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成为了道医之后 >

第185章

成为了道医之后-第185章

小说: 成为了道医之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三炷香,去火,冷定开看,约得30克。炼时罐上如有绿烟起,急用笔蘸罐子盐泥固之。”
  老道医一边听着,一边用笔记下,问道:“为何要用草鞋灰?”
  “这就要说到一个“降”字了。”李郸道一解释,老道医就明了。
  青牛观炼丹于达官贵人也不是短时间的事情,李郸道却不清楚,为何他们炼制外丹火候还是这般模样。
  老道医对李郸道的态度十分满意:“旁边倒是有座寺庙,名为希玄寺,又叫十方净土寺,内有佛窟,乃是北魏所建。”
  “希玄,二字倒是有些我道门意味。”
  “本来经文翻译,便多用我道家经典词句,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这个十方净土却是有些口气有些大了。”
  “佛教谓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无量寿经》卷言:“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李郸道娓娓道来。
  “而十方,经常于两界相合。”
  “心之圆具万德,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说此法尔之理,本来具有之相者为胎藏界。”
  “如来无边智慧,悉与冥合,示此观照之智的差别相者,为金刚界。”
  “看来这希玄寺,是的净土宗的道场,而且和密宗联系不少。”
  “你对佛经还有研究?”老道医惊讶:“你要去参加辨经?”
  武德四年,皇帝主持过一次佛道辨经,想来已经有苗头了。
  李郸道摇头:“不辨自明。”心中却道:八戒和尚都拜我为师了,打入敌人内部了都。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十方净土寺,是陈玄奘出家的地方吧。
  倒是对应上了,只不过历史上三藏法师是大业年间出生,李郸道这里,却是武德二年出生。
  倒也不必严丝合缝,但李郸道确实对着这十方净土寺感兴趣。
  净土宗源于白莲社,自于东晋年间,倒是历史源长。
  “如今这里管事的和尚是哪个?”李郸道问向老道医。
  “是个叫道绰的和尚,很会传教。”老道医顿了顿:“他非常殷勤劝人念阿弥陀佛名,并用麻豆统计数量;即每念一声阿弥陀佛名,便放一粒麻豆,因此周围百姓念佛成俗,积豆许多。”
  “说是借佛祖愿力,能往生净土,念一句,便有一功,不可思议积累,乞丐可以往生为国王,女子可以往生为男子……”
  李郸道一听:“倒是会作秀,只是如今哪里有这么多豆?”
  “所以是捐的。”老道医道:“布施亦有无量功德。”
  李郸道一叹:“原来如此。”
  “富人的功德,比穷人多,想来一起往生净土世界,也要分出三六九等来。”
  “哈哈哈,贵人如今就是净土,何须到那方平等界?他们享受的就是不平等,受教的都是贫苦之人,只是一豆是小,每日一豆,从饭菜里省出来,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李郸道反思:“我们却是只跟着达官贵人罢。”
  老道医道:“你却说错了,是达官贵人跟着咱,从来都是主动寻仙的,未见仙寻着人去传教的。”
  “前辈通透。”李郸道竖起大拇指。


第456章 八寒苦狱
  李郸道离开了青牛观,便去往了十方净土寺庙。
  果然,有许多百姓,一身衣衫褴褛,但已然在此叩拜,也不进庙。
  一拜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这里是穷人区。
  还有中人区,那里有一个木斗,里面有豆,那些人磕头一次,念一句佛号,便往里面放一粒豆,一粒米,一粒粟。
  等着这一斗米装完,便有和尚拿出布袋来,将米倒进去。
  这是布施一米一粒,皆具有不可思议大功德。
  李郸道绕过中人区,便见着了富人区,他们的管家,仆人,指挥着在一块石碑上刻字:“某年某月,布施功德多少多少钱。”
  又有香塔,里面烟雾缭绕,烧一次香十钱。
  李郸道特意穿着平常的衣服来的,没有穿着道袍,又用了“藏形匿影”的法门,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佛唱嗡嗡,却不给人安宁的感觉,反而带着一股叫人心烦意乱的感觉。
  好在李郸道心中一盏金莲心灯,将一切吸收。
  ……
  “十千。”和尚利落的报着价格。
  李郸道侧头看去,原来是一个老妇人,新丧了孙子,在塘里淹死了,做梦梦见孩子说水里冷,没有衣服穿,被欺负了。
  因此来庙里求和尚做一场法事。
  因此和尚开价了。
  “这?”
  和尚道:“溺死之人不是正死,是枉死,死后要去做水鬼害人,不害人就不能投胎,但害了人,就是要下寒冰地狱受刑罚的。”
  “灵山上的众比丘圣僧下山,在舍卫国赵长者家,讲经文给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便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
  “经宝乃无上宝,无价宝,施主若想请经,便不可怠慢,轻贱,否则就是心不诚呐。”
  那老妇人问道:“那寒冰地狱是个什么去处?有什么恐怖?”
  “寒冰地狱有八个,又叫八寒苦狱,乃是疱起地狱,到大红莲地狱八个。”
  “此狱众生被冰冻后,身上起水疱,在寒风刺骨当中,水疱破裂后形成伤口,冒脓冒血,痛苦异常。”
  “由于身体被冻裂,痛苦的大叫阿秋秋,其实是被冻得身体变形,发出的声音也走调,等着后面连声音也难发出,只听到矐矐,呼呼的声音。”
  “最后伤口冻裂开来,变成四瓣,八瓣。”
  “如此往复,需要五百年刑满,才可重新投胎。”
  李郸道听着他恐吓一般的传教,心中便很是不舒服。
  “这里还有一个事端,你那孙子纵然投胎,也要看六道轮回。”
  “经书上说,假如一个人死时,从脚下开始冷起,一直冷到头顶,最后只有头顶暖热,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成了圣人。”
  ……
  “假如一个人死时,从上面开始冷下来,一直冷到脚下,最后只剩下脚底暖热,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那么他就是到地狱受苦去了。”
  “你那孙儿是溺死的,那是从哪里开始凉的?投胎是去做饿鬼,还是下地狱?还是去畜牲道?”
  老妇人一吓,已经面色惨败,心中生出无量恐怖,对地狱生出无边的恐惧。
  “那老身我死后,能去哪里?”
  “这就要看施主你福报功德的多寡了,阿弥陀佛曾经发下大愿,只要临终前,或者生前,念过他的佛号,便会接引去西方极乐世界。”
  ……
  和尚最终还是得了这十千,说待会就会有人去她家为她孙儿做法事。
  这样的事情,应该并不是稀奇,看这和尚咧嘴,就知道,这是有业绩的。
  这嘴皮子倒是挺溜,地藏王本愿经,大集经,张口就来。
  一个溺亡,念两句经可以解决的事情,要十千。
  李郸道想想自己家以前卖药,一个月也就赚个饭钱,这十千钱,一时半会还真拿不出来。
  李郸道也不看外边如何,直接入了庙中,内里香火鼎盛,诸多伽蓝,罗汉,金刚,尊者,菩萨,佛陀,造像庄严,描金绘彩,每殿墙壁,皆有作画。
  古代颜料可不便宜,都是宝石矿物颜料,加上画师人工,这一堵墙,起码就是十两黄金。
  香火之气,旺盛于青牛观中十倍。
  大殿之上,和尚们集体唱经,坐师位的和尚敲着大木鱼,念一句敲一下。
  声音空梵,似能洗涤人心诸多欲望。
  佛幢经轮,森森如林。
  李郸道听着经文,心湖之上的金莲越发光亮。
  李郸道越过大殿,便见鱼池,池子里全是金红鲤鱼,都是龙种,不是凡鲤。
  其中莲花朵朵,虽然五月并不是很盛开的季节,在此池中,却有并蒂莲,金莲,等诸多异种。
  诸多游客在此观赏,当然,这些都是达官贵人家的,不然只怕只有在寺院外边磕头请功德。
  李郸道看见一棵大树,上面挂满红绳,吊着牌子,乃是一棵银杏。
  旁边有块牌子:“佛荫伽蓝”,将此树封为了护法。
  牌子上写明了此树来历:“鸠摩罗什尊者亲植。”
  李郸道走上树前,拿出一张符箓:“道友,经年不见?怎么入了佛门中去,叫我一阵好找。”
  符乃是李郸道修行三阴戮妖刀采炼木煞用的“木杀亡形符”,专杀木中精灵。
  鲁班书中也有记载其中的法术。
  老木匠取树伐木,木知劫至,便有不甘,往往要生事端,如要轧死一两个人,砍完树后暴毙,车祸之流。
  便有诸法,或者“迁徙”木中修行精灵,或者冥顽不灵者,以符箓咒杀之。
  大树,无风,而抖落诸多叶子,发出“呜呜”之声。
  树木之中,可见一青面老者,面生恐惧。
  原来那木魅脱了皮之后,又害人冯素波半颗心,借着半颗人心,智慧便渐渐通达,有了心眼,舍了旧躯壳,移花接木,至于此树之中恢复元炁,重新修行。
  更是听闻佛法,吸收香火愿力,欲修持金身,本以为舒舒服服,不想,竟然被李郸道寻上门来了。
  “南无阿弥陀佛,施主听了许久的经文,怎么连着一点好生之德也无,一草一木栖神明,施主何必害他姓名?”


第457章 佛小,我大
  “贫僧长捷,见过这位施主。”
  和尚有龙象之姿,鶖鹭之彩,气度非凡,约莫八尺高,身上袈裟僧衣,俱是耀人,眉眼清秀俊俏,更显庄严。
  李郸道却没有将符箓揭下,问道:“和尚你什么时候发现我的。”
  长捷道:“菩萨告诉贫僧的。”
  李郸道笑了:“和尚你说我害它性命,却不知道它害别人性命。”
  却青帝法门一使用,自一扇木皇门户之中,自此树中拿出半颗心脏来。
  此心却还在跳动,另外半边已经用木头长好了,一张一合之间,吞吐着元炁。
  这是冯素波的那半颗心。
  树无皮不可活,人无心也不可活。
  树没了皮,却摘了人的半颗心,于是又可活了。
  李郸道将心取出来,他便要死。
  “造化玄奇啊。”李郸道看着半木质化的心问道:“和尚,你把你的心给他半颗,他给你半颗木头心,这样你们就都能活了。”
  长捷和尚冷眼看着李郸道:“看来这位施主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李郸道将这颗心收好,冯素波的半颗心已经长回来了,不需要,但是万一以后遇到了他,也可以将他还回去。
  又或者无心之人,需要一颗心活命,这半肉,半木头的心脏也可以活命。
  “这木魅杀了不少人,怎么到了你这里就变成了一草一木系神明了?”
  李郸道又将符箓揭下,上面木煞之炁已经收集完满了。
  而这颗银杏树,也开始枯黄落叶,里面的木魅已经虚弱之极,靠着银杏本身的根基,才没有溃散灵体。
  长揭低眉,口中讼念经文,便有梵音入李郸道耳朵之中,心湖之内。
  此乃口绽莲花之法。
  然而李郸道心湖之中一朵金莲灯将一切都吸收,甚至将其炼化为灯油。
  李郸道心中暗爽,老君爷炼的金灯就是顶,这和尚不索命梵音也破不了防。
  走到长捷和尚面前,李郸道开口:“你这四寸佛法,如何渡人?不如渡己,你又不是菩萨,佛祖,你若做了菩萨,做了佛祖,不在苦海沉沦,再来渡我吧。”
  长捷和尚一听,停下了咒念:“施主是有佛法慧根的,为何要行此之事,平白添业。”
  “我不信。”李郸道一笑。
  “谤佛、毁寺的果报是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轻者现世坎坷多难、重者现生就被削减福寿,罚入无间火狱!”
  “佛经从不打诳语!凡人不懂宇宙因果律的奥秘,做出糊涂的事情,哪知因果不虚,一分一毫都要偿还!历史上毁寺谤佛的报应都很惨。施主难道不知道吗?”
  “谤佛毁寺者现世折寿折福,死后入地狱,喝铁水,猛火烧,不管你是何等人物,都难逃因果法网。”
  “这里奉劝施主好自为之,别逞能做糊涂事。信不信都留条后路,对圣贤尊重便是大善。”
  “你且说来听听,何人因毁佛,而生报应的。”李郸道笑着问道。
  “北魏司徒崔浩,劝帝毁教灭僧。见妻郭氏诵经,怒而焚之。此中便种下孽业。”
  “后崔浩以国书事,触怒太武,囚之槛车,送于城南,拷掠极其惨酷。更使卫士数十人,溲溺其上,哀声嗷嗷,闻于道路。这不便是恶报。”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拆除寺庙,焚烧佛经,捣毁佛像,坑杀僧尼,七年后被宦官宗爱谋杀,其父子都不得好死;北周武帝宇文邕毁佛寺经籍,强迫僧尼还俗,不久便身患恶疾,全身糜烂,死时年仅三十六岁,不到三年,国家也灭亡了。”
  “这些都是毁佛,谤佛的恶果。”长捷引经据典,不知道从哪里抠出来的,说着事后诸葛亮的话来。
  李郸道听着想笑:“你为何老是诅咒他人不得好死?经文中就都是这些诅咒的话吗?”
  李郸道指着菩萨雕像道:“这是观世音菩萨,我说他要改名你信吗?他尚且做不得自己的主,又何来普渡众生?”
  “菩萨便是菩萨,何来改名?”长捷道:“施主莫要侮谤。”
  “我不跟你争。”李郸道笑道:“你到时候就知道了。”
  李郸道说道:“你也别留着我了,我是吃软不吃硬的。”
  此时大庭广众之下,长捷和尚不敢乱来,这也是李郸道的底气,他们苦苦经营的佛门慈悲形象,便是他们的枷锁。
  长捷和尚叹了口气,便去往了方丈寺。
  方丈这个词语源于道门,指着一丈见方之室,这方丈室内却不止一丈见方。
  内里罗列袈裟,金线缝合,镶嵌八宝,玉石作勾。
  其中又按着颜色,内衬,分列数排。
  除却袈裟,还有佛珠,手串,吊牌,诸多法器,有专门玄台,盛放,乃是象牙,鹿角,玛瑙,珍珠,玉石,香檀,沉香,诸名贵之物制作而成。
  一和尚坐于其中,面像一三尺来高的纯金佛像念经,此佛像纯金,面色威严,有四面头颅,诸多手臂,手上也各自拿着宝物,透着佛光阵阵。
  “见过方丈。”
  此人便是道绰和尚了。
  道绰和尚并未停止念佛:“南无东方阿閦佛南无火光佛南无灵目佛南无无畏佛南无不可思议佛南无灯王佛南无放光佛南无光明庄严佛南无大胜佛南无成就大事佛南无实见佛南无坚王华佛。归命东方如是等无量无边诸佛……”
  此经乃是《佛说佛名经》,又名《三千佛名经》内有三千佛陀真名。
  乃是道绰修行之经,念佛一声,无量功德。
  等着道绰一口气念完,面前的金佛便生出光亮来。
  “等着这金身丈六,便是我成佛之时。”道绰心中暗算:“便是如今传教诸人,也不过铸造了这么一尊三尺高的金身,若要丈六,还需要举国供奉佛法才行。”
  “长捷,你因何事心动?可知妄念五明,便有天魔来毁你佛法?”
  “弟子知错。”长捷和尚十分恭敬。
  “说吧。”道绰开口:“看为师能否为你解惑一二。”
  “佛大,还是我大?”
  “哈哈哈,你能悟出此句,说明你已经得出三昧了,佛小,我大。”道绰十分赞赏地回道。


第458章 胡佛汉道之论
  李郸道自十方净土寺中出来之后,便见一妇人。
  这妇人一身素白,像是新丧了丈夫,手中拉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唇红齿白,眉清目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