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成为了道医之后 >

第117章

成为了道医之后-第117章

小说: 成为了道医之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郸道道:“我是因为大梦千年,得本我之镜观,才踏入修行的,如今拜在了楼观道孙思邈真人名下,阴差阳错领了阴职,在这里做个代城隍,不然也联系不到奶奶你。”
  “好啊,有出息的,真是好啊,死老头是积累了多少福荫,才能得你这样的儿孙。”王秀英感叹道。
  李郸道连忙谦让:“我是沾了我们家的福气,爷爷沾了个寿,老爹沾了个福,老娘沾了个富,叔叔沾了个德,丫丫还有个贵嘞。”
  “那你知道为何吗?”奶奶问道。
  李郸道犹豫道:“说是祖坟埋得好。”
  “一半原因是这个,另一半原因,则是这位先祖,闯出了很大的名声。”
  “人有天地人三魂,死后,分化天鬼,地鬼,人鬼,天鬼上天而去,化为天清之气,地鬼入冥府,九泉,化为地浊之气,唯有人鬼留在阴宅,祠堂接受香火,或者变化为厉鬼。”
  “若要复生,就需要肉身锁住三魂七魄,如帝王之金缕玉衣,又或者口中所含雮尘珠……其中有死而复生的秘密。”
  王秀英道:“我也是在碧霞娘娘身边久了才了解道的。”
  “那个摆下了八卦门子母陷仙阵的先祖,就是想要死而复生,不过还是失败了,魂魄自肉身里面溢散开来。”
  “飘荡到了冥府之中,现在已经自立门户了。”
  “这位先祖这么猛?”李郸道惊呼:“这死而复生的事情肯定是不成的,毕竟那是要夺子孙寿,子孙命的事情,咱们天马村李氏人丁也算兴旺,可见这位先祖估计早就预料到了。”
  “那你可知道,这位先祖体内的血脉之力到底有多强。”
  王秀英道:“中原百姓,都乃上古炎黄血脉,此血脉分散于天下,当汉人数量越少,此神血自会在汉人后代中显现,当时五胡屠杀汉人人种,便有上古人帝神血复苏者,继承炎黄正统。”
  “如同,古之九头馗氏,燧人氏……”
  “李氏传自妫氏。是上古八姓之一,起源于舜帝,那位先祖就是得舜帝之血。”
  “三皇五帝,都是做过天皇,天帝的,那位先祖觉醒舜帝血脉,因此也算有“王命”在身……
  “怪不得能葬龙脉。”李郸道一时间明白了:“所以我们一家的血统其实都很高贵哦?”
  “并没有,血集于一代,如同前朝杨氏王朝,二代而亡,如祖龙之秦,源于少昊帝血,结束数百年纷乱。”
  王秀英缓缓道:“天命帝允,但也可帝削,五帝轮转……人间博弈……”
  李郸道听着王秀英说着此等秘辛:“本来,李氏就该在几百年前出一个皇帝的……”
  李郸道顿时感觉毛骨悚然:“奶奶,这你是听谁说的?”
  “自古泰山封禅,我在蒿里鬼国自然也有所听闻,天有五帝,岳有五帝,鬼亦有五帝,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人间帝王封锁帝王之术,不是人人都知道。”
  “不然怎么说民间草莽三千六百条,条条都可争龙?”王秀英道:“不过现在咱们这支李氏天命已经失去了,龙脉反而不隐藏,开始泄了真炁,吐哺你们,要不然,我等都是凡夫了。”
  “那就是另一支李了。”李郸道说道:“难怪了。”
  王秀英道:“还是有劫难的,因为其血统毕竟不纯,往后还会有劫难,虎吞龙,还是狼吞龙就说不定了……”
  中华大地气运就是龙凤,秦之前为凤,秦之后为龙,什么虎啊,狼啊,都是外族气运。
  五胡乱华就是五虎吞龙,后面却又有群狼噬虎,乃至老龙死后,新龙再出。
  李郸道听着,感觉和自己大梦千年所知道的事情对应了上来。
  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好:“奶奶你说这些,不会有天机感应吗?”
  “这算什么天机感应,天机感应也是神人听到了,我本身还在泰山嘞,只是分了一道念头留在这副画轴法器之中,跟你们团聚。”
  “奶奶,不会从那个坟里面钻出来的人是您老人家吧!”
  “砰!”李郸道直接中了一记直击灵魂的糖炒栗子。
  “不要乱编排那位先祖,没有那位先祖带领我们生存下来,还有你在这里享福的份?”
  “那奶奶为啥不直接回来,不是说辞官吗?”
  “哪能说辞就辞?”王秀英道:“我都做了十六年了。”
  王秀英又道:“现在三界都乱了套,到处都是神代之事,就是相当于人间王朝的谋朝篡位,阴天子不见了,就连昊天上帝其实也据说好久不理朝政了。”
  “现在都是紫薇大帝管事,而紫薇大帝有化身酆都大帝,要管冥府的事情,人间帝王又应紫薇帝命……都说下一任昊天大帝非紫薇莫属了。”
  李郸道听着感觉奶奶是来爆料大瓜的。
  神代之事,古代确实发生不少,最出名的就是神霄上帝,和真武大帝了,这个属于皇帝参与的神代。
  再如地府的阎罗王取代的酆都大帝什么的。
  但是这个跟我有关系吗?奶奶怎么什么都跟我说啊,我不想参与啊。
  “想必你也知道了,丫丫的来历不凡。”
  “她是西华西岳帝君的女儿转世……”


第285章 规划道路
  “这个我倒是有听说过。”李郸道点点头。
  “这也是父母爱子女必为其计之深远,早早叫她脱离漩涡来的。”
  “而我也是来叫你脱离漩涡的,一定要远离京城是非之地……之前还有不知道哪个胆大包天,在不死药出世之后,还传出了不死药的丹方……”
  “如今三界轰轰乱乱,无论内部的帝争,还是外面的佛道,都肯定要到帝都来做个手段的。”王秀英道:“能搬家最好。”
  “那个,好像,那个不死药的丹方是我泄露出去的。”李郸道弱弱的说道。
  “你怎么知道不死药丹方?”
  “编的。”李郸道直接说道。
  “你说是编的,可其他人可不信,谣言止于智者,可天底下的智者哪个不是散播谣言,再借住谣言,乘风得势。”王秀英其实也不相信是李郸道编的。
  毕竟不死药的事情已经酝酿许久了,自人类文明开始,就有不死药的传说。
  乃至最近终南山出土的安期生的仙丹,骊山墓的长生药,和不老药,南极老人,和镇元子,借助补天造化炼制的先天道体,和延寿仙丹……
  都只是人类追求长生不死的一小环罢了。
  没有人能真正的不死,阴天子都要转劫,酆都大帝都是三千年一届轮坐,神明都会发生神代,而飘渺的仙道,更是少闻,得了天仙的一双手可以数的过来。
  大多数还是“神仙”,是死后得道的,比如孔子,生前也不是圣人,死后多少年才被追封的圣人……
  而神明下界转劫,然后却修炼成“仙”的故事,几乎每朝每代都有所听闻了。
  说了这些,王秀英道:“我这念头,不能久出,平时也只能寄身在画中,不要断了祭祀,我就不再多说了,死老头心心念念要我入他梦中去,我正好到梦中,再陪他过一遍有我的一生,填补他的遗憾。”
  说到这个王秀英就笑了:“你爷爷挺傻挺愣的,我一开始还瞧不上嘞。”
  “可是爷爷说,他当年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还是奶奶您主动追的他嘞!”
  “他放屁也是对的。”王秀英笑着道,又嘱咐李郸道:“人人命中都有劫,修行之人又异于普通人,劫难更是重重……京城又是是非之地,还是早些远离的好。”
  李郸道好想开口说:“大道也不远于人。”
  可张了嗓子,却什么也没说,送了奶奶去老爷子屋内,入了老爷子的梦中。
  梦中的老爷子重新回到了,王秀英产子的那时刻,只是这次王秀英并没有死去,而是顺利活了下来,陪着老爷子过往后的十几年岁月。
  老爷子睡着睡着,眼角开始淌泪,嘴角却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若是不晓得的,还以为老爷子大彻大悟之后,魂魄由仙鹤接引,入了南宫而去嘞。
  李郸道听了奶奶说的,开始缕清头绪,也是平复刚刚不稳定心境。
  等稳定之后,开始运行大周天,运行了几圈大周天之后。
  李郸道想着:“若是走炼神的路子,往阳神成仙,如今天地之间的罡煞之气,乃至五行精英,只怕都被先辈们采补得剩不了多少。”
  “而唐代也是由炼神转内丹的一个风口,许多内丹大家既修炼神,又炼内丹,双重保险,也可互补。”
  “我修出阳神,倒和得道金丹,并无冲突,一个内炼本真,达“混元丹”之状态,修成就是地仙,一个采补天地神炁得“先天神祇”之本质……算是天仙状态。”
  “先修地仙,再修天仙,倒也无过错,比如洞神,洞玄,洞真,三洞大道一般。”
  “之前得了洞神,接下来修洞玄,若是顺着奇经八脉,理清内景诸炁,自然也是内景炼神大道,一条坦途,再修胸中五气,顶上三花……”
  “不过如修内丹,抱朴若拙,守丹若抱婴,倒也是比炼神容易许多。”
  “之前向汉钟离学了内丹之术,算是有师父指点,但若是走内景炼神之道,就需要自己印证了。”
  “我还是先修内丹之术,内丹术小成了,再去炼神也不迟……”
  “只不过这样的话,正好二月二龙抬头,适合修炼内丹之术,且我修炼三阴戮妖刀时候,就已经在丹鼎穴炼制出了金鼎,现在只要导入大药烧丹炼药就是了,最后一点还丹点化。”
  “还丹点化的话,自己还有庄子大佬给自己的,《生生造化》,内里好像专门讲的就是这么一点金性不朽的本质。”
  “况且这也不耽误我惊蛰打通经脉。”
  李郸道考虑着未来自己的道途。
  “三阴戮妖刀炼成,上元节后又能把武德铜钱剑给祭炼完成……上山剿匪应该够用来护法傍身,不过还是要多准备保命的措施,老爷子说得对,用过的绝招就不是绝招了……”
  “内丹之术修炼的话,对应的就是雷法吧!我修的酆都鬼帝法,号令兵马神将,自身得天职阴职,倒是像是走神仙之道的……”李郸道暗暗算着。
  “天遁剑术也不错,这是剑仙祖师所传,乃是杀伐妙术,更是维持本身境界第一辅助神通,能够慧剑斩尘。”
  “雷法的话,就只能跟着前世的经验了,像是之前自己也用过内府雷霆,伤了肺器……伤不如养……若遇见了雷法明师再学雷法不迟,而且学雷法最好加持五雷箓……”
  李郸道当下决定,先不修炼三阴戮妖刀下一道刀炁,水形刀炁,而是修炼火龙真人当时传授自己的天遁剑法。
  天遁剑法,在长养内心的正气。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
  此乃无形之剑,以人为剑鞘,以正义之心为锋芒,以正义之行为剑气……特别适合修持北帝酆都戒律这种严苛戒律的法官来修持。
  同样也特别适合李郸道这种以“大道不远于人”的理念修行的卫道士。
  李郸道回忆起剑决来,充斥心中的昂扬信念,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类的念头,开始凝聚“天遁剑意。以此引来天地之间所充沛的浩浩荡荡的浩然正气,来修炼这道天遁剑法”


第286章 天下之至柔
  李郸道渐渐念头转换,感觉胸闷闷的,心里堵堵的,好像要发泄出来而不出不来。
  “扬眉吐气宣正义,何须躬身媚权贵。”
  但这口气却一直憋着,发泄不来。
  顿时一只大泼猴的形象浑然脱出,此乃心猿意马中的心猿,此时挣脱枷锁,脱离拘束。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李郸道想起了一句伪人的诗句。
  顿时一道若有若无,至刚至大的浩然正气,自心窍之中钻出。
  孟子说过:“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此浩然之气,人皆有之,七情俱奋,所悲所喜,所怒所怜,皆可调动。
  “吾有开天辟地之理念,澄清宇内之理想,弘扬大道之抱负,万物而循其理,何有邪魔耶?何有民疾耶?圣人无可为,乃天下太平也”
  刚刚若是还是所思别人之事迹之理念,如今却是李郸道自己的承负。
  顿时一股浩然正气自胸中穿透而出,而体外的浩然正气,已经等候多时了,如同一条大河自天上而来,前不见首,后不见尾。
  “有大儒出世!”儒家皓首穷经之大宗师顿时有所感应。
  眼泪从眼眶滴落:“自汉末之后,中原文脉衰败已久,文人失其骨,儒便少掉个“人”,只变成了需家。”
  而火龙真人在太赤天上亦有感应:“剑仙之道出世矣!”
  京城之中,钦天监臣亦见光芒闪耀,其中显现出昊天元气海中的情况,一道若水之气,在元气海中占据一定位置。
  而诸天邪魔,精怪,皆是惊恐,阴冥鬼府,更有鬼哭。
  李郸道以之为剑气,剑气无形,善斩人精神,可杀人欲念,增长智慧,也可去人心成见,开一世乾坤,还乱世清宁。
  一道细细的水流自大河之中分流出来。
  这道细细的水流就是李郸道修成的天遁剑气了。
  剑器非必要有剑形,好似蜀山传里的两把天剑,也非剑形。
  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此剑是水形,但却是符合道家思想:“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什么是真正的至柔呢?无形无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声无息,无色无相,这才是至柔。
  什么是真正的无色无相,无声无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呢?大道也。
  而大道在哪里?
  大道不远于人也。
  而人性如水,能载亦能覆。
  李郸道修行天遁剑法的大道逻辑自恰,形成闭合内环,自然修成此法。
  如此一道性灵真光显现,吕洞宾悟的天遁剑术是纯阳剑法,李郸道悟的却是一道水流。
  剑气本该锋锐无比,且从至刚至大的浩然正气中悟得,不说剑如纯钧,泰阿,起码也要有锋锐之气吧。
  但是这一道剑气,只是借水之形,无水之质。
  天遁剑气修出,李郸道顿时睁开眼睛。
  手指之间出现了一道水流。
  “此剑不能伤人血肉,却能斩人精气神。妖魔受此剑,道行被削,复为畜牲凡人,若以遁空,还是需要借助外器。”
  “正气越足,剑气越强,若是至大至刚,还容易被折,如此柔剑,反而适合我,长养正气同时,积累外功,践行本身大道。”
  正好鸡鸣三声,天下皆白,李郸道方步阔行,走出门外。
  拿起老爷子的陌刀就开始比划习武,那天遁剑气附着其上,和三阴戮妖刀气附着其上,有着根本变化。
  三阴戮妖刀炁或许能令其更锋锐,但达不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反而会让人性情暴戾,而此天遁剑气,叫李郸道虽然手持凶兵,但不起杀心,反而越发心如止水。
  李郸道也体悟到了火龙真人说的那种情况,静能生慧,运刀如剑,明悟出了,如何出招,循道而行,将刀法这种“技艺”,往“道”的方向提升。
  叫李郸道的此时不过军中刀法,倒也展露出了“行云流水”的美感出来。
  而老爷子从睡梦中醒来,怅然若失,也明白什么叫一梦十六年了,在梦里奶奶王秀英和他重来过了这十六年,是他未曾设想过的美好幸福的时刻。
  此时竟然有些恍惚了,见到了李郸道舞刀,才忍不住叫了声:“好!”
  李郸道闻声而止,笑着道:“昨晚梦到奶奶了吧,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