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仙-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必了!”
萧业摇了摇头:“朝廷明摆着不会发兵援助林理真,去了不过是多些应酬,我和那些官僚没有共同语言,不来招惹我,我也不会理他的事,我们直接去蒙舍诏,尽快把事情办了。”
“也好!”
苏月儿点了点头。
三人出了城,不再耽搁,展动身形,向六诏急掠,接近宗州时,各自乔装易容,萧业扮作个中年客商,苏月儿与嬉莲儿扮作随从,以免过于显眼,被人认出来。
宗州还是大唐的领地,但气氛已经极其紧张,小小的县城里塞满了人,多是附近的六诏百姓逃过来躲避兵祸。
“老伯,我们是从大唐过来的客商,发生了什么事?”
萧业看到一名独自缩坐在街角的老者,走过去问道。
“哎呀,你们快回吧,六诏非是久留之地,可别为了些银子把命给送喽!”
老者如赶人般,连忙挥着手道。
“老伯,能否说详细些?”
萧业追问道。
老者道:“吐蕃人是恶魔啊,逢人就杀,搜集尸体,运回吐蕃,听说是要堆筑京观,五诏投降了都没用,吐蕃人照样杀,五诏的公候们都被杀绝啦,老朽是从施浪诏逃出来的,整个城里好几万人啊,都死啦……”
说着,那老者嚎啕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差点哭的要背过气,又剧烈咳嗽起来。
萧业指尖蕴起一丝真气,替老者揉了揉后背,老者呼吸顺畅了许多,不过萧业却是暗叹一声,这老者显然已经油尽灯枯,撑不了太多,既便施以灵药也没用,因为心灵也是一片枯寂,没有了任何求生的欲望。
苏月儿伸手在老者面前写了个幻字。
老者不哭了,反而现出幸福满足的笑容。
苏月儿轻声道:“老人家能在幻境中死去,至少不是那么痛苦。”
萧业点了点头,这就是古代版的临终关怀,对老者,他帮不了太多,只能临终前关怀一下。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漠视生命,可纵然身为金丹真人,也不是神,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问题的根源在于吐蕃,不把吐蕃打退,会有更多的惨剧出现。
一路走一路打听,所见所闻大差不差,吐蕃确实在六诏大开杀戒了,除非是有姿色的女子,几乎见人就杀。
三人很不理解吐蕃的行为,纷纷加快身形。
出了宗州,村寨均已破灭,农田都被摧毁,除了偶见吐蕃游骑做地毯式搜捕,几乎不见人烟,三人也不多事,隐住身形,从旁观察。
“看来吐蕃是铁了心要灭六诏了。”
嬉莲儿神色凝重道。
“是啊,灭族是非常犯忌讳的,吐蕃固然野蛮,也不至于做出这等天怒人怨事,想必是出了变故,我们走罢。”
萧业吁了口气道。
三人展动身形,向蒙舍诏赶去。
……
楼观道。
“师兄,这是那小子出的新书,师弟翻了翻,竟隐含丹道修行之法,师弟看了颇觉新奇,请师兄过目。”
尹昌操奉上《西游记》上册!
“哦~~”
尹文操接过来,随手翻了翻,本以还如西厢记、红楼梦那般,尽讲男女间的哔哔吊吊事,对于修行者来说,简直是索然无味,可这本书是仙侠,开篇就让他捋须点头。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嗯~~”
尹文操深有同感,开头一首诗,就把他震住了,继续看了下去,这一看,入了迷。
好比现代有的读者爱看都市言情,哔哔吊吊事,也有读者专看仙侠玄幻,高来高走,尹文操就看仙侠。
并且以他元婴真君的独有视角,能看出诸多不寻常处。
不觉中,已大半个时辰过去。
“咳咳~~”
尹昌操忍无可忍,清咳两声。
尹文操这才合上书,感慨道:“若此书真为此子所作,其在丹道上的造诣……竟已到了去伪存真的地步。”
尹昌操道:“此书于是今早在洛阳市面上开售,仗着萧状元的名头,购者如云,怕是这小子又要赚好大一笔喽,只是他写这样的书,究竟是存了什么意思?”
“此子居心不良!”
尹文操面色沉了下来,哼道:“我道门的老祖太上老君,本该是仙界至尊,在此子书中,却于玉帝殿中为臣,还连个小小的孙猴子都收拾不了,简直岂有此理,这难道不是在影射我道门谮越?
文人的可恨之处便在于此,有话不明说,处处含沙射影,呵,刀笔吏,好一个刀笔吏,贫道总是见识到了!”
尹文操正看到孙悟空大闹太上老君炼丹房之后,与杨戬斗智斗勇那一段。
四月初八是个极其敏感的时间点,萧业躲开,尚可视为怕招惹麻烦,但于四月初八之前抛出西游记是什么意思?
摆明了是讨好太后啊!
‘好个奸佞小人!’
尹昌操暗暗不齿。
尹文操又道:“此子既离了洛阳,众同门已经没法于四月初八齐集于我观山门,也罢,你让琅琊王李冲与越王李贞于四月初八前举事,由你主持,若能攻下洛阳,自是最佳,攻不下也无妨,但是一定要弄清朝中有哪些人是武氏的死忠,又有哪些人忠于李氏。”
“是,师弟这就去办!”
尹昌操心神一敛,忙道。
“顺道把你两位师兄叫来!”
尹文操挥了挥手。
“贫道告退!”
尹昌操施礼离去。
不片刻,尹平操与尹纪操步入殿中,施礼问道:“师兄可有事吩咐?”
尹文操点头道:“苯教暗结吐蕃大相,欲以百万尸体炼制浮屠塔,日前五诏皆己失陷,民众多遭屠戮,唯蒙舍诏苦苦支撑,但苍山宗力量微薄,已岌岌可危,其宗主向我道门求救,念在这些年兢兢业业的份上,倒也不好袖手旁观,你俩挑些门中好手,即日往蒙舍诏,便宜行事。”
尹平操色变道:“吐蕃怎敢行此逆天之事?”
尹文操悠悠道:“大劫将临,谁不求一线生机,而万象神宫与通天塔,保护的范围仅止于上古九州之地,吐蕃不在此列,想必吐蕃人急了,才与苯教重新勾结在了一起。”
“沙门呢?沙门自诩慈悲为怀,就不管管?”
尹纪操问道。
尹文操道:“亲兄弟还有分家的时候,中土沙门与吐蕃沙门虽同源,却毕竟分处两地,风俗民情大相径庭,渐渐疏远不足为奇,想当初,沙门入主吐蕃,横扫苯教,气势吞虎,未曾想,苯教化整为零,反过来侵蚀沙门,两者已有合流之势,吐蕃沙门已经不是中土沙门了!”
。
第三七六章 大军围城
尹文操的意思是,吐蕃佛门变质了。
虽然道门与佛门有着理念与利益上的根本冲突,但是中土佛门在落地生根的过程中,与儒门道门互相影响,汲取彼此的精髓作适当改造,逐渐本土化了,道门认中土佛门为佛门正朔,视吐蕃佛门为异端。
况且吐蕃佛门又与苯教结合,更是异端中的邪流。
“六诏军民何其无辜也!”
尹平操叹了口气。
浮屠塔有个别称,叫骷骼台,十六国时,赫连勃勃于统万城以万千骸骨筑骷髅台,供奉镇国重器大夏龙雀,以保国祚永昌。
所谓大夏龙雀,是赫连勃勃仿造夏朝帝挚所造青铜巨刃,背刃有龙雀环,兼金镂的龙形刀,长三尺九寸,铭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迩,如风靡草,威服九区。
大夏龙雀受万千怨魂淬炼,煞气冲天,是当时一等一的煞兵,可是主不修德,区区煞兵又怎能镇压国祚?
赫连勃勃凶徒逆俦,淫酷屠戮,无复人理,治下胡汉躁动不安,民不聊生,死后没两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起兵攻夏,克统万,将骷髅台捣毁,收大夏龙雀,及至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并分别被北齐与北周代之,大夏龙雀也于战火中不知所踪。
吐蕃以浮屠塔护国,摆明是走上了邪道,尹纪操沉默了片刻,吞吞吐吐道:“师兄,那小子也去了六诏,我们要不要……”
尹文操沉吟道:“既已说好以一万块上品灵石请他讲法,再对他使强难免被人诟病,不过……此次也是摸他底细的好机会,贫道赐你摄相符一张,择机对他使用,但不可让旁人知晓。”
说着,从袖里取出一张金灿灿的符纸。
道门各派各有所长,楼观道以符箓卜噬为主,摄相符在诸符中是相当高阶的一种,天下间,除了楼观道,无人会炼制,也是楼观道的不传之秘。
使用此符,可摄人心神,在一定时间内,如行尸走肉,痴痴呆呆,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用现代话理解,就是被催眠了。
另与搜魂术相比,使用摄相符并不伤人神魂,有关秘密是自愿说出,比搜魂得来的更加完整可靠,而且中了此符,自己几乎不可能知道,事后只会以为是神思一个恍惚。
用摄相符来套取萧业的秘密,最为合适不过。
“请师兄放心,此番定要那小子亲口道出他的所有秘密!”
尹纪操珍而重之的接过。
“去罢!”
尹文操挥了挥手。
二人施礼离去。
王府!
“姑娘,萧公子出新书啦!”
小红拿着刚买的西游记上册匆匆步入王芙的闺房。
这段日子以来,王芙曾去花神宫还愿,又暗示王庆诜答谢萧业,就是想与萧业再见一面,可惜萧业出门办差了,相思而不可见,让她心情郁郁。
“姑娘,萧公子早晚要回来的,您这样可不行,万一伤了身子,还怎么见萧公子?”
小红见王芙的失神模样,心疼的劝道。
“嗯,我知道的。”
王芙接过西游记翻看,不由轻咦一声:“居然是神鬼志怪,萧公子还真是涉猎广范呢。”随即就用心看了起来,渐渐地,忘记了时间。
……
傍晚,萧业与苏月儿、嬉莲儿抵达了蒙舍城下。
城池已经被吐蕃大军团团围困,城墙上,满是烟熏火缭的痕迹,还有多处豁口,趁着战事暂止,大量民夫正在修补城墙。
“我们怎么进去?”
苏月儿问道。
“我是朝廷命官,代表大唐的脸面,怎么能偷偷摸摸进城,闯进去!”
萧业毫不迟疑。
“好!”
苏月儿与嬉莲儿双双点头。
萧业伸手一招,丈二长枪出现在手心。
二女眼里浮现出一抹羡慕之色。
要知道,才气凝成的兵器,堪比神兵,且随心意变幻,最是适合自身,将来还能随着才气的增长从而晋阶。
可以说,拥有了地级才气,一切的神兵利器都不需要了。
“杀!”
萧业大喝一声,纵起身形。
“敌袭,敌袭!”
立刻有吐蕃骑兵赶了过来,策马扑杀。
修行界从来没有修士不能对凡人动手的规矩,萧业也不是个讲究的人,长枪一挥,仅仅是附带的罡气,就灭杀一片。
“住手,堂堂修士,竟对凡人士兵出手,可要脸了?”
一声雷鸣般的怒吼传来。
萧业冷笑道:“吐蕃大军,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脸又何在?”
“阿弥陀佛,施主戾气太重了,待贫僧超渡于你!”
一名老僧凌空飞至,大概是金丹中期修为,手掌呈龙爪样,探手抓来!
“来的好!”
萧业手腕一晃,长枪化为雕花大弓,另一只手,多出一枝雁翎箭,搭箭便射!
“绷!”
弓弦一响,一道流光窜出!
老僧心头猛的一悸,一股致命威胁传来,想都不想的向侧面横移,可那箭光如长眼睛般,穿心而过!
一蓬鲜血飚出,带走了生机!
“砰!”
老僧尸体摔落地面,激起满地灰尘。
吐蕃骑兵面面相觑,再也不敢上前。
“是他?”
城头的清漪现出了惊喜之色。
“苏公子也来了!”
清波更是激动的欢呼。
她看到苏悦与苏月儿站在萧业背后,本能的认为苏悦肯来,是原谅了自己。
林理真也沉声道:“此子精进神速,着实可怖。”
“此人是谁?”
边上有金丹问道。
林理真介绍起萧业的来历。
“竟然是他?”
吐蕃阵营中,央吉长公主也是满面骇然,在吐蕃时,萧业只是先天,连大圆满都不是,今日再见,已结了金丹,而且品阶还相当的高。
可自己依然是先天大圆满,她有了种紧迫感。
“莫要受他影响,徒自乱了心境!”
央宗低喝。
“五叔,我知道了!”
央吉深吸了口气,把杂念排除出去。
其实以她的修为,早够结丹了,但是她想结超品金丹,在佛门名菩提明丹,始终未能等到结丹的机缘,一直拖了下来。
央宗又放声唤道:“萧大人,吐蕃已与大唐签订和议,你干涉我吐蕃之事,怕是不妥罢?”
“哈哈哈哈~~”
萧业长笑道:“本官受太后命,任六诏观察使,吐蕃攻伐六诏,滥杀无辜,怎么和本官没有关系?“
央宗哼道:“六诏是六诏,大唐是大唐,萧大人莫要强辞狡辩。”
萧业道:“林氏一门,累受大唐巍州刺史,是为大唐藩属,今藩属有难,朝廷派本官来援,哪里不妥?”
林理真心里很不舒服,向大唐称藩,只是权宜之计,他内心还是想据六诏建国,不过萧业千里来援,是人情,他还不至于把萧业赶走,于是朗声哈哈笑道:“我蒙诏舍素来对大唐忠心耿耿,萧大人快请进城,共议大破吐蕃之计!”
“哈哈,萧大人真是年少有为啊,得萧大人之助,何愁吐蕃不破?”
“今次定要吐蕃血债血还!”
其余苍山宗金丹,也是纷纷称赞。
他们都明白林理真的意思,借着萧业来援,把大唐拖进来,重启唐蕃战争,一旦吐蕃无力东顾,就是蒙舍诏一统六诏之时,坏事变好事。
。
第三七七章 佛道两门的实验田
“阿弥陀佛,要不多派些金丹高手把那小子拦住?”
一名老僧向央宗道。
“不,让他进城!”
央宗摆了摆手。
“五叔,那姓萧的已是金丹真人,身后跟着的一男一女也是金丹,若是让他们进了城,苍山宗岂不是如虎添翼,不如发动高手,围而歼之。”
央吉不解道。
央宗呵呵一笑:“林理真早有自立之心,岂肯甘作大唐藩属,若只是那姓萧的倒也罢了,林理真暂时低头也不无可能,但是据我所说,苍山宗还向道门求了救。”
“依纰论之意,道门会插手?”
那老僧问道。
央宗道:“本来我不敢确定道门会不会来,但是有了唐国朝廷插手,道门绝不会坐视苍山宗及六诏倒向唐国,必发高手前来,咱们候着便是!”
老僧白眉一皱道:“纰论,那我们正该趁着道门高手赶来之前攻下蒙舍诏才是啊!”
央宗幽幽道:“唐人有个典故说的好,三个和尚没水吃,唐国、道门与苍山宗各怀鬼胎,如果我们急而攻之,这三方或会齐心合力,不如缓图之,其内乱必生,我们在一旁看着便是,刚好趁机把五诏的地盘好好梳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