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剑尊-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柄铁剑本是九龙山寨顾二爷所持有,品质已算不低,百炼精钢所铸。可毕竟是把凡间兵刃,屡次与飞剑交击,斩破宝物,终是折断。
虽然剑身破碎,但是剑身蕴含的剑气,终究是划过任凌风脖颈之侧,笔直斩落,直至下丹田。任凌风面带不甘之色,倒地不起。因为只是剑气的缘故,伤口不深,但却切断他许多条经脉,且废去中丹田,下丹田。
两大丹田破开,许多经脉俱断,纵然是被灵丹妙药救活了,也只是个废人了。李清玹把断剑一收,微微皱眉。忽地,李清玹又把断剑拔出,直指前方。
墙后忽然走来一人,悄悄朝院内看了一眼,露出惊色。待发现李清玹把断剑指向他,这人才小心翼翼的出来,看见任凌风倒地不起,而那年轻书生无有一丝伤痕,这人心中愈发吃惊。
这人也是个修道人,震惊过后,心思转动,就已施礼道:“恭喜郎君,贺喜郎君,任凌风原为人杰榜第六,今日败于郎君剑下,可喜可贺。郎君今日过后,必定名扬天下!”
李清玹没有理会他,只是看了看任凌风,淡淡道:“原来你这厮还是人杰榜第六,虽是年轻俊杰,却是心肠狠辣之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任凌风躺在地上,抬头看向他,眼中愤恨之色溢于言表。当这里斗法气息平缓下来,便有许多人猜测争斗落幕,都纷纷前来,意欲知晓这场争斗的胜负如何。
“任凌风年少成名,修为高绝,又修成飞剑,当能与人杰榜第四平分秋色。而与他对敌的则是个无名鼠辈,想必已是败在任道友剑下。”
“也未必,山野之中也有修为高绝之辈,也许这位就是声名不显,修为高绝的人物。”“除非是隐宗之人,否则无论多么低调,也总该会有些名气的。应该不是隐宗之人,隐宗传人少之又有少。”“不若打个赌,看谁得胜!”“成交!”
这两个相熟的修道人,一前一后,赶赴那院落之中,跃入其中。只见院中已有了不少修道之人,而居中一人则是个年轻书生,一袭青衫,面如冠玉,一双眸子,更是清澈深邃,宛若寒星,但见他气质出尘,平静淡然。
而在他身前,有一人平躺在地,一道伤口从脖颈落下,直至丹田。一人叹道:“这个赌,你赢了。”另一人默然不语。墙头上,有一个三十多岁的修道人,左手有一小册,右手则是一毛笔,在册上写上了几行字。
姓名:任凌风。排名:人杰榜第六。结局:一剑自脖颈之侧落下,斩断众多经脉,破中丹田,下丹田。地点:洛阳城南。对手:道玄道人,李玹。
写罢之后,这人把册子放入怀中,毛笔一转,顿时隐在袖中,随后,他摸了摸胡须,自语道:“这群惹事精,待我回去,又要重排列人杰榜,真是个头痛之事啊。”他苦笑一声,翻身落了墙头,直往司天台归去。
李清玹立在原地,手持断剑,他静静调息,太上周天功快速运转。与任凌风争斗,真气损耗不少。虽未受伤,但真气耗去一半还多。李清玹懒得理会旁人,只微微闭目,调息运功,待过片刻,也就恢复如初了。
待李清玹睁开双眼,见到院中已然围上了许多修道人,便点了点头道:“在下李道玄,见过诸位道友。”道玄二字对于修道人来讲,着实意义非凡。混元大道,无形无象,无有名字,强名曰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从未见过有谁把这两字作为道号,因此有人心中已生出不悦。然而碍于那书生道行高深,就算是任凌风也惨败其手,谁也不敢当场驳斥。当即就有人说道:“李道友多礼了,任凌风败在你的剑下,当真败得不冤。”
李清玹朝他微微点头,又看向任凌风。众人只当他要斩杀任凌风,灭其性命。却听李清玹说道:“任凌风,今日之事,全是你自作自受,你有何话说?”
任凌风嘴唇微动,勉强道:“我之前还真是小瞧了你,你破我飞剑,废我丹田气海,如此大仇怎可忘却!日后我若能恢复如初,必定与你不死不休!”
李清玹微微点头,道:“既然还不悔改,便休怪在下辣手无情。”他右手一抖,断剑陡然间刺向任凌风。断剑刺入任凌风心口,任凌风只是低哼一声,就即死透。
此时,天空中响起一声鹿鸣。只见一头神骏白鹿落下,如同龙马一般,通体洁白,其四肢修长,鹿角峥嵘,十分之神骏。白鹿之上有一童子,约是十来岁的年纪。
这童子坐在白鹿之上,静静等着李清玹刺死任凌风之后,才驾鹿落地,缓缓道:“既然你杀了任凌风,那么半月之后,就与我家主人比斗一番罢。”
李清玹不置可否,看向那童子,笑着问道:“我与你家主人素不相识,我杀任凌风,与你家主人何干?”童子道:“他叫任凌风,我主人名讳唤作刘子鸣,你作为修道人,应该知道我的意思!”
李清玹皱了皱眉,刚想问话,就听童子又道:“我家主人派我来下战帖,无论你接与不接,都不可拒绝。原本与我家主人邀斗的任凌风被你所杀,所以你要替代他参加约斗,你若不来参加约斗,我家主人就会上门杀了你的!”
李清玹玩味的笑了笑,说道:“你家主人也是如同任凌风一样的人物么?”童子怒道:“我家主人何许人也?任凌风那厮如何比得了我家主人?就算是你,也是远远比不上我家主人的!”
李清玹挑了挑眉,说道:“看你颐指气使的样子,就知你家主人是个什么样子!本人没空理会这等琐事,恕不奉陪!”童子冷哼一声,说道:“这就由不得你了,任凌风用剑杀你,你便还手,与他分出生死。”
“到时你若不来赴约,我家主人就会上门杀了你!”童子面色冷厉,也不给李清玹反应的机会,就即升空,驾鹿而去,童子的声音遥遥传来。
“十七日后,还在此地斗法。”“你敢不来,便直接杀了,任凌风就是你的下场!”当白鹿童子代其主人邀战之后,众多修道人也都变了颜色,原本有意上前结交的某些人,也都纷纷转身离开。
李清玹并未放在心上,不过笑了笑,就转身离开。当回到自家院落之后,那什么顾二爷早已逃离,但李清玹无意追杀,入了房内,静坐一场。一场静坐,平了血气,静了心神。
当他起身来时,院外也已有了声响。马蹄声疾来,停在院外。“李郎君,你这身道行,可要比我想得高。”九姑娘入了院中,身后跟随那神态沉稳的马夫。
九姑娘仍是一袭黄衫,她身材高挑,面上笑意吟吟。“人杰榜第六的任凌风,已为你所杀,连刘子鸣也自感遭到威胁,与你邀战。”九姑娘静静看着他,轻轻问道:“你的修为,究竟有多高?”
李清玹低声笑道:“谈不上多高,初入坎离不久。”“果真是坎离修为么?”九姑娘轻轻道了一声,才淡淡笑道:“任凌风开出七十二窍穴,距离坎离交汇也是一步之遥,你才初入坎离,居然就敢和他斗个生死?居然还斗得胜了?”
李清玹并无得意,也淡淡笑道:“侥幸颇多。”九姑娘不以为然,只是说道:“我看你修为虽高,却不识修道之事,想来也不识得刘子鸣是谁,有些什么本领。左右想了想,我与他倒没有交情,自是希望你胜了,所以才来和你说上几句。”
李清玹笑了笑,道:“我也没有答应他的约斗。”九姑娘说道:“此前你跟任凌风一决生死,难道就是自己愿意的么?你不约斗,到时他来杀你,你还不还手?”李清玹道:“既然杀到眼前,自是要还手的。”
九姑娘笑得颇是玩味,说道:“司天台正在把先前那处院落翻修,以免你们比斗之时,波及外围。”李清玹有些愕然,沉默不语。“任凌风出身并非大派,门中掌教及一干长老,皆为坎离人物,并无龙虎真人。”
“洛阳城内,暂时无须担忧他门派报复,但刘子鸣与他不同,这人来头不小。”九姑娘说道:“他是禹王宫弟子,其授业恩师正是南五道十六真之一。此外还有传言,这刘子鸣早已得修仙界的仙人赏识,收作记名弟子,只待他修成龙虎交汇,便有仙人下界来迎,助他飞升。”
又是龙虎真人弟子,又是修仙界仙人的记名弟子,果真是来头不小。李清玹心中有些吃惊,脸色颇为凝重。“修仙界仙人之事,太过遥远,未必属实。但刘子鸣本人,并非寻常之辈。”
九姑娘说道:“任凌风修成飞剑,本领翻覆多倍,许多人都认为他能与刘子鸣相并肩,但司天台则并不看好任凌风。原本还想把任凌风人杰榜第六的名次,提升至第五。”
“当听闻他来挑战刘子鸣之后,司天台也暂缓替换名次。这并非是觉得任凌风能够挑战功成,而是认为,任凌风在挑战刘子鸣之后,未必是全身而退,至少此战之后,必受损伤,到时未必还有人杰榜第六的实力。”
第114章 禹王门下
李清玹沉吟道:“他有何神通?”九姑娘说道:“刘子鸣这人擅使一柄铁尺,唤作禹王量天尺,原是他恩师莫真人的随身宝物,后来赐予他了。自与人争斗以来,凭这一柄禹王量天尺,胜过诸多对手,他尺法非凡,刚柔相济,一挥一横皆有莫大力道。”
“至于其他手段,倒是不曾听闻。”“但有一小神通,他必然练得的。”听到这里,李清玹问道:“是何神通?”九姑娘答道:“七真观海潮之一,禹王潮。”李清玹仍是不解,九姑娘随后娓娓道来。
传闻吴越之地的古钱塘县有一道海潮,每年的中秋节就会显现一次。民间传说是潮神伍子胥呼风唤雨,形成的钱塘海潮。昔日曾有七位坎离圆满之人,所属门派俱是不同,各自争斗,偶然遭遇钱塘潮,俱都停手,细细感悟。
后来这七人归宗之后,各自修成龙虎,都悟出一道秘术,皆是潮汐。但七人感悟不同,潮汐秘术也自不同,因此这七道海潮秘术,并称为七真观海潮。刘子鸣所在门派的潮汐秘术,因门派称呼,被称为禹王潮。
刘子鸣的授业恩师莫真人,也是七位观潮的修道人之一,但这七人之中,便只余他一人在世,其余六人俱都寿元耗尽,老迈离世。修不成仙家大道,无法破界飞升,纵为龙虎巅峰之辈,也不过三百岁的寿数上限。
而那六位真人早年与人争斗,俱有暗伤,未有三百岁寿数,便即离世。“这一道禹王之潮,刘子鸣必然是会得的,此外,除却禹王量天尺之外,他也未必就没有其他手段,多半未曾使出。”
九姑娘说道:“你既然只是初成坎离,如何抵得刘子鸣?”李清玹低声道:“只得竭力而为。”他心下暗暗思虑,若能修成剑丸,想必就不惧对方了。九姑娘沉思片刻,说道:“你若需要什么,我可替你准备一些。”
李清玹心头意动,想了想,即将面对大敌,也不客气,便即把自己尚自缺少的药材逐一报了出去。九姑娘点头记下,说道:“这些药材,不乏珍贵之类,但我会尽力替你搜寻。”李清玹点头称谢。
沉思片刻,李清玹终是问道:“九姑娘是哪位门下?”九姑娘也不瞒他,说道:“恩师是司天台五官正之一,冬官正之职。”也是司天台门下?李清玹颇是惊讶,而且,那位田猛的师父也是五官正之一,但他的地位明显比不过九姑娘。
虽然疑惑,但他之前问话已属唐突,加之性格使然,倒也不再询问。九姑娘又与他说过几句,才离了院落,回返司天台。临去前,还把这车夫也留了下来。“你如今声名鹊起,不免有些闲人打扰,但要应对刘子鸣,不好分心。这位叔叔暂时留下,给你作个门房。”
九姑娘才说完这话,转身就已离去。九姑娘离去不久,就听有人来请。“老奴是越国公府上管事,奉越国公之命,请李郎君过府一聚。”李清玹不愿分心杂事,正要婉拒,却忽然想起一事。
越国公李崱桥岣罄厦ド系牧酥弧T焦锌赡芑秤幸豢樯掀妨加瘛T焦顛‘出身李唐皇室,他乃吴王李恪的曾孙,张掖郡王李琨之孙,信安郡王李祎的长子,当朝礼部尚书李岘的长兄。
大唐王朝立国已有一百四十年,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开国功勋之流,他们的家族要么是逐渐没落,要么是离京隐居,而还有一些则不再受皇室器重,渐渐隐于寻常家族。但最多的一类,则在这大唐王朝一百多年的基业当中,逐渐消亡。
吴王乃是世袭之位,父传子,子传孙。到李崱庖淮拇拥芪馔趵钺惨蜃锎退溃硪淮拥芾顜t '音言'则承袭吴王之位。而他被封为越国公,他的胞弟李岘被封为梁国公。吴王一脉,一王两国公,邸门立戟四十八,威名赫赫满京城。
当李清玹来到越国公府,便觉一股沧桑古朴之态,从这古宅之中扑面而来。旁边那人躬身道:“国公爷已等了许久。”由这人在前引路,入到厅堂,总算见到了那一位越国公李崱
李崱俗σ紊希贩⑽诤诜⒘粒醋潘氖笥夷晁辏导噬侠顛‘已是五十多岁的年纪。他长得龙眉凤目,不怒自威,见李清玹到来,李崱偈毙σ庥瞧鹕硐嘤
“早已听闻李郎君声名远播,不仅文武双全,更是古道热肠,接连救下裴相府许多人的性命。这一身本领更是出凡入圣,非是凡俗。又是杏林高手,医者仁心,真是远胜京城里的诸位世家子弟。”
李崱锨袄矗Φ溃骸袄戏蛩涫歉鱿腥耍菜闶浅⒋笤保崭仗爬罾删笙陨裢ǎ渡比私馨竦诹娜瘟璺纾蚍弦槐杉曳山!C衫罾删凸猓腹痪郏遣皇と傩摇!
李清玹微微作稽,施了一礼,才说道:“国公爷折煞在下了,国公爷清名远播,刚正不阿,有拨乱反正之功,使人万分崇敬。能得国公爷相邀,在下感激不尽。”李崱鬃愿辶吮琛4盗诵┗岸簿蜕狭司撇恕@钋瀚t也不急切,只陪他寒暄。
两人说得许久,李崱臣砗蠼G剩档溃骸疤道罾删肴瘟璺绲哪浅≌罚侨瘟璺缯套欧山V偃ダ罾删槐#攀悼珊蕖N艺飧系褂幸槐F鳎谖业确卜蛩鬃友壑校殉频檬巧癖鳎罾删舨幌悠闱胧障隆!
李清玹自然是极力婉拒推脱。此来只为玉石,不求其他。如今要是把这剑收了,再去求取玉石,岂非是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之辈?这时收了剑,待会儿就难开口,还为求取玉石添多了一层阻碍。可到头来,怎推脱得过黎公这老来成精的货色?
李崱坏懒艘簧骸袄戏蜃灾俺1ξ锊蝗肜删勰冢芄槭且环菪囊猓仪肜删障隆@删绱送仆眩穹强床黄鹞以焦乃孜铮俊被耙阉档秸飧龇萆希钋瀚t心知再是推脱,便真有瞧不起的味道,不敢再说。
过不多时,那方宝剑已被人拱手呈上。那捧剑之人也是八寸内劲的高手,但他捧剑而来,脚步放缓,而停下之后,双手捧剑,又纹丝不动。这位内劲高手如此作态,可见宝剑着实不凡。
“我大唐帝国武风盛行,刀枪剑戟等铸造技艺,俱是胜过周边各国。近百年来,大唐帝国之中,论铸剑大师,当以张鸦九为首。”那内劲高手语气恭敬,沉声道:“张鸦九大师一生铸剑二百四十余,皆是上等宝剑,其中最为出名的有七柄宝剑。”
“卑职手中所捧的这柄剑,正是七柄宝剑之首的鸦九剑,而是张鸦九大师此生最后一柄宝剑。此剑材质非凡,不知出处,只知张鸦九大师为了铸造此剑,闭门沉思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