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成为了道医之后 >

第167章

成为了道医之后-第167章

小说: 成为了道医之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守诚在一边,吃着桃儿,三月应该说是没有桃的,但玄都观是地仙福地,外景吉居,一千二百株桃树,总有那么几颗得了气运的,要学着蟠桃,三年开花,三年结果,三年成熟之类的。
  也是尝个新鲜。
  “王师兄修地仙之道,是什么光景?”
  李郸道也不遮遮掩掩的,直接问道,王延虽然快老死的模样,但是其风光的时候是隋文帝的座上宾客,总理天下道士,权利大得很。
  如今窝在玄都观中,虽然是自囚,也是为了延寿,但学识还是甩李郸道七八条朱雀大街。
  “天地随心,我神通天地之神,其实还是天人合一。”王延口中打了个嗝,他是从不下多少东西,陪着李郸道喝了两杯茶就打嗝了。
  “外景福地,内景福地,其实都是调和阴阳五行之炁,只是一个天地人为中枢,一个是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所谓精气神。”王延说得通俗易懂,并不引经据典。
  “心若自在,便处福地,心若煎熬,如堕地狱。”
  “只是我这玄都观,多多少少占了风水布局的因缘。”王延道:“但吉炁也可为恶炁所污,生民祝福,香火于道观便为造化,万民集怨,玄都观也寸草不生。”
  “此观前朝所立,和大兴城息息相关,然而其自取灭亡,玄都观也受创,好在李唐定都,并没有改变格局,反而崇道,我才可苟延残喘。”
  “他这玄都观,占了九五帝王之眼,不适合人住,又栽种一千二百株桃树,集青木阳和之灵机,主东方青龙之炁,生机延绵,还有这么多香火信客,磕头祷告,除去香火,还能源源不断产生造化。”
  袁守诚说道:“他本身,再怎么样厉害,也不可能把自己住的地方,变成南阳诸葛庐那样的福地。”
  “是啊,年轻时以为无敌于天下,如今老了,也知道,不过是时也,运也,天地劫运之中,老朽又算得了什么呢?”不知道为何,王延透露出一股悲观的情绪。
  李郸道顿了一顿:“师兄你何时羽化?”
  “三月十八。”
  “那不就是明天了?”李郸道一惊。
  “已经了然了,又何必拖延呢?到时候舍不得死了,或许又想不通了,总得有个定数。”王延道。
  李郸道默然:“那这玄都观下一任观主是谁?”
  “让给楼观了。”王延也看得开:“楼观磊落,又是李唐的皇家宫观,原先贫道得了文帝赏识,做了观主,如今时运不再,再占着位置,未免也显得贫道小气。”
  “哼哼,我就说嘞,刚刚还说要我师侄儿当方丈,原来还埋了这么个坑,虽然我师侄儿也是和楼观有渊源的。”
  袁天罡说道:“这老头精明着,以退为进,不争为争,这玄都观让了楼观,还能得一笔好处,估计转劫归来,还能从楼观那得到好一阵补偿。”
  王延笑盈盈,也不反驳,若是李郸道不收他,楼观也会收他。
  三人论道,又至深夜,王延似乎明白自己快死了,又有些想要博得一些好感于李郸道,也算是知无不言,十分坦诚。
  李郸道也对修行之事,该问的就问,再不问,这老头就要没了,带着一肚子的学问,带到棺材里去。
  “自魏晋之后,外丹渐渐兴起,如今天地间造化一隔绝,外丹也衰弱了,往后修行,就算拜了师弟为师,也不知道会不会蹉跎一世?”
  “往后气运在于内丹之道,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的路子走不顺畅了,法随时易,人随法兴,倒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李郸道得了老君指点,自己又大梦千年,自然知道唐宋内丹派气运之昌盛了。
  “内丹法。”王延若有所思:“只怕神通伟力不能与炼神相比,而对资质只怕也要求更高。”
  ……
  和着王延,袁天罡聊了一夜,至于夜明星稀,又有妙语连珠,王延阐述地仙境界,如何抟炼胸中五炁,如何阴神游历冥府,讨要地魂。
  又有福地如何蕴养,自身如何沟通地脉,和山灵水魄,水乳交融,达到于大地同寿的效果。
  不过这些都是虚的,内景福地才是真正的地仙之道。李郸道见识也不差的,之前也修过内景身神,甚至还降伏了数神。
  等着天明,李郸道再于玄都观吐纳,竟然十数倍于往日,不再是尿滴沥一般的修行,可见福地于修行之重要。
  难怪称财侣地法,修行四要。
  之前借着箓文调用星辰造化修行,不觉得如何,如今紫微大帝缩减了日月群星下放的造化,这福地能够沟通地脉,链接天宫胜境,造化并不缺少。
  李郸道倒是想要这么一个地方作为山门道场,但是京城……还是算了吧。
  等着约莫辰时,东平王妃来玄都观中祷告,为自己死掉的丈夫祈福。
  东平王妃年岁并不大,约莫三十五六,风韵犹存,他儿子李道宗如今也不过十七八,追随者秦王征伐。
  王延亲自接待,身边就是李郸道,只不过李郸道在他身边就好像一个小道童一般。
  袁天罡并不出来,他避死延生的一大技巧就是不凑热闹,不惹因果。
  王妃念着太乙救苦天尊宝诰,一边往香炉里亲自插着香。
  救苦天尊慈眉低目,瞧着芸芸众生,一只手伸出,似乎要超拔这群生。
  王妃闭着眼睛,虔诚若愚,也不知道许了什么愿望,良久才起身,叫自己的随身丫鬟将果篮递来,亲自将救苦天尊法坛上的贡果一一拿下,换上新鲜的。
  做完这些,便对着王延道:“我那丈夫,杀的人数不清,虽然是王朝霸业,但总叫我害怕,如今求神,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东平王已经补了血湖箓,自然无事,更何况王妃日夜为其祈福。”


第412章 金蝶羽化
  “王妃幽思过度,于身体而言并非好事。”李郸道开口道。
  王妃并没有回应,而是看向了王延:“这个童儿倒是跟以往的不同,机灵些。”
  王延摇头:“这位可不是贫道的童儿,贫道可没有那么大的福气。这位是贫道的师弟,道法自然,医术精湛。”
  王妃这才打量李郸道,发觉出有些奇怪来,李郸道似乎是在那里,但是又似乎不在那里,若非她说话,跟本察觉不到王延身边的小道士换了一个人。
  “这位小道长是?”
  “我也非道士,只算得半个,在家修行,也姓李,叫李郸道。”李郸道笑道。
  王延道:“王妃,老道今日就要羽化了,不能再为王妃讲经说道了。”
  “老神仙明明身体还很好,何出此言啊?”王妃一惊。
  王延摇摇头:“生死自有定数。”
  又道:“我这师弟其实俗家也是陇西李氏分支,兰州刺史,武阳房的李大亮便是与其同村。”
  王妃点头:“难怪这般周正。”又问道:“老神仙,有什么话您直说。”
  “我这师弟本身学道,也不求个一官半职,往后也是要得道成仙的,只是俗家放心不下,如今有个叔叔科举,只是出身不够,只怕虽然有才情,也叫那些世家贵族们给刷了下去,因此来和王妃结个缘法。”
  王妃听了点头:“李大亮有个亲兵,输给了同村的一个小子,李氏的苍龙七变之法,也被破去,想招揽而不得,就是你了?”
  李郸道点头:“这点薄名?倒也不足挂齿。”
  “李录明是我丈夫的堂侄儿,放着李大亮那里磨练,如何行事,我怎么会不清楚?”
  却也是心中暗道:“治好了秦王妃先天之疾的应该也是他了。”
  东平王妃虽然在京城,但是京城周边之事,她也多能知晓,但是他也想招揽的是李郸道,对于李福德其实并不知道多少。
  就比如她来玄都观,其实也是为了王延。
  王延是个神人,虽然他也少显圣于人前。
  “本来也是同宗,这些事情倒也不必怎么说。”王妃道:“你叫你那叔叔不必担心就是。”
  又道:“你叔叔若是个真有才情的,我倒是有个好指点。”王妃道:“科举完后,诸学子游历长安街景,你且叫他作出一两首诗便罢了。”
  王妃又问道:“我听说他有李大亮的举荐信,为何不用?”
  “李刺史的举荐,却是不妥,我那叔叔虽然有文才,却无武艺在身,不好入军。”
  王妃点头,随后道:“我那儿子,我其实也不大想他从军去的,倒也能理解。”
  李郸道明白这件事情成了,便跟着王妃谈玄论道,讲明养生之术。
  王延很是自觉,甘愿做配角。
  “王妃多久没有睡好觉了?”
  “有一阵子了,也不是不睡,只是睡得浅。”
  “前些日子尚药局又被掀了去,与我把脉的巢元方便到太医署任职去了,想来还算年轻,倒也没有去看。”
  王妃身边的丫鬟拿出一粒丹丸给她,王妃拿来给李郸道:“最近在吃的药,既然老神仙说你医术精湛,我也好叫你瞧瞧虚实。”
  李郸道哈哈笑道:“非是药石可医,这些丹丸也不过固本培元的。”
  李郸道拿出一道太玄清净符:“心静,身净,自然睡得香。”
  “不过王妃略微有些肝郁,肝郁则犯胆,想来也有食欲不振,这反而是个要重视的。”
  “我的儿在前方打仗,捷报传来都是三四天前的消息,我又如何不担心?”
  李郸道笑道:“王妃不必担心,小道也是会掐算的,您子女宫饱满,还有封王之相。”
  “可能细言?”王妃追问道。
  李郸道却摇摇头:“王妃心中若不信,自然如浮萍忐忑,若是信,如磐石稳固,此病自然消减。”
  王延也道:“吉人自有天相,王妃何必忧虑?”
  王妃叹息:“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也算病?”
  “自然算。”李郸道又请了脉。
  只觉脉象略涩,如竹刀轻刮,看来这位王妃还有妇科病,气滞血瘀,脉道受阻,血行不流利,才显涩象。
  便开了个方子,这也不难,之前秦一萍也开过,不过是话血化瘀开窍通脉的方子,加了味蝉蜕进去,代替秦一萍的虫丸。
  又拿了几支自制的降真香:“用以祷神,灵验非常,可以叫所思已故之人夜晚入梦而来。”这是叫她烧给东平王的。
  王妃这才笑了。
  王延见事情已经成了,便开口:“贫道将于午时羽化,王妃不如呆久一些,吃顿中饭,为小老儿践行。”
  李郸道也默然。
  只是玄都观中道士,也不悲伤,昨日所见那王德发也在准备法坛。
  玄都观后殿出现一个好似棺材一样的神龛。
  神龛里面铺着白布。
  王延亲自过去看着,指点他们布置羽化的道场,以求完美而不出错。
  李郸道也在其中观看。
  等着辰时过了三刻,王延就告辞去洗漱去了。
  等着洗漱得差不多了,那些弟子们便给他穿天仙洞衣,戴法冠,整理发髻,胡须。
  王延手持着一块笏板,安然躺进了神龛。
  这时外面来了一个年轻道人,约莫二十多:“楼观尹从,前来观瞻玄都观方丈真人羽化。”
  王延笑道:“来接任方丈的来了。”
  李郸道沉默不语,尹从被领了进来。
  神龛之中却已经没有了声息,王延闭气开始散功了。
  只见真炁从其四万八千毛孔中流出。
  而玄都观中一千二百株桃树,桃花全部开始凋零,被微风吹动,为其哀愁,朝夕相伴数十年,这个福地的主人还是去了。
  无数金色蝴蝶不知何来,落在神龛上。
  诸弟子磕头念经。
  一阵微风吹过,蝴蝶从神龛中飞出,又不知何去。
  他的功果,不到,没有仙鹤来接引,但有金蝶渡去往幽冥。
  李郸道看着金蝶,终究还是叹息一声:“何渡?争渡!”
  “而楼观尹从,也为其上了一柱香,叹息道:“师兄一路走好。”
  随后便道:“奉武德皇帝勅命,楼观掌门法旨,贫道调任玄都观福地方丈,还请诸位师兄弟节哀,迎接新的篇章。”
  王妃看了羽化,更是叹息:“小道士,他是去哪儿了?去天上做神仙去了吗?”
  “师兄看不起神仙道果,去转劫去了,来世再励精图治,以求修行得道。”
  李郸道也受到了很大的感触,王延知道,死亡并非终点,但是转劫之后,王延还是王延吗?
  就如同大梦千年之前的自己,和大梦千年之后的自己是同一个人吗?
  王德发将那九尾狗尾巴草连着瓶子交给尹从:“此乃玄都观福地之枢机,还请方丈收好。”
  尹从接过狗尾巴草,笑了一声:“你们福地的灵根倒是奇特。”


第413章 红尘自有红尘事
  尹从是楼观来的,据说是尹喜文始真人后裔。
  本身道行也不低,熟读道家经典,善知数术阴阳。
  李郸道原本也是楼观有渊源的,此前还想抱岐晖子的大腿,如今反而不必,因此也没有想和尹从结识一番的想法。
  但是尹从还是看到李郸道了,但是李郸道已经打算离开了。
  此时王延刚刚羽化,肉身遗蜕,不可草草了事,诸多弟子也在忙里忙外,并不大和尹从相亲。
  这陌生的,从楼观来的方丈,如何能比的和他们朝夕相处,庇护诸道人在隋末乱世而不损的王延相比?
  王延生前被隋文帝封为了金紫光禄大夫,不过这些都是虚名。
  散功之后,便是一个枯槁憔悴的瘦小老头的模样,一点道像也无了。
  王延是从华山下来的修士,此时也会被运到华山下葬,因此还要做一些防腐的工作。
  李郸道出了玄都观里间,外面依然香客众多。
  东平王妃感叹:“王延这样的神仙,都躲不过生死,何况是我们这样的凡人。”
  李郸道想起尚药局的长生丹丸来,说道:“欲求仙真,先修道德,修行不一定非要到道观之中,红尘中修行。”
  “红尘自有红尘事。”东平王妃上了轿子。
  李郸道目送她离去。
  也欲离去,然而大兴善寺门口,一和尚叫住了李郸道:“小道士,王延升天了么?”
  李郸道没有理会,那和尚喃喃:“看来是没了。”随后一阵忧愁。
  李郸道回到了家中,便跟着李宝京,李福德说了此事。
  “作诗不难。”李福德道:“只是认宗亲这么容易的吗?”
  李宝京道:“这些不用你来管,这泾阳县祖宅,我活着的时候,一定要叫他修起来。”
  李郸道对李福德一一说明:“东平王妃的儿子追随秦王征伐,咱们拉的其实是这条线,叔叔你也不必担心,但是还请不要忘了,为民谋福的初心,不要踩着人民的肩膀,再骑着人民头上。”
  李福德肃然:“你把我当什么了?”
  “叔叔你是能成为圣贤的,但是孟子说,非贤者有此四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李福德想起在考场上向他述说怨曲的冤魂起来,又想到那只写了个题目,还没有动笔的《沉冤录》。
  当下挥笔泼墨,写下几个大字: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李郸道见效果已经达到,便无多言。
  而第二日,李福德便与诸学子同游,赏诸景而得诗数首,文采斐然,诗稿落笔,竟然能重数斤。
  其中一首:登古城墙
  斜倚栏杆空凭吊,不见悠悠万古愁
  凡鲤三千六百尾,江河万里化腾龙
  更是力压诸学子,为诗中魁首,被诸多学子推崇,争相抄阅。
  而后,受东平王妃之邀,作宾客宴饮,当场作序,如古之兰亭序同,竟然流传一时,风靡京城。
  名望一起,如干柴烈火相遇,便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太学儒生,纷纷上门而来,京城权贵,以士大夫之礼而相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