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是书中大反派-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明显,他们是在等吕鸿基派来的强援。
魏长天不知道这些人何时会到,反正他是不着急。
毕竟就如今的战局来看,自己这边已然是占据了比较大的主动。
虽然人数劣势,但军队的士气却无疑要比敌方强上数筹。
再加上有十余个三品将领带头冲锋,高端战力上的差距也使得乾回联军仅仅在开战不过几刻钟后便已显露出了败相。
当然了,露出败相和真正溃败还差着一定距离。
不过只要这场战役照现在这个态势发展下去,那结果已然是板上钉钉。
因为魏长天才没有冒然上阵杀敌。
是,他们这一群二品如果加入战斗,无疑可以大大加快敌军崩溃的速度。
但这样一来其实也是在给对方机会。
敌暗我明,吕鸿基派来的馗龙之人完全可以趁他们杀敌之际突然出手,倒时保不准自己这边就会有人殒命,进而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得整个战局发生改变。
所以魏长天宁可慢一些,也不愿露出任何一丝破绽。
他一定要等到馗龙之人现身之后才会动手
“韩将军,传信给天狗军,告诉他们不必再有所保留,黑火药有多少丢多少,全给我扔到敌阵之中。”
立于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魏长天依旧目视着前方战场,语气平静的对韩兆说道:
“另外再多派一倍斥候,一定要盯紧战场周围的风吹草动,但凡看见任何人都要立刻来报。”
“是!”
站在魏长天侧后方的韩兆沉声一应,立马叫来传信兵将这两件事交代了下去。
夜风怒吼,战火燎原。
下完命令,韩兆又将视线移到魏长天身上。
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便轻声问道:
“公子,我们究竟是在等什么?”
“在等敌军的后援。”
“后援?公子,恕末将愚钝”
韩兆低头拱手道:“开战之前斥候已探查过奉元城周边三百里,未曾再见得一兵一卒,不知公子所指的后援是”
“是吕鸿基派来的高手。”
时至如今,魏长天没有再隐瞒,而是如实回答道:“实力尚且不知,但定不容小觑。”
不容小觑。
在己方有十个二品高手的情况下仍用了这样一个词,韩兆一瞬间不由得愣住了。
但他既然曾做到大宁镇国将军的位子,自然就不是一个如梁振一样只会打仗的武夫,因此仅仅是思考了片刻便突然轻声问道:
“公子,此事可是楚先平传来的消息?”
“嗯?”
眼睛一眯,扭头看向韩兆,魏长天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惊讶。
好家伙,连韩兆也这么聪明???
自己身边都是啥人啊?!
韩兆,杜常,杨柳诗,李子木,楚先平特么的一个比一个心机深!!
“嗯,是他。”
迟疑了一下,魏长天终究还是没瞒韩兆,肯定一句后就随口反问道:
“怎么?你觉得这个情报是假的?”
“这个末将不敢肯定。”
韩兆深吸了一口气,严肃回答:“不过公子,俗话都说一次不忠终身不用,楚先平既已背叛,末将觉得便不应再轻信其任何话。”
“尤其是在战场之上,任何来路不明的情报都有可能是陷阱,唯有依照确信的情报做决定才不会出错。”
“公子,还望三思!”
“”
十分严肃的拱了拱手,韩兆没有说的太具体,但意思已经十分明白了。
在他看来,既然如今敌军当中并没有隐藏着高手的迹象,周围斥候也没有探查到任何不对,那就不能因为楚先平的一句话而心生忌惮,而是应该立刻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将敌军击溃。
说实话,如果此战完全由韩兆指挥,他估计早就把所有高手都派上阵了。
但可惜的是,秦正秋、杨柳诗、佛门高僧等人都只听魏长天的调遣,他说了不算。
因此,韩兆便只能尽力劝魏长天不要被楚先平蛊惑。
而至于魏长天对此是何态度
“韩将军,你说的不无道理。”
在韩兆如释重负的眼神中,他先是点了点头。
不过还没等韩兆奉承上一句“公子明智”,魏长天便又自顾自摇了摇头。
“但我不觉得这是假的。”
“”
嘴巴都已经张开了,话却没能说出口。
韩兆知道魏长天不会改主意了,便只能低头沉声应道:
“是,末将谨遵公子之令”
语气虽然平静,但其中却难掩那丝遗憾。
很明显,韩兆对魏长天的“执迷不悟”十分无奈,但碍于后者的身份又只能尊令行事。
他说完这句话就不再言语,而魏长天则是顿了顿,看着他慢慢说道:
“韩将军,我知你智勇双全,打过的仗更是不计其数。”
“讲道理此战我本不该插手,应由你一人指挥。”
“不过韩将军,我这么说吧。”
“只要是楚先平掺和的事情,你就不能按照常理来揣测,抑或说一定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所以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我们都不能冒这个险。”
“再说了,反正眼下局势向好,早些破敌与晚些破敌并无区别,只要”
笑着一顿,魏长天伸手指了指远处的战场,刚准备把话说完。
但就在此时,伴随着头顶弯月忽的黯淡了一瞬,他的声音便戛然而止,双眼猛地瞪大。
韩兆一样,此刻也顿时瞪大了眼睛,眼神中写满了不可置信。
二人的衣角在风中疯狂鼓动,战场之上仍拥挤着不计其数的兵卒。
但这一刻所有人都愣了一瞬间。
因为就在前一秒,数道犹如排浪般的剑气竟毫无征兆的突然自战场各处上空出现,其中气势竟与秦正秋曾施展过的那种惊天剑招一模一样!
这些澎湃的剑气就如同自天际涌下的仙浪,每一道都有近百丈之长!
“轰隆隆!!!”
巨浪翻腾之声充斥在天地间,夜空中的弯月在某一瞬间竟黯淡到仿佛消失不见。
然后,这些可怖的剑气便轰然坠下,自四面八方向着宁蜀军阵汹涌横扫而来!
ps:呃,虽然这几章叫“终章”,但不是大结局的意思
另,今一明三
第770章 终章(三)
来了!
当七道裹挟着挑月剑势的惊天剑气从天而落,转瞬之间就已坠入宁蜀军阵之中时,魏长天眼中的惊愕之色已然褪去,剩下的只有严肃。
七个人,全是二品,全练过挑月剑。
毫无疑问这就是吕鸿基的后手,并且果真如楚先平所提醒的那样十分恐怖。
这七人明显早就已经到了乾回大营,但方才却一直没有出手,摆明了就是想算计自己一道。
如果自己刚刚真的下令所有二品尽数上阵杀敌,然后遭到偷袭的话那除了自己跟秦正秋,别人基本上都会有性命之忧。
幸好自己求稳,没有冒进。
对方久等不到人,在加上乾回联军的败势越发明显,这才使得他们终于忍不住率先出手了。
“公、公子,这”
蓦然扭头望向魏长天,韩兆的语气第一次有些颤抖。
虽然刚刚还在劝魏长天不要受楚先平的蛊惑,但他之前也不是没有设想过后者传来的情报是真的。
只不过,他的确万万没想到吕鸿基的后援竟会强悍到这般程度。
在震撼与惊愕两种情绪的双重作用下,韩兆此时的表情已然难看到了极点。
然而此时却有很多人的心情要比他更加复杂。
就比如那六个埋伏在大军后方的佛门高僧。
他们的位置靠后,距离那些剑气还有一段距离,人身安全倒是没问题。
但他们的反应竟要比刚刚被“打脸”的韩兆还夸张。
一方面是因为这突然出现的七人所展现出的实力。
而另一方面
猛地转过头,六人皆下意识看向了同一个方向。
虽然视野之中只有密密麻麻的士兵,但这却并无法挡住他们那惊愕的目光。
他们见过秦正秋施展挑月剑的样子,所以此时自然会惊愕。
怎么可能?
秦教主为何跟这些人所修的竟是同一门剑法?!
要知道天底下几乎所有强悍的武技、内功都是被各个势力所掌握的。
比如说白殿的落穹剑、天罗教的天罗拳、魏家的归元功、晋州王家的冬雪平湖剑,等等等等。
可以说基本上任何一个大一些的宗门教派、武学世族,都会有至少一样拿得出手的绝学。
而也正因如此,这些绝学的传授标准皆特别严格,外人想学十分困难。
更何况是“挑月剑”这种威力强大到极点的武技。
当然了,这六个佛门高僧并不知道“挑月剑”这个名字,但他们用屁股想也明白这等剑法何其珍贵。
因此,他们实在想不通秦正秋为何会与敌人练的是同一门剑法
眉头紧皱,嘴中默念佛号,表情惊疑不定。
六人此时的反应几乎一模一样,心中充满了疑惑。
但其实别说他们了,就连秦正秋本人如今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不。
应该说此时此刻,在亲眼目睹了这七道剑气从天而坠的百万人当中,秦正秋的心情应当是最复杂的那一个
“什么?!!”
眼睛猛地瞪大,双手握紧成拳,呼吸亦停了一瞬。
当秦正秋下意识的喊出了这两个字时,便说明了这幅场面对他的冲击究竟有多大。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天底下除了魏长天和老张头之外,竟然还有人同样练过挑月剑!
并且不是一人两人!而是足足七个二品高手!
而这,不仅代表着有一个势力已然掌握了挑月剑,更意味着自己“成仙”路上的对手已不再只有魏长天一人
月黯星沉,七道剑气如霜,替代了天地间的月光。
愣愣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感受着这再熟悉不过的挑月剑势,秦正秋一动未动,脑海中涌起了一股不知来自何处的愤怒与不甘。
凶厉之色渐渐浮上眼底,但下一刻又被一阵自丹田而生的清凉之意所压制。
很明显,要不是有玉露散,秦正秋此刻极有可能便会失了心智。
幸好玉露散的效果霸道,在作用时间之内确实可以做到压制一切心魔,这才使得他并没有在这节骨眼上迷失自己。
不过秦正秋虽然没事,但就在他愣神的这个功夫,伴随着接踵而至的震天巨响,远处那七道剑气已然是狠狠砸入了宁蜀军阵。
“轰!!”
“轰!!!”
“轰!!!!”
“”
当曾斩在敌人头顶的剑招有朝一日竟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宁蜀士兵如果有时间思考,那心中估计一定特别不是滋味。
从这个角度来想,死的快些倒也不是什么坏处。
前后不过数息时间,方才还人挤人的绵长战线便有一半被荡然一空,留下的只有一地碎尸断肢。
这一波剑气落下,宁蜀大军这边至少死了一万人,甚至还有一两千乾回士兵不幸被“误伤”,也跟着他们一道去了地府。
七道剑气,杀了一万多人。
如此战果相较于秦正秋的“一剑斩三千卒”无疑还差着点意思。
抛开“战场密度”、“出招时间”这些客观因素不论,这主要是由于双方在实力上确实还存在着差距。
秦正秋本来就是二品巅峰,境界要高出这些馗龙之人一截。
另一方面,他曾用老张头的剑施展过一次大圆满的挑月剑招,挑月剑本身的熟练程度也要更深。
二者一结合,虽然都是“练了挑月剑的二品”,但“起跑”更早的秦正秋自然还是要强上一些。
因此,他对上这七人当中随便哪个都能轻松取胜,甚至可以将对方斩杀。
可是其他人
“韩将军,传令下去。”
目视着前方一片惨烈的战场,魏长天仍站在那座高台之上。
其实就当剑气初现,还未落下之时,他其实有机会阻挡住一两道的。
不过魏长天并未这么做,而是眼睁睁看着大片大片的宁蜀士卒被剑气淹没,期间别说动一动了,甚至连一句话都没说。
直到此时剑气散尽,七个渺小的人影自天际现身之后,他才平静的对韩兆命令道:
“告诉净严方丈和释灯方丈,让他们去西南方。”
“无尘方丈和如空方丈去西北方。”
“吾机方丈和止心方丈去正西方。”
“韩将军,你仍留在这里指挥大军,务必要稳住军心。”
“”
西南、西北、正西。
这三个方向各有一个馗龙之人,魏长天令六个佛门高僧分开对敌,二打一的情况下即便不敌,但应该也不至于败的太快。
不过,对方可是一共来了七个人。
剩下的四个
“跟我外公说,正南方那俩人交给他了。”
在韩兆惊愕的目光中,魏长天表情平静,腰间星辰刀鞘却已然有金光闪烁。
下一刻,一道人影便猛地跃出高台,向着正北方笔直冲去。
“正北那俩,我来。”
第771章 终章(四)
“呼!”
周身疾风如刀,吹动魏长天的衣袍疯狂鼓动。
死死盯着远处那两个渺小的人影,他并未看脚下密密麻麻惊慌的士兵哪怕一眼。
这样七道剑气突然坠下,一瞬间便斩杀了万余战友,这些普通兵卒不害怕才怪。
甚至相比于被秦正秋一剑杀退的震山营,宁蜀大军如今没有溃散便已经算是表现的十分顽强了。
说到底,就跟之前自己想的一样,这终究还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战役。
只要自己这边能将对方七人杀退,那胜利便是板上钉钉。
而反过来,如果是对面赢了
摇了摇头,魏长天没有接着想下去。
因为这一战他虽然可以输,但他不想输。
所以,面对着这样一种局面,魏长天方才的应对乍一听虽狂,但其实已经是最稳妥的做法了。
杨柳诗在天狗军那边,赶不过来。
但即便能赶过来,魏长天也不会让她冒这个险。
至于韩兆为了防止还有意外发生,留一手是十分必要的。
不仅大军需要有人坐镇指挥,韩兆亦可以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增援某个局势危机的“小战场”。
只不过这样一来,能用的二品便只剩下秦正秋和六个佛门高僧了。
在知道挑月剑有多变态的情况下,魏长天没得选,只能让佛门之人去二对一。
而剩下的那四个便必须得由他和秦正秋来分。
一挑三?
很明显,自己和秦正秋都没有这个能力。
那么每人分两个就是唯一的办法。
秦正秋能否应付的来,魏长天不知道,但想来问题应该不大。
至于自己么
“铮!铮铮铮铮!!”
连片的剑鸣之音响彻夜空,两千柄长剑鱼贯出鞘,闪烁着独属于落穹剑的银芒化作了一条巨大的银龙。
而与此同时,栩栩如生的气运黄龙也再一次浮现在天际。
“吼!!”
一声龙吼,万千剑吟。
一银一金两条巨龙摇摆着巨大的身躯,裹挟着滔天杀意跟在魏长天身后,划过战场之上犹如两道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