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成为了道医之后 >

第153章

成为了道医之后-第153章

小说: 成为了道医之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郸道听了麻威武阐述的口诀,也不知道翻译得正确不正确,但确实十分精妙。
  只是如今看来,三脉七轮修行的更像是“三魂七魄。”特别是七轮,分别掌管人体的各种身心状态活动,又即人体的器官及情绪。
  跟着七魄的功能特别像。
  “我自也只练了几个动作,便也能在军中混个校尉,年轻的时候一个打五十个没有带甲的汉子,也不是话下,只是如今老了,髓血干枯,气力不足了,想要再练下去也不成了。”
  李郸道说道:“这是佛门的功夫,确实精妙,只是不大适合我,难度太大了。”
  麻威反驳:“你资质并不差,这点难度怕什么?我年轻时候资质比你差都挺过来了”
  李郸道仔细看去,麻威武果然体内真炁流转,乃是“梵炁”带着一股子缠柔之力,若非这股真炁,就他着千疮百孔的身子,只怕活着也不如死了。
  快死之时的散功,也会格外痛苦。
  若是冒然学习道家养生的功夫还会适得其反。
  “你且看着,我教你。”麻威武当场教学起来,生怕李郸道不学。
  李郸道仔细看着,三脉七轮修行体系,果然是四大文明修行体系之一,佛门和道门争得有来有回的基础。
  看着麻威武演示完,李郸道心中已经了然,麻威武得的口诀翻译肯定是有误的,体内形成了几处暗伤,特别是后面几个姿势十分困难,他又年纪大,强行控制身体摆出,已经是要老命的那种。
  “你学得如何了?”麻威武问道。
  李郸道点点头,然后拿出银针给麻威武治疗。
  麻威武感觉一阵热络,体内一股外来真炁运行于自己身体之中,真炁和自己的柔韧真气不同,极为轻巧,好似风云。
  而且量大,竟然比自己修行这么多年的都要多。
  麻威武修行的是动功,瑜伽真气,李郸道修行的静功,打坐搬运,一个吐纳紫气星光,一个搬运血气,内炼躯壳。
  所以麻威武的是梵炁,精气神抟炼一块,李郸道精是精,气是气,神是神。
  怎么说呢?瑜伽有些类似于内丹术,只是理念不同,所追求的也不同。
  麻威武也不抗拒着一股外来真炁,李郸道又念动“青帝九皇咒”,借助草木生机,修复麻威武体内一些暗伤。
  只是陈年旧疾,想要调理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把刚刚的一些伤给止住。
  又拿出几粒丹丸:“这是我炼制的还精归脑丹,可以填补精气,你年轻时候练武没有滋补,又岔了道,现在根本挽救不回来,只能缝缝补补糊弄过去。”
  麻威武看着几粒丹丸,却摇摇头:“李宝京说你适合做个大夫,我现在是知道了。”
  然后笑着道:“你是个好孩子,刚刚的话,你就当我没有说过,继续医病救人,比上战场有前途。”
  只是,麻威武这笑着,笑着,却是眼角带着泪,这突如其来的改变,叫李郸道有些莫名其妙。
  麻威武却拍了拍李郸道肩膀:“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治不好的,不必为我操心。”
  “至于这份武学。”麻威武叹了口气:“若是不喜欢,就烧了去吧。”
  李郸道将图谱收好:“烧了怪可惜,再说是长辈所赐。”
  李郸道又劝道:“吃药还是可以缓解的,我爷爷一直不希望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少,我也是尽孝心。
  “我听说您没有子嗣,是战场受的伤,其实别的不说,这方面的事情我还是比较擅长的,只要没有断,没有缺,以您的武学造诣,身体调养好,想要有一个子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说的是真的?”麻威武一下子激动起来,完全没有刚刚半死不活的样子。
  看来古人对香火传承不是一般的重视。


第377章 半个圣贤
  答应给调理身子,又开了药,李郸道便送走了麻威武。
  等着麻威武一走,李老爷子就出现了:“果然还是把压箱底的东西传给你了。”
  李郸道无语:“原来爷爷你算计着人家的家底嘞!”
  “你怎么这样说?”李宝京给了李郸道一下:“我也是为了你好,你学的都是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武学功夫,除了那一道刀气,就是我教你的那些皮毛。”
  “校尉这套功夫可是李靖将军都说精妙的,我知道你小子看不起佛门的东西。”
  “但你要知道,高道不忌僧,再说了技多不压身,你多学一些又没有什么。”
  说罢又拿出一些图纸来:“这是我收罗来的功夫,你大概看一看,拳脚,刀剑,枪棍都有。”
  李郸道看去,果然又是一些军中功夫,只是其中或多一招,多两招,都是自创的,应该是绝学,十分精妙,是大杀招。
  传说国术武学,八极拳就是从战场搏杀功夫演练而来,李郸道若是能精练总结,也可创造出一门武学出来。
  “这些倒是不错,没有内炁运行,简单得多,拿来就能用。”李郸道点头。
  老爷子问道:“怎么?校尉的那功夫很复杂吗?”
  李郸道点头:“而且有可能有错误的地方,我得找个懂梵文的翻译翻译。”
  老爷子点头:“你要给校尉治命根子?他可是连着宫里的太医都说没得治的。”
  李郸道说道:“我有补天之法,这东西倒也不难,属于法术一流,爷爷你不能把我跟普通大夫相提并论啊。”
  “瞧把你能耐得!”
  回到了院子,这才见到回来的李戚氏,只见李戚氏面带笑容。
  “今天接了个大单子。”李戚氏高兴得道:“订金都收了。”
  李郸道问道:“什么单子?”
  “是王府里的采办,给下人仆妇们订做衣服,男男女女,好几百号人呢,浑身上下,好几件,加起来也有两千多单嘞。”
  李戚氏说着自己的好运气:“我本来在吃着面,多跑几家布行,看看行情,就听到隔壁的在吃包子的人讲这个。”
  “我也是胆子大,立马就自荐了,拿着炭笔,直接用纸打了样版,人家一眼就看中了,我们就谈了一下午。”
  “那什么时候交货嘞?”李郸道问道。
  “要先打个样,人家觉得合适了,再按照这个来做。”李戚氏一脸又一愁容:“我都愁死了,光想着拿下单子,忘了自己实力,咱们可没有多少人嘞,还有这些布料要先垫着,花钱的地方可多!”
  李郸道立马道:“今天可就帮娘你解决问题啦!”
  便将今天楚老太爷开展宴会的内容说了,李戚氏惊讶道:“我也就是随口一提,看他老人家是个做生意的人,可以合作,没想到竟然直接就请人到家里吃饭了。”
  又懊悔:“早知道不出去了。”
  李郸道笑道:“不出去也抢不到货单啊!销售还是要跑出来的!”
  李戚氏立马道:“不行,我要亲自把关去谈谈。”
  李戚氏又风风火火走了,老爷子却一脸担忧:“你爹不知道还能不能有点地位了哦。”
  李郸道哭笑不得:“爹是旺妻命,做一个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就好了,胃口不好,吃点软饭也养胃不是?”
  “歪理邪说!”老爷子踱步回房间去了。
  而李郸道则直接去了李福德读书的屋子。
  李福德又在创作写文章。
  “今天我去太学报名了,跟着几个同窗,有专门的老师讲策论。”
  李郸道点头:“叔叔,那文章传播得怎么样了?”
  “已经联系了五个抄书匠抄写了,就等着自然流通了。”
  李郸道看着李福德写的文章:“论南平收复。”
  如今南方战事,便是萧铣和辅公祏和岭南诸部了。
  萧铣乃是南梁后人,梁宣帝曾孙,一直企图复国,于南平割据一方,是隋末起义草莽龙蛇之一。
  这个题目正是今日李福德去太学报名,太学教策论的老师留下的作业,用来摸底。
  李郸道努力想要回忆这个南平倒底是怎么平复的,可惜历史不过关,问点修行知识还好,这个真的答不上来。
  “不过,今天倒是有一桩趣事。”
  “我今日走到西门,那边卖字画的比较多,路过一个算命的摊子,许多人都在算命,里面有个老先生,对着人称骨算命。”
  “我便也好奇,自己考试倒底能不能过。”
  “怎么说?”李郸道问道:“你得了我一道本命长生符,除非你主动将生辰八字告诉人家,普通卦师是算不出你什么东西的。”
  “结果他见到我说:今日三卦已经完毕,不算了。”
  李郸道莫名想起一个人,带着一条黑背赤须大鲤鱼来找田巫喝酒的人,袁守诚,号称通阴阳,晓人事,避死延生的卦师。
  西游记里这位,可是直接将泾河龙君直接给坑死的人物。
  “不过虽然他没给我算,他家一个后辈却给我算了。”李福德说道。
  “叔叔,八字轻易不外传,除非媒妁之言,合核八字,有无克辱。”李郸道劝道:“越算命越轻。”
  “他也没有要我八字,而是测字。”
  “你测了个什么字?”
  “一个德字。”李福德说道:“我名字最后一个字,而我问的,也确实是道德之事,太学前途,未来之礼乐。”
  “然后呢?”李郸道问道。
  “他便十分凝重,然后对着我作揖。”
  “我问他何当如此?”李福德跟着李郸道问道:“他说我是半个圣贤,古之圣贤有几个?我能当得半个?”
  那小子难道是袁天罡?但是袁天罡此时应该还在四川才对。李郸道想道,而且袁天罡跟袁守诚一脉相承,称骨算命,看人骨相便知道福禄寿,测字却是不擅长的。
  而且说李福德是半个圣贤,唐朝有出过圣贤吗?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鬼谷子,这些都可以叫做古之圣贤。
  唐朝的圣人则是:茶圣陆羽,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草圣张旭。
  前者是圣贤,后者是圣人,毕竟唐朝皇帝也是自称圣人的,这个逼格就低了些。


第378章 《大梵阿闼婆吠陀经》
  “我哪里做得圣贤?”李福德虽然笑着摇头,可是眼睛里却散发着光芒。
  “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
  李郸道说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能立言,立功,立德,世上能有几人?喊口号者多,能行志者少,更何况能做出大功绩,大德著作的呢?”李福德道:“唯有默默做事,践行自己的志向,一往无前罢了。”
  李郸道摇摇头:“叔叔你的德行,有些柔弱,主见也不多,上次那龙女之事,便可看出,若是能够果断一些,辨别是非的能力强些……”
  “你直接说我没有吃过苦头,缺少阅历得了。”李福德说道:“或许我确实有这方面的弱点,但人心之善,之真,之诚,不可磨损。”
  李郸道叹息:“叔叔你还是学学周易,古之圣贤,大多能辨明忠奸,以不为人所蒙蔽,悉知万物之理,洞察大道玄真。”
  “要我跟着你修道?”
  “修道不修法,多多读读经书便可。”李郸道说道。
  李福德点点头:“可惜侄儿无意于此,不然你做圣贤,应该比我容易。”
  李郸道摇摇头:“圣贤是完人,我不是。”
  说罢摇摇头:“不打扰叔叔你做文章了,什么时候去太学记得带上我,我也想去旁听,看看讲周易的大家,讲解为何。”
  李郸道也入了房间修行,冥冥若存,神思长定,魂魄于渺渺之中,闻得妙音,妙法。
  耳朵中得闻经声:“天地为我,须臾玄微,无上智慧,气存若心,六识不见,婴儿得其妙,寻道需归真;不迷不堕,大化同生,不增不减,大觉弥陀,释悟三昧,超拔六苦……”
  李郸道体内真炁渐渐骚动,但是性灵出现了变化。
  李郸道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境之中,我非我,前世之我,后世之我,身体就是世界,世界之中有意志,便是真我。
  于这似定非定,似梦非梦中,叫李郸道感受到了一股太初非有,唯有自身。无中生有,有中生万物之感。
  诸多元炁构成自己的身躯,似乎可以散解开来,也可以凝聚。
  于梦中,似乎清醒,似乎觉悟,又似乎欢喜,又似乎得道。
  等着李郸道醒来,立马将自己身上那自麻威武那得的梵文经书拿出来看,竟然发现自己已经读得懂梵文了。
  《大梵阿闼婆吠陀经》
  上面的菩萨乃是梵神,其中的经文是古老的修行之术,这根本不是武学,而是瑜伽真谛,叫人在瑜伽中获得真谛,认识到真我,从而达到自如、非状态中的状态。
  处于这种状态的自我,既不指向外在,也不指向内在。没有任何指向,也不认知任何事物。
  就是真正的“先天状态”,不是人的先天,而是宇宙诞生前的状态,无时间,无空间,无思维的开天辟地之前的状态,宛如先天神圣,在天地如鸡子之中的盘古一般。
  李郸道刚刚乃是修行自定,到了经文之中的世界中去了,被其中书写这经文的高人的意境所感染了精神。
  “这不是佛门的经书吧,不像啊。”李郸道琢磨道:“倒是跟我道家“抱婴”的理论相似。
  李郸道看着经文上的梵神,梵神却越来越高大,变成一尊巨大佛陀,要坐在李郸道心湖莲花之中。
  但是李郸道顿时清醒过来,天遁剑气一剑斩向大佛,大佛便越来越小,须臾不见。
  “好强大的梵神!”李郸道收起经文,眼中透露出光芒。
  此神是婆罗门教的主神,如道教的元始真王,儒教的昊天上帝。
  这经书乃是摘自婆罗门经典《奥义书》中的一段,加上其贤者总结成瑜伽功法,三脉七轮,以达“梵我”的境界。
  可以说是佛门的源头了,只是这种经书,怎么会流传到中原来?
  不过想想,古婆罗教的神马驹可以变成观音,摩支利天,跟着斗姆元君好似说不明的关系。
  佛门自天竺到中土来了也有几百年了,带点婆罗教的修行秘本过来也不奇怪。
  特别是魏晋时期,信佛者极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只是其中理念似乎不太适合中土修行者修行,太过于晦涩。”
  李郸道琢磨道:“毕竟不是本土衍生的修行方式,就算是佛门修行法,也改得简单了许多,我要是修行这个,反而是缘木求鱼,本土修行就能达到的方式,非要去用老外的修行方式。”
  “若是我想要这样修行,还不如去霍格沃兹修炼魔法,梵神的宿命论到底还是不适合我,反而比较适合八戒,可惜八戒已经西行去了,也不知道走到了哪里。”
  李郸道还怪想念八戒的。
  不过麻威武能凭借着和尚口头传授的口诀,对着图谱修炼,还当场武功秘籍,还成功修行出来了梵炁就很离谱。
  李郸道内心还是坚定道门立场的,不过,确实有可取之处。
  而且刚刚太玄真符也没有抗拒,反而对这个玩意有一些好奇,好像看到了新玩具一般。
  李郸道沉入心湖,却发现,自己心湖中开出的莲花,竟然有了第二朵。
  原先一朵是真我真性,呈现的就是青色。
  这个却是一朵黄莲花,只有莲花苞。
  “我要精神分裂了?开出第二个元神法相?”
  原先莲花上站着一个跟着李郸道一模一样的道者,是李郸道的元神法相,未来道果,如今再开一朵黄莲是怎么回事?要修出菩萨相?
  李郸道有些迷惑,沉入心湖之中寻找答案。
  心湖澄清,再无妖魔,因为一颗明亮如小太阳一样的阳神念头带着赤色光辉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