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仙-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辇车折返,向来路驶去。
花神宫!
萧业与巧娘双双睁开眼睛,却是陡然间,头疼欲炸,口鼻渗出了鲜血。
“夫君,巧娘!”
张玉吓了一跳。
春兰四女也纷纷紧张的看来。
“不碍事!”
紫姑摆了摆手:“他俩在冥府神魂大进,但识海尚未拓展,故而受了些反噬,待得识海相应的增大,自会无恙。”
“噢!”
张玉点了点头,明显神色一松,同时眸中还有些羡慕。
紫姑笑道:“将来要去冥府,有的是机会。”
张玉小脸微红,讪讪低下了脑袋,她为自己刚刚那一刻的妒忌而羞愧。
约摸过了半个时辰,萧业率先醒转,精神力境界稳固在金丹巅峰,识海的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一成半,如果加上对花间游身法与舞交衢的领悟,以及搬山诀的用法,此趟冥府之行,可谓收获满满。
第五三六章 弹劾李靖
不片刻,巧娘也幽幽醒转,精神饱满,眼角眉梢隐现喜色,不过她心思灵巧,看了眼张玉,凑头过去小声说了几句。
张玉顿时俏面一阵绯红涌上。
紫姑欣慰的笑道:“神魂修为可以按步就班,纵使一时落后了些,早晚也会赶上,但感悟极其难得,你们三人今晚就住在宫里吧。”
三人之间,均可神魂媾和,这是道侣所独有的福利,也是彼此信任的回报,萧业回想着一龙二凤的美妙滋味,乐的嘿嘿直笑。
“阿兄!”
“夫君!”
张玉巧娘均是不满的挥起了小粉拳。
“咦?”
萧业突然留意到,紫姑在说话的时候,唇齿间散逸出了非常好闻的气息,不禁讶道:“娘娘渡过劫了?”
“嗯!”
紫姑点头道:“拜你之赐,得以渡过劫数,若是换成我自己过去,被李家那三人围攻,恐怕凶多吉少。”
巧娘哼道:“想不到李靖堂堂战神,竟如此卑鄙。”
萧业摆摆手道:“凡领军大将,行事必不择手段,一切以胜利为目标,你拿道德约束他,他只会笑你傻,李靖在兵书中也多有体现,所以兵家是最为现实的一群人。
不过李靖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明日我进宫弹劾他,剥去他的战神之职!”
萧业在冥府已存有了把李靖扳倒的心思,虽然李靖功勋卓著,可是彼之英雄,我之仇寇,不站在自己这一边,放纵他,就等于资敌。
如今萧业不是孤家寡人,不管他愿不愿意争龙,在事实上已被卷入了时代的旋涡,所谓时势造英雄,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是他要引领时代,萧业还是颇有几分传统文人的风骨,对学术的兴趣大于权势,奈何时代推着他走,如犟着不走,必会被时代抛弃,沦为炮灰。
“对了,冬梅,这有两块灵石!”
萧业拿出两枚火属性极品灵石。
冬梅移不开眼了,她已经走上了火梅的道路,火属性极品灵石自是多多益善,可是一直以来,她因性格原因,对萧业的态度颇为恶劣,如果春兰、夏荷与秋菊也得了灵石,她还能混在里面划水,现在让她单独拿,实在是不好意思再收下这份重礼啊。
“拿着吧,别辜负了萧郎的一番心意。”
紫姑越发觉得自己没看错人,满意的催促。
“噢,那……谢谢萧郎!”
冬梅很不自在的接过灵石,紧紧攒在手心,生怕灵石会长腿跑了一样。
春兰、夏荷与秋菊倒也不妒忌,只是欢喜的看着冬梅。
萧业笑道:“这次只有两块带属性的极品灵石,日后有了合适的再拿来给你们。”
“嗯!”
三女纷纷点头。
“娘娘,那我们就回去了。”
萧业、巧娘与张玉施了一礼,转身离去。
……
天色渐渐亮了,经过一夜媾和与亲身上阵,三人均是大汗淋漓,虽然巧娘与张玉没那么多的花活,但是胜在心意相通,精神上无限满足。
张玉也掌握了花间游心法与舞交衢神通,不过毕竟是媾和得来的,还需要闭关一阵子,才能彻底化为自己的资粮。
洗漱过后,用过早膳,萧业试了试搬山诀,发现在阳间的效果只及冥府的一成,让他颇为失望,并有了种肉身是神魂的束缚的想法,可随即就警醒过来。
这样的想法,可千万不能有,虽然肉身束缚着神魂,却也提供着保护,两者相辅相成,法诀威能不足,可以推衍改进,如如走了极端,抛弃肉身,那是哭都没处哭。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萧业入宫,求见女皇。
“这小子又来做什么?”
女皇眉心一拧,问道:“婉儿,你说朕要不要见他?”
上官婉儿无奈道:“萧郎不是那种不识大体的人,应是有要事求见。”
“宣!”
女皇想想也是,轻启朱唇。
“诺!”
那太监施礼离去。
不片刻,萧业进殿,下跪施礼:“臣萧业,叩见陛下。”
女皇问道:“卿来见朕,是为何事?”
萧业道:“大周立国已有数月,但神祗仍是前朝旧神,不合时宜,尤其是战神,是大周百万精兵的精神支柱,更是轻忽不得,李靖已不宜再任战神,臣请求陛下将李靖罢免,再重定大周神谱,以保国泰民安。”
“哦?”
女皇眼里闪出锐芒,紧紧盯着萧业。
其实凭心而论,萧业的上奏非常中肯,当年隋文帝为何要重定天下神谱,就是因为经历了几百年的割据分裂,各个时期,各个政权,都有自己的神系,草头神太多,都不受朝廷管控,所以厘清神祗是非常有必要的。
眼下的大周虽然不存在分裂割据的问题,但是神祗多源于前朝,而大周在冥府没有根基,神祗到底是心向大周,还是心怀旧唐,根本不用去想。
尤其是李家有人皇转世,神祗必然会继续支持李家,因此重定神谱非常有必要。
可问题在于,是萧业提出来的建议,由不得女皇不多想。
“依卿之见,该由谁接替战神之职?”
女皇不动声色问道。
“苏峻于徐敬业叛乱中立下大功,后又于南诏之变时,收拢军民,安定边疆,故臣举荐苏峻接任战神。”
萧业坦然道。
女皇道:“苏峻已由房玄龄盖棺定论,不易封为正神。”
萧业驳道:“房玄龄著《晋书》,多有偏颇,臣认为,应尊重历史,还原真相,不能任由历史被居心叵测之辈肆意歪曲。”
“卿倒是说说看,房玄龄如何居心叵测?”
女皇问道。
萧业道:“房玄龄著《晋书》,扬士族,抑寒门,褒南人,贬北士,即为居心叵测,唐时,史不宜重考,考则动摇国本,而此时,陛下已鼎革天命为周,不宜再沿用旧唐史观,宜因地制宜,开大周新史!”
太后浑身微震!
她虽以周代唐,但执政理念与高宗一脉相承,都是打击门阀,重用寒门,而晋书对南方士人极尽褒扬,不吝于赞美之辞。
可事实上,东晋百姓之苦,前所未有,不仅山川河湖皆被士人占据,良人(平民)别说捕鱼,砍柴都要罚款,交不起罚款,只能卖身为奴。
而且赋税繁重,巧立名目,修缮房屋,添砖加瓦,都要缴税,徭役五丁抽三,往往一场北伐,要征发数十万徭役,倒毙于途者,数不胜数。
如果朝廷是真心收复故土,牺牲尚有价值,可惜不是,北伐是士人涨声望的有效手段,很多次北伐只是带兵过江绕一圈,就敢上表声称大捷,搏得名望,留下身后的累累白骨。
基本上徭役与送死没有区别,故而朝廷严厉弹压逃役,一个村庄只要有一人逃走,全村连坐,致使很多人自削其足,乃至于投水上吊。
《世说新语》呈现的,是名士风流与高风亮节,可是刘义庆在著书时,有否低头看一眼那些挣扎在生死边缘的贫苦百姓?
所以说,在萧业眼里,房玄龄的立场有问题,就如资治通鉴,根本不是一本史书,而是教育帝王的课本,带有很强烈的倾向性,相当多的事例皆为胡编乱造,很多人却把它当作史书引用,岂不怡笑大方?
女皇经萧业提醒,也看到了晋书潜在的危害,她要加强权力,就必须贬黜门阀,重用寒门,而晋书与她的执政理念不符。
再看晋书中,对北方流民的首领统称为流民帅,什么是帅,如太平道的渠帅,贼寇之意。
女皇出身于并州文水,是正宗的北人,想到此处,不禁面目微沉,神色复杂的打量着萧业。
萧业所说的开周新史,完全切中了她的心思,如果换了别人上奏,她会毫不犹豫的表态,可偏偏是萧业。
‘他到底想要做什么,难道是真心效忠于朕?’
女皇心里泛起了嘀咕,问道:“依卿之见,该如何行事?”
萧业道:“臣曾于扬州,编篡《苏候英烈传》传唱,于民间颇受好评,臣请旨,先于东西两京及古青扬地域传唱,再以为苏峻翻案为名,着大儒核对,重修晋书,彻底去除房玄龄遗毒,即是树立大周新史观之时。”
第五三七章 功德的正确打开方式
太后沉默了。
萧业所说的大周新史观极其打动了她,所虑者,唯苏峻与萧业相交莫逆,很难说,萧业不是出于私心罢免李靖,她需要仔细考虑个中的利弊得失。
上官婉儿却是美眸中,闪出一抹疑窦。
萧业的谏言,从表面上看,除了封苏峻为战神,似乎处处为大周着想,可是大周新史观真有那么容易树立么?
要知道,现在不是清平盛世,可以闲下心来修史,而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再有十四年,大劫就要来了,而重修旧史,必然会引发朝廷内部的分裂攻诘,十四年的时间够不够?
再以此人的睿智,怎会看不出这层关键?
莫名的,上官婉儿的脑海中,迸出了疲秦计三个字!
‘是了,此人定是欲施疲秦计,牵制女皇的精力,将武李之争,朝廷党争转移到新旧史之争,也是纯粹的学术纷争,口舌之争,以保存元气。’
哼,倒是好算计呢。
上官婉儿不由瞥了萧业一眼。
萧业现出些许笑意,更加坐实了她的猜测,随即面颊突有些发烧,忙低下了脑袋。
殿内一片安静,萧业不敢过于去看上官婉儿,只是觉察到,上官婉儿不时投来如小兔子般的敏感目光,一触即收。
渐渐地,女皇想明白了,罢黜李靖,会被视为针对转世人皇,她觉得既便清除了萧业,因武隆基有道门作靠山,并不好对付,不如放任萧业与武隆基互斗,消耗颇此身边的力量,自己只需要把控全局。
于是道:“婉儿,拟旨,罢去李靖战神神职。”
“诺!”
婉儿移步一旁,伏案书写,片刻之后,拿给女皇过目,再盖上玺印。
女皇又向下道:“朕着卿往昭陵宣旨,苏峻接位先观舆情,容后再议。”
“臣领旨!”
萧业心知女皇已经默许了在大周全境传播《苏候英烈传》,遂施礼应下,取了圣旨离去。
出了宫,萧业暗松了口气,明摆着,女皇从今天开始,将纵容自己与武隆基争斗,这恰如他所愿,毕竟只有展现出价值,才能被女皇容纳。
而他的价值,便是攀咬自己的小堂弟,否则只有尽快逃离洛阳,可是连蔡先生都挖空脑筋要钻进来,他又怎么愿意离去呢。
说到底,还是九州地域太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根本无处可逃,什么么奇遇机缘,想都别想,百万年来,早被佛道二门瓜分殆尽了。
昭陵位于长安以西,咸阳地界,依九嵕山山势而建,是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合葬陵,占地数百里,有十余座陪葬陵墓,有护陵将军守卫,还有陵令太监管理。
一路急遁,萧业于九嵕山山脚落下身形,为示对太宗的尊敬,一步步向山上攀去。
“来者止步!”
当来到北司马门前,有军卒挺枪厉喝。
萧业托着圣旨道:“本官右肃政台御史中丞萧业,奉陛下命,给景武(李靖谥号)公宣旨。”
“请稍待!”
数名军卒匆匆奔回,小半个时辰过后,一名太监过来,把萧业迎入,在前领路。
“萧大人,这里便是景武公陵!”
那太监指着一座陵寝道。
李靖的墓,占地十余丈,由院墙圈起,高高的墓碑前方是供台与神道,直通院门,因是陪葬墓,不可能单独设有上官。
“麻烦公公了。”
萧业从怀里,掏出一锭十两的银子递去。
“诶,那奴婢先退下啦,大人若有事可随时召唤奴婢!”
太监接过银子,欢喜的施了一礼,屁颠颠离去。
萧业微微一笑,负手走至碑前,遥望着陵墓。
好一会儿,沉声道:“李大将军,我知道,你看到我来了,今有几句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观你生平所为,萧某只有敬佩,并无与你为难之意,但紫姑娘娘与你素无瓜葛,你却设下陷阱伏击,想必是受奸人挑拨,一世英名就此毁矣,不知曾作为军中战神,战无不胜的你,可有悔意?”
“哼!”
虚空中,隐隐传来一声闷哼。
萧业又道:“李大将军治军严谨,有过必罚,不论你是否后悔,错了就是错了,就要承担做错事的代价,今奉陛下之命,革你神职,望你反思,李靖接旨!”
说着,取出圣旨展开。
“你这小儿,数典忘祖,孝敬皇帝怎会生了你这样一个孬种?仅以风骨而言,你差李隆基远矣!”
李靖大怒。
萧业冷声道:“我爹都没说过我,你凭着哪门子来指责我,兵法尚有迂回包抄,亏得你生前还有用兵如神的美名,连这都不懂?接旨!”
“休想!”
“五德运转,天道移鼎,朕今有敕,罢黜旧唐司徒、并州都督李靖战神神位……”
轰隆!
随着萧业念诵,昭陵上空突然一声巨响,太宗陵寝里,突有一条金龙升空,十余陪葬墓中,也有有金蛟汇聚,与金龙融为了一体。
金龙眼里射出威严的光芒,一声大吼,一爪子拍向萧业手里的圣旨。
“吼!”
又一声巨吼,圣旨中升出一条赤龙,向金龙迎去。
转眼间,两条龙在空中撕打起来。
当然,肉眼是看不见的,才气也只能外放三百丈,看不到那么远,只能用灵觉感应,空中两团能量纠缠不休,互相啃噬对方,不时就有小的能量团从空中坠落,落进地面,消失不见。
据萧业估计,很可能是龙鳞、龙血之类。
显然,昭陵作为太宗陵寝,有龙气相护,不可能任由武周圣旨罢黜李唐神祗,而武周的龙气也不会允许李唐龙气独立于外,双方展开了决战。
渐渐地,萧业发现了不对劲。
落进地面的龙气,有节奏的回馈给金龙,使得金龙越来越强,赤龙渐有不支的迹象,明摆着,昭陵可以回收龙气,再返还给天空的金龙。
这是个要命的问题,如果剥夺不了李靖的神格,女皇铁定饶不了自己,而剥夺神格的前提,是赤龙战胜金龙。
草了!
我怎么那么蠢?
萧业突然猛一拍脑门,立刻放出才气,化为一只隐形大锅,接在两龙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