李郸道就带着八戒和尚跟着汤秋儿一起出去了。
  “汤秋儿你且回去,我跟八戒和尚去准备为你炼度的事宜。”
  “那就多谢郎君了!”
  炼度之术,特别是水池火沼乃是宋代才有的,灵宝派借葛玄之名所出。
  但其实之前也有炼度,但不是水池火沼,而是直接火沼。
  死魂举度于南宫,则以流火之膏,炼其鬼质,从兹改化,便得仙也。
  流火炼鬼,只怕很难,但是李郸道又不想建水池火沼。
  便想个折中的法门,叫箍桶匠,箍两个洗澡桶。
  在桶里一个装砂,一个装水。
  砂是洗干净的河砂,又叫琉璃砂,叫八戒和尚用太阳光晒干,用大火同草乌头,附子,炒制,再放入桶中,念经加持。
  李郸道准备一桶水,水中放置黄连,黄芩,黄柏,此三苦也。
  三苦水能叫鬼都吐苦水,把一肚子冤屈全部吐出来。
  三苦水再加上月夜的月华,用来洗涤魂身。
  琉璃砂,三苦水,就是李郸道炼度的秘诀了。
  如此砂性炽热,沙子有洁净,可以巴除汤秋儿身上种种不洁不净,怨毒恶煞。
  如此两人分工,李郸道的还是比较轻松的。
  八戒和尚则乖乖的去河边采砂,筛选明净琉璃砂,耗费体力,耗费时间。
  “过年前得把这件事情办了。”李郸道想着。
  这边,刘伯钦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手中有一个灰色口袋。
  “昨晚我真去阴间了?”刘伯钦感觉不可思议。
  原来,昨天夜里,李郸道也给了刘伯钦任务,就是训练搜山犬灵。
  这个口袋里面就是汤秋儿按照李郸道的要求,从荒郊野外,孤魂野鬼之中补捉的犬鬼。
  李郸道的意思是,每一只六洞天魔,都配一匹马,一条狗,最好还有一只提供视野的鹰隼。
  按照灌江口二郎的一千二百草头神来培养。
  刘伯钦看着这个口袋,里面竟然全是狗牙齿,但是每一颗牙齿里面,都封印着一只犬鬼。
  “原来是这个意思,我还以为……”刘伯钦莫名有些害臊得慌。
  二十大几好小伙,热屁股能点着炕,却连个媳妇都没有。
  “唉!”刘伯钦叹了口气:“可怜娘还说要见着我孙儿才肯闭目,我可真是不孝啊!”
  ……
  而另一边汤秋儿则是欢天喜地,毕竟马上要洗白了,很是值得高兴,还不知道要发生什么。
  只是一个劲的想:“郎君手底下好像还缺人缺得慌,我如此貌美天仙,如今正好给郎君,用美人之计,招募一些人才。”
  “对了!要不要侍女呢?哎呀呀,郎君有我一个就行了,要什么侍女!”
  “不行,城隍也是有仪仗队的,要是全是些男鬼,郎君说不定还会觉得我考虑不周……”
  “有了!哈哈哈!”汤秋儿转身就往蛤蟆陵去。
  原来这蛤蟆陵还真是地下有一只老母蛤蟆坐镇。
  此地乃是金蟾地,最是吸金。加上上面建造的都是些教坊司的风月建筑,花钱更是如流水。
  此外,这种场合时常有男女交合产生的浊精杂气,修道之人避之不及,但对妖怪而言,不乏为一种宝物。
  这些精气被这妖怪吞吃,用来修炼,但也有一些它没吃的,时时感应精气入肚,生出许多小蛤蟆怪来。


第241章 魔罗刹女
  这些蛤蟆小怪,整日里听人间莺莺燕燕,因此也耳濡目染。
  只是他们不大见光,不得看见,只能听,只能说。
  学的都是一些不三不四的话,这个叫莹莹,那个叫艳艳,会吟诗,会唱曲,懂得吹箫,会弹琴。
  因上面的人都是听一个叫“妈妈”的话,因此共尊老蛤蟆为妈妈。
  不过这群蛤蟆不见天日,有了凡夫心,没有凡夫貌,都是葫芦娃里蛤蟆精的模样。
  只是他们虽然想出去玩,但蛤蟆老母不准。
  蛤蟆老母可是知道上面就是京城帝都,自己在这里,卧在金蟾穴中,其实是在以金蟾化龙,要是惹出些人劫出来,开工动土,自己多少年的功夫就白费了。
  就连汤秋儿这个原来蛤蟆陵的风尘女子,后来入了隋皇宫,也是惨死之后,梦回蛤蟆陵,才晓得这么一位蛤蟆老母,且还跟着这位老母学艺。
  这位蛤蟆老母其实也是有来历的。
  原来西王母乃是极尊之神,天生偏爱凤凰类禽,身边有几位女仙,都是禽鸟得道。
  其中一位就是鸿鹄仙子,乃是一只白天鹅得道,清纯美丽,一日被一蟾蜍得道的仙人所玷污,被王母得知,打断了他一条腿,变成三条腿的蛤蟆。
  但鸿鹄仙子下了枚蛋,已经感孕,又气又怒,扔下凡间,经历了九天之风火,沾染了凡尘之气,落在地上变成一只长着双翅的蛤蟆,就是蛤蟆老母了。
  不过在经历某段爱情之后,蛤蟆老母的翅膀也被人砍了,于是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老母亲!女儿来看你来了!”
  “秋姐来了!秋姐最近勾引了几个男人?卖了几个铺了!”
  一群下蛤蟆叽叽喳喳的笑着:“多卖几个,妈妈才会疼你。”
  “去去去!一群荤都没开过的丑疙瘩。”
  就见一美妇出来,这是蛤蟆老母的元神显化,蛤蟆老母本体还在下面吸收地气。
  “你不是说最近碰到了良家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哈哈,母亲,我要从良洗白了。”
  蛤蟆老母摸摸汤秋儿的头:“也没疯癫啊!怎么说些胡话!”
  劝道:“我的儿,你本就苦命没人疼,死在了男人手上,怎么还会信男人的鬼话?”
  “他们惯会花言巧语,叫良家贞洁烈女变成荡妇,劝娼从良。”
  蛤蟆老母道:“在蛤蟆陵这么多年,你这个傻姑娘还看不清吗?”
  “不是,母亲,郎君他真的是那种特别的,跟别的男子很不一样的,他不垂涎我的美色,他还愿意给我在城隍府谋一份职位,从厉鬼,变成鬼神。”
  “哦?还有这种好事?他图你什么?”
  “图你是女鬼?图你眼窝里爬蛆?”
  “母亲!”汤秋儿又羞又臊:“你再说,我就生气了。”
  “好,好,好,我不说,我只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劝你,别生前为男人冲昏了头脑,死后也是个糊涂鬼。”
  “你这次来,不止止是向我报喜吧!”
  “正是,泾阳城隍还缺人手,想起妈妈这里,还有些儿女,没有个正经的行当,且儿女大了,留不住,不可能在这里老是吃妈妈的,用妈妈的,这不是啃老吗?”
  “原来是这个,这些家伙,早想出去,叽叽喳喳在我身边吵死了。”
  “前些日子吐蕃国出了一个地魔罗刹女,招兵买马,消息传到我们这里,就有一蛇精一蝎子精,哄骗了好些儿郎出去投靠那位魔女去了。”
  汤秋儿问道:“什么罗刹女,比老母您还厉害吗?”
  “那是自然,这罗刹女,乃是先天魔神,却后天出世,法力无边,这是还没出世,就已经有诸多妖魔要去投靠她去了。”
  “不过想来,赤县神州地界,大能者诸多,那魔女估计不敢来犯。”
  蛤蟆老母道:“你自己跟着后面那些小家伙们说,我今日功行还没有圆满,就不再同你聊了。”
  “谢过母亲了。”
  汤秋儿高高兴兴去忽悠蛤蟆们去了。
  专挑母蛤蟆,越丑越挑,拿来几张侍女图,就道:“你们就照着这上面的侍女化形。”
  侍女图倒是不丑,偏偏这些母蛤蟆化形化的各有模样。
  具体什么模样,就不细说了。反正汤秋儿很是满意:“几位妹妹都已经是人间绝色,天仙级别的人物了。”
  “真的吗?”
  “我汤秋儿什么时候骗过人?比我长得漂亮多了。”
  于是领着一群母蛤蟆精走了,打算培训培训,给李郸道当侍女仪仗。
  另一边,李郸道早上运功完成,吐纳灵气,又趁着没人来药铺,修炼着三阴戮妖刀,昨日已经开了头,万事开头难,后面就是熟能生巧的事情罢了。
  等着大概卯时,李福成来开门,李郸道才毕了功行。
  “你这一天天不着家,你妹妹还怪想你的,问东问西的。”李福成道:“过几天就过年了,哪家的药铺不歇业。”
  “明儿就关门吧。”李郸道说道:“初八开业,还是初六开业?准备准备新年活动!”
  “新年还有什么活动?”李福成问道
  李郸道说道:“开春多瘟疫,当然要提前做好避瘟套餐了。”
  李福成问道:“那有啥呢?”
  李郸道想想:“做些清热解毒的丹丸,还有什么避瘟符,避瘟丹,都准备一些。”
  “然后小儿风寒感冒,也要注意,毕竟过年了,疯着耍的娃娃不再在少数,出了汗,就想脱衣服,汗一冷,风一吹,立马就要流鼻涕,咳嗽,发烧。”李郸道说道。
  “最后就是安胎业务,咱们也要扩展,毕竟过年,没有什么别的事情要忙,来年春肯定一大堆大肚婆。”
  李福成直呼厉害:“那咱们家就不歇歇?”
  “没事!我来做,我是劳碌命,我停不下来!”李郸道说道:“爹你不用管,好好享福就是!”
  “别的不管,过年晚上你可不能跑出去不回来,老爷子说了,你这小兔崽子,翅膀硬了了,敢飞了,也要撅了他,腿脚利索,能跑了,也要打折了。”
  ……李郸道无语:“大过年的,爷爷不会真的打我吧?”
  “你可以试试。”


第242章 鸿雁传书
  果然快过年了,街上好多店铺都关了。
  但行人不见少,因为摆摊出来卖货的出来了。
  李郸道还看到了丫丫的老师,那个刘乃盛,也支着一个摊子,帮人写信。
  每逢这个时候,参军的士卒的家书就会由信客带到家属手中,没有带来消息的,自然是没了,等着官府的抚恤,但大多时候是没了就没了的。
  写信就需要回信,认字的不多,会写的就更少了,一些或者做善事的,或者是过得清贫的文士,就会在这个时候,支着摊子,代写家书。
  除了代写,还有代读,因为不认得字,就有代读。
  刘乃盛的摊子人很多,一些人左右看着,便看到了李福成和李郸道,写方子的肯定认字,加上开门的人不多,便上前来。
  开了先河的是一个老太太,拿着信就问:“李大夫,老太婆我不识字,这是我儿子寄来的,你帮我读读吧!”
  李福成点头:“好!”拆开来看,就见几个字:“不孝儿绝笔。”
  当下一噎,看来是一封遗书了,人应该是已经没了。
  李福成看向李郸道。
  李郸道也凑上来看,只见上写着:“若见此书,吾已不在人世,请将此信,寄予吾母。”
  下面也有写着:“吾母不识字,读信先生若看到此言,还请恳求,勿令吾母知之,当以下面吾言告知吾母。”
  下面又写着:“母亲近来安好,儿子甚是想念,吾在军中一切都好,什长是吾同乡,对吾甚是关照……”
  李郸道便读着,读到最后问道:“吾弟安好否,边疆外族肆意,恐不能回家尽孝,吾弟代之,儿子亦可放心。”
  “可是你弟弟他也被抓去打仗了啊!”老妇人目生愁苦:“家里没有男丁,就靠我这一个老太婆!你媳妇虽然还在,但是也没有一件完整的裙子出来……”
  老妇人说到这里,李福成停顿一下干脆自己说了:“李记药铺李大夫,是个吾好友,如有困难,可跟他说,就是跟儿子说是一样的。”
  李郸道诧异,想不到爹还有这种觉悟。
  念完了信,老太太抹抹眼泪问道:“我儿子还给我捎来了一些钱,两件衣服,他是不是已经没了?如果没了,我就不写回信了……我两个月前梦到他来瞧我了。”
  “这~”李福成看向李郸道,李郸道直接道:“没有的事情!老太太不要乱想,有什么话就说吧!”
  老妇人就道,我说,你帮我写:“儿啊!你几年不回来,芸豆都长大了,你媳妇还在等着你,我倒是一切都好,就是想问问你,啥时候回来,你去问问你的长官,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
  老妇人顿了一下:“只是你弟弟去年也被拉去打仗了,家里的地就我跟你媳妇种,我老了,干不动活了,你媳妇那么辛苦……唉!她还在等你啊!”
  李福成写完,道:“我帮您寄吧!”
  “好啊!真是谢谢你啊!”老妇人又说着他儿子的名字,在哪里从军……
  李福成帮她一一填上。
  老太太走后,李郸道就问道:“肯定要告诉她家儿媳妇吧!”
  李福成沉默一会:“那这个老太太怎么办?小芸豆怎么办?”
  “那也不能叫她一直等下去。”
  李福成道:“告诉了媳妇,那不就是等于告诉了婆婆?”
  李郸道说道:“反正应该告诉她,瞒着老娘是孝,瞒着媳妇就是不仁不义了。”
  李福成点头,叹息一声:“我找你娘去说吧,我不好去寡妇家。”
  ……
  李郸道也心情沉重。
  如果她媳妇选择改嫁,那么真的就是孤儿寡母了……
  但是不告诉他媳妇,李郸道又觉得过意不去。
  而且这个人信中,字字提及他娘,他弟弟,就是没有提媳妇,提儿子……不免有些小心思在里面。
  一时两难。
  李福成离开药铺,去找李戚氏帮忙说一说真相,李郸道就已经下定决心,要资助这一家了。
  当了城隍之后,这样的人家的名册,一定要着重照看。
  这时候隔壁秦一萍来了:“昨日你不是说,他是你手下吗?怎么今日不得见?”
  “他自有事情要做!怎么一日不见,想念得厉害?”
  “小孩!我问你,他叫什么名字?”
  “小孩?原来在姐姐眼里,我就是个小孩,我以为我在姐姐心中地位非同小可呢!终究是错付了……”
  “别隔应我!你这样的或许当小相公,有些汉子,或者小姑娘会喜欢,但像我这样,有了些阅历的,就只喜欢精干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