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修仙从长生不老开始 >

第39章

修仙从长生不老开始-第39章

小说: 修仙从长生不老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治国之经史子集,军武秘术,武功秘籍,也有一些。
  作为修炼者,多看书自然也有好处的,比如那十万火急的军情,本来是密语写成,但恰好云苏在王府藏书中见过类似的密语小册,稍加推敲便懂了。
  如今修为大进,看起书来速度自然更快,不过午夜时分,便将这些书看完了。
  “招!”
  云苏盘膝而坐,引动那一丝秘法,只觉得百里之外一点感应浮现,不多时,一道隐于夜色中的亮光就由远及近,翛然射入藏书阁中。
  正是张一凡附身的琅琊灵剑。
  “剑奴拜见先生。”
  灵剑虚浮一旁,张一凡自剑中走出来,由小变大,长揖到地。
  “此番招你来,是为了帮你了却心愿。”
  云苏开门见山,张一凡自然心中有数,跪伏在地。
  他曾经在瓦屋仙游记上说过,若是哪位前辈高人看到了日记,能够悲天悯人主持公道,便永世为奴。
  如今,此事尚未了结,他却提前认主为奴,就算云苏不为他了结琐碎,他原本也是无计可施的。
  但,云苏不是那样的人。
  “有些事情也是时候让你知道了。在你身陷天残剑葬的百年间,那位瓦屋山的炙阳真人已经成为了大成王朝的国师。
  此人祸乱朝纲,以长生药魅惑帝王,更是极力促成了西征乌兰国之事。如今,大成王朝二十万大军已经陷入了绝地,覆灭在即。
  其他的前因后果和诸般猜测,我们便不再赘述了。你既然永世为奴认我为主,这段百年公案便需要做个了结。”
  云苏反复推算过,这炙阳真人虽然罪孽极大,但却和张一凡有一段没有了结的因果,以小搏大,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此入手。
  谁当皇帝,云苏没有多大意见,但相关势力,能作死的最好凭实力作死,能问鼎的最好凭实力问鼎。
  这些王朝更迭,门阀倾覆如果发生在远远的大成王都也就算了,眼不见心不烦。
  但那些鬼蜮伎俩,歪门邪道,若是想走渔阳城而过,那便不能答应了。
  “谢先生怜悯!”
  张一凡想起这一百多年来的种种往事,一时间悲上心头。
  作为修炼天才,却无论如何都敌不过那位走歪门邪道的同门师兄。
  本是年少轻狂,却无论如何都得不到那位师姐的爱慕。
  岁月无情,当年的那些儿女情长和门中旧事,没想到已经发展到了如今的家仇国恨,两族之争。
  “只是小奴如今已经是剑灵之体,不说报仇雪恨了断这场公案,就连行动也是多有不便。何况,即便完整如初,小奴的性情也是漏洞百出,那炙阳贼子百年不见,修为定然早已今非昔比,怕是报仇不成,反而着了奸人的道。”
  张一凡有些惭愧地说道,在主人面前,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自己也觉得修为不够,心性不够,自然报仇无望。
  这一百年来,他其实挺感谢如今已是同门的小白道友,被打得多了,骂得多了,许多想不通的地方居然都想通了。
  何况,见多了那些来闯神山剑葬的修炼者,早已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果附身成剑,琅琊剑自然威力奇大,足以成为真仙手中的神兵利器。
  但作为剑灵来说,却没有自由可言,也无法单打独斗了。
  “以后你我单独相处,无须那么多礼。”
  “是,谨言遵命。”
  张一凡,字谨言。
  “所谓不识神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事已至此,多想无益。这段公案,便由我替你了结吧。”
  “是,听凭先生做主便是。”
  云苏一步踏出,便化作了张一凡的模样,无论是相貌还是气质都没什么破绽,便是一旁的张一凡都看呆了。
  两个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一个凝实,一个虚无,就连剑灵脸上带着的一丝怯怯都被模仿出来了。
  这位主人,真是法力无边,神通广大。
  张一凡连忙一拜,化作轻烟飞回了琅琊剑。
  云苏伸手一抓,便将琅琊剑握住了,张一凡虽然是后天而成,奇遇产生的男性剑灵,但此时融入剑中,已经化作无数冰冷杀气。
  眺望西方,也不知前路有多少杀戮,有多少隐藏的黑手,更不知道那炙阳真人和乌兰国还有什么阴谋。
  “就让‘张一凡’,给你们带去一些久违的惊悚吧。”
  云苏也不知道那些机关算尽的各方势力,如果见到这如同被强化了一万倍的张一凡出场时,又会是何种表情。


第70章 第五枚长生仙令
  翌日,临近午时,阳明府城外,校场。
  云苏化作张一凡的模样,来到了报名登记之处。
  今晨醒来时,识海中那长生云台上方居然又凝出了一枚长生仙印的虚影,上面隐约能见到许多画面。
  那些虚幻的画面中,隐隐能见到渔阳书院,有长得像何不语的人在教书讲课,也有血流成河的战场画面中,有一位持枪立马,身着精钢铁甲,踩踏在尸山血海上,长得很像何不语的年轻将军。
  至此,长生云台上,第五枚长生仙令的虚影浮现了。
  垚(yao)山上入道时,成功凝实了第一枚。
  剩下四枚,一枚和‘人妖之恋’有关,一枚和‘张一凡’有关,一枚和‘王玄机’有关,如今又多了一枚牵扯‘何不语’的长生仙令。
  若是这四枚长生仙令全部凝实成功,对于云苏来说,就意味着不可估量的长生仙缘。
  “来得倒是时候。”
  昨日听何不语说,大军今日午后就要开拔,此时正是最忙碌的时候。
  无数的马车,依然在持续拉来大量的物资。
  有的车拉着刀枪剑戟叉,样式各异,不少兵器都已经生锈了,有的更是连木柄都腐坏了。
  有的车拉着护具,清一色的皮质,几乎没有铁甲。护甲比刀枪剑戟更为紧缺,大多是粗制滥造的,都是一些猎户款式,最简单的不过是用一些猪皮牛皮连夜赶制的。
  其他都是这两日四处凑的一些破烂货,如手编滕盾,护心铁皮,绊马索,木弓一类。
  校场乱糟糟的,有的是木匠和铁匠在紧急修补兵器,有的是官吏在分发口粮,还有的是军士在讲解战斗中的一些技巧。
  唯独东边一小片地方稍微安静一些,都是一些江湖人士。他们自带兵刃,干粮,护具,马匹,伤药,对于上战场也没有那么多畏惧。
  函天城失守的消息,今日清晨就传开了,来自西境三州的第一波难民,以富户大家为主,连夜逃亡,已经抵达了杨州境内的云山县和渔阳县。
  “瓦屋山,张一凡。”
  “多谢张侠士前来襄助乡军,这是您的令牌。”
  军中的师爷,先是见了礼,然后在一面桐木令牌背面写下了张一凡三个字,双手奉上。
  “张侠士,此番兵部员外郎何濡明何大人举大旗聚乡军,只为保家卫国,所有前来相助的江湖侠客都将由何大人亲自统领,除此之外,倒是并无拘束。”
  那师爷又解释了一句,这几日来的江湖之人不少,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性格火爆,平日里都不喜欢被人约束,一些仇人见了面甚至差点当场打起来。
  云苏点点头,跟着引路的小兵到了校场东侧,这里摆了许多桌椅板凳,有人伺候热茶热水,有五百多人。
  有的三五成群围桌喝茶,也有人只是找了个草垫子便席地而坐,大大咧咧,并不太讲究,偶有相熟之人,或是低声讨论武学,或是议论西境的战事。
  大成王朝算是尚武之国,修仙势力虽然不多,但江湖门派却是不少。
  所谓穷文富武,杨州水运发达,盛产茶桑,比起其他的州府要富裕得多,自然练武的人多些。
  云苏环视了一眼,发现这些江湖人倒是多少都有点本事,不说武功有多高,至少无论男女,大多身体壮实,一看就是常年习武的,没有什么软绵绵的奶脸小生和娇俏少女,其中不乏高手。
  此番被朝廷征召,本来就是上战场去杀人或者被人杀的,也就不似平日那些所谓的武林大会,鱼蛇混杂,以吃喝玩乐谈情说爱为主。
  这些人中,普通的练家子居多,滥竽充数的人很少。
  大约有近百人达到了武学二重以上的境界,修为较高的几人应该是一些门派的长老掌门一类的,大多都有五重以上的武学境界。
  其中一个独臂刀客,居然踏入了第九重,达到了先天境界,一身杀意内敛,独坐在边角,不时拿起腰间的酒壶,小酌一口。
  但此人却显得很不起眼,除了云苏外无人察觉,倒是几个所谓大门派来的人,被众星拱月一般围拢着。
  五百人中,女侠占了三分之一的样子。
  只是这些女侠,年龄大多偏大,皮肤粗糙,手脚粗大,并没有几个娇俏女侠,几个稍微年轻一些,有几分姿色的,也被许多人围住大献殷勤。
  云苏在角落里随意坐了一桌,便有小厮摆上了干净茶碗,倒上了热茶,尝了一口,味道居然不错,不是那种粗茶梗子泡的,而是正宗的阳红茶,想来也是以何家为首的阳明府城茶商们的手笔。
  两盏茶功夫后,又有一行人朝校场东侧而来,正是数月前在渔阳城有过一面之缘的巫山剑宫那位姓纪的青年剑修。
  巫山剑宫这次来了九人,为首修为最高的一人已经有第七重的境界,但一身剑气逼人,真正的实力可能超过了第八重的武修。
  云苏当日所见的几人,除了纪平外,就只有走在队伍最后的叶宁了。
  “没想到号称武林剑派的巫山剑宫居然有修炼者,有点手段,那叶宁的伤也已经痊愈了。”
  短短时间,纪平的武学修为已经踏入了第五重,叶宁却跌落了境界,如今只有第二重的实力了。
  云苏对巫山剑宫了解不多,只是看到纪平身上有一股特殊的剑意,显然不可能是他自己领悟的,那是修炼者强行注入进去的一股剑意。
  至于叶宁,身上也有修炼者留下的气息。
  但这个修炼者,修为似乎并不高,也就是堪堪引气入体的程度,只是仙武同修,可能实际战力会比寻常修士强一些。
  云苏对他们的奇遇并不感兴趣,也不太关心那背后的修炼者,倒是长生云台后面那一株隐于虚空的参天古树,因为巫山剑宫的五人长出了一个绿芽。
  最开始的时候,绿芽还有些模糊不定,近日却是又长大了一丝,有吐叶的趋势,而上面隐隐可见的巫山剑宫五人,已经有两人变得模糊,反而是纪平和叶宁二人,清晰了一些。
  除此之外,在那绿芽一旁,居然又隐隐有绿意涌动,很可能是要长出又一个嫩芽,凝神感应过,觉着和燕專е莘较蛴泄亍
  这虚空古树至今连一个绿芽都还没长好,似乎比长生仙令还晦涩神秘一些。
  云苏暗暗起了心思,准备一路上好好观察下,看看这绿芽和巫山剑宫的二人到底有什么联系。
  巧合的是,巫山剑宫的人也不喜欢凑热闹,甚至好像在这杨州三府之地也没多少朋友,反而让人退避三舍,一行人直接走到云苏这边找了几桌坐下。
  因为没有更多的空座了,便有人想和云苏挤了一下。
  “巫山剑宫纪平见过兄台,不知可否方便拼一下桌?”
  云苏点点头,也不多说,只是喝茶。
  “多谢。”
  纪平谢过后,就把叶宁也拉到了这一桌,叶宁也拱手行了礼,比起当日那个桀骜少年,似乎眼神中少了一些孤傲,但却又多了几分心气,两人靠边一些坐下。
  二人喝了两碗茶后,便闭目凝神,不管闲事。
  午后,一阵嘈杂传来,却是那杨州督战官何濡明来了。
  整个校场,连同外面野地里驻扎的,大约有一万人左右,三四成是各县的军士差役一类,剩下的六七成就是各地的乡军民团一类的。
  说是一群乌合之众,丝毫不为过。
  除了禁军亲兵,何濡明还带来了近百人的何家子弟,何不语更是身着一身精铁锁甲,骑着一匹热血宝马,手中提着一杆约有丈长的镔铁长枪,杀气逼人,和往日那渔阳书院的夫子模样,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云苏远远瞧了一眼,不由想起了脑海中一位大文豪,此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想到那位惊才绝艳文武双全,最终却又壮志难酬的大佬辛弃疾,略有感慨,不禁觉得此时此刻颇为应景,便轻吟了两句。
  “好诗,好句!”
  纪平闻言,却不禁抬起头来,看了一下这独自喝茶的中年剑客,觉得他身上有一股岁月沧桑,却不知来自何方门派。
  云苏微一拱手,也不多说,继续看那何濡明登台讲话,都是一些慷慨激昂之词,听的在场的兵卒和武林豪客们热血不已,倒是一些真正的高手,还有眼前的巫山剑宫之人,神情镇静,淡然处之。
  接着,有数十名军士抬出了许多铜钱,凡是参加乡军的,每个人当场就能领到一百文铜钱的安家费,五百多名领到了令牌的武林人士,待遇更高一些,一人能领到五两银子。
  “安家银钱,人人有份。埋锅造饭,午后开拔。”
  何濡明一身亮银铁甲,振臂高呼,便拉开了分钱的序幕,校场边一头头早就去了皮毛的猪牛羊,也开始下刀分肉,准备午饭。
  有的江湖人士手头紧,便收下了,也有更多的人性情豪爽,接过银子后,运起内功随手捏碎,化作一粒粒小银角儿,随手抛向那些乡军士卒,顿时引来无声道谢和欢呼声。
  如云苏和巫山剑宫,独臂刀客这些人,并没有要银子。
  何濡明一番极具煽动性的话,外加派发安家费,还有午饭的大鱼大肉,极大地冲淡了兵卒乡农们心中的畏惧,有钱拿,有肉吃,前路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
  午后申时,战鼓震天,牛角连营,大军就此开拔。


第71章 怪雾
  大军一路西行,走得很快,仅仅两日时间就出了杨州,接着过了渝州,甯(Ning)州。
  半路上,何濡明接到了八百里加急的圣旨,擢升他为兵部侍郎,定西大将军,全权主持杨、渝、戎、甯四州的御敌大计。
  就连这支乌合之众,也得到了一个响当当的番号,定波军。朝廷希冀这支大军能平波定澜,逆转危局。
  原本一万多人的队伍,随着各地的守备军和乡团加入进来,几天时间就已经扩大到了五万多人。
  何濡明对外号称十万大军,打出了剑指乌兰的定波军旗号,指挥着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前进,丝毫不遮掩行踪,只差敲锣打鼓了。
  这支主要由四州的官府和富商地主们组织起来的人马,一路上都有充足的补给,就连肉食一类的干粮都人人有份,而且越朝西走,兵器和护甲倒是越来越多,愈发精良。
  各地的武备库都打开了,几乎是不惜代价地在疯狂武装这一支炮灰军队。
  因为局势完全如同何濡明所说,这几万人将会是两个月以内,西境唯一能组织起来的援军了。
  被乌兰铁骑蹂躏久了,西境三州无论官员百姓,都有一个共识,那便是不抵抗就会死,即便保住了一条命,也会被抓回草原做奴隶。
  乌兰人连猪马牛羊都不放过,更何况是人,在乌兰大草原上,奴隶是一种商品,和牛羊一样是可以交易的。而在大成王朝这片土地上,奴隶制度已经被废除近千年了。
  夜幕时分,大军在一个叫渭原的小县城外扎营,一顶顶刷满桐油的帐篷立了起来,连绵不绝。
  县令更是亲自带着城中百姓前来犒劳,埋锅造饭,热闹非凡。
  “张大哥。”
  纪平手中提着两个牛皮囊袋和两个油纸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