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剑游记-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剑雨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被破灭了。
他本来以为昨夜师父认定的天命渡劫之人就是他,没想到竟然会是小德。
一时之间,剑雨内心空荡,仿佛生无可恋,忽又想到父母之仇,心中怒火中烧,誓要报仇,随即又想起师尊对自己的疼爱与一片苦心。
百感交集之中,剑雨疯狂的大喊大叫着冲出了剑阁,消失在了剑峰之下。
剑圣看着自己的徒弟,无奈的摇了摇头。
师父果然不能代替父母。
这些年来他除了教授剑雨武功和仁义道德之外,很少和幼年时那般与剑雨谈心,以至于剑雨发生了变化,他却没有发现。
“卜兄,小雨得我一身真传,以其心智,如若潜心修炼两年,悟得完整不杀之剑,江湖之上将鲜有能与之交手者。”剑圣看着卜算子缓缓的说道。
卜算子听完剑圣之话后,面露疑惑,猜不透剑圣到底是何意思,是提醒自己等人小心剑雨归来之后的报复,还是暗示自己应该派人立即追杀剑雨,但是卜算子却无法明问剑圣此话到底是和含义。
“当年天师袁天罡和李淳风算得盛世之下将有一天下劫,太宗皇帝派三藏大法师前往西域佛乡,求得一渡劫圣器,名曰诃德剑。”剑圣不再管卜算子而是对着剑阁广场中所有人说道。
“如果老夫没有猜错的,唐吉少侠手中的便是诃德剑,而小德少侠的功力更是深厚,则根本不需要老夫这一身功力。”
“所以,这把新星之剑,就赠与小德少侠,当年东瀛剑圣入魔,被老夫斩杀之后,曾说过二十年后,他的传人将会再来中原。”
“如果老夫没有猜错的话,五年之后东瀛传人再来之际,就是天下劫现之时,至于能否渡过这天下劫,就要靠你们年轻人了……”
说完之后,剑圣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已然西去。
……
……
剑雨一路狂奔来到剑峰一处陡峭悬崖边上,精神恍惚。
“剑兄,你的身份小道早已告知,如今只是证实,何必如此沮丧。”
只见峭壁之上坐着一人。
那人身穿紫色道袍,手持拂尘,背缚长剑,头戴道冠,面容俊俏,双眼极位清明。
正是那指掀涛澜的劫无心
剑雨看见劫无心之后,脸上表情接连变化,最后仰天长叹一声,坐在了劫无心身旁
“你和雪初晴是何关系。”剑雨心情平复,笑着问道。
“没有关系。”劫无心懒散随意的答道。
“好吧,我两其实是亲生兄妹。”劫无心见剑雨盯着自己,根本不相信自己所言。
“好吧,其实我两是一个人,我就是雪初晴”见剑雨仍旧不相信自己,劫无心无奈的说道。
“你成功策反我了,我决定加入全性殿。”剑雨看着满脸无奈的劫无心,神情严肃的转移了话题。
“不枉我这些年的努力了,回去给你申请个圣子的位置坐坐。”劫无心见剑雨神情严肃,仍是懒散随意的说道。
“我很好奇,天下劫降临,全性殿也无法避免,你们为何却这么积极。”剑雨疑惑的说道。
“首先,我们的积极,并不是积极促使天下劫降临,而是积极的为渡劫做准备,所以我们早就知道渡劫圣器在唐吉的手上,其次,我们对天下劫并不畏惧,不像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听到别人可能引发劫难,就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迫害他人,既然是劫,那么是避不了的,所以只能通过积极的准备来渡过,最重要的是,平淡的江湖实在是淡出个鸟来,我真的接受不了。”
“最后的理由才是事实,前面几个之时你的借口”
……
……
两年前剑雨练武达到瓶颈,于是剑圣让其下山入世修行。
江湖经验不足的剑雨,在追杀梅山六恶的时候中了埋伏,陷于苦战之中,就在这时劫无心突然出现,两人联手抓捕了梅山六恶。
从此两人成为了交心好友,无话不谈。
同时劫无心也告诉剑雨自己其实是全性殿之人。
对此剑雨并没有什么反感。
因为剑圣自幼就教他一个人的民族,身份背景,并不能决定他的心是善是恶。
之后劫无心告诉了剑雨其可能是东瀛剑圣的儿子。
剑雨当然不能接受,两人大干了一场,几乎要同归于尽。
后来劫无心又给剑雨出示了各种各样的证据。
渐渐的剑雨也开始怀疑了起来。
因此剑雨一直活在煎熬的痛苦当中,当一起都水落石出之后,剑雨的内心反而轻松了起来。
第一卷品剑大会完。
(第一卷写完之后发现设定有了很多毛病,主角起点太高,后边太容易天花板了,还有就是各种重要人物出现的太早,也不利于剧情的推展,各位亲爱的书友,在第二卷中劣者会尽量避免雷区,讲这些故事再圆回来。)
………………………………
三教论典
………………………………
第一章 三教论典
意识之境的天净沙中,抬眼望去是一片无垠的沙漠。
灼灼的烈日,照耀着那晶莹的不杀剑牢。
剑牢之中,一个和尚盘膝而坐。
这和尚二十来岁,身披七彩袈裟,满头禅心舍利,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庭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
闭目诵经间,身后隐有无色霞光乍现,仿若如来转生,菩提再生。
忽然间,那和尚停止诵经,缓缓的睁开双眼。
只见不杀剑牢中出现一道人影,那一人一袭白衣,正是天下第一高手剑圣叶凡。
“你要走了?”和尚看着剑圣的身影,开口问道,声音如黄钟大吕,静人心神。
“没错,放心不下,过来看看。”剑圣淡淡的说道,眼神之中却充满了对苍生的怜悯。
“你似乎并不像以前那样担心,难道你不好奇我现在究竟是谁?”听见剑圣语气,和尚开口问道。
“不管你是谁,老夫都已经没有能力再束缚你了,你若成圣,苍生之福,你若为魔,天下之劫。”
剑圣说完之后,认真的看了和尚一眼,随后长叹一声,身形消散于虚空之中。
看着剑圣消失的身影,和尚身上斗气释放,那由无数不杀剑意组成的剑牢开始颤抖了起来。
片刻之后剑意溃散,剑牢消失。
三身果报自凡根,六界因缘无了痕。
善逝从来非本愿,奈何渡我不渡她。
随着和尚语落,天净沙也随之消失。
……
……
镇魔狱第三层关押着的,都是十恶不赦之人,因此即使天后大赦天下,镇魔狱一二层中都有囚犯释放,唯有第三层中却没有释放一人。
在一处幽暗的牢房之中,有一女子手脚被精钢铁链锁住,全身三十六处死穴和七十二处大穴,也都被降魔钉封锁,琵琶骨更是被两弯寒铁钩镰穿透,被吊在空中。
女子饮食由监管之人喂食,身体被插入导管,用以方便解手。
除了每半个月有婢女来给女子洗澡外女子十二个时辰都被十八名上镜高手监视着。
女子紧闭双眼,一动不动,如果不是时不时会有细微的呼吸声传出,绝对有人会以为女子是个死人。
就在那和尚离开天净沙的一刻,女子似有所感,睁开了双眼,嘴角微扬,眼神如痴似怨。
……
……
时间是治疗失恋的最好良药。
唐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谈过恋爱。
他不知道雪初晴是真的失忆,还是假装失忆。
如果说雪初晴是假装失忆,那西子湖畔之中,唐吉清晰的感觉到了来自雪初晴的那抹似水柔情。
距离品剑大会结束已经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唐吉伤心过,自闭过,抑郁过。
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就放下了,没有任何理由,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他开悟了。
如果想让一个人快速的成长起来,那就让他失恋一场,最好是撕心离肺的那种。
唐吉开悟之后,决定继承自己的天命,于是在与孔昭林等人辞别之后,唐吉和小德去了趟偃冰楼,偃冰楼主为唐吉量身打造了一件玄冰宝甲。之后两人乘船一路向东,来到了岭南道。
……
……
这日,唐吉和小德两人来到竟州城的一间书馆,两人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等待说书先生的开讲。
在大唐江湖,如果你没有家族门派,又没有银两去星辰阁购买情报,并且想获得江湖最新动态的话,那么你就只有一个去处。
书馆。
传闻星辰阁每天都会把江湖上发生的最新动态,分成冷热两类,甲乙丙丁四级,然后传到全国各地的分堂去
而那些说书先生大都是星辰阁之人,他们每天晚上会根据自己所在城镇的环境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加工,作为第二天自己在书馆说出的内容。
虽然唐吉手上有星辰令,但是这江湖每天发生的新鲜事情实在太多,唐吉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
因此唐吉还是比较喜欢到书馆去了解最新的江湖动态。
虽然距离剑圣仙逝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但是如今各大书馆中的说书先生们,最喜欢说的还是剑圣叶凡,一喝吓退全性殿无数高手,以一敌二大败两大魔头的故事。
……
……
“……一代剑圣,就此仙逝,实乃江湖之不幸,大唐之不幸。”
“本来应在九月处举行的,由剑圣叶凡主持的“三教论典”大会,也不得不暂时搁置,不过小老儿收到消息,这“三教论典”将于三十天后的十二月二十日,在泉州城举行,由那第一神探狄仁杰亲自主持……”
大唐流传着“一府两殿三教四家五派”传说。
所谓一府指的就是天策府,天策府由太宗皇帝设立,位于神都之中,是唯一一个可以不遵守约定,同时涉足于江湖和朝堂之中的组织。
两殿是指江湖中一正一邪两大组织,浩然殿和全性殿。
三教指的是大唐三大思想,儒教,道教,佛教,大唐十道当中无不建有寺庙,道观和书院。
三教当中,儒教讲究经世致用,积极入世,朝廷文武百官大多受儒家思想熏陶;高祖时期尊奉老子为祖,因此道家曾经一跃成为大唐第一大教;太宗时期,道家高人袁天罡和李淳风算得,只有西域佛乡的渡劫圣器方能化解天下劫,使得佛教在大唐广为传播。
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吃。
盛世之下,三教思想繁荣昌盛,但是三教之间的明争暗斗也开始日趋激烈,为了使得三教和平,太宗陛下决定举办“三教论典”大会来决定三教排名,并将先秦十大名剑中排名第二的太阿剑作为三教圣物奖励给三教论典中的获胜者。
“三教论典”大会每隔十年举行一次。
由于江湖中的各门各派或多或少会与三教有所关联,因此由谁来主持“三教论典”大会又成了一个问题。
由于剑圣叶凡,专修剑道,并且为人刚正不阿,不会偏向于任何一方,因此过去的四次三教论典大会,一直由剑圣主持。
但是三个月前剑圣仙逝,大唐境内一时之间找不到能有剑圣般威望之人,使得“三教论典”大会,不得不往后推延。
三教高层对此意见越来越大,无奈之下,天策上将只能邀请声望不亚于剑圣的第一神探狄仁杰前来主持“三教论典”大会。
江湖之中威望最高之人无疑是剑圣叶凡,但是朝堂之中有一人威望不输于剑圣,此人就是有大唐第一神探之称的狄仁杰。
………………………………
第二章 剑盒
书馆中的唐吉听见狄仁杰的名字后若有所思,他想到了狄果儿。
狄果儿送给他了一块令牌,那枚令牌在品剑大会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是这块令牌扭转了整个形势。
侠义听调令。
大唐唯一的一块“听调令”理应在大唐第一神探狄仁杰大人的手中,所以狄果儿的身份肯定非比寻常。
“师父,我们接下来去哪啊?”吃完一条烤鱼的小德抬头问道。
“泉州。”
唐吉想去看一看狄仁杰,或者说是想看一看狄果儿。
……
……
夕阳西下。
两道人影行走在宽敞的管道之上。
一人,一袭白衣,手握一柄长剑,漆黑的剑鞘上刻满了梵文
另一人,同样一袭白衣,手握一柄长剑,漆黑的剑鞘上以楷书刻有八字“名剑无锋,非攻不杀。”
两人正是欲赶往泉州城的唐吉和小德。
“驾,驾,驾”
随着马蹄声的渐进,三匹骏马出现在唐吉眼前,骏马之上的三人,身穿黑色夜行人,头戴斗笠,使人看不清他们的面貌。
三人来到唐吉二人身前,停了下来。
“敢问两位壮士,有否看见一个身穿青色道袍的中年道士?”
为首一人见唐吉两人一身江湖中人打扮,当下客气的抱拳行礼之后,询问道。
“劣者一路行来,只在不久之前,遇到一辆马车行去,马车中是否有你们所说之人,劣者就不甚清楚了。”唐吉将那人客气的询问,当下行礼答道。
“多谢。”
听完唐吉所言之后,三人不再多言,匆匆离去,似要追赶马车。
见三人离去后,唐吉二人继续赶路。
“师父,看兔子,有野味吃了。”
小德说完之后,就朝着兔子扑了上去。
唐吉看着钻进树丛中的小德摇了摇头,随后找了一棵大树,靠下休息。
迷糊中的唐吉感觉到有液体落到脸上,抬头看去,当即吓了一跳。
只见一中年道士,背缚剑盒,手持长剑,从天而降,正朝自己攻来。
唐吉本能的施展开从诃德剑鞘的梵文之中习得的玄妙身法,躲过了那道士的偷袭一剑。
那道士见唐吉躲过自己的偷袭,猛提一口真气,一连朝着唐吉刺出了十多剑,都被唐吉以玄奥步法躲过。
道士一口真气耗尽,身形不稳,身体倒靠在大树上,并且身上伤口裂开,鲜血顺着手臂流了出来。
“这药有止血的作用。”唐吉看见眼前道士血流不止,似乎受伤严重,从身上拿出一瓶上官雪给其的止血散,递了上去。
“多谢。”那道士认识那瓷瓶出自杏林苑,当下既不怀疑,也不推辞,接过了药瓶,随后脱掉道袍,将止血散洒在伤口之上。
唐吉只看那人身上有不少深可见骨的伤痕,不禁打了个寒颤。
再看那道士虽然将道袍尽去,却仍旧将身后剑盒系于身上,不禁好奇的朝着那剑盒上下打量起来。
那道士感觉到唐吉的目光盯在在剑盒之上,立刻变得警惕起来。
“还未请教阁下高姓大名。”
“劣者唐吉,不知道长如何称呼。”唐吉发现那道士非常警惕身后剑盒,当下不再去看那剑盒。
“可是‘罪恶克星’唐吉,唐少侠?”
听见唐吉姓名之后,那道士再看唐吉那刻满梵文的剑鞘,猜到了唐吉身法之后,开口问道。
“正是劣者。”
“贫道赤松子,能在此时遇见唐少侠,真是万幸。”
听见唐吉回答之后,赤松子心中警惕尽除,代替而来的是些许激动之情。
就在这时,马蹄声再次响起,那本以离去的三人竟然是去而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