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衣李郸道便开始跟甄洛,“双修”起来,不要误会。
是“大道双修”,甄洛是洛河神女转劫之身,日后得道,还是要分出一道神道身,管理洛河,成为洛神。
洛水环绕洛阳,便是跟泾河环绕长安一般。
因此甄洛修行的也是“水”之一道。
黑衣李郸道是李郸道的肾神所化,如今也只有“水道功夫”
二者同参大道,也算“双修”。
李郸道将九页玉书翻开,给甄洛参悟其中的“女娲法”,而甄洛则给黑衣李郸道口述骊山观的“十二风侯雷门”之道。
两个人正是郎情妾意,却被李郸道一道分念打断。
黑衣李郸道只得打断修行,带着甄洛去灵谷峰见师父孙思邈。
……
却说那壶仙翁化身老爷爷,扶持了罗家一个庶出的小辈,名为“罗鸿”
罗鸿捡到了个仙壶,壶中有个“老爷爷器灵”,自称是天庭散仙,因打碎了丹盘,被西王母娘娘装入壶中,流落人间,因此要满足一万个人的愿望。
罗鸿正是第九千九百九十六个。
这罗鸿心性自私自利,壶仙翁本引导其救治其即将死去的母亲,他却舍不得用掉一个愿望。
因而错失机缘,并不入壶仙翁的眼,不以师徒对之,只以棋子作弈。
那罗鸿不使用愿望,千方百计套路壶仙翁,自以为获得了诸多好处,在壶仙翁有心的指导下,开始“学武”,开始“练气”,又得了壶仙翁“灌顶”,将大量基础的医道知识打入其脑中。
在罗家庶出弟子中脱颖而出,本想以此提高待遇,却不曾想,当家主母视其为眼中刺,肉中钉,他越是出头,便越是威胁忌惮。
终于一日发作,暗示一嫡系子弟前去打压。
结果反被罗鸿打断腿。
反而诬告罗鸿到罗家家主之处,罗鸿之母,只是一个丫鬟出身,后来当了“妾侍”,地位依然低,何况年老珠黄。
因此休书都不用写,便将二人赶出家门。
罗鸿此时对罗家那是恨到了极点。
只得听壶仙翁的话,去拜师孙思邈,寻求出路。
果然选中了个,当个“学徒”,做个“不记名”弟子。
反而比在罗家扬眉吐气多了。
而孙真人也顺手给了些“青睐”,表露出一些同情,说了些对如今局势的看法,随即传了一门法术给罗鸿,指点其走上一条“斗争世家”的道路。
罗鸿本就深受世家之苦,心中仇恨之极,一心想要复仇,自然便从“罗家”开始开刀。
此时百日筑基,在“万寿宫”中胡乱拜了个道长,授了“外箓”,已经颇有些法术在身。
便脱离了孙真人,独自入江湖闯荡,结识了好些鄱阳水匪巨寇,隔三差五劫获罗,熊,两家的货船,便是如同梁山之上的公孙胜一般。
甚至起了做“土皇帝”的心思。
这些事情被壶仙翁看在眼里,暗叹:果然取死之道。
不过罗熊两家官政通达,也主持了一两次剿匪,可惜鄱阳湖不是大雾,就是风雨交加,让两家损失惨重。
于是南昌府的地方官,剿匪的胆子也没了,反而借着剿匪的名头,敛钱的胆子大了,而且很肥。
惹得百姓天怒人怨。
却说李世民囚禁李渊之后,郡王李艺便在幽州造反,说要“解放太上皇帝”,斩杀谋反的“秦王伪皇帝”。便带兵来到豳州城下,诓骗了城池,举起了起义大旗。
不多久便也传到了江西地界,那罗鸿一听,便道:“太子建成,便如当年之扶苏,秦王便如当年之胡亥,如今暴君当政,我等必当没有活路,不如举旗造反。”
当下鄱阳湖巨寇们一呼百应,盗匪头子自认将军,小头子为“校尉。”
当下便起了歹心,杀“地主造反。”,如今虽然是王朝初年,却也搞得像是王朝末年一般,世家大族依然死死占住了上升通道。
那罗鸿第一个杀的就是罗家,爷袭罗家,但罗家祖先受了香火,有了追赠,已经是鬼神之躯,连夜示警。
罗家训练精兵“家丁”两百,又有官府起头,组织几个大户,招募用来剿匪的杂兵乡勇两千。
竟然一时间抵挡住了罗鸿带来的鄱阳水寇。
只是散兵游勇,如何打得过刀尖舔血的鄱阳水匪。
罗鸿又对罗家十分熟悉,带着几个武功高明的,潜入内宅,先是杀了当家主母,抢夺了好些金银财宝。
那些巨寇还要掳掠女子,被壶仙翁令罗鸿遏制,答应传其“屠龙之术。”
罗鸿这才收束了巨寇,开口:“我等是为举大事而动,若是滥杀无辜,何从前做匪有何区别?如何以太子建成之名称仁义?”
这些巨寇,游侠儿虽然不满,但也不敢发作。
只有罗鸿,体味到权利的快感,开口道“杀了世家地主,咱们夺了财宝就走,再招募些兵马,攻城略地,再和郡王李艺的名号。”
且说那李艺,本来名为罗艺,倒也是罗家人,后赐了李姓,封的郡王,是太子党,如今太子没了,又受了巫师蛊惑,起兵造反了。
第723章 清瘟败毒汤
那李艺本来就没什么主见,不是可以成事的。
历史上当年叛变,当年就被属下杀了。
没啥好说的。
罗鸿一造反,又杀了罗家几十个人,裹挟着兵马造反去了,江西是个造反的好地方,然而对水匪而言不可久呆。
毕竟时间太晚了,李唐天命虽然被削了,但是那是李渊,李世民已经定下来了,这位皇帝不是善茬。
而黑衣李郸道带着甄洛联袂到了灵谷峰。
孙真人讲学,也带着几分认真,医典他已经编好了,都带着长安给李世民刊印了,只是还要走一些日子的流程。
现在说收些弟子,一开始只是为了钓鱼,教导了罗鸿之后,却并未停下来,反而罗家因此覆灭之后,暗中发展的协和医社成员便纷纷开立起医馆了。
医药便不独以罗熊两家为雄了,甚至罗家一去势,熊家也孤木难支。
因此讲学,还真是为了让“医学”成为当世显学之一。
喊出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话来。
二来,也是为了传道。
见着黑衣李郸道竟然带着一个女子来见自己,孙真人不禁露出了笑意。
“你如今也确实到了年纪,只是少之戒色,莫要荒废了大道才是。”
“什么呀!”黑衣李郸道开口:“我跟甄道友是纯洁的。”
甄洛唾了一口黑衣李郸道:“你说什么胡话!”
孙真人这才看出李郸道这是身外化身之法。
“师父,如今京城之地节气逆乱,因此出现了瘟疫,弟子估算,只怕未来几年,天下都可能灾祸不断,便想着积极入世,希望师父您也能带出一些弟子,来抗瘟。”
“节气逆乱?”孙真人道:“看来天灾是少不了了,你放心,贫道自会做好准备。”
“另外罗家已经完了,但是这边门人子弟很多,只怕依然有死灰复燃的可能,你可以上奏皇帝,进行拆分。”
黑衣李郸道摇摇头:“这事情交给造反的人去办,咱们不用管。”
反而道:“师父也入世当个官玩玩吧,倒不必为名利所累,如今朝廷召集了诸多医家修定药典,只是还差一个主编,我一直给师父您留着呢。”
“有医典,药典,两大功德,师父您证天仙肯定是够的了。”
孙真人一时意动:“也罢,只待修完药典,再辞官不做吧。”
随即道:“我可带着这些弟子,一路游学,讲学,到长安去。”
李郸道知道孙真人是在学孔子周游列国讲学,虽然现在列国已经全部是中华之地了。
不过依然是“养望积名”的好办法。
历史上李世民登基不久,也是召见了孙思邈,问了孙思邈关于长生的秘诀。
毕竟当时孙真人七十多岁,面容还是跟二三十岁一样。
现在也是李世民登基不久,也是该见一见。
说完瘟疫之事,黑衣李郸道便跟着甄洛又回到了麻姑山。
而孙真人则开始准备动身出发。
另一边,罗鸿一路杀地主,然后招兵买马,一路流窜,不知道制造了多少命案,竟然跑到广东那边去了。
而且还强占了沿海三县之地,这些人都是水匪出身,若有大海之地,便更容易逃脱。
只是这罗鸿的情报,竟然被层层压下,还没有传到李世民的耳朵中,只有李艺把李世民气得半死,派长孙无忌前去讨伐。
只是广东岭南之地,也并不是罗鸿可以逍遥法外的地方。
李郸道的叔叔,去年外放做的岭南这边的县令,在茂名县做的县令,靠近南海一带。
这里老百姓太穷了,山又多,天气有热,林子又密,百姓分散而居,又跟着少数民族接壤。
而且匪患十分严重。
还有数不清的毒蛇虫子……以及妖怪,没错,岭南的妖怪在唐代是出了名的多。
李福德来这里证“圣人”,实在是条件太过于艰苦,若不是李郸道将纪景须带着影子兵团,给李福德护道,只怕早死了七八遍了
更何况还有世家,跟土皇帝一般,百姓往往将犯事的族人扭送祠堂,有大宗族的族长族老执法,根本没有官府的概念。
在海边走私的商贩,尤其是私盐买卖,还有一些人口买卖,唐代的昆仑奴买卖中心,就是在广东一带……
而李福德跟着这里的县衙油子,斗智斗勇,花了两个月,才将整个势力收在了自己手里,又跟世家斗智斗勇,斗了两个月,于是开始操练乡勇,准备剿匪。
这可不是借着剿匪的名头,敛财,是真剿匪。
已经剿灭了两个山寨了。
只是好巧不巧,隔壁县被罗鸿给占了。
这罗鸿不是不想占了茂名县,但是李郸道打点了关系,如今叔叔手下,还有罗浮派的道人。
要知道茂名县便是为了纪念西晋得道仙真“潘茂名”所立,而这位仙真正是罗浮派的祖师。
因此在其他县势如破竹的罗鸿,在茂名县便被阻挠了下来。
但也被李福德给盯上了,连夜便上报了高州知州,奈何人家想要“加官进爵”,觉得罗鸿可以再养养,养肥了再杀。
于是罗鸿便跟着李福德两个开始斗争了。
李郸道在京城还不清楚这么一回事情,也只能说因缘际会,十分巧合了。
李郸道现在正在为瘟疫头疼。
这瘟疫,不是瘟神引发的,因此找瘟神要方子也不行。
李郸道此前收伏了一个瘟神“痘神娘娘”,可惜她只会种痘。
而寻常的方子,又没有多大效果。
这里有数种病症。
李郸道只能拿清瘟败毒汤来压下瘟毒,这是清朝的方子,唐朝还没有用过。
用的是生石膏、生地黄、犀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
只是犀牛角还是李郸道自原先田巫那里得的一整跟太阴犀牛角,专门给这些病人用来通窍用的。
石膏配知母、甘草,取白虎汤之意,清泻阳明气分之热而保津;连翘、竹叶轻清宣透,给气分之邪以出路,又可清心除烦。
连翘、竹叶轻清宣透,给气分之邪以出路,又可清心除烦。黄连、黄芩、栀子三药合用,取黄连解毒汤之意。
犀角、丹皮、生地、赤芍专于凉血解毒,养阴化瘀,取犀角地黄汤之意。
玄参、桔梗、甘草清热透邪利咽,桔梗又可载药上行。诸药合用,既清气分之火,又凉血分之热。
本来这么一个复合方子,又是李郸道跟巢元方两个根据其病情所开。
应该可以根治才是。
哪里晓得,三副汤药下去,人是开始排尿去毒了,吃喝也能够了,烧也退了,人也不晕了。
可是正当以为好了,一外出劳作,脑门吹了这凉风,立马就复发了。
正是本不该出现在春夏交接之际的“秋炁”作祟。
李郸道却是将眉头皱成了“川”字。
第724章 长生药鼎
巢元方上报瘟疫,要求封锁,李世民头疼得很,征用了两个驿站接收了那些得了瘟疫的百姓。
只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又依着李郸道和巢元方的意思,建立专门隔离的“疫馆”,格局类似于宿舍一般。
同时太医署那群老头,也不吵吵闹闹了,转过来看这场“瘟疫”了。
这些老头都是各地的名医,对瘟疫都有经验。
而问题也越发严峻了,已经出现了第一例死亡病例了。
虽然是个老者,生了病,熬不过气也正常,但这无疑是打李郸道的脸。
“解剖吗?”李郸道看着巢元方问道。
“解。”
巢元方开口:“看看病气损坏了何处。”
李郸道以三阴戮妖刀炁作为手术刀,直接便自胸骨下一刀顺切到耻骨。
随后翻看五脏六腑。
两个年轻的太医署医师则是在绘图记录。
李郸道又锯断了肋骨,将胸腔里面的心脏,肺脏等物掏出来。
“你看这。”李郸道指着肺脏气管里面堵塞的粘液。
又指着心脏,只见已经看见上面已经异常肥大了,其中还有一段为污物所闭塞。
“剖开来看看。”巢元方接触黄帝外经的时间也不长。
李郸道顺着剖开,发现有一团小的“蚯蚓”一般的东西在蠕动,浑身血红色。
“是这个东西在作乱?”两个年轻的医师有些被这状况吓到了,已经脸色煞白。
李郸道摇摇头:“这只是普通的寄生虫子,跟瘟疫没有关系。”
不过却是给李郸道提了醒,古代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可不少,得搞“卫生防疫”了。
“看看肾吧。”巢元方道:“病患都说肾疼,又不能解手。”
李郸道打开看看,发现肾脏已经压迫变形,内里中空,好似一个碗一般,又有一个股腐烂臭味,明明断气还没有多久。
这病灶很有用,让李郸道和巢元方微微有点松口气。
随后又检查了这位老者的肠胃。
李郸道开口道:“这个瘟疫并不是在呼吸之中传播的,是靠水传播的。”
“得去看水源的问题。”
“这天地用了这带疫炁的水浇灌,所以田地里面的禾苗不长,枯黄,人喝了这疫炁之水,人也被抽取生命力,精亏,神损,乃至炁绝。”
李郸道开口。
“河流的生水,百姓都是要煮沸再喝,唯一喝的生水,就是井水了。”
独眼神婆开口道:“但是瘟疫应该有疫炁,瘟病死掉的人,也会变成“疫鬼”,尸体会变成毒尸,为何这老人家断气了,魂魄也不见呢?”
这倒是提醒李郸道了。
立马招来了地府娘娘,让她去找崔钰和天下都城隍,查找本地人“阳寿,阴寿”
等着地府娘娘回来禀报,果然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那个老人家,阳寿也没了,阴寿也没了,已经彻底消失了。
又道,这个村子里的人,或多或少,也出现了阳寿,阴寿被削减的情况。
“寿元之事,除非神灵,何人可夺?”
李郸道认识的掌管寿元的神灵不多。
只有自己家活了整整一百岁整的老太爷,被封作了“清福寿神”,还有自己家“五福”之中的“福延年”两个。
当下将他们两个请来了。
老太爷见此处情形,也是皱眉不止。
指着那昏黄的“秋炁”道:“这并非秋炁,而是暮炁也,秋日万物凋零之迟暮炁也。”
“因天地迟暮,所以能引动凡人五衰。”
“所以这不是瘟疫?”李郸道问道。
“不。”老太爷闭着眼睛感受:“这股暮炁在扩散,随着死去的生灵越来越多,便会影响得越来越广,所以还是瘟疫,那些暮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