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是书中大反派-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年今日,我等必将名留青史,万代垂青!”
“此番起事!”
“必成!!”
。。。。。。
。。。。。。
蜀州城,未央宫。
与龙禅寺的激昂相比,未央宫中的氛围还是那般奢靡。
魏长天与宁玉珂和游文宗站在朱墙之上,俯瞰着脚下一片繁华,魏贤志、徐青婉等人则在身后不远处饮酒聊天。
山海倾倒宫阙,关河天星倒悬。
数不胜数的飞灯连接天与地,放眼望去尽是焰红。
此时此刻,仿佛每一个人都在经历一段最喜悦、最美好的时光。
而魏长天也终于隐约明白游文宗为何执意要办这样一场盛宴了。
“魏公子、陛下、游相。”
“苏圣刚刚作了一首诗,以赞大蜀盛世之景。。。。。。”
“。。。。。。”
身边,小太监轻声诵出了苏吾方才作的那首诗,三人听完后皆微微愣了一愣。
不得不说,也不知道是喝了酒的缘故; 还是这场盛会实在太过奢华,给了苏吾以再真切不过的“仙境”体验。
总之他这首诗确实极好,算是超水平发挥了。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魏长天小声重复了几遍,又看了看眼前的一切。
与其说是苏吾在夸张,倒还不如说是在“写实”。
他知道这诗估计很快便会流传来开,成为写“盛世”样本之作,或许还能传诵千古。
只是诗可以永流传,但盛世却未必。
“公子,你不作一首么?”
突然,旁边的游文宗笑问道:“如若公子再作一篇,两诗同辉,今夜这场盛宴便也算圆满了。”
“作诗?”
魏长天稍稍一愣,看了看游文宗,又与好似有些期待的宁玉珂对视一眼,然后便在两人略显惊讶的目光中摇了摇头。
“作诗就算了吧。”
“苏圣此诗已是极好,我便不献丑了。”
“。。。。。。”
很明显; 魏长天的拒绝是在游文宗和宁玉珂的预料之外的。
毕竟前者的诗才已经被反复证实过了; 绝对不再苏吾之下。
更何况今日的场合如此特殊; 如若真能作一首水平差不多的; 日后想必定是一段佳话。
可魏长天偏偏不愿意作诗。
他当然不是背不出来。
前世那么多描写盛世的诗词,随便拿一首出来都要比苏吾这首只写景的更有深度。
因此魏长天之所以不愿意装这个逼,只是单纯的因为没有兴致。
又或者说,他没有赞美这一切的兴致。。。。。。
“游相。。。。。。”
扭头看向游文宗,魏长天的声音不大。
“诗我便不作了。”
“不过我却是有几句话想说。。。。。。”
有话想说。
魏长天大可以直接将想说的话说出来,而不必多加这么一句。
所以很明显,他的这些话并不只是单纯的想说给宁玉珂和游文宗听。
“来人!”
“擂鼓!”
游文宗瞬间便明白了魏长天的意思,立刻令人去擂响城墙之上的巨鼓。
而随着沉闷的鼓声响起,未央宫中的一切喧嚣与欢闹也渐渐停下。
所有人都不再交谈,而是齐齐抬头望向朱墙,目光集中在立于最前方的魏长天身上。
一身黑袍面向着整个蜀州城,犹如光明中那唯一的黑暗。
“是魏公子!”
“魏公子也要作诗么?”
“看起来不像啊。。。。。。”
“。。。。。。”
脚下,察觉到说话之人不是宁玉珂,有不少人都在窃窃私语。
他们并非不知道宁玉珂与魏家的关系,只是有些惊讶魏长天如今的举动。
毕竟宁玉珂是大蜀名义上的女帝,此时理应是她来说几句贺新之词。
并且魏长天此前也从未在如此大规模场合发表过“演讲”。
所以。。。。。。魏公子想说什么?
相同的疑问或多或少的出现在每个人心中,包括就站在魏长天身后不远处的徐青婉、杨柳诗、梁沁等人。
一时间,所有人都齐齐看着那道身处于繁华盛世最中央的男子,静静等待着他作诗、贺新,或者是。。。。。。
“诸位,方才我听闻了苏圣新作的诗。”
视线落在苏吾身上,魏长天笑着冲前者微微点了点头。
“此诗道出了我大蜀如今的盛世之景,一词一句可以说毫不为过。”
“不过诸位可曾想过,如此盛世是从何而来的么?”
“。。。。。。”
仿佛只在一瞬间,魏长天只用了一个问题便让整个未央宫陷入了沉静。
如此盛世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好似很好回答。
因为宁玉珂?因为魏家?因为他魏长天?
看着那个立于风中的身影,众人都明白魏长天将要给出的并非是这些“标准答案”。
星河灿烂,笼罩四方。
停顿了片刻后,魏长天在一片安静中伸手指了指苏吾身边那座巨大的金龙。
“诸位,你们可知这金龙是怎么来的吗?”
“它是由一百多个工匠日夜雕嵌,花了足足半月功夫才制作而成。”
“此事不知没关系。”
“不过你们应当知道你们手中之酒是怎么来的吧。”
“从种下稻谷,到酿成美酒,这其中有多少步骤?要花费多少人力?”
“你们即便不清楚,却也晓得个大概吧。”
“。。。。。。”
当魏长天突然开始说起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时,一切欢闹似乎在此刻戛然而止。
有人已经大约明白了他想说什么,也有人仍旧一头雾水。
而魏长天却还没停。
“还有我们身上穿的衣裳,不论是麻、是布、是绸、是绸,也都是有人千针万线一针针缝制而成的。”
“再如武人腰间的刀,刀外的鞘。”
“文人手中的笔,笔下的纸。”
“容你安睡的床,容你栖身的屋。。。。。。”
“所有的这些,你们可知道都是哪里来的么?”
“。。。。。。”
话说到这里,魏长天想表达什么已再明显不过了。
所有人都愣愣的瞪大眼睛,呼吸变得急促。
此时如果他来上一句“民为邦本”,或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类的至理名言,无疑能将这番演讲的层次瞬间拔高一个台阶。
然而魏长天却没说这些,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诸位,你们都是大蜀的重臣。”
“我知你们各个定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更是大都出身于名门望族,自幼便衣食无忧。”
“而蜀州城中的百姓呢?”
“他们没读过书,大字都不识一个。”
“他们没习过武,连刀剑或许都没摸过。”
“他们没多少钱,每日只有两餐乃至一餐粗茶淡饭。”
“他们没什么志向,更谈不上有何了不得的前途。”
“你们或许瞧不起他们。”
“可你们所见的盛世,其实便来自他们每一个人。”
“。。。。。。”
随着魏长天的声音越来越大,夜空中摇曳的飞灯也越来越多。
看着这些自蜀州城各处飘起的飞灯,未央宫中的所有人就像是看见了一个个再平凡不过的面孔。
心中猛然涌起的情绪化作身体的战栗,化作握紧的双拳,化作从未有过的激动。
尤其是如徐青婉这般出身普通的人,眼眶更是早已变得通红。
自古以来都是君为贵,民为贱。
所以自古以来君民永难真的同心。
但现在,魏长天便要告诉这数百朝官,告诉天下百姓。
这大蜀不是宁玉珂的,不是魏家的,而是所有人的大蜀!
“诸位!”
“沧啷”一声猛然拔出漏影,魏长天高举长刀,字字清晰坦荡。
“四国即将来犯之事你们想必都已知道了!”
“如若敌人得逞,那此番盛世便将不复存在!”
“盛世将倾,深渊在侧,你们可愿与我万死以赴?!”
“就用这万民铸成的刀!穿这万民缝出的衣裳!喝这万民酿出的酒!”
“然后保住他们,不,我们的盛世!”
“你们,愿不愿意?!”
“。。。。。。”
“愿意!!”
“我等愿意!!”
“为了大蜀!为了百姓!跟那些狗娘养的拼了!!”
“宁可死!也绝不退!!”
“杀贼!”
“杀贼!!”
“杀贼!!!”
一息之后,震耳欲聋的呼喊声轰然响彻整个未央宫。
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此刻竟像是一个个热血沸腾的少年剑客。
他们颤抖着,无比激动的、单纯的喊出一句句此前绝不会从他们口中说出的“幼稚”的话,成片成片跪倒在朱墙之下。
甚至就连宁玉珂也险些就要忘记了自己现在的身份。
她死死咬住嘴唇,怔怔的看着魏长天的侧脸,看着后者猛然将长刀斩入脚下城墙,看着后者以最为坚定的语气,于这天地相连的光芒中高喊道:
“好!”
“凡天下敢犯我者,必诛!”
“此誓吾九死无悔!!”
猛地回头,随手从一个呆愣在原地的宫女手中夺过一坛酒。
魏长天仰脖大饮一口,然后一面拎着酒坛,一面大笑道:
“诸位!”
“今夜痛快饮酒!”
“明日酒醒杀贼!!”
。。。。。。
带着无尽的洒脱与豪迈,酒气直冲云霄,化成了漫天飞灯中的一点星光。
蜀州城中无数正在欢庆新年的人们抬头望着这如真似幻的流光溢彩,脸上皆是再幸福不过的笑意。
百姓们其实知道四国即将来犯的消息。
不过。。。。。。
“她爹,你说明年这时候蜀州城还会是这般场景么?”
拥挤的人群中,有一妇人拉着一个小女娃的手,小声问向身边的男人:“贼人会不会打到咱们这里来?”
“我怎么知道。”
摇摇头,皮肤黝黑的男人笑道:“这是朝廷上的大人们该想的事,你我便耕好自己的田就是了。”
“可若是真能打到蜀州城,咱们该想好到时候怎么办啊!”
妇人有些着急:“便是逃难也要有个去处吧!”
“逃?能逃到哪里?”
男人摸了摸鼻尖:“若贼人真打到蜀州城,那其它的地方早就归于贼人之手了。”
“去大黎呢?”
女人压低声音问道:“你不是有一表亲在大黎么?”
“可是。。。。。。”
男人为难的刚欲说些什么,耳边却突然传来了一个稚嫩的声音:
“爹、娘,城里多好呀!咱们为什么还要逃呀?”
“九儿乖,你不懂。”
妇人摸了摸女娃的脑袋,声音柔和了很多:“因为有坏人要来了,爹跟娘怕你受欺负,咱们便去个没有坏人的地方。”
“哦。。。。。。”
小女娃似懂非懂的应了一声,又仰起头追问道:“可是娘,哪里没有坏人呢?”
“再说如果坏人要来,咱们把他赶走就是了!”
“为什么要逃走呢?”
“是穿着官服的那些大哥哥们不管我们了么?”
“。。。。。。”
看着女儿懵懂的眼神,女人和男人一时间都愣住了。
他们下意识的扭头看向街边正在巡逻的官差,看着后者脸上的笑容,以及腰间的佩刀。
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来往的行人很多,但却没人惧怕这些官差,更没人怕他们的刀。
因为如今蜀州城的所有百姓都知道官府的官差从不会做那些为非作歹之事。
这一刻,这对夫妻突然有些内疚。
“她爹。。。。。。”
“嗯。。。。。。”
两人对视一眼,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咱们不逃。”
“咱们帮那些大哥哥把坏人赶走。”
“。。。。。。”
“嗯!”
小女孩开心的点点头,然后很快便被不远处一个卖花灯的小贩吸引走了注意力。
“爹!我要买花灯!买一个最小的就行!”
“哈哈哈,走!咱们看看去!”
“好哦!娘!你快些呀!”
“来了!你跑慢些,别摔跤了!”
“。。。。。。”
千秋古城,映万年青史。
城中的一切都是如此繁花似锦,鸿图华构。
未来,这里或许会有很多一去不回的将士、飘零四方的游子、连绵不断的烽烟。
因此,有人觉得今夜便是奉宁两国最后的盛世。
但也有很多人觉得,这绝不应该是“最后”。
。。。。。。
(第六卷,完)
第六卷极长的感言
第六卷结束啦!
昨天晚上写到四点多,终于把最后一章给码了出来,扭头一看外面天都蒙蒙亮了,就放弃接着些感言的计划,滚去小睡了一会儿。
在写第六卷之前我就觉得这一卷不好写。
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不好写”,而是感觉会让不少读者老者看起来别扭。
其实原本的大纲跟现在写出来的内容是有差别的。
原计划里第六卷是“奉宁内乱篇”的结束,魏长天就此进入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当然了,这个主线目标肯定还是完成了的。
但实话实说,由于很多读者老爷的反应,有些人物的发展其实是偏离了大纲的。
所以感言我就按照各个人物来尽量解答一下为什么这么写,以及有些人物为什么会改。
。。。。。。
第一个,秦正秋。
秦正秋的剧情是没改的。
这个人物从第四、第五卷埋下伏笔,到第六卷完全转变。
他跟魏长天的关系也从“上下级”变成了“非敌非友”。
关于他的疑问可能主要就是他为什么想要杀魏长天。
这点文中其实解释过了。
因为魏长天曾经在“梦中遇仙”的故事里跟他说过“这世间只容一人成仙”。
秦正秋之前只是二品,所以对这件事不在乎。
而当挑月剑出现后,他虽然找到了突破一品的机会,但仍然没有想着成仙的事。
直到魏长天暴露了真龙额鳞,也就彻底激发了秦正秋对于“成仙”的渴望。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
如果没有一点希望,人大概率是不会抱有期待的。
但如果但凡有一丝希望,那人可能就会可以拼命去追求这一丝希望,甚至牺牲一切。
。。。。。。
第二个,楚先平。
楚先平的剧情也没改。
原本的计划就是他在这一卷的身份要有一个突破。
不再只是魏长天的军师,而是慢慢在向完全独当一面的方向转变。
如果要找一个参照的话。。。。。。
大概率就是《无限恐怖》的楚轩,或者是诸葛亮了。
。。。。。。
第三个,宁永年。
宁永年的剧情是改了的。
并且是大改。
在大纲里,他应该是在下一卷,或者再下一卷死,并且死因也是为了抗敌而主动牺牲。
其实我本来是想通过这样一个大剧情来完整的刻画出宁永年奸雄的形象,让这个重要人物的复杂性变得更立体。
同时也可以给接下来的大合战留一条支线。
不过写到凌波亭谈判那里,可能是由于看了评论,也可能是出于整卷缺少一个高潮情节,于是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