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仙-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子……其心可诛!
武三思不悦道:“陛下任萧大人为并州观察使,奏折应由萧大人上才是。”
“下官猜测,邪神的目地,怕是冲着九塔而来……”
萧业把自己的猜测道出之后,又道:“下官人微言轻,上了折也未必会让陛下重视,不如梁王有份量,而此事关乎国本,苍生社稷,还是由梁王上奏更加合适。”
佛道二门都认同萧业的看法,大是大非面前,还是拧的清,无论如何,一宫九塔不容有失。
玄贞便道:“不如由萧大人与梁王共同具名,方才稳妥。”
“也罢!”
武三思本是一点责任都不想担,只是佛门诸僧并无支持自己的意思,心想能把萧业拖下水也行,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
“梁王,请!”
萧业取出纸笔,就着案台示意。
武三思只得趴案上书写,写好之后,签名盖章,又拿给萧业,萧业也署名盖印,才着一名骑兵快马赶回洛阳。
“候和的魂魄怎样处理?”
太平公主看向萧业。
“这等邪祟,留着作甚?
尹君文冷不丁夺过魂魄,真元一摧,啵的一声轻响,炸裂开来。
“尹道长,候和与候景血脉相连,你现在就杀了候和,候景必有感应,早做防备,你太鲁莽了!”
萧业脸一沉,连他都没料到,尹君文的手居然这样贱。
“哼!”
尹君文哼道:“这等邪祟,有一杀一,不杀难道还留着?”
“好了,杀了就杀了,区区邪神,无足挂齿,毁了神像就走罢。”
玄贞出来当和事佬,挥了挥手。
萧业暗暗摇头,他不相信尹君文看不出关窍,这只能以故意拖后腿来解释。
没得到任何好处,妒忌了!
人妒忌起来会失去理智,就是看不得你比我好,只要能把你拉下马,坏了大局与我何干?
萧业越发的想要和佛道二门分开,抬手一道真元,把候景神像打成粉碎,才负手而出,他没有立刻把四女放出来立为神灵的打算,毕竟周围邪神环伺,好歹等苏峻来了,才能行事。
太平公主从后追上,带着丝歉意,小声道:“尹师弟自遭劫以来,性情大变,原本我并不打算带他出来,可是宗门里他有直系元婴长辈,声称散散心也好,掌教碍于情份,不便驳回,把尹君文塞了进来。
只是没想到,他如此不识轻重,我代他向你道歉吧,或者让他回去也行。”
萧业摇摇头道:“公主误会了,我没有那么小的气量,只是心里有些难过,大劫将临,却偏偏不能齐心协力,徒叹奈何?”
太平公主沉默了。
是的,佛道两门争的就是个劫后的主导权,可是谁敢保证,自家能在大劫中活下来?
第五六七章 分道扬镳
洛阳!
花间派秘密据点。
张易之因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了,在周兴的运作下,是丁浩三私作主张,瞒着张易之,买通萧让父子对萧松下毒,罪无可赦。
丁浩三被判处斩首。
萧让父子则因以子轼父,天理不容,判处凌迟,行刑当天,洛阳百姓纷纷围观,足足割了九百九十九刀,用了三天时间,才受尽酷刑而死。
回到花间派据点,张易之没有任何喜悦,因为他的丹田被废了。
“哼,此仇此恨,若不报回来,我花间派脸面何存?”
马保贞猛一拍桌子。
“诶~~仇是要报的,但如何安置易之,才是当务之急。”
羊虚之摆了摆手,便道:“易之,丹田被毁,意味着道基尽废,但是你应清楚,情蛊有增益本源之效,配合我宗心法,及大量灵丹,或能修复你的丹田,只是极为凶险,称为九死一生亦不为过,不知你可愿尝试。”
张易之咬牙切齿道:“若是此生为废人,易之宁可自尽!”
“好!”
牛长根点头道:“择日就将你送回宗门,待你康复之后,宗门打算将你送去女皇身边服侍,你可愿意?”
张易之心中一凛。
去女皇身边,显然是做炉鼎,以龙气供女皇恢复净光天女元灵,想自己相貌堂堂,却去侍奉一个老妇人,想想就无比屈辱,可是不答应,宗门就不会为自己恢复丹田,这也是自己最后的价值了。
“弟子愿意!”
张易之躬身应下,眼里闪烁着滔天恨意,不仅恨萧业,也恨宗门的无情!
……
太原又称北都,是李家的龙兴之地,城池周长五十里,墙高城深,百业繁盛,原炀帝行宫晋阳宫作为新朝行宫,仍驻有留守太监,打理的井井有条。
虽然女皇有意淡化太原的政治地位,逐渐突出老家文水的重要性,但自古以来,太原就为并州中心,周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密集,依然保持着相当的经济活力。
事实上邪神云集太原,正是看中了此地政治压迫与经济繁荣之间的巨大矛盾,人有了钱,天然会寻求政治权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这是人性,谁都抹煞不了。
而朝廷对太原戒心极重,致使当地上至官员巨贾,下至贫民百姓,普遍对朝廷心怀不满,这正是最适合邪神滋生的土壤啊。
况且并州地处边陲,与草原联系密切,有事随时可得草原支持,又民风剽悍,地形崎岖,这也是萧业要求朝廷发兵的重要原因。
很多时候,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大军弹压!
就如萧业,毫不犹豫把庙祝杀了,正是恩威并施,换句话说,这是最有效的治理之道。
太原,候景祠!
突然传来一声愤怒的咆哮。
“父亲,怎么了?”
二子候满忙问道。
“老大被杀了!”
候景沉声道。
“谁有那么大的胆子?难道是朝廷请来的高手?”
候满问道。
候景生前还是颇有心机的,否则也不能把梁武帝耍的团团转,此时深吸了口气道:“不管是谁干的,候和陨落,必有大事发生,为父须多方探查方能作决定,此处暂交由你主持,此事也万勿告之旁人,可明白?”
“是!”
候满知道父亲要溜了,他也没办法,只能躬身应下。
候景身形一晃,消失不见。
他虽然生性凶残,却又谨慎小心,当危机来临时,首先想到的是避风头,看看情况再说,至于去向别的邪神求援,那是想都没想过。
毕竟神灵与神灵之间,吞噬彼此的神格,可以快速壮大,如果他的力量衰弱了,别的神灵不会去帮他,而是会将他吞噬,壮大自己。
次日,一行人到了太原城外。
“阿嚏!”
武三思冻的打了个喷嚏,拿袖子撸了撸鼻涕,便道:“快些进城罢,以本王的身份,可进驻晋阳行宫,生起火炭,就暖和啦!”
“慢着!”
萧业拦住道:“梁王,太原城内情况不明,留守与当地官员富商是否与邪神勾结也不清楚,依下官之意,不如化整为零,乔装入城,打探情报,摸清了基本情况再做决定也不迟,同时还可等待朝廷回复。
武三思不满的看向萧业,难道这小子不明白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
让自己掩饰亲王身份,扮作行商,带着几个人挤小客栈,先不说养尊处优的自己能适应,万一碰上劫匪,死了去何处喊冤?
“萧大人,本王是陛下钦命的并州牧,自当堂堂正正入城,你却让本王遮遮掩掩,你究竟存的什么居心?信不信本王参你一本?”
武三思脸一沉道。
他也不傻,上来先给萧业扣一顶帽子。
在政治斗争中,扣帽子是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手段。
萧业倒也不恼,淡淡道:“原来梁王是担心安危,哈,倒是下官疏忽了,还请梁王见谅,不过咱们这么多人,大摇大摆进城确是不妥,不知诸位有何看法?”
太平公主道:“就事论事,本宫同意萧大人的看法,要不梁王领着属下亮明身份,进驻晋阳宫,咱们这些人,就按萧大人所说,乔装入城,分散开来,先把情况摸清楚了再说。”
萧业不由暗赞了声高!
这是把武三思当活靶子,吸引注意力,自己等人无形中受到的关注会大为减少。
“也好!”
武三思想想也可行,毕竟他不是来办差的,而是来摘桃子,安全性第一,他相信,亮明身份入城,没有谁敢于谋害朝廷亲王。”
“哎~~”
玄晔叹了口气,眼神中隐含失望。
他能猜出来,萧业的主要意图并非偷偷摸摸进城,毕竟自己一方代表着朝廷,身后又有佛道二门大派支持,就算邪神的背后有阴山宗,那又如何?
而是萧业想甩包袱,带着拥有才气的手下,单独去剿灭邪神,捞取最大的功劳。
本来他是不愿意的,佛门在面对候和时的拉胯表现,已经证明佛门不具有剿杀邪神的能力,他是打算如狗皮膏药一样贴着萧业,一来起监视作用,二来能分一部分功劳,可是武三思一口答应了,当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从此萧业与梅花内卫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而且佛门并不愿意跟着武三思,否则武三思身边有了修士,引来邪神和苍山宗的警惕,万一行动失败,萧业铁定会把所有责任都推给。
佛门只能自由行动,这可是苦了一群光头,辨识度太高啊!
第五六八章 佛门的难处
万象神宫!
女皇于次日收到武三思与萧业的联名上奏,高度重视,虽然她敌视萧业,但是对萧业的能力毫不怀疑,于是召集政事堂宰相御前共议。
“诸卿有何看法?”
女皇把奏折传示过后,沉声问道。
按大周继承于大唐的宰相制度,不经政事堂,钦差直接给皇帝上奏是不合法的,但萧业有御史中丞身份,有了他的署名,可以绕过政事堂,上达天听。
“哼!”
武承嗣虽然失了女皇宠信,却仍位列文昌左相,地位仅次于担任右相的李昭德,这时哼道:“简直是耸人听闻,我大周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萧业居然要派兵弹压,这不是逼人造反么,三思也是糊涂,怎会与他具名?”
狄仁杰道:“陛下对萧业的为人应该清楚,想必是并州邪神已经严重到祸害国本的地步了,才不得不请求朝廷发兵,臣请陛下慎重对待。”
李昭德道:“陛下,臣并非针对萧大人,但是仅因区区邪神蛊惑,就派大军弹压百姓,确实是本末倒置。
有佛道二门的高人在场,有邪神,剿了便是,关百姓何事,恐怕萧大人还是太年轻了,做事急功近利,他也不想想,并州百姓一没造反,二没从贼,仅仅向邪神磕几个头,何至于闹到这等地步,此事还须从源头解决,灭了邪神,百姓无所祭拜,除了朝廷正神,还能拜谁,所以臣说,萧大人本末倒置了。”
狄仁杰道:“李大人此言不假,但是奏章中清楚道明,此事不单是邪神,还有草原上的阴山宗与外域邪魔掺和,局面复杂,故而才以釜低抽薪之计,断去邪神的香火来源,李大人可以质疑萧业,难道连梁王也怀疑?”
“狄大人,你这话可不中听,李大人就事论事,阴山宗哪敢和我大周硬抗,最多躲在后面玩些诡计罢了,萧大人有佛道二门助翼,剿灭邪神不在话下。”
魏玄同驳道。
“请陛下圣裁!”
狄仁杰向上拱手。
女皇也很为难,调兵接管并州,干系太大,很容易让人产生并州生乱的误会,大周立国才一两年,并州就生出乱子,让她的脸往哪儿搁?
皇帝考虑问题的角度,未必会顾及全局,很大程度与自己的脸面有关。
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天命,如果天命在周,并州为何会生变?
只是她对武三思也是了解的,肯与萧业联名上奏,说明局势极度恶劣,让她心里不安。
如今的女皇,就象脸上生了个恶疮,趁着疮没长大,剜去是最好的方法,可是为了面子,不让人指指点点说她难看,用纱布蒙面也是一个选择,结果只能任由恶疮蔓延发展,早晚无药可医。
‘该死,并州官员都是做什么的?’
女皇进退两难,心里暗骂,好一会儿,才道:“此事可再观察,不过苏峻可先于并州立祀。”
‘哎~~’
狄仁杰暗暗叹了口气。
萧业提供的方法,实际上是最优解,一方面釜低抽薪,另一方面以苏峻主攻,双管齐下,能用最小的代价解决并州问题。
但是女皇一丁点代价都不愿付出,只着苏峻往并州,等于瘸了一条腿走路!
……
太原!
“报大人,梁王进城了!”
太原尹张开则正在府里品着热茶,突有仆役来报。
“哦?哪个梁王?”
张开则随口问道。
“是……是梁王武三思,带着百余骑进了城,往晋阳宫去了。”
仆役又道。
“什么?”
张开则惊的站了起来。
按道理讲,亲王往地方,应先知会地方官员,可是武三思悄无声息的来了,还带着骑兵,不是扈从,这让他很难不生出想法。
尤其作为太原尹,太原地方上的最高行政长官,邪神泛滥与他的默许有关,他怀疑武三思是为此事而来。
“见过大人!”
一名草原人装扮的汉子,从后院步入,抚胸施礼。
“原来是阴先生,你说梁王为何突如其来?”
张开则心里一喜,忙道。
阴山宗在排班论辈上,与楼观道颇为相似,以姓定脉,其中阴姓是阴山宗的第一大姓,千百年来,一直执宗主之位。
阴山宗也是来自于远古,据说是地府九幽大帝直系后裔,以阴为姓,号九幽,绝天地通之后,阴间封闭,这一支与九幽大帝失了联系,黄帝一脉的仙人与素女系再造冥府,将阴九幽后裔排斥在外,只得于九州边缘的阴山山脉新建宗门,与中原的佛道二门从来不对付。
这汉子名叫阴海,元婴初期修为,正如萧业猜测,利用当地官绅对朝廷的不满,促成了阴山宗与邪神合流之事。
阴海幽幽道:“诸神传播祭祀已有些时日,按时间推算,朝廷也该知晓,派人来查不足为奇,原先我以为,应是右肃政台御史中丞萧业前来,但奇怪的是,居然是武三思。”
张开则哼道:“武三思就是个废物,女皇也是瞎了眼才会用他。”
“诶~~”
阴海摆了摆手:“张大人切莫轻视,或许武三思只是个幌子,明着吸引大人的注意,实则另有修士于暗中行事。”
“那……本官该如何是好?”
张开则迟疑道。
阴海看出张开则的惊惧,笑道:“大人不必担心,大劫还有十三年就要到来,届时天地都要毁灭,何况大周乎,谁也不甘心在大劫下化为灰灰,是不是?
我们阴山宗与外域十三王子可汗已经达成了合作协议,若是能于大劫来临时,支持可汗王子登上帝位,便是从龙有功,而张大人是我宗盟友,岂有不提携之理?”
张开则仍有疑虑,一副吞吞吐吐模样。
阴海淡淡一笑:“张大人可是担心不及大劫到来就被朝廷法办?此事连我也不敢保证,当然,能活着谁愿意去死,我宗会尽力保存大人的性命,只要大人自己不犯浑,所有事情推给老百姓,是老百姓自愿为邪神修祠,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