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剑尊-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暂时也不必想着怎么离开这里,倒是可以探寻一番,且看这列仙飞升图之内,究竟有何造化?”他在列仙飞升图中行走。过得一个时辰,仍是一无所得。
这里的花草树木都较外界更为生机勃勃,飞禽走兽,蝼蚁虫豸,比之外界没有多少不同,只是较为灵性而已。而且此地的气息比外界更为纯净灵动,人在天地之间,就如鱼在水中。
这里的空气更清澈一些,而外界的则不免浑浊。浑浊之气,对人身有害,李清玹虽是修道之人,习得练气之法,但呼吸之气浑浊,终归是不好。若说严重些,更要耗费真气,将呼吸之气的弊处驱除干净,反而耽搁了修行。
而此地空气清净,对人身极好,在此修行,日积月累之下,进境必然是比外界更为快些。“这里气息清净,相较之下,外界气息浑浊,但若是用道藏中的话讲,就是此地灵气浓重,而外界灵气稀薄。”
“难道踏入仙图的好处,就仅是如此?无有其他机缘?”一时间,他有些垂头丧气,却又不知该如何离开此地。心中有些心烦意乱,但他默念静心诀,盘膝于树下,便想打坐。
忽然见到对面地上微微抖动,尘土微拱。有一只蝉蛹,破土而出。对于这东西,李清玹倒不陌生,医书上常有记载,名字也颇多样,如肉骨龙,解拉猴,节溜龟等等称呼,但还是统称蝉蛹。
贞观年间,大书法家虞世南曾有诗曰: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蛹可以油炸作为美食,而且可以入药。特别是羽化之后的遗蜕,入药之效更好。
李清玹本不想理会,忽然想起“羽化”二字,心神猛然一震。蝉蛹破土而出,沿着树身而上。它停于树木中间,一动不动。良久,有一声轻响。蝉蛹背后,裂出一道裂缝。
再随后,一双透明翅膀,从裂缝中缓缓伸出,凭空舒展。蝉的翅膀极为柔软,随着这透明蝉翼舒展开来,迎风凝定,渐渐凝实,在风中僵硬。随着翅膀舒展,有一只金蝉脱壳而出。
树身上的蝉蛹遗蜕一动不动,仅剩空壳,留在了树上。蝉蛹羽化,化为金蝉。这便是羽化!李清玹心有所悟,默默不语,只在心中思索。经羽化之后,蝉蛹化为金蝉,那么修道练气之人羽化之后,便是由人而化为仙?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在这一刻,他对羽化二字,终有所悟。嗡!一声嗡鸣,金蝉已然振翅高飞。那嗡鸣之声落在李清玹耳中,如闻天籁,余韵绕梁,经久不绝。
他蓦然一震,把目光落在金蝉翅膀之上。金蝉之翼,既轻薄无色,又通彻透明,初始羽化时尚是柔软,迎风而僵硬,今振翅可高飞。随着蝉翼扇动,随着嗡鸣入耳。
李清玹立定在地,良久不语,他双目渐渐入神。体内真气微微颤动,在体内泛出隐隐雷鸣,隐约间和那金蝉振翅高飞的嗡鸣之声交相呼应,渐渐地,真气在一息之间震动的次数,与蝉翼在一息间扇动次数,竟是分毫不差。
李清随即玹疾疾而行,说是疾行也不确然,他的步伐其实并不快,真正厉害之处,是他一步的距离,往往只是一个脚步起落,就迈过了八九丈之远。
更加神奇的是,明明速度如此之快,却没有撞上一个花草树木,经过之时,犹如一阵清风拂过,甚是潇洒自如,他三四步就到了东侧山峰之上。其神通本领,可见一斑。若是真正识货的行家看见,就能明白,在山林草木之中的行走,远比飞天遁地要难得多。
第51章 两大神通
在山峰上,李清玹伸出手来,把那一只似乎要飞往九天之上的金蝉捞在掌中。轰地一声炸响。李清玹抬头看去,天上云层汇集,越积越厚,仅仅三两个呼吸,便将天空白云尽数掩盖。云层乌黑,轰隆作响,内中雷霆闪电轰鸣。
无雨,但有雷。旱雷?轰!云层上打下一道雷霆,好似要把大地劈成两半。雷霆直奔李清玹手中的金蝉。金蝉在雷霆之下化作飞灰。但金蝉在李清玹手中,这一道雷霆,自然便打在他手上。“遭了雷劈?”李清玹心中转过这么一个念头,又自昏迷过去。
“这个少年……”不知何时,山峰上已多了一人,约六十来岁,身高七尺许,头戴道冠,身着八卦丝条道袍,两肩担日月圆形,前后心镶阴阳太极图,白布长腰褡,面色红润,寿星眉,面貌慈悲。
老道士目光神锐,鼻直口方,双耳垂轮,颊下三缕美髯,喃喃自语道:“这个少年,竟然有幸悟出了缩地成寸的神通?”“常言道羽化登仙,却带有劫数。”
“这金蝉羽化,自然也遭了劫数。它引动天地变化,招来天劫,本是命数。”“但这少年竟然因此受益?”这老道士只是遥遥观看时,就发现这个少年体内有雷霆余威游走,顺着经脉,顺着少年体内的真气功法运行路线,而行走了一个大周天,最终才顺着经脉,转回了手掌。
雷霆余威,在少年的手掌之上,化作了一个雷印。“缩地成寸!掌心雷!”“这少年竟能一举获得两大神通秘术,究竟是何来历?”饶是这仙风道骨的老道士见多识广,也觉得目瞪口呆。
“恭喜公子获缩地成寸、掌心雷等两大神通秘术。”当李清玹醒来时,就有这么一句话飘入耳中。李清玹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就见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士朝他施礼。
“一百五十年来,每隔十年便有三人进到这列仙飞升图之内,且修为俱是不低,但他们都意图在此寻找机缘造化,大多之人心有烦躁,无所收获。在你之前只有六人获得机缘,分别是真人谢科、药圣孙思邈、真人司马承祯、真人吴筠、剑圣裴旻、酒剑仙李太白六人而已。”
“此六人俱是人中龙凤,超世之杰。至公子这里,刚好七人,与天上星斗隐隐相合。”老道士满带佩服之色,说道:“公子心境远胜常人,观察入微,居然能够从细微之处看起,得以观看观看蝉蛹羽化为金蝉的奇景,悟出缩地成寸的神通。又因金蝉羽化之雷劫,获得掌心雷。”
他说着,叹道:“公子果真是福缘深厚之人。”听他说起,李清玹才记起自己之前在金蝉振翅之时悟出了一部身法,又凭借身法踏足山峰,把那金蝉捞在手中,结果又遭了雷劈。
原来这雷霆是因为金蝉羽化,因而产生的劫数。李清玹心中一动,身如疾风,又不带烟火之气,一步迈出,竟越过八九丈,犹如道家神通法术。他大喜过望,如获至宝。随后立定脚步,朝着左掌看去,掌心之中有一个符印,十分复杂。
这个类似火符的印记,约莫就是掌心雷秘术所在。他微微闭眼,只觉真气流动到左掌,隐约有些炙热,似有一股磅礴霸道之力,要从手掌之中勃发而出。“缩地成寸?”“掌心雷?”“我竟得了两大神通秘术?”
李清玹大喜过望。他一手剑道悟真篇习来的剑术,加上自身真气浑厚,已算是武功卓绝。他原来的俗世武学也已登堂入室,若是遇上凡俗武道高手,自是不惧。
但是如果和修道之人交手打斗,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不过如今‘缩地成寸’和‘掌心雷’弥补了他的短板,有了缩地成寸的神通,凡俗武道高手已无对手,就算是武道大宗师也不是他的一招之敌。
此外,那掌心雷,分明就是道藏之中所记的道家神通法术,对于他这么一个修道人来说,呼风唤雨,掌控雷霆的神通,正是他梦寐以求的。过了片刻,李清玹才从惊喜之中回过神来。
“缩地成寸乃是一大神通法术,不拘修为高低,皆可施展。只是修为越高,神通的威力越大而已。”老道士见他尝试,不禁微微一笑,略作指点,说道:“至于那掌心雷,此前已经沿着你体内的功法运行路线而改变,最终才化作一道雷印。”
“这雷印是根据你的功法而形成,只要是你体内的真气,就可施展开来。只是你修为不足,难以施展。”“修为不足?”李清玹微微躬身,道:“这位前辈,还请教我。”
老道士笑道:“掌心雷至刚至阳,而雷霆又是天威,本来只有真人级数以上的人物才得施展,虽然那雷霆助你凝结雷印,但以你的修为还显浅薄。至少要该再上一个境界,才得以勉强施展。”
“境界?”李清玹已认定此人非是凡俗道士,势必是跟费廉、拓跋昱,甚至是裴子羽一样的人物,语气恭敬道:“晚辈李清玹,只识得气感,真气,以及真气外放之境界。”
老道士点头道:“此为练气境界的三个层次。”李清玹愕然道:“练气境界?”老道士见李清玹露出惊愕之色,这老道士微微一怔,迟疑着道:“你莫非…只识得练气境界的三个层次?”
“晚辈确实不知练气境界以上的划分。但此前已知真气外放以上,还另有玄妙,这一回进入列仙飞升图,也正是遇到了那等高人,可却不知,真气外放以上的境界该如何划分?”
说罢,李清玹又退一步,恭敬地施了一礼,道:“还请前辈为我解惑。”老道士甚为惊讶,说道:“我见你年纪轻轻,已快修成真气外放之境,在洞天福地之中也算一般天才了。此为洞天福地之外的俗世,更堪称万里挑一的超世之杰。”
“我本以为,你能修成这般境界,当是有修道高人教导,怎么却不知练气以上的境界划分?”惊讶之余,他又疑惑道:“按说修行功法也分层次,你年岁不高却修得如此修为,功法想必不是凡俗,莫非不曾见过练气之后的功法?”
李清玹听得满头雾水,但听见功法二字,他咬咬牙,将怀中一本秘籍取出,双手奉上。老道士接过一看,忽地一惊。只见秘籍之上,赫然写着:《太上周天功》。
“这老道士,既然出现在这列仙飞升图之内,想必也是修道中人。我把真气运起在眼底,有望气的本领,却看他不透,必定是超出真气外放以上的境界。”
李清玹心中决定赌上一把,暗自想道:“这本太上周天功乃是师父张老道自创,但师父他自身也仅是真气外放的境界,此人修为既然胜于师父,八成不会贪图我这功法。”
只是老道士接过秘籍之后,良久无言。李清玹见状,有些踧踖不安,心中暗道:“他的反应,怎如此奇怪?以他的修为境界,面对一本止步于真气外放的功法,不应该是如此才对!”
李清玹心中有些局促不安,但眼前这位明显是境界极高的修道人,仙风道骨,气息平和,愿意和他交谈,要是错过这次机会,不知何时才能有这般机缘?
师父他修道近百年,寻仙问道数十年,也不曾见过一个超出真气外放以上的修道人。有此前车之鉴,李清玹哪敢迟疑,只得坦然相告,只盼对方结个善缘,给个指点。
等了半晌,见老道士还无动静,李清玹深吸口气,心道:“他能够在列仙飞升图之内,想来在修道人里,修为也是出类拔萃的。难道是这功法对他有些用处,触类旁通,有了感悟?”
“原来这功法修行的乃是先天元气。”老道士长出一口气,颇感唏嘘,道:“难怪没有境界之分。”他又把视线投在李清玹左掌中的雷印,沉思道:“先天元气,乃人体之内的本源祖气,你修炼的真气既是先天元气,便堪称直指大道本源。”
“有了这等上体天心,亲近自然的先天元气,能够从金蝉羽化当中悟出缩地成寸,也在情理之中。”“这雷霆本是金蝉的劫数,却感应到先天元气,在你体内转了一圈,凭借功法运行路线,而凝结雷印。”
老道士微微点头,说道:“如此看来,你能获得两大秘术,情有可原。”直指大道本源?李清玹听在耳中,心中大为震惊。而且老道士语气凝重,让李清玹为之震惊不已,暗自道:“莫非这功法不是师父他老人家所创?也不对,师父他没有必要瞒我,难道他误打误撞,另辟蹊径?那我今后该如何修炼?”
就在李清玹心中若有所失之时,那老道士也皱着眉头说道:“这功法出自于哪位高人?可又不对。”“能够创立这等直指大道本源的功法,想必是对修行本质极为了解,对这天地至理以微知着。”
老道士沉吟着道:“可是这功法之中竟有许多纰漏以及错论,这些纰漏以及错误言论都极为浅显,按说能够创立这等功法的高人,怎么会犯下这般浅薄错误?”
李清玹微微叹道:“这功法乃是家师所创。”“哦?”老道士惊疑道:“你既然拜入这等高人门下,怎还不识得境界之分?”李清玹低声道:“家师修行数十年,一生寻仙问道,也仅是止步于真气外放之境。”
“什么?”这回,老道士面色惊变,为之动容,“这怎么可能?”李清玹沉吟了一下,说道:“家师对修行之事,虽止步于真气外放,但看得甚远。这里有一笔记,乃是家师对于符道的认知见解,请先生观看。”
第52章 境界划分
老道士来了兴趣,接过笔记,就即翻阅。李清玹在旁等候,他甚是敏捷聪慧,不知不觉间,就把称呼从较为生疏的前辈二字,转为先生,稍微显得亲近了一些。
过了良久,老道士将笔记递还,只叹道:“果然是个天纵奇才,对于修道认知见解,竟看得如此清晰透彻,难怪能够创出这本太上周天功。”
“也亏得他修为止步于此,才会把精力放在其他方面。倘如能够继续修行,只怕也是一心修道,求得道果,断然不会再对这些道理本质进行解析,观得透彻。”
老道士疑惑道:“只是我有些疑惑,这等天才,怎会不识得练气以上的境界?”李清玹本欲答他,却见这老道士皱着眉头,喃喃自语。“虽说修道之人不好在世俗中人眼前显露神通道法,但他好歹也是练气巅峰,得以真气外放,算是个修道中人,怎么就不曾遇上同道之人?”
“难道他身旁另有隐秘?”“还是说有人跟在他身旁数十年,让他和各大门派的修道中人隔绝开来,就如同世俗中人一样,不曾见得道法真相?不过,若是隐藏暗中的那人,能够跟在这老道身旁数十年而隐匿不现,又何不一举将老道打杀,反倒要耗费数十年时光来监守这位老道人?”
“这样未免令人匪夷所思。”老道士思虑良久,终是摇头,看着李清玹,说道:“这是你的因果,该当由你去解开,我便不去费神了。”
李清玹听他推测之时,心中泛起惊涛骇浪,有些百感交集,待到老道士指出因果,才算静下心来。等了片刻,他见老道士还在沉思,似乎在思考那太上周天功,以及那符道笔记的见解。
李清玹退后一步,拱手施礼道:“晚辈李清玹,才疏学浅,虽得这等修真功法,只怕也要步家师的后尘,止步于真气外放之境,还请先生指我一条明路。”
老道士醒转过来,沉吟不语。李清玹又施一大礼,心诚意真,躬身道:“请先生教我。”老道士叹了一声,略一点头。李清玹喜出望外,只觉天地清明,修行前路,已有望开雾睹天。
练气,坎离,龙虎,金丹,元婴,元神,飞升,正是修真的七大境界。当前天地,修道境界自有划分,已非是上古时期只看修为积累深厚,而不分境界高低。
“传闻上古之时,不分境界,只看修为积累深厚,修的又是一口真气,故而称作炼气士。”老道士盘膝而坐,说道:“这本太上周天功,修出来的乃是人身本源之气,跟寻常真气不同,堪称直指大道本源,在上古的炼气功法当中,也属仙品之流。可叹如今天地变化,所以有境界划分。”
老道士说道:“张道人天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