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成为了道医之后 >

第238章

成为了道医之后-第238章

小说: 成为了道医之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处福地才可经常有人听到老君讲道,或者见到老君,或者见虚幻道人之影,忽而不见。
  而《真诰·稽神枢》中也有所言:洞虚内观,内有灵府,……清虚之东窗,林屋之隔沓,……真洞仙馆也。
  洞虚内观,便是指内观内景,其指于洞天福地,可见也是指的内景外景相合。
  不过李郸道此时也并未听闻道音,只是参观了当年点化徐甲之地,老君栓青牛处,尹真人草庐。
  甚至还看见了一个牛蹄印在一块石台之上。
  但其中似乎有,似乎无。
  李郸道却明白,那草庐肯定是后人仿的,牛蹄印也是伪造的。
  只有点化徐甲之地,那所谓的美女池,才引起了太玄真符的共鸣。
  老君曾经赐白骨真人徐甲一道灵符,便为太玄清生符,让其死而复生,为自己牵牛。
  徐甲牵牛也有两三百年,老君西出函谷关,便要老君结账给钱,因此有了这么一段点化。
  而李郸道此前吐槽过老君,才有机缘得了这么一道太玄真符。
  此前太玄真符生出种种子箓来,也算为李郸道修行路上多有助益。
  而到此处,便有多出一道子箓来,那便是太玄清生箓。
  可叫人死而复生。
  不过也是有代价的。
  可能是李郸道没有老君爷的修为,也没有证道天仙。
  这死而复生,不像聊斋里面那么容易,说尸体未损,七日之内,还可还阳,而是一种尸解仙修行之符箓。
  先死后生,阴极阳生,是极为古老的修行之法。
  类似于太阴炼形,而尸解仙,一般也是认徐甲为祖师,汉代乃至先秦以前,多修尸解。
  因此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让死人复活,只靠一张符箓,更要看这个持符箓者,有没有机缘,修成尸解。
  此前挖出来的徐甲的弟子,骑着石牛的如意真仙不就是修尸解的吗?
  还造成了一场地震呢,将皇宫的城墙都弄塌了。
  没想到此处依然还有道韵留存,被李郸道所截取,再次将此道传承下来。
  而李郸道也盘坐修行,顺便感悟感悟徐甲真人之法。
  于是朱颜白骨洞观。
  自身开始衰老,肉身由内而外腐烂,先是大肠小肠发脓溃烂,内里细菌最多,然后是皮肤开始长疮,疮破溃烂,流脓血,浑身散发着烂苹果的气味。
  便从脚趾开始,最先流脓溃烂。
  世俗中咒骂人,头上长疮,脚底流脓。便是极为恶毒。
  自脚往上,然后是阳炁根,然后是先天脐,然而是姣好面容,一一开始被李郸道舍弃。
  腐烂溃败之后便后苍蝇被吸引而来,然后是蚂蚁,吸血蚂蝗,在身上一点一点餐食,生出蛆虫来。
  蛆虫自眼眶,鼻孔,嘴巴,任意一处钻入。
  爬满全身,密密麻麻,如此不净,不洁,另人恶心,作呕。
  然心意自然,不以为不净不洁,大恐怖。
  此后更有食腐肉之老鼠,乌鸦,啃食我筋肉,啄食我眼球,脑髓。
  似乎冥冥,一切无思无想无欲无求,不净之后,只剩白骨。
  白骨如玉,十分漂亮,散发性光,和刚刚十分不洁之肉体形成截然不同的对比。
  而这一关本十分凶险,然而太玄清生符箓出。
  李郸道本心灵明,不为破防,一点生机自极静之死寂中出。
  先是骨头上的筋膜,然后是血管,血管延伸全身,开始在胸腔内造化出一个心脏,心脏出现后便开始为全身供应营养。
  五脏六腑全部开始生长,五脏六腑生长之后,便像是一个被凌迟的犯人,被割了三千六百刀,红色的骨头吊着内脏,依然还活着。
  其中更有大恐怖。
  此后便是血肉重生,皮肤,五官,头发,指甲。
  一一长全之后仍然是自身模样,只是皮肤如白瓷,双目如星辰……似乎是神像一般,似乎有情,慈悲望世间,似乎无情,冷眼见世情。
  然而太玄真符一激灵,李郸道立马回复原来的状态。
  睁开双眼,立马看看自身,果然,既不是污浊肉体,也不是无欲无求,完美无缺的陶瓷娃娃样子。
  “这什么白骨观,不是普通人可以修炼的,白骨观便是如此,要是尸解的话,刚刚所体验的都要真实发生在自身,靠着阴神,借此蜕变成阳神,只怕是十死无生,能够成功的,都是气运之子吧。”
  李郸道深呼吸一口气,缓解刚刚内观白骨不净血肉再生的大恐怖。
  若不是太玄清生符护持,李郸道估计在肉身被分解的时候,就要退出来。
  难怪尸解法,最终变成疯鬼的,变成僵尸的,这么多,而去也逐渐被淘汰,转为炼神法。
  炼神法虽然也难,但阴神变成阳神没有这样的生死关卡。
  而内丹法,就更加温和了。
  不过,相同的都是有劫。
  当初黑羊精羊力大仙要借凤首丘合凤脉修地仙,便是李郸道木椿子,李建成,三人成了他的外劫。
  李郸道修地仙,经历的是内劫,灵明六识分裂,魔障具现而出,要将李郸道取而代之。


第587章 逆冲三关破任督
  不过白骨真人的尸解真意已经被李郸道所得,其中太玄清生符的功用也被李郸道彻底了解。
  此时元神也得了一些好处,一些已经阳化的元神深处的阴渣,被彻底阳化,未阳化的,也极为净洁。
  此外由于对自身的分解剖析,对内景构造,有了更加精秘,系统的了解。
  一念至此,便想起自身阴脉之海,阳脉之海,还未贯通。
  便是任督二脉。
  此前十二正经打通,是大小周天的修行。
  后面奇经八脉,是先天的修行。
  也就是是人仙修行,李郸道人仙未修圆满,还剩下任督二脉未通,便炼神先突破,修成了地仙,因此一直想要找个机会,回头将此处补上。
  先天炼法,本是奇特,学道若不遇明师,哪知哪个叫先天?
  其实任督二脉其他穴位,在奇经八脉,或者十二正经之处,便已经打同,不过是从会阴,一个往前,一个往后,交于百会天门。
  真正打通任督二脉,不过是三个穴位。也就是通三关(尾闾、夹脊、玉枕。
  三关过后,大周天循环生生不息,正常这个时候,才可以修炼内景,得道地仙。
  太平经中言,修炼此法,当“逆”行功运炁。
  即是指督脉由会阴起经背脊三关而达头顶百会,再由身前任脉而下丹田。
  此时先天精,与后天精汇合。
  便是生成“大药”
  大药经过三关,便可成“丹”
  初成草还丹,便是假丹。
  二成真丹,但是真丹易失火候。
  三成金丹。金丹圆坨坨。
  这先天功果,便是和内丹之道相通。
  而采药,过关,冲关,改换炉鼎,便是内丹大道。
  关于冲任督的方法,孙真人倒是说过。
  孙真人有一部《摄养真诀》便提示了如何冲关,打通任督二脉。
  不过冲关一般要修行到,自然而然而成,强行冲关,反而容易损伤精气神,乱了元神。
  因为任督二脉通脑窍,故不可乱来。
  道家以火候为专业名词,代表用功多少。
  李郸道炼丹多日,精炁宝药此前也采过,下丹田早已经满精,中丹田,上丹田,也提前打开了。
  不需要改换炉鼎,如今要做的是,精炁神,抟炼一体。
  因此三关寻常人难过,李郸道却觉得容易。
  真炁逆走,过脊柱大龙,会于天门元神。
  又从天门元神,往下,通过喉咙十二重楼,吞咽仙药龙津,将其运至于膻中,复归于下丹田。
  往上走便是升丹,往下走便是降丹,一升一降,便是一转。
  李郸道不屑假丹,也就草还丹,因此任督二脉,三关一通,便结束的功行。
  不过周天真炁,生生不息,三个丹田,如同水变成炁,炁聚作云,云落成雨。
  下丹田便是水,中丹田是炁,上丹田是云。
  任督二脉一冲关成功,李郸道便觉得身体似乎更轻盈了几分,自身状态,也更圆融,更自在了。
  将这一处修行功果补完,往后便只需要等着胸中无炁炼完。
  待到,金木水火土成形,便可开炉炼丹,不仅仅胸中五炁炼成,此后性命无忧,还可炼成一颗金丹。
  金精,木母,龙马,土公,自在元神。
  五者缺一不可,不然不可开炉炼丹。
  而时间也很块过去,到了第二日。
  李郸道在龙虎山上突破地仙,在终南山上破开三关。
  可见南北之气运,独钟于一人。
  岐晖子再次请着李郸道和孙真人去议事。
  孙真人一眼看出,李郸道的命功又有进境,已经赶上了性功的进度。此时不禁开口:“三关若无师父指导,诀无冲开,徒儿你如何一夜之间冲关的?”
  “此前钟离权和火龙真人郑隐曾经传过我丹法,和天遁剑炁。”李郸道开口道:“其中道理早已经铭记在心。”
  “原来如此,正常人只会想着借着十二正经之小周天真炁,从前往后,从下往上,正冲关,却不知道要从后面倒冲关。”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提点孙悟空学艺,便是敲他头三下,背着手离开,悟空才学得正法。
  却是个走后门的。
  就是暗喻倒冲关,逆炼任督二脉。
  这便是假传十万字,真传一句话。
  “师父也提点过我,只不过师父忘记了。”
  “我何时提点过?”
  “当初师父教我医术讨论人体经络图之时,便提及过,养生一要外摄,二要内养,其中中医行炁为正,曰顺之成人,修要逆,曰逆之成仙。”
  “哈哈,不错,不错。”
  二人谈笑之间,便有真法流出,修行大秘,引得楼观道的小道士们纷纷驻足观望。
  行至宗圣宫,老君神像之下。
  岐晖子便坐在那昨日紫府真人所坐的地方。
  见着李郸道竟然又有突破,不禁惊讶,暗自点头,果然是应劫之人,经过昨日一事,竟然有烈火烹油之势,修为竟然又有精进,只是往往此类天众奇才,都如流星,不知道这位还能不能长久。
  “你伤好些了吗?”孙真人虽然和岐晖子道不同,但毕竟是其师叔,因此开口询问。
  “昨日吃了两粒紫云衍庆丹,已经好多了。”岐晖子道:“到了我们这种修为,没那么容易命绝的。”
  “皇帝要又举办辨经法会了。”岐晖子率先开口道:“楼观肯定是首当其冲。”
  “此前不是举办了两次吗?”孙真人皱眉道:“都说是道教赢,可事实情况师侄你应该清楚。”
  “其实这种辩论,并无意义。”岐晖子叹息道:“这对佛门而言,不痛不痒。”
  “皇帝主权衡之道,其实不过是拿佛门来制衡我楼观,以前是拿我楼观来制衡佛门,现在是拿佛门来制衡我们。”
  李郸道开口:“帝王之道从来如此。”
  “我楼观已经分不出人来了。”岐晖子道:“或许这件事情,可以落在你身上。”
  “我?”李郸道疑惑。
  心中暗骂:老家伙,甩锅甩顺手了不是?怎么什么事情都要我来?
  “对,第一,你姓李,第二你认了宗亲,第三,你马上要开府立派,时间和李唐王朝平定天下,大差不差。”
  “皇帝定然会喜欢重用新人,来震慑其他教派。”
  好家伙,这样,楼观就能从漩涡之中脱身,然而把我卷进去吗?
  阴啊!真阴!


第588章 是谓玄德
  这是一个不能拒绝的条件,李郸道要入世,就必需要走到楼观现在的位置。
  要成天师,也必需要皇帝的勅封。
  要将自身理念扩大影响天下,必然要先权倾朝野。
  这对李郸道来说既是机缘,也是麻烦。
  而对楼观来说,扶龙庭已经结束了,是时候脱身,事了拂衣去,既得名,又得利,还摆脱了许多麻烦。
  虽然心中已经答应,但是李郸道不能立马表现出来。
  而是看向了孙真人。
  孙真人直接开口道:“如此承负你楼观之责任,师侄该不会想要贫道徒儿白干活吧。”
  “怎么会?”岐晖子道:“若是师弟你答应下来,师兄愿意将尹祖师记录老君所传五千真言真迹,借给师弟参悟三个月。”
  老君所传《德道经》原本,已经便成《道德经》。
  五千真言,虽然为道家经典,但多少人可窥得本来面目?更何况是尹祖师亲自记录下来的原本,老子西行前,念一句,尹祖师写一句。
  一部老子五千言,便是天下修行之总纲,为诸子百家之中,毫无疑问第一之存在,胜过一切经典。
  这对李郸道的诱惑是无与伦比的,这经书,谁都能扯两句。
  但如果是真本,原本,传承有序,那麻姑山玄真道,便有更高层次的法脉源流,如同许多帝王,认祖宗为三皇五帝。
  “能否让我一观?”李郸道觉得还是要看看。
  “有何不可,请随贫道来。”
  只见绕到后面,宗圣宫中,那个几乎有三四丈高的老君像后面,自老君像脚下,开了一个小门,自门而入,有螺旋的阶梯,一面向上,一面向下,向下乃是地宫,向上乃是藏象之处。
  只见夜明珠照亮,幽幽如同月光。
  老君像中一密室,一册如玉石一般的简书,悬浮在石台上。
  简书明显是竹子材质,但已经玉化了,上面还可见刀刻痕迹。
  玉简静静悬浮在那里,却又散发着无穷无尽的道韵,似乎就能悟道,但仔细一体味,又陷入了虚无和广大之中。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槫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监能无疵乎
  爱民活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李郸道就见到这么一句。
  “玄德?”
  营便是魂,这句话讲的就是性命合一,达到先天婴儿,心灵无欲无求的状态。
  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而不干预人为,这便叫做“玄德”
  似乎是将修行,和治国之道结合到了一起。
  李郸道似乎有所感悟,又似乎没有。
  只有耳边,隐约似乎有一个老者在诵念经文。
  “如何?此为真迹耶?”岐晖子问道。
  “确实是真迹,只是借我参悟三个月,掌门不怕我借了不还吗?”
  “哈哈哈,大可一试。”
  “果然上法。”李郸道打算在玉书上也拓印一份下来。
  “好,此事我应下来了,这次佛道大会在什么时候?”
  “明年九月。”岐晖子开口道。
  那不是离着武德八年吗?离着九年就不远了,只怕都已经齐聚长安城了吧,那不是基本上就要爆炸了吧。
  这两个事情结合到一起,那还真是凶险万分啊。
  “好。”李郸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同时开口问向岐晖子:“如今二龙争太子,楼观站哪一方?”
  “楼观只断在武德皇帝处,二世皇帝,我们不掺和。”岐晖子道。
  “只怕不成。”李郸道开口道:“此次佛道辩论,其实就是太子之辨,未来皇帝之争,佛门支持青龙,我道门就要支持玄武。”
  青龙指东,为东宫。
  玄武指北,为秦王。
  岐晖子道:“贫道也知道,不过胜算难分,不如守中。”
  李郸道叹息一声:“武德皇帝天命已削,楼观要撒手,只怕也不成,劫后有劫,难后有难,不可轻视。”
  “秦王凶残,只怕非仁德之君。”岐晖子道:“武德皇帝每每要屠杀,吾劝之,总会停止暴行,但秦王不同。”
  “秦王破夏县之后,命士卒屠城,可怜城中无辜百姓尽遭屠戮,鲜有人生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