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我竟是书中大反派 >

第344章

我竟是书中大反派-第344章

小说: 我竟是书中大反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五十万,并且还在不断增加。”

    楚先平的表情不怎么好看:“看来他们是不打算以占一城守一城的方式缓慢推进了,而是准备直接一鼓作气将新奉全境荡平。”

    “如此一来许姑娘恐怕守不住太久,我担心不等我们赶到,奉元或许便会失守。”

    “公子,是不是令各军的行军速度再快一些?”

    “或者让天狗军先一步赶过去,最起码可以延缓一下敌军的攻势。。。。。。”

    “。。。。。。”

    一边往客栈之中走,楚先平一边小声分析着如今的情况,并且及时给出解决方案。

    而魏长天则是一言不发的听着,并没有着急发表意见。

    十几万人,守奉元这样一座大城。

    并且其中还有不少不一定可靠的佛门武僧。

    这样一看,许岁穗如今的处境比之前的李岐要危险的多得多。

    当初李岐以将近三十万老弱残兵死守奉元,面对着大宁四十多万精锐,最终守了一个多月。

    而现在,许岁穗手中的力量还不到李岐的一半,敌人的力量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消彼长之下她能守多久。。。。。。这件事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

    上一次,虽然大宁的兵力要强于大奉很多,但差距还没达到可以颠覆常规战术的程度。

    换句话说,大宁在攻城时仍需要时打时停,大奉在守城时也有足够的兵力进行轮换。

    但这一次,强敌五倍的乾回二国根本不需要战术调整,完全可以保持一刻不停的高强度攻城。

    而对于新奉这边来说,大部分将士一旦上了城墙,恐怕便再也没机会下来了。

    所以,许岁穗能守多久,答案或许很不乐观。

    不过。。。。。。

    “楚兄,如今我们已经是急行军了,若是再快,恐怕将士们即便能早到几天,到时候也会如一盘散沙,再无一战之力。”

    “至于天狗军,他们固然勇猛,但人数终究太少,唯有作奇兵之用才能发挥出作用,正面迎敌实乃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没有必要。”

    “因此我们暂时不必调整行军计划,一切如常即可。”

    “吱呀~”

    推开一间客房的房门,魏长天迈步走到桌边坐下,扭头看了一眼眉头紧皱的楚先平。

    “楚兄,我知道你担心我们去迟了。”

    “其实此事你不用多虑。”

    “我且问你,许岁穗今日可曾传来什么新的消息没有?”

    “这。。。。。。”

    楚先平一愣,好似明白了魏长天的意思:“没有,许姑娘暂未传信过来。”

    “你看,这不就得了。”

    魏长天笑了笑:“她既然都不急,我们又急什么。”

    “放心好了,我不是跟你说过么,许岁穗的手段不比我少。”

    “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她会催我的。”

    “。。。。。。”

    “是,我明白了。”

    低了低头,楚先平果然没有再多说什么。

    “公子,若是无事的话我便先出去了。”

    “嗯,去吧,将张三叫过来。”

    “是。”

    “。。。。。。”

    低头后退两步,楚先平很快就转身离开了房间。

    而魏长天也将视线投向一旁始终没有说话,此时正在泡茶的杨柳诗身上。

    “昨天跟你说的那件事查过了么?”

    “嗯,查过了。”

    杨柳诗端着一杯清茶走了过来,将茶盏放在魏长天面前:“昨天夜里奴家偷偷去了一趟黄枫谷,在其后山感受到了一股时断时续的妖兽气息。”

    “看来悬镜司给出的情报应当没错,那里确实关着一只道行很深的老妖。”

    “嗯。。。。。。那行,那咱们今晚就去。”

    魏长天点点头,端杯喝了口茶。

    这就是他准备在晋州顺便做的两件事之一。

    在得到日蚀珠之后,他就让共济会和悬镜司暗中开始调查宁蜀两国哪里有大妖出没。

    前者直到现在也没查到啥准确的情报,得到的基本都是些可信度不高的坊间传闻。

    不过悬镜司因为既掌管着妖异之事,又负责处理江湖宗派事务,所以倒是已经提供了不少信息。

    就比如说这个既是地名又是宗门的“黄枫谷”。

    后者算是晋州比较大的一股江湖势力,山门距离晋州城不远,出城向北不到百里便是。

    若是放到前世的玄幻小说里,黄枫谷算是标准的“药宗”,其中多种植仙草灵药,也极擅医术和炼丹。

    不过相比于它“出品”的灵药和仙丹,一种叫做“半边月”的毒药名头要更响亮一些。

    不仅产量极少,并且毒性极大,是为数不多可以威胁到修行之人的毒药之一。

    据说只要一滴便能让下三品武人在三息之内肝肠寸断而亡,三滴便能令中三品武人昏死当场。

    能对修行者起效果、并且效果如此凶猛的毒药,寻常毒物根本不可能炼的出来,因此黄枫谷一定是有着些别的手段。

    寻常人自不会知道其中真相。

    不过却瞒不过悬镜司。

    根据后者的情报,黄枫谷大概率悄悄饲养着一只道行至少在五百年之上的蛇妖,“半边月”便是取此妖蛇毒炼制而成。

    悬镜司的情报本来就十分靠谱,再加上杨柳诗昨夜还亲自去验证过,所以此事基本不会假。

    如此一来,魏长天就有兴趣了。

    他当然不是为了那什么毒药,而是准备去杀了那蛇妖给日蚀珠“充能”。

    反正刚好在晋州,顺手就办了,省的以后还要再来跑一趟。

    而至于为什么不立马过去,还要等到晚上。。。。。。

    “咚咚咚!”

    “公子,夫人。”

    房门敲响,张三进来后先跟两人问过好,然后便凑到魏长天近处问道:“马车备好了,您要现在去王家么?”

    “嗯,现在去。”

    魏长天将杯中之茶一饮而尽,站起身子跟杨柳诗说道:“我出去一趟,很快回来。”

    “好。。。。。。”

    杨柳诗有些惊讶的点点头,但未多问什么。

    她看着魏长天和张三两人推门而出,然后才有些疑惑的眨了眨眼。

    “王家?”



第691章 王念初



“哒哒哒。。。。。。”

    半个时辰之后,于青天高悬的太阳已经向西落了一点点,亦将朱红色府门前两尊石狮子的影子稍稍拉长了一些。

    掀开车帘,看了看不远处黑底金字的“三槐堂”匾额,魏长天有些疑惑的问道:

    “张三,是这么?”

    “不是王家么?这匾是啥意思?”

    “回公子,此处便是王家。”

    车外的张三小声回答:“三槐王氏是当今大宁王氏中最大的一支,本就缘起于晋地,所以晋州几乎所有王氏大户都会挂三槐匾。”

    “哦。。。。。。”

    点点头,魏长天对自己的“无知”毫不觉得羞耻。

    自己又不姓王,这种事儿放到前世他都不知道,就更别说这个世界了。

    “行,没错就行,你去吧。”

    “是。”

    张三应了一声,旋即便快步走到“三槐堂”的匾额之下,敲响了朱红色的大门。

    。。。。。。

    。。。。。。

    之前说了,魏长天在晋州多住一夜是有两件事要办。

    第一件是去黄枫谷杀了那只蛇妖。

    第二件便是来这王家要一样东西。

    一柄名为“龙泉”的宝剑。

    干将、莫邪、湛泸、鱼肠、龙泉。。。。。。这些剑名魏长天非常熟悉。

    因为他丫的本来就都是前世的名剑!

    而现在“龙泉剑”竟然出现在了这个世界,那很明显便绝不可能是什么巧合。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柄剑曾经在《武道大巅峰》里出现过。

    倒霉催的作者图省事,懒得自己取名字,所以就直接把“龙泉”拿过来用了!

    而这也意味着,魏长天时隔这么久之后终于又一次记起自己还有“穿书”这么一个外挂!

    嗯。。。。。。

    其实这也不能怪魏长天。

    因为自打得到“万刃引”和“星辰刀鞘”之后,萧风的关键机缘就已经被他抢了个差不多了。

    虽然按照原著剧情后面还有不少好东西,但都不如“梦道”、“摄妖”、“万刃引”这些有价值,并且还分散在天南海北,想要去找要费不少功夫。

    更关键的是,萧风很快就死了。

    萧风一死,这些宝贝反正早晚都会落入自己手中,所以魏长天一直就没着急去寻。

    而至于他现在为啥又突然跑来王家要这柄龙泉剑。。。。。。

    第一,当然是因为恰好在晋州,不用费工夫。

    第二,则是因为魏长天以后准备改用剑了。

    几天之前,他终于练会了落穹剑的第三十五式。

    虽然还差着最后一招被评为“伪仙”的三十六式,但落穹剑如今的威力已然超过了归尘刀。

    那么前者自然就成了魏长天今后主要的进攻手段。

    而既然落穹剑是剑法,那肯定就要用剑。

    其实,魏长天已经让魏贤志送来了不少好剑。

    可就跟当初的“龙吟”一样,这些剑虽然不错,可在系统评定中根本排不上号,他已经不太看的上眼了。

    至于为啥不用玄天剑。。。。。。

    毕竟剑里面还有个残魂,万一后者借着自己用剑杀人的机会疯狂吸收寿元,最后跑出来了,那可就太蠢了。

    魏长天不想自找麻烦,所以到现在为止一次玄天剑也没用过。

    再说同为地级的龙泉剑也不错。

    【龙泉(龙渊):剑(地级),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深邃如有巨龙盘卧,可以帝王之气加持剑招,400点数】

    帝王之气加持剑招。。。。。。这是啥意思?

    自己不是帝王,明显不会有帝王之气。

    不过气运黄龙倒是跟“帝王气运”有关,不知道能不能跟龙泉剑配合。

    嗯,得到剑之后可以试一试。。。。。。

    关闭系统界面,魏长天靠着车窗一通胡思乱想。

    而就在此时,不远处的王府大门也缓缓推开,一群男女老少自院中而出,旋即便脚步匆忙的向着这边跑来。

    “小人王辅,不知魏公子莅临寒舍,有失远迎!”

    眨眼间,一群人很快就来到近处。

    为首的一个中年男人表情有些紧张,也不敢靠的再近,只是站定在距离马车几步远的位置,冲着掩起的车帘“噗通”一下跪倒在地。

    “还、还请公子恕罪!”

    “。。。。。。”

    。。。。。。

    虽然魏长天明面上没有任何官身,但他现在的名号在这大宁、大蜀的一亩三分地上比谁都好使。

    很明显,这个叫王辅的男人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此刻二话不说就带领王家众人跪倒在马车之前,大气都不敢出。

    他虽然不知道魏长天是来干啥的,也自问从来没得罪过魏家,可此刻还是吓的够呛,仅仅不过两三息后背脊背便已被冷汗浸透。

    好在魏长天并没有要有意折磨他的意思,很快就掀开车帘平静说道:

    “王大人,快快请起。”

    “小子此番只为一事而来,你不必紧张。”

    “是、是。。。。。。”

    颤巍巍的站起身子,王辅哪里能够不紧张。

    不过王家在晋州毕竟也是有名有姓的大户,所以一个深呼吸之后他也多少平复了下心神,小心翼翼的试探道:

    “魏公子,不知您可否移步至陋舍一坐,小人也好。。。。。。”

    “不必了。”

    摆摆手,魏长天并没有要下车的意思。

    “王大人,你应当知道我正率兵去援新奉。”

    “军务繁忙,便不多叨扰了。”

    “此番来我只是想借贵府一物一用而已,还望大人可以成全。”

    “借物?”

    王辅下意识的一愣,不知道魏长天要找自己借什么。

    不过片刻之后他就反应过来,明白不管魏长天要借啥自己都决不能拒绝。

    因此他立马便连连点头答道:

    “公子何须言借,只要我王家拿得出,必定立马拱手送上!”

    “嗯,如此最好。”

    魏长天微微颔首,扭头看向车窗外的王辅:“王大人,那我便直说了。”

    “听说贵府有一宝剑,名为龙泉。”

    “我此次去新奉杀敌正好缺一样趁手的兵刃,便欲借用此剑一段时间。”

    “既然王大人如此爽快,那便赶紧去将此剑取来吧。”

    “。。。。。。”

    微风拂过车帘,微微挡住了魏长天的一部分侧脸。

    而听到后者的话,王辅一下子便正在了原地,好半晌之后才结结巴巴的问道:

    “魏、魏公子,您是如、如何得知。。。。。。”

    “王大人,我想知道自然便会知道。”

    魏长天笑了笑,语气不变:“不光如此,我还知道此剑如今便在你女儿王念初的手中。”

    “既然她人现在不在这里。。。。。。”

    扭头看了看依旧跪在地上的男男女女,发现并没有原著中所描写的那个女子之后,魏长天挥挥手催促道:

    “那就赶紧让她回来,我拿了剑便走。”

    “。。。。。。”

    瞪大眼睛看着魏长天,王辅此时的眼神中已经充满了恐惧。

    原因无他,只因为知晓龙泉剑存在的人极少极少,而知道它如今在自己女儿手中的人更是不过一掌之数。

    所以,魏长天是怎么。。。。。。

    想到这里,王辅咽了口唾沫,不敢再想下去了。

    他只是立马扭头冲着一个家仆厉声喊道:

    “去!传信给念初!让她立刻回来!”

    “是、是!老爷!”不明所以的家仆应了一声,赶忙扭头跑走。

    “公子,念初她。。。。。。”

    看着家仆跑进府门,王辅哆哆嗦嗦转回头来,想跟魏长天解释几句。

    然而当他见到车帘不知何时已重新合起时,说了一半的话却又戛然而止。

    心中惊惧更甚,王辅不敢再说话,更不敢乱动,只能是七上八下的站在原地。

    而车中的魏长天则是撇了撇嘴,自言自语的小声嘀咕道:

    “王念初。。。。。。”

    “什么破名字,一点儿也不好听。”

    “之前看小说的时候怎么没感觉到呢。。。。。。”



第692章 借剑



晋州王家,曾经名声极大的剑修世家,家传的“冬雪平湖”剑法是少有的“群攻”武技,在江湖中可以算得上无人不知。

    凭借着“冬雪平湖剑”以及深厚的武学世家底蕴,王家历代先祖都曾在军中任职,并且官阶都不低,最高的曾做到过从二品的镇西将军。

    只是自打三代之前,也就是王辅他爷爷那辈开始,王家的尚武之风便一点点淡去,家中子嗣逐渐有人不再习武,而是走科举之路为官。

    具体原因《武道大巅峰》中没提,不过据坊间传言所说好像是由于王家数百年来一直都在跟文官家族联姻,导致其子孙后代的修炼资质一代不如一代,所以如今才只能被迫“转型”。

    这是真是假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经过百余年的转变,到了王辅这一辈,王家终于彻底从一个“武学世家”变成了“文学世家”。

    府中众人虽然还会修炼,但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并不指望能凭此夺取什么功名。

    包括王辅再内,几个族中长辈也只是在晋州做了些不大不小的文官,再无在大宁江湖呼风唤雨的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