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成为了道医之后 >

第303章

成为了道医之后-第303章

小说: 成为了道医之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孙真人打算把大唐天医院的地址,放到了太白山,那里背靠秦岭,药材产出丰富,而且还不影响孙真人修行,有福地洞天在那里。
  想到这是自家徒弟出的主意,当初李郸道跟孙真人说,以后要将医学,变成当世显学,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观念传播出去。
  “这可真是说到做到啊!”
  李郸道哪里晓得,正是因为设立医部,以后天下寒门学子和世家子弟之间就有了缓冲,毕竟学医,便是寒门学子也可以学,济世和济民,各是一条出路。
  这样已经将原本的历史路线,做出了决定性改变。
  说不定日后黄巢就不去造反,改去学医了。
  要将医官布满整个大唐,这些寒门学子,想来未来应该不会一脑门子挤入科举场上去。
  而中医体系天然亲和道学,李郸道也是为道家种下根基,日后自然可繁荣昌盛……
  等着孙真人自朝会出来,李郸道快步大上前:“师父,怎么说,成没成?”
  “成了。”孙真人笑道:“今我为大司医,兼任尚药局主官,巢元方为少司医,兼任大唐天医院院长,连你也是大唐天医院副院长了。”
  李郸道一拍手:“如此就可成了,师父,你待会写信,派人往天下各处名山道观,请道人出山,我们编修完医典,药典,之后,我们修丹典。”
  “丹典?”孙真人好奇:“要是让皇帝知道了,只怕要生事端?”
  “正是要以长生不老药做由头。”李郸道开口:“与其让他们偷偷摸摸炼制那些以小儿心肝做的长生丹丸,不若我们自己提供丹丸,他们便也杜绝了生出邪念的意思。”
  孙真人稍微思虑了一下,竟然面色大变:“你这是要以此权倾朝野啊!”
  李郸道摇摇头:“我要权利何用?”
  孙真人依然摇头:“长生不老药乃是禁忌之药,做一些养生的丹丸就够了,不可逆生老病死之事,否则,得权者越发长寿,苦难者只能苦难。若是皇帝能活八十岁那是长寿,若是能活到一百岁那是人瑞,若是能活一百二十岁,那便是人仙了。”
  “那天下岂能有百年之太子?”
  “朝臣也是如此,若是做得五年宰相,兢兢业业,若是做十年,便要玩弄权谋,何况二十年,三十年,天下有志之士该往何处?”
  孙真人已然想到极其可怖的后果:“绝不可再生此念。”
  李郸道被点醒,当下也是一身冷汗。
  这并非心魔,而是权利之毒,李郸道连去两尸,对色欲和财富都没有兴趣,那权利就会被无限放大。
  而李郸道的目标是天师,要达到这个地位,就必须要追逐权利。


第742章 刘长生的历练
  “丹典没必要修。”孙真人道:“修了医典,药典,有智慧之人,自然可以悟得。”
  李郸道点头:“师父说得对。”
  “养生可以,一昧求长生不死,只是寿魔罢了。”孙真人叹息道。
  “确实。”
  “除非天下百姓都能活到八十岁,我们才能怒力让其活到一百岁,但那何其难也。”
  古代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
  但并不是自然老死,而是大量因战争,瘟疫而死的人,拉低了基数,新生儿的高死亡率也是一个问题。
  如今设立了医司,如果不打仗,百姓安居乐业,新生儿的成活率肯定会提升,到时候自然会迎来人口爆炸。
  而成年人,如果有病就治,不因贫穷而拖延,导致身死的话,对人口年龄的提升,劳动力的延续,财富的提升,都是有助力的。
  但是一切条件都是在相对和平的情况下。
  一旦战争起来,百姓,尤其是农民,肯定是最先破产的。
  所以接下来,李郸道的目标,是提高农民的风险承受能力,降低农民破产风险,失地农民再就业,防治土地再次被兼并的情况。
  这里面考虑的因素就是复杂了,不是李郸道说说就行了,甚至皇帝和朝廷都可能出言反对,更别说世家大族了。
  而这也正是之前李郸道出“毒计”,而孙真人开口大笑,壶仙翁去扶持罗鸿造反的原因。
  还是要杀一批才能解决问题,不然安史之乱之时,寒门学子起义,五姓七望坐收渔翁之利,明明安禄山造反第二年就死了,可这场动乱却要坚持十年之久。
  甚至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为何唐宋之间只隔着五六十年,却让人觉得和宋朝差了一两百年。
  就是因为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才是人们印象之中的“盛唐”,安史之乱之后人们并没有多少印象。
  乃至于历史书上也是安史之乱之后就介绍晚唐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混战……
  李郸道为的不是皇帝,是百姓,大道也不远于人也,就是不能脱离人民。
  而上层世家阶级,已经开始脱离人民了。
  但是这话肯定不能跟李世民讲的……
  所以刚刚孙真人警告李郸道不要触碰禁忌,以免玩火自焚。
  李郸道老实了下来,帮助孙真人将医司完善。
  其实主要就是地方上各县医院和府医院的建立。
  李郸道给出的方案是征各地的大医馆做为临时县医院,或者府医院,而并不霸占,而是公私合营为,两相利合为上。
  如果不愿意公私合营的话,那就让县官择地再建,是为官营。
  而已开的药铺,医馆做登记,到时候会通知你派人考试,如果考试不通过,那就要关门大吉了。
  想要新开药铺医馆,不好意思,不给予通过,除非你去考证。
  而铃医,赤脚医,也需要在县医院进行过登记,然后粗略考核之后,才可给予行医资格,若是连最简单的都不能通过的话,那还是别干这一行了。
  大唐天医院的考试卷子,孙真人和巢元方,李郸道等几个已经在出了,等着六月,便通知各地考生开医科科考。
  而考试范围,对应资料,也会提前告知,让考生们好复习重点,如果没有对应的医书,也可以预订购买,天医院直接开始印刷。
  不过医学生的话,应该整本书都是重点吧。
  考试等级跟明清科举等级差不多,游方郎中,卖药的,有个“童生功名”就行了。
  坐堂大夫,要“秀才功名”。
  而县医院的院长要“举人功名”才行。
  至于府医院,天医院教授,博士,得要“进士功名”才行。
  这四类,分别对应“医助”“执业医”“副主任”“主任”。
  这其实就是吸收民间本来医者,并不会考很难,但是也要大网眼捕鱼,将一些庸医刷下去。
  孙真人的江湖威望很高,天下医者听闻孙真人做了这个大司医,都十分配合,毕竟能行医的,多少是个文化人,很少有连字都不认识的。
  而原本的京都医药同盟社,本就是根正苗红,不用说的,对自己自信满满。
  而创立已经六年多的协和医社,在李郸道早早的培育下,也有一大批可以从赤脚医生,铃医,通过这场开始转正,会被填充到各地,作为坐堂医生,拥有翻身的机会,更是既得利益者。
  对孙真人那是十分之拥护,甚至李郸道考的内容,就是原来给他们编的教材上的内容。
  李郸道估计,这一批参加考试的协和社团的成员,起码有三千人可以获得医助资格证,四五百人可以获得执业医资格证,但是能评副主任,主任的,李郸道反而觉得可能没有。
  不这也足够了,李郸道已经感受到了自身气运木德双足螭龙,正在源源不断吸收医道气运。
  而李唐国运,五爪金龙足下,五色祥云,代表表战争的金火之云平息下来,而代表安稳发展的土德,木德,水德之云炁,逐步强盛起来。
  等着五月到了,青龙寺已经开始请工匠修缮了,八戒和法海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几个小和尚,填充了道场,收做了徒弟,而李郸道也算是有徒孙的人物了。
  山东依然大旱,南则是梅雨季节,隐隐有洪涝的迹象,但是大鳄神做了长江总管,虽然耀武扬威,却也办了实在的事情。
  收伏了好些水中妖精,龙兽,长江没有泛滥成灾,算是一桩功德。
  长江不出问题,其他地方有些小洪水,也很快就能解决。
  不过太原的蝗虫已经开始铺天盖地了,本来又是一场大灾难。
  也是缘法,自麻姑山出来的弟子们,有一个叫“刘长生”的,其老家就是太原的
  出山来本是来寻自己的身世,可是寻到了之后,却发现父母已经双双亡去。
  本是了无牵挂,正好回山修行。
  然而一路所见瘟疫,大旱,蝗灾,百姓饿死无数,病死无数,那漫天的蝗虫将所过之处一切生机阻绝。
  想起李郸道教导,大道不远于人,又见诸多疾苦和自身极其相似,便不再回山,在此治病驱蝗。
  而李郸道家中,也有一只青耕鸟,在瘟疫来临之时,便飞了出去,驱逐瘟疫,打算化作青鸟,也就是王母身边的那只青鸾神兽。
  这只青耕鸟本领薄弱,但是得了造化,在李郸道家里学会了不少道理,又懂得岐黄之术,化作一青衣少女,一路捉拿疫鬼,寻觅瘟神,炼化地疬之炁,竟然和刘去病就此相识。
  两人就像是那话本里面的男女主角,正要开启一段缘份,各自历练。


第743章 絜钩
  且说朝廷如今内政通明,积极赈灾抗旱。
  又出了各种政策。
  捐粮捐钱卖官的事情,五姓七望大家族并看不上,但是其他乡绅土豪有许多愿意捐官,便是捐一个九品官,在地方上,也可以说是十分滋润了。
  原本王朝末年的买官景象是为了挣钱,可以巧立名目,拉拢豪绅,三七分成,这一套做下来,半年就能回本。
  只是李世民卖的官并没有县官,也不是实权官,直接说明了是为了筹措军费。
  这只是临时之举,等着边疆屯田成功,和突厥的互市稳定。
  七月之后从南方大运河运来今年的新粮,李唐就可以挺过这最艰难的一年。
  但毕竟古代执行力有限,其中又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会做实事的人去解决。
  好在王朝初念,大展拳脚的也多,各地也涌现出来了很多好官,这些人或出身世家,或者发迹于微末,但总能一心为民。
  就跟文天祥的正气歌所言: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每每乱世,求神拜佛的百姓就越多,如今也不例外,各路牛鬼蛇神也都骚动起来,而大旱,大疫,蝗灾,连着一起,便是没有妖魔,也该滋生出妖魔来。
  每每这时候,总有怨天者,怨神者,怎么没有神明来挽救苍生。
  其实神明早已经下凡来了。正在与敌浴血奋战。
  改朝换代之初,总是被说成是天兵天将下凡,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
  此时刘长生便是如此情况,他本被人挖去了双肾,双肾乃玄冥所在,后来又被李郸道接了回去。
  在山上筑基之后,授了箓,放着下山去了,可惜如今尘缘断绝,了无牵挂了。
  “斩!”
  只见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手持长剑,将一头毒尸斩杀。
  少年学成的法术是斩妖之术,此术和“屠龙术”专门克制龙族一样,是专为斩妖除魔而设。
  是如意宝册上一百零八种法术之中排名比较后的一种。
  只因不利长生,只是护道之术。
  这个少年便是刘长生了。
  手中那把剑是偶然遇到一截雷击木,特意炼制的“斩妖剑”。
  那头毒尸乃是“疫源”,是得了瘟疫而死之人,死后发生了尸变,聚集瘟疫死炁而成。
  这已经是刘长生斩杀的第三头毒尸了。
  “长生,你真厉害!”却是一个蹦蹦跳跳的青衣少女,手上拿着一根桃木手杖。
  上面系着一几个指头大小的葫芦。
  少女将毒尸身上的瘟炁化解,又念了咒语:“已枯复荣,已灭复生,得生上天,更禀太灵,九天之劫,反复胎婴,秽累荡灭,白尸返生。”
  便拿出一粒“火龙丹”,轻轻一吹,便有真火自丹中吹出,将毒尸烧作骨灰。
  刘长生有些高兴道:“耕娘,我已经将我的同门唤来,瑞明、荣希,耀华三位师兄也要来了,他们比我早出山,所学法术也十分高明,定然可以将那妖魔给一起斩杀了。”
  耕娘高兴道:“太好了,那妖怪布疫一方,想要炼成瘟神权柄,成,我们两个只怕斗不过她,若是能再加三位同道,这妖怪肯定要伏法受诛。”
  原来太原瘟疫大盛,瘟神过境,散播疫种,这瘟疫,不仅仅传染人,也传染畜牲,甚至畜牲发病,比人还严重。
  其中便有李郸道建议养的鸭子,本来是用来治理蝗虫的。
  哪里知道吃了蝗虫之后,这些鸭子,一只一只的中毒而死。
  其中有一只鸭子,死了之后,不知道怎么又活了过来。
  竟然可以吐纳疫炁。
  《山海经·东山经》云:有鸟焉,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钩,见则其国多疫。
  这是变成了絜钩。
  再进化的话,可能就是跂踵鸟了。
  《山海经·中山经》中云:復州之山,其木多檀,其陽多黃金。有鳥焉,其狀如蛔沐槲玻涿悔桋啵妱t其國大疫。
  二者都是鸟身,老鼠或者猪尾巴。
  只是一个体型大,一个体型小。
  无论是絜钩,或者说跂踵鸟,如果按照天意来运行瘟疫的话,功德圆满之后,便会化作“瘟神”
  到时候,李郸道也不能将其杀死,而等着瘟神功德圆满,人间起码要死伤百万,甚至百姓十不余一。
  产生所谓的“群体抗性”之后,才会慢慢消匿下去。
  这只絜钩,是青耕鸟发现的,青耕御疫,传闻在神农座下修行,进化成的青鸟,是西王母的信使。
  而刘长生和青耕鸟相识,就是因为青耕鸟当时初出茅庐,自不量力,和那絜钩相斗,被打伤,几乎生命垂危。
  而路过的刘长生拔剑相助,将青耕鸟救下。
  两人处理完这具毒尸之后,便回到了歇脚的一处残破寺庙。
  这里是原来五胡乱华之时供奉胡人的寺庙,后来就荒废了。
  运功调息,拔除疫炁。
  他们这种刚刚筑基,还不是人仙体质的修行者,依然有感染瘟疫的可能,因此要小心防护。
  不过青耕鸟在,刘长生是不用害怕瘟疫的。
  “师弟!”
  却听见一声呼喊。
  庙外走进来三个少年。
  三个少年仙风道骨,俱有出尘之相。
  正是荣希,瑞明,耀华三人。
  “三位师兄因何耽搁了?”
  “咱们不是跟蜀山派的弟子有斗剑之约吗?”荣希一屁股坐在蒲团上:“刚刚就遇到了两个下山历练的蜀山弟子,一个个都跟吃了雷丸似的。”
  瑞明道:“我们便出手教训了他们一下。”
  “那三位师兄应该是赢了吧。”刘长生肯定道。
  “哪有这么容易!”却听见一声娇喝:“那个会遁法的贼头,把本姑娘的五行发网还来!”
  旁边一个木木的抱着剑的呆笑少年像是个小跟班一样跟着这个跋扈的少女面前。
  “你赌斗输给我的东西,怎么叫偷?”荣希笑嘻嘻。
  “狡诈之徒!”
  耀华两个眼睛乃是重瞳,透着一股慑人心魄力量:“丫头,现在我们有五个人,你们只有两个人,你最好不要胡搅蛮缠。”
  那小姑娘冷哼一声:“玄真道的只会以人多欺负人少吗?”
  这姑娘叫齐云英,乃是蜀山剑派当今齐掌门的女儿,身边的呆子是他的师弟,叫朱学愚,是这一代蜀山培养出来和玄真道斗剑的弟子。
  李郸道将弟子放下山去,蜀山派自然也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