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仙-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
裹儿不依的跺脚,委屈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去和萧大人说,他的条件……本宫答应了!”
韦后心里也憋屈的很,咬牙切齿道。
“是!”
九娘施了一礼,转身离去。
次日,消息就传来,皇帝将把两个公主嫁给陆文和蒋方,并且不再赐予府邸,只陪嫁大量金银,顿时朝野哗然。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件小事,但象征意义非凡。
历来皇家招附马,都要赐府邸,公主和附马,只能住在附马府中,身边满是眼线,附马的地位和赘婿差不多。
当然,受宠的公主可以随时回宫。
但今次皇帝嫁女,可谓打破了成规,如寻常人一样,出嫁随夫,公主嫁了人,首先是妻子,其次才是公主,而以往,首先是公主,其次才是妻子。
这在本质上,降低了皇家的至高无上地位,而打破这个规矩的,又是萧业。
“哼!”
李旦得知消息,哼了声:“皇兄为拉拢萧业,连脸都不要了!”
“哎~~”
姚崇侍立一旁,叹了口气,他能听出,李旦话语中有种酸溜溜的味道,与萧业的好友联姻,皇帝的地位将更加稳固,越发的难以撼动了。
李隆基却是眼眸微转,萧业做这种事,实际上对他也是有好处的,渐渐凸显出修士的强大和重要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最终他以人皇之身上位铺平道路。
只是不便说出罢了。
“大王,右肃政台御史大夫萧业求见!”
这时,有太监在外唤道。
“哦?他来做什么?”
李旦浓眉一拧。
李隆基也很惊讶。
姚崇从旁道:“大王,不管萧大人来意如何,切莫失了礼数。”
“嗯~~”
李旦点了点头,唤道:“请他进来!”
“诺!”
太监施礼离去。
不片刻,萧业大步走来,抱拳哈哈笑道:“下官拜见相王!”
“萧大人客气了!”
李旦淡淡一句,直接问道:“萧大人庶务繁忙,怎么有空来孤的府上?”
萧业笑道:“下官是来给相王说一桩喜事。”
李旦颇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怔怔看着萧业不说话。
萧业自顾自道:“皇帝已将两位公主赐婚予陆文蒋方,而我的大舅哥张检还未婚娶,下官突然想起,相王第四女淮阳县主年已及芨,故厚颜来为大舅哥说媒,还望相王玉成。”
“什么?”
李旦、李隆基与姚崇均是大吃一惊,面面相觑。
第七二四章 战前会议
萧业是什么人?
直接击碎了李旦当皇帝的美梦,又与李隆基之间存在直接的利益竞争,同时在官场上,和姚崇也不是一路人。
就这,敢当着三人的面,大言不惭的要为张检迎娶李花山?
凭什么?
李旦很想大声质问,可他是相王,不能失了风度,只是不动声色道:“说说你的理由?”
萧业拱手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淮阳郡主已至婚龄,故为好友张检求娶。”
“哈哈哈哈~~”
李旦忍不住放声大笑。
这是什么理由?
萧业却是严肃的看着他。
依着对萧业的了解,姚崇与李隆基根本不敢轻视,无不绞尽脑汁思索着萧业的用意。
他们认为,凭张检金丹修士的身份,又是萧业的大舅哥,娶妻很容易,为何一定要求娶李花山?难道其中有什么阴谋?
李旦笑毕,也是惊疑不定的看着萧业。
萧业微微笑道:“下官为张检求娶淮阳郡主,相王开怀大笑,定是乐意之极,既然如此,下官就与相王谈一谈婚期聘礼。”
“胡说八道,孤何时允了?”
李旦忙否认。
“咦?”
萧业讶道:“难道相王白笑了?下官知晓相王对我有成见,但公归公,私归私,望相王切莫因公废私。
其实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平安渡劫,相王想想就能明白,如果铁了心与我划清界限,就当我刚刚的话白说。”
萧业这话,就隐含威胁了。
你不把淮阳公主嫁给张检,从此我们就是敌人,嫁过去一切好说。
或许是在母皇的阴影下活的太压抑,如今女皇骤去,压力释放出来,竟让他性格也有了变化,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三郎以为如何?如拿不定主意,或可问问三清宫的道人,愿不愿意与我联姻?”
萧业又转头,问向李隆基。
“这……”
李隆基也是脸面怒容一闪。
如果说先前是隐含威胁,现在就是赤果果的威胁!
堂堂人皇,何时被人威胁过?
但问题是,三清宫对萧业的定位是为王前驱,本意是为他开道,虽然道路没开成,但是还有外域这个大敌,如用的好,一样能起到开道的效果,因此绝不希望在这时候与萧业撕破脸。
很明显,萧业就是看准了这一点,跑过来逼婚!
你相王要是不把淮阳公主嫁给张检,后果自负!
还别说,这威胁真有用,不然道门会认为他李隆基气量狭小,连个妹妹都舍不得牺牲,恐怕会对他有看法。
姚崇看着萧业,百感交集。
曾一度,他以萧业为对手,但萧业把他落下的太多了,不提修为,仅是对局势的判断和对时机的把握,就让他钦佩不己。
他现在对萧业,只能仰望。
“大王,冤家宜解不宜结,大劫就要来了,不止是萧大人匡济天下之心,我们相王府也有,臣以为,婚事可允。”
姚崇拱手劝道。
李旦微凛!
是的,萧业为张检求娶李花山,表现出与相王府和解的意思,自己如拒绝,就失了大义,为一己私怨置公义于不顾!
此子好歹毒的居心!
甚至他都搞不清,萧业是否真要为张检提亲了,或许是借这机会,败坏自己的名声。
李旦心里憋屈啊,白白给萧业讹去一个女儿,可这个亏必须吃。
看了眼李隆基之后,发现眼里也尽是无奈之色,李旦深吸了口气道:“既然萧大人诚心结亲,孤允了!”
……
接下来,就是商讨流程聘礼,这对于身家丰厚的萧业来说,哪怕李旦再是刁难,都不算回事,很快的,萧业告辞离去。
“砰!”
李旦被硬讹了个女儿走,心里憋屈难当,忍无可忍之下,把一个梅瓶狠狠掼到地上,摔的粉碎!
李隆基眼神微眯,父亲失态发狂,对于他其实是件好事,人不理智,容易失德,不过在父亲失德之前,还要先把皇帝拉下马,由父亲去当皇帝。
府邸通过太平公主找好,武周时期,大批官员被冤杀流放,留下了大量府宅,都位于洛阳城外,萧业以重金购置了三所,稍作装修,即可作为婚房。
半个月后,盛大的婚礼举行,两位公主,一位县主同期出嫁,引为洛阳盛谈,也让官员们对萧业更加敬畏。
可是婚礼掩盖不了大劫越发临近的现实,各地的天灾更加频繁。
海边,十来丈高的浪头一波波涌来,江水倒灌,长江呈现诡异的逆流状态,两岸一片泽国。
陆地上,地震不断,高山变峡谷,平地起青云的惨剧一幕幕上演。
天气也极为反常,常有暴雨连下数日,淹没农田,时值盛夏,却常有冰雹,蝗灾横扫中原大地,整个九州,几乎没有一块完好的地方了。
尤其天空中,隐有一闪即逝的裂缝,让人心惊。
每天,都有大量无辜的百姓在天灾下死去,农业生产完全停顿,市面粮价暴涨,很多人流离失所,四处流窜,有良心的地方官员倾尽全力救灾,却如杯水车薪,朝廷的统治,只能维持在一宫九塔三百里方圆之内。
不过,好消息有三。
其一,万象神宫的重建非常顺利,有萧业提供的大量宝材,各宗门也不吝于物资输送,更不敢再勾心斗角,大概再有两个月,即可完全建成。
其二,佛道二门不顾血本,拿出大量龙牙米,吸引民众往一宫九塔聚集,每日叩拜,输送大量的心愿之力,间接也起到了救济百姓的作用。
其三,佛道二门高度重视萧业让梅花内卫与素心宗从明神宗小世界带出来的种子,经他们鉴定,确实有吸纳阴腐死气的作用,因此不惜耗废资源,在自家小世界里大肆培植,再拿外面播洒。
这日,太极殿中,一次关乎九州命运的会议正在召开。
与会者有皇帝、韦后、相王、李隆基、太平公主、政事堂宰相、佛道二门四道三寺的掌教主持、南荒杀猪的、中年文士和厨子,苏小小与萧业。
萧业表现出了媲美阳神的实力,又是朝廷巨头之一,得以入列。
贞观殿中,气氛肃穆,李显虽高踞龙座,却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心里异常沮丧。
“诸位,大劫还有数月,一俟封印破碎,外域将全面入侵,九塔首当其冲,今日我等与会于此,便是分配任务。”
灵宝真人从下首站起,沉声道。
中年文士道:“此言甚善,益州通天塔可由我南荒负责固守,若有任何闪失,愿受罚处。”
在场的大能面色一沉,中年文士的意思是,由南荒妖兽占据益州,人类必须要迁走,当然,如果不愿走的话,百分百会沦为妖兽的血食。
杀猪的眉头一皱,不客气道:“诸位,你们还犹豫什么,想让咱们南荒卖命,一点好处都不付出,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厨子抚摸着那剔骨尖刀,幽幽道:“此次若能得胜,外面还有九成九的土地,何必吝啬一区区益州?若是不敌身死,佛道二门要益州又有何用?”
“罢了,便依你,请皇帝下旨,益州军民,一个月内须悉数撤出,不听令者,后果自负。”
青衣老道挥了挥手。
李显心里不大舒服,看向政事堂宰相们。
太平公主也很无奈,如母皇在,修士哪敢如此放肆,可现实是母皇出了意外,皇帝形同于虚设。
虽有龙气庇佑,修士杀不了皇帝,可是架空很容易。
‘哎~~’
暗暗叹了口气,太平公主劝道:“皇兄,天下存亡,只在瞬息,九塔任何一塔沦陷,都会致使功亏一篑,此时切不可犹豫。”
“也罢!”
李显勉强点头道:“此事由相王统筹,朕再调李元芳给你,凡有不从者,可便宜行事!”
“臣弟遵旨!”
李旦施礼应下。
洪难道:“益州通天塔已由南荒守护,另有八塔,贫僧提议,由上清宫固守青州通天塔,太清宫固守冀州通天塔,三清观固守徐州通天塔,楼观道固守豫州通天塔,那烂陀寺固守兖州通天塔,般若寺固守荆州通天塔,我雷音寺固守雍州通天塔,佛道二门小派齐集洛阳,既守卫京城,也可作为机动四处支援,诸位意下如何?”
第七二五章 划分战区
洪难的提议,基本上与各家的预期相符,纵有些许出入,但在大局的名份下,也不便反驳,阳神们纷纷点头。
华盖真人却是道:“那扬州呢?”
洪难道:“素心宗是江南地界的地头蛇,扬州通天搭自有素心宗守护。”
苏小小顿时心里一揪!
此次战前会议,既是分派任务,也是分封,搁在现代,相当于划分战区,各宗派负责各自的战区,以朝廷中枢调度,显然充分吸收了百万年前各自为战的教训。
战后九州将成为各派的基本盘,在新的人皇时代中,成为鼎立一方的诸候。
虽然封印外有九成九的天地,但是九州世界起源于上古九州,在漫长的岁月中,吞噬融合了一颗颗星辰,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也就是说,上古九州是九州世界的核心,也是气运所在,占据扬州,能尽揽扬州地界人心,获得气运庇护,素心宗拥有了基本盘,将长盛不衰,未来必须不能成长为如佛道二门的庞然大物。
当然,洪难没有这样好心,素心宗实力最弱,仅有一个阳神,守住扬州通天塔难如登天,一旦失败,就是宗门战死到最后一人,统胤断绝的后果。
“苏宗主意下如何?”
洪难逼问道。
太平公主眼神凌厉起来。
明摆着,洪难不安好心,可是从明面上又挑不出刺,她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看向萧业。
萧业道:“晚辈可助苏宗主固守扬州通天塔。”
“哦?”
阳神们纷纷把动容的目光投去。
显然,留在洛阳中枢,与去往地方上的难度是不一样的,就算最后同样是死,也是地方上人先死。
而萧业是朝廷命官,有十足的借口留在洛阳,却偏偏舍易就难,选择去地方上,就连青衣老道看萧业的眼神都柔和了些。
他一直都气恼萧业不听话,不过大难来临时,仅这份担当还是让他认可的,反之,李隆基就没有表现出去地方上的意思。
其实他也希望李隆基能主动提出守护九塔,虽然危险,但第一线更加锻炼人,成长也更快,可惜,李隆基让他失望了。
“可以!”
青衣老道暗暗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多谢前辈!”
萧业拱了拱手,又向李显道:“陛下,臣有两个要求,其一,迁张柬之老大人为江南道总管,其二,封苏峻为苏候神,于建康正式立庙!”
“荒谬!”
李显还未发话,李昭德就喝斥道:“苏峻乃叛贼,晋书已盖棺定论,何以得正封,本官看你是与苏峻勾结,以公事牟取私利!”
萧业眼眸微沉,朗声道:“李大人此言谬矣,晋书是否真实姑且不论,自晋代以来,忠孝义三者占其一即可立祠,苏峻败王敦,破沈充,于朝廷有大功,但庾亮咄咄逼人,才将他逼反,朝廷是理亏的。
甚至十几年后,曾被苏峻裹挟的晋成帝提到苏峻,言谈间也透出理解之意,惜不被晋书采纳,当然,晋书的问题可暂时放在一边,就看这些年来,苏峻于徐敬业之乱中立下大功,又于六诏和并州保境安民,从未有负过朝廷,而朝廷却因区区晋书歧视苏峻,难道不怕寒了天下士人之心?”
狄仁杰从旁道:“陛下,非常时刻,当人尽其用,臣以为萧大人言之有理!”
给苏峻神职,其实是一件小事,但是帽子很大,因为苏峻是被逼反的,如果反对正封苏峻,再次把苏峻给逼反了,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而且萧业的要求不高,不是什么护国战神之类的封号,只是把民间俗称的苏候神纳入朝廷体系,因此连最初反对的李昭德都不吱声了,其余相王、包括被萧业夺了儿媳的武三思也难得的没有说话。
李显扫视一眼,便道:“便如萧卿所提,迁张柬之江南道总管,封苏峻苏候神,于建康立庙。”
“陛下圣明!”
萧业躬身施礼。
……
李显当堂签发圣旨,张柬之的调令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扬州,对苏峻的封敕则交由萧业,散朝之后,萧业身形一晃,径直去往太原。
苏峻神祠依然在太原城里,但香火越来越少,这也没办法,边上就是通天塔,老百姓拜祭通天塔能有龙牙米,他能给什么?
他就是个街边个体户,能争得过大国企么?
祠里冷冷清清,神像上都积了一层薄薄的灰,萧业摇摇头道,便道:“苏候,故人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