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穿越大封神 >

第105章

穿越大封神-第105章

小说: 穿越大封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当太阴太阳汇聚之时,撕扯虚空,扭曲时空,黑洞逐渐壮大,又有太阴太阳之力源源不断的提供能量,黑洞逐渐与世界之力对抗起来,因此发生了这一场灾难。
  “不!”
  “救我!我不想死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股吞噬之力太。。。。。。”
  一阵阵惨叫传来,一个又一个武者身子接连翻滚,被黑洞吞噬,声音戛然而止,消失长空。
  很快,太阴太阳之力的消失,黑洞再无力支撑,逐渐被世界之力覆盖;一刻钟后,黑洞消散,世界重新恢复光明。
  天空清明,白云依旧,蓝天碧水,许多人劫后余生,恍如梦中,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并不是在做梦,而是真真切切发生了。
  大都地上,那一片方圆数百里的空白大地便是最好的证明!
  那里的大地,凭空下沉了八九寸,好似被人硬生生的拔地而起一般,一切成空!
  “全真弟子听令,护着师尊与演山先生一同撤出去!”
  全真七子之马钰看着互有损伤的双方,开始下令,率先脱离此战,向大都城外退去。
  “武当弟子听令,撤!”
  “峨嵋弟子听令,撤!”
  “昆仑弟子听令,撤!”
  “。。。。。。”
  一支又一支武林门派选择了撤离,他们已经救回了被困的门人,初步达成目标;经此一战,蒙古与汉人武者尽皆伤亡不小,炼神级武者陨落数十名,已经支撑不起再次大战,只能选择罢手。
  。。。。。。
  “太可怕了!”
  李林早已经退后出去,但饶是如此,一股危险激动弥漫心间,浑身冷汗淋漓。
  “教主!”
  李林身旁不远处,鹰王、蝠王二人携着赵敏出现;他们听从李林的吩咐,从客栈地道离去,并没有插手这场大战。
  “李教主,真是好心机,没想到在大都城还有这样一个据点。”赵敏抿了抿红唇,一脸不甘的说道。
  “黄裳与少林老僧两败俱伤,双方尽皆损失惨重。。。。。。”李林不理睬赵敏,看着不远处互相对峙的双方,道:“武当、丐帮、峨眉已经开始撤退了,我们也离开吧,此战落幕了。”
  “可是教主,汝阳王还有蒙古北方监督拖雷,他们。。。。。。”蝠王阴恻恻的说道,惹得赵敏又是一阵怒目而视。
  李林摇摇头,他已经看到汝阳王与拖雷被蒙古紧紧护住,就算能够杀了这二人,自己也不一定能够离去。
  闻言,众人只得作罢,率领明教弟子也退出了大都城。
  “蓉儿,跟我回东海吧。”不远处,黄药师看着一个小乞丐,叹息一口气,说道,“你现在帮不了他。”
  小乞丐不语,只是咬紧了红唇,一言不发,直到李林的身影消失,她才缓缓离开。
  “叮咚!恭喜主人获得大都之战胜利,斩杀诸多炼神强者,获得天地气运百分之五。请主人再接再厉!”
  李林刚出大都,系统便传来了提示音。
  此战之后,大都震动!蒙古震动!天下震动!
  这一战,揭示了蒙古并非不可战胜,所有汉家子弟信心高涨,或投奔宋庭,或投奔起义军,积极参与打击蒙古。
  不久之后,又有两道消息传来,震惊了世人,让天下形势大变。
  月初,宋庭大将张俊收复郢州,贺顺收复荆门,刘全在冢头、樊城、郎神山三次击败蒙军;月中,在内应的支持下,宋军顺利推进到襄樊地区,收复樊城。
  月末,在宋庭文天祥、孟珙强大的攻势下,荆襄地区全面收复。
  西南方面,明教起义军大败蒙古大军,击杀蒙古大将塔海、秃雪,收复整个川蜀。
  至此,蒙古一统天下的妄想全都破灭,不仅丢了襄樊,更是连川蜀地区都丢了;而且,北方地区,各路起义军层出不穷,这边刚刚镇压下去,那边有开始肆虐起来,让蒙古高层头疼不已。
  不仅如此,还有武道强者,身入城镇,击杀蒙古任命的官员,将头颅悬挂城墙之巅,震慑诸人!
  一时之间,蒙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草原之上,刚刚从昏迷中苏醒的成吉思汗大怒,立即派遣蒙哥率十数万大军进攻襄阳、忽必烈率大军进取西南川蜀。
  倏忽之间,天下再一次风起云涌。
  。。。。。。
  李林离开大都,回到光明顶,明教大殿,刚刚突破修为,他又得到明教占领川蜀之地的消息,立刻南下,坐镇西南。
  一晃之间,半个月过去了,在刘伯温、李善长等人的帮助下,川蜀地区逐渐开始恢复了秩序,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一日,李林与众人在府上商议。
  “蒙古忽必烈来袭,宋庭态度暧昧,峨眉等武林门派不服管教。。。。。。”李林目光灼灼,看着众人,大袖一挥道:“都说说吧,本教主现在该如何做?”
  “教主,属下以为,此时宋庭依旧为正统,我等可先向宋庭臣服,获得爵位,名正言顺;而后请宋庭派大军来援,宋庭要掌控西南,必然欣喜;等击败蒙古,宋庭大军不会离去,教主可与之虚与委蛇,暗中发展力量。”
  “一旦时机成熟,教主或可遣一军北上,攻略山西;亦可派一军南下,攻入大理,不断发展壮大。”刘伯温率先说道。
  “教主,属下以为伯温说得不无道理;然,我教当务之急,不再蒙古,不再宋庭,而在内部。”李善长抬起头,狭长的眼眸露出一丝狠辣。
  “攘外必先安内,教主当先平定峨眉等武林门派。这些门派立足川蜀多年,根深错结,若其与宋庭勾结,则我明教一举一动都脱离不了宋庭的监控。请教主明断!”
  “伯温说得是未来,善长说得是现在,都有道理。”李林微微点头,目中闪过一丝精光,“伯温,按照你的想去,去与宋庭联系。”
  “诺!”刘伯温拱手。
  “善长,锦衣卫抓紧时间渗透各派,三天之后,我要川蜀各大门派的底细呈于我的案前。”
  李林起身,淡淡之中透着一缕杀机:“效忠的、反抗的、假装臣服的、摇摆不定的、藏头露尾的。。。。。。本教主要知道个一清二楚!”
  “诺!教主放心!”李善长心中一紧,赶忙说道。
第205章
  三日之后,李善长将锦衣卫的调查呈上李林的桌案前。
  李善长站立一旁,恭敬说道:“请教主过目!”
  李林打开案卷,上面记载:“九月十七日,峨眉金顶大殿,灭绝师太与青城掌门、唐门门主等数十名掌门闭殿商议大事,内容未知。”
  “九月二十二日,川蜀各地,明教起义军受到不同程度的攻击,死伤两百三十余名。”
  “九月二十五日,断剑门拒绝臣服明教,悍然杀害明教使者,割下首级,头悬门前。”
  “十月二日,以唐门为首,川蜀煤炭、铁矿等资源被掌控,不与明教交易,若交易,价格高升百倍。”
  “十月六日,川蜀米粮价格等生活用品飙升,民心浮躁。”
  “十月十日,明教分舵遭到大规模袭击,死伤上千。”
  “十月十一日,明教起义军发生营啸,虽最后被镇压,但亦死伤数千人,军心浮动。”
  “十月十三日。。。。。。”
  “哼!”李林大手重重一拍,“好!真好啊!峨眉、唐门、青城、断剑。。。。。。川蜀之地,大大小小两三百座门派,竟有大半参与,这是要逼我明教大开杀戒吗?!真是好大的胆子!”
  “教主息怒!”李善长愧色道:“这些门派牵连太广,足有上万武者,若是一旦动手,必然会致使川蜀发生更大的动乱。。。。。。”
  李林直接打断了李善长,淡淡道:“善长,你的意思是劝我好言安抚吗?”
  李善长苦笑着道:“若在之前,属下定当劝教主永绝后患,现在。。。。。。请教主三思!”
  他咬了咬牙,心中一阵无力,实在是因为此事太过重大了,可以说,一旦动手,川蜀之地大半个门派都会受到牵连。
  李善长一开始以为,明教打败了蒙古,这些川蜀门派纵然不会欢迎,但也不会反对,现在看来,是他想当然了,川蜀门派对明教的恨意绝对不会低于蒙古人多少。
  “教主,属下曾得到消息。”忽然,李善长想起了什么,又道:“当日峨眉闭殿议事之时,曾有太监出现过。但无法确认真假,因此,锦衣卫并未奏报。”
  “不用确认了。”李林拂袖,道:“这是宋庭与川蜀门派联合起来。。。。。。”
  话未说完,小昭出现在殿前,轻声说道:“启禀教主,伯温先生来了。”
  李林皱了皱眉,“请他进来。”
  “伯温?他不是去与宋庭联系了吗?难道。。。。。。”李善长心中一动,拱手道:“教主,只怕伯温此行徒劳无功啊。”
  “无需着急。”李林不动声色道:“先看看宋皇如何说。”
  “拜见教主!”刘伯温快速走进来,躬身说道:“教主,属下无能。宋皇太无诚意,言教主若孤身入京城,并将明教起义军之兵权交给朝廷,便可得到救援。”
  “先生请起,此事怪不得先生。”李林扶起刘伯温,“既然宋皇无诚意,川蜀教派又暗中作乱,二者皆无视川蜀汉人。那么我明教也无需再顾虑许多了。”
  “教主是想。。。。。。”
  李林来到桌案前,挥手写下一则命令,冷冷杀机直透虚空:“命徐达率三万明教起义军,对峙忽必烈,务必坚持三月,越长越好;命明教各分舵、各驻守军,围剿当地川蜀门派,顺者昌,逆者亡!”
  “教主,川蜀势大,又有宋庭为援,更有蒙古虎视,稍有不慎,恐怕大好局面就要毁之一旦。不如,先搓蒙古之撄锋,使蒙古铁骑不敢有所异动,再安抚内乱。”李善长道。
  “不然!”刘伯温反对,“教主此举,置之死地而后生;虽有危险,但一旦成功,我明教涅槃而生,势力将会猛增,川蜀之地也会牢牢掌控于手,足足省下数年功夫。”
  “届时,各派不敢异动,宋庭不敢无礼,蒙古不敢相向,我明教便可安心发展!”
  “伯温所言不无道理,只是。。。。。。”李善长也很心动,但这里面的变数太多了,让他一直无法放心下来。
  “善长不必忧虑。忽必烈大军虽众,但有徐达、常遇春与之对峙,足以支撑数月。”李林淡淡道:“数月的时间,足够我们平复内患了。”
  见李善长还是很不放心,李林挥手,立下决断:“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当夜,李林命令传达到川蜀各地,明教各分舵、锦衣卫、驻守军三方势力合作,血雨腥风,人头滚滚,一片血色浸染川蜀灿烂的蓝空。
  “十月十五日,川蜀大派断剑门被明教分舵屠戮殆尽,门主悬于城池之上,警告世人!”
  “断剑门附近,与之勾连的数名商贾、世家被抄家,流放西域;同时,平分米粮、油盐,平复物价,恢复川蜀秩序。”
  “十月十六日,青城派等十数大小门派遭到明教袭击,青城掌门率领精英弟子杀出一条血路,直往峨眉而去。”
  “十月十八日,唐门暗器震惊川蜀,击杀数十名明教高手;鹰王亲临,亦遭重创,但其却临阵突破,凝聚法相,压服唐门门主,收服唐门。”
  “十月十九日。。。。。。”
  这场杀戮,在川蜀大地上肆虐而起,宛如一场红色恐怖,令人震恐。
  许多人都认为明教疯了,胆怯者,立即臣服效忠;犹豫不决者,受到明教重击,也选择臣服;冥顽不灵者,抄家灭门,重则斩首,轻则流放西域,或编入明教俘虏,若有战功,也可逐步晋升。
  整整一个月过去了,川蜀大地门户紧闭,但一些风声还是流露了出去,惹得天下群情激奋。
  宋皇发出谴责,孟珙驻扎襄樊的大军蠢蠢欲动,兵锋若隐若现;大理段氏亦派出军队,威胁川蜀地界。
  蒙古一方大喜,忽必烈竟然暂缓进攻,派出使者前往宋庭与大理,意欲联合之心,昭然若揭。
  李林却不担心,依旧不慌不忙,川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轻易间不能攻破;当初,若非明教早有准备,派遣锦衣卫潜伏,又有各地氏族与门派相助,想要攻取川蜀,还真不可能。
  但现在,李林与氏族、门派反目,不得不下令围剿,故对内血色镇压,对外则派出明教精锐之军分守各地要塞,阻挡蒙古、宋军、大理三方势力。
  徐达依旧率三万明教大军对峙忽必烈;常遇春南下,统率五千明教大军阻拦大理;蓝玉前往襄樊一带,统军一万三千余,扼守宋军攻势。
  足足近五万大军,皆是明教精锐,虽不能攻城拔寨,溃敌千里,但若要固守,却是足矣。
  一个月后,蓉城,府衙。
  李善长拿出锦衣卫密信,道:“教主,锦衣卫密报,川蜀各地,除峨眉外,大都已经平定,逐渐恢复秩序。这是各方奏报。”
  密报上这样写道:
  “川蜀各地总共三百二十八座门派,大都臣服。共击杀各地反抗武者两千四百余人,俘虏三千八百多名。”
  “。。。。。。各地金银共计两千多万两、粮草数十万担,盐、铁、茶叶等各种生活用品足有十数万吨。。。。。。”
  “嚯。人口由五百多万一下子变成了八百多万,啧啧啧,这些世家大族、武林门派啊。。。。。。”李林随意翻了翻,问道:“善长,这些都是从各地缴获的物资?明教军中如何,可有欺上瞒下之举?”
  “教主放心,有锦衣卫监督,无人敢犯;若有犯者,一旦查实,严惩不贷!”李善长表明自己的态度,道:“更何况教主赏罚分明,毫不吝啬,大家不需要如此冒险。”
  李林若有所思,轻轻说道:“那就好。不过,此事不能放松,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彻查清楚。我给他们的,他们才能拿;我不给他们的,一旦有人拿了,没有被发现,算他走运。若是被发现了。。。。。。那就杀,杀到无人敢犯为止!”
  “诺!”李善长感觉到这股刺冷的杀机,浑身冷汗淋漓,大气不敢出,连声说道:“教主放心便是。”
  “恩,对了。各地驻守军、分舵、锦衣卫伤亡如何?”李林想了想,“该治疗的治疗,该奖赏的奖赏,丹药如果不够,就来找我,一定不能让我明教子弟无辜惨死!”
  这一战,李林收获了大量的万界币,足以支撑各种兑换。
  李善长道:“此战初期,明教子弟伤亡颇重,但随着各门派武者选择臣服,明教子弟的伤亡也减弱下来。至今,不过死伤一千多人。只是。。。。。。”
  “只是什么?说!”
  “诺!”李善长拱手言道:“只是青城等各大派余孽藏身峨眉,天下武者也大都汇聚,足有五千之数。明教弟子、驻守军还有锦衣卫联手,攻了数日,虽有鹰王、蝠王等出手,但峨眉一方也有数名炼神强者镇守,一直无法攻破。。。。。。”
  “哦?”李林英眉一挑,道:“峨眉吗?只剩下峨眉了?”
  李善长道:“只剩下峨眉了!”
  “那就去峨眉,彻底平定川蜀之祸!”李林长身而起,威压若山岳,沉重无匹,整个大殿都在被压迫一般:“本教主倒要看看,峨眉有何胆气,敢与我明教作对?!”
第206章 峨眉金顶 葵花老祖
  峨眉山,位于川蜀境内,地势陡峭,层峦叠嶂,风景秀丽,气象万千,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远远望去,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臻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分外迷人。
  金顶之上,一座座大殿耸立,藏于山中,若隐若现;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种奇异景象,更是壮丽无边。
  此时,峨眉山上,数千人汇聚,川蜀各地氏族、豪强、武林门派,全都齐齐汇聚于此,声势浩大,有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