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仙-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贴身婢女提议。
“哎,整日担惊受怕,本宫哪有心思啊!”
千金公主叹了口气。
婢女美眸一转,又道:“公主,奴婢倒有个法子,不如把小宝献给太后吧,太后必能感受到公主的忠心。”
“哦?”
千金公主那参差不齐的眉头皱了皱。
讲真,冯小宝天赋异禀,每每把她伺候的死去活来,不象史进银样腊枪头,除了长的清秀点,耍个几回就没了劲,她舍不得冯小宝。
婢女劝道:“有小宝在太后跟前,怎么着也得帮公主说两句,公主可别舍不得,三条腿的癞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满大街都是。”
“嗯,也罢,今晚你把小宝找来,咱们再耍一耍,明日就把小宝举荐给太后!”
千金公主想想也是,点了点头。
当夜,最后的疯狂过后,千金公主把冯小宝举荐给了太后,太后正处于空窗期,再看冯小宝,身躯高大,孔武有力,与史进是两个风格,于是把冯小宝留了下来。
嬉莲儿与姒彩儿之间有特殊的沟通渠道,萧业得知此事,暗暗一笑,钉子终于埋下去了,接下来,就要拨乱反正,让冯小宝取代史进,使历史重回正轨。
又过一个月,终于到了石堡城,路上尚算相安无事,毕竟尹君再是心生杀机,也不会在大唐的地界动手。
“公子,有人迎接我们了。”
吴珍珍突然向前一指。
到底萧业是卫领,梅花内卫们虽然不服萧业,却也不愿把关系搞的太僵,况且萧业很多时候都平易近人,渐渐地,也算熟捻了。
前方营地,一列人马驰来,为首者,是个中年将领,身边是史进。
如今的史进,明显得了历练,再不是那种败家子的腔调了,而是锋芒内敛,眼里却又隐隐精光闪烁,见着萧业,也只是一抹阴霾从眼角闪过,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敌意。
萧业顿时心里一沉,以前他根本不把史进当个人物,但是史进脱胎换骨了,这样的人,才最难对付。
“哈哈,老夫王孝杰,久候诸位多时啦!”
那中年将领哈哈笑着,翻身下马。
“王将军,客气了,今次大捷,回京太后必有重赏!”
周兴阴笑着回礼。
“承周大人吉言!”
王孝杰也如是作想,笑的更欢。
道门中人,纷纷现出了不屑之色。
此战有道门牵制,佛门金丹没有出手,纯粹是凡人之间的战争,可是吐蕃在石堡城只有五百兵力,而大唐足足阵亡了两万余人,惨烈无比,是真正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亏他还笑的出来。
不过道门高手扮作仆役,没人理会他们,一番寒喧之后,周兴亲热的拉着史进边走边说,不时瞥瞥萧业。
军中混有大量修士,纵然萧业不敢窃听,也能大致猜出些名堂,他不会小看史进与周兴混在一起的破坏力,二人都是一肚子坏水,指不定就能擦出火花。
“萧郎可是想要史进的命?”
嬉莲儿轻声问道。
“苏悦你可有办法?”
萧业问道。
嬉莲儿狐媚般的笑道:“欲杀史进,还须挟他去吐蕃。”
“史进不是傻子,怎么肯去?”
萧业不解道。
嬉莲儿撇了眼道门中人扮作的仆役,便道:“萧朗是没法挟迫史进,可是别忘了,道门过来是做什么的,史进和蔡恒远的关系始终抹杀不掉,带着史进,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钓出蔡恒远,道门也不会放过,以前道门或许有些忌惮,但如今太后有了冯小宝,史进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嗯?”
萧业眼前一亮。
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把冯小宝弄进宫是神来之笔!
嬉莲儿补充道:“此事萧郎别去做,让那些梅花内卫去和道门说。”
“嗯!”
萧业点了点头。
很快的,一行人进了军营,被安置下来,萧业把王杰叫入屋中,问道:“你觉得你们的身份暴露了没有?道门那些人可觉察出端倪?”
“这”
王杰迟疑道:“大家虽然掩饰的极好,但都是修士,同行两个月,理该都有所觉察,只是彼此暂时目标一致,没必要揭穿罢了。”
“行!”
萧业点头道:“本卫领交待你个事,你找到道门的尹君,让他想办法把史进带入吐蕃,就拿史进与蔡恒远的关系说事,想那尹君,曾主持围捕蔡恒远,却无功而返,必耿耿于怀,如今有诱出蔡恒远的机会,绝不会错过。”
王杰吓了一跳,忙道:“史进可是太后跟前的红人啊!”
“呵”
萧业轻蔑的笑了笑:“什么红人?面首罢了,难道你以为太后会对史进动了真情?虽然此举有可能会让史进丧命,可若是办成了大事,区区史进的命算得了什么?”
王杰还在犹犹豫豫。
萧业脸一沉道:“看来我这卫领说话不管用啊,要不要我把卫领让给你当?”
“不不,卫领误会了,属下只是在想如何才能说服尹君,毕竟史进是太后亲封的将军啊!”
王杰连忙分辨。
梅花内卫法度森严,不遵上命就足以定罪,王杰再不愿去做这事,都不敢当面顶撞萧业。
“哦?无妨!”
萧业诡诡笑道:“军中有道门的金丹真人,尹君或许不能强逼史进去吐蕃,可那些真人谁会在乎一个将军虚名?你也不用担心,真要出了差池,自有本卫领一力担待,倘若办成了,必在银凤阁领面前为你记上一功!”
“那属下这就去!”
萧业既然愿意承担责任,王杰再也没了推托的理由,猛一咬牙,转身而去。
一个时辰过后,王杰回来,难掩兴奋,向萧业汇报,此事成了。
萧业也不意外,道门可不止楼观道一家,还有三清观、上清宫、玉清宫等诸多大派,即便尹君忌惮朝廷,别派可不会,在蔡先生这条美味的大鱼面前,别说区区史进,牺牲一国都在所不惜。
尹君倘若推三阻四,反会对楼观道不利。
当晚,王孝杰举办酒宴,招待周兴,萧业作为副使,敬陪末席。
军中都是大块肉,大碗酒,王孝杰豪气干云,与周兴你来我往,史进也端起酒杯,敬向萧业,笑道:“萧大人,你我份属同乡,本将为同乡之谊敬你一杯!”
这话类似于绝交之前的清算酒,萧业微微一笑,举杯道:“薛大人年纪青青,便立下大功,看来,在太后面前会更加得宠了,却不知,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呐,来,薛将军,下官敬你。”
史进心里格登一下,凝眉道:“萧大人,你这是何意?”
王孝杰、周兴及帐内众将也感受到了萧业与史进间那剑拨弩张的气氛,纷纷侧目看来。
“下官也不大清楚,薛将军欲知详情,还得问过千金公主才是!”
萧业为难道。
顿时,史进明白了,暗骂一声老骚妇!
肯定是这老骚妇趁自己不在,又向太后进献了一名面首!
男人之间争风吃醋,比女人更激烈,史进就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感,恨不得背插双翅,立刻飞回洛阳,一想到太后的榻上睡着别的男人,那真是心如刀绞。
更可怕的是,他担心自己失宠!
萧业见着史进的神色,又道:“薛将军,请恕下官说句实话,就算现在启程,也要两三个月后才能回到洛阳,届时尘埃落定,一切都迟了,不如于原有旧功的基础上,再立新功,两功相加,必得太后器重,薛将军意下如何?”
第二九五章 三个和尚没水喝
“如何立功?”
史进心绪纷乱,本能的问道。
萧业笑道:“薛将军可随周大人入吐蕃,以赫赫战功,威压吐蕃人,协助周大人签得和议,从此唐蕃之间再无战事,双方百姓安宁,既有功于社稷,又有利于苍生,岂不美哉?”
“放肆!”
周兴大怒:“薛将军并无出使之命,私入吐蕃,出了意外谁来担待?”
王孝杰也脸一沉道:“萧大人莫要胡闹,今次大捷,薛将军居功甚伟,吐蕃人对之恨之入骨,薛将军若入吐蕃,如羊入虎口。”
“哼!”
周兴又哼了声:“萧大人与薛将军有私仇,欲借吐蕃人之手报私仇,其心可诛!”
“薛将军,去不去你拿个主意,下官只是提个建议。”
萧业不理会周兴与王孝杰,冷冷一笑。
先前他支使王杰去说服尹君文,就是不打算瞒着太后,况且身边有梅花内卫,想瞒也瞒不住,倒不如光棍些,挑唆史进去送死,还能为自己落个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耿直印象。
他相信在太后眼里,区区史进与阴间的秘密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这……”
史进明显不想去,他知道萧业不怀好意,与失宠相比,还是小命重要,更何况他后面还有蔡先生和武承肆撑腰。
“无量天尊!”
就在他要开口拒绝之时,一个中年道人喧着道号踏入帐中,看了眼史进,便道:“此去吐蕃,另有要事,薛将军必须随行,太后那里自有我道门另行交待。”
“哪来的妖道……”
周兴刚刚破口大骂,王孝杰已拉住他,苦着脸道:“道长,薛将军干系着实重大,就算要去,也得向太后请旨,方可成行。”
周兴不认识这名道人,王孝杰却是识得,此人是尹君文的师叔,尹昌操,一身法力深不可测,连战神李靖都告诫他,平时莫要招惹这些道人。
“无旨回来亦可补上,明日一早,使团便去往吐蕃,望薛将军及早收拾。”
尹昌操冷眼一扫王孝杰,转身离去。
史进连话都不敢说,怨毒的目光一遍遍扫着萧业。
这下子,酒席的气氛全没了。
周兴以为是萧业勾结道士欲置史进于死地,猛的站起,指着萧业道:“本官倒是小瞧了你,今次倒要看看,此事如何收场!”
说着,拂袖而去!
“散了吧!”
王孝杰也觉心里憋的慌,挥了挥手。
众人各自离席。
次日一早,史进加入使团,走山间小道,绕过石堡城,向吐蕃行进。
两日后,翻过大山,眼前豁然开朗!
还别说,这地方天蓝地阔,空气清新,如珍珠般的湖泊镶嵌在大地上,到处都是雪域原生态,繁花烂漫,水流潺潺,偶尔还有虔诚的牧民坐在青石上,手摇经轮,人与景和谐自然,美不胜收,让人心情愉快。
“什么人?”
远处,一座哨所中,数十名吐蕃骑兵蜂涌而出,张弓搭箭,将使团团团围住。
周兴看向萧业。
萧业是副使,干杂活是本份,于是上前道:“司宾寺卿周大人,奉大唐朝廷之命,出使吐蕃,还望各位莫生事端,护送我等去往逻些(lá sà)。”
随着递上国书。
一名将领上前,接过看了看,又目泛凶光打量了番众人,才还回去道:“随我们来,莫要乱跑,否则格杀勿论!”
吐蕃骑兵严加戒备,在前引路,半个月后,终于踏入都城逻些。
城池并不大,也没有城墙,背倚着玛日布山,山顶满是皑皑白雪,王宫从山脚到山腰,依山而建,一组组建筑群采石堆砌,既有大唐风格,也带着当地的特色,总占地约有数百亩。
使团好奇的打量着城池,也有人对吐蕃女子生出了兴趣。
吐蕃人并不都是紫膛面孔,贵族,尤其是贵族女子在精心保养下,肌肤白腻细嫩,与唐女几乎没有区别,逻些城里,多是这样的女子,身着色彩艳丽的服装,带着繁复的首饰,颇为养眼。
“若是阴间就在王宫底下,那可有意思了。”
嬉莲儿打量向王宫,小声道。
萧业摆摆手道:“目前还不好说,道门也是来找阴间的,必然会想办法探一探珠穆郎玛峰和岗仁波齐山,没必要我们出头,我们盯着几个主要人物就可以了。”
嬉莲儿问道:“若是道门也在指望梅花内卫呢?”
萧业莫名想到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典故,大家都指望着对方,结果没人干正事。
当然,眼下的情况比之三个和尚还要复杂,和尚不挑水,最多没水吃,而阴间是会要人命的。
“嬉姑娘,你说佛门当真不知么?”
萧业转头问道。
“这……”
嬉莲儿神色一滞。
是的,自松赞干布引进佛门以来,近百年过去,佛门已经掌控了吐蕃的方方面面,阴间这样大的事情,真会不清楚?
另有在佛门之前,遍布高原有数千年之久的苯教,虽然败退,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仍在暗中影响着高原的方方面面。
就以高原佛门来说,与当地苯教残余有了融合的趋势,与中土佛门渐渐拉开了分野,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一种文化方面的互相影响。
以苯教在高原的势力,会否横插一杠?
要知道,岗仁波齐山一带,正是苯教的发源地,虽然苯教被佛门驱逐,但在当地仍有巨大的影响力,佛门在该处传教处处受制。
嬉莲儿正色道:“多亏萧郎提醒,妾倒是小瞧了吐蕃,看来还须小心再小心才是,以史进为饵确是一着妙棋呢。”
“呜呜呜~~”
突然前方有号角吹响,这是吐蕃独有的风俗,提示有贵人路过,闲人闪避。
行人纷纷跪下,使团自然不会跪,退向街边。
一列仪仗行来,最前方是八名身着当地特色服饰的鼓吹手,手持硕长的骨吹号,每隔一阵,便朝空吹响。
据说骨吹号是以人的腿骨镶接而成,辅以金玉等饰物,吹动可沟通天神。
虽然佛门曾严厉禁止,但是禁而不绝,久而久之,也就不再理会了。
骨吹号后面,是一列骑兵。
诶?
萧业心中一动,有点眼熟啊,再一回想,不就是南诏碰上的飞鹰卫么?
再往后,是数十奴隶抬着的大撵,上面供着一尊莲台,端坐一名十七八岁模样的妙龄少女,双目闭微,宝象庄严,有如菩萨下凡。
萧业却是面色一沉,此女正是央吉长公主!
或许是对萧业不怀好意的目光生出了感应,央吉睁开眸子,见着萧业,不由轻咦一声,随即单手向上一举。
队伍停了了下来。
央吉哼道:“唐国小官,原来是你,你既然没死,就该老老实实缩在唐国,怎么敢来逻些?不怕本宫砍了你的脑袋?”
无数怪异的目光望向萧业,来之前,吐蕃的贵人已经打探清楚了,能自称本宫,又是这个年纪,只有一人,央吉长公主。
这简直是出乎意料,想不到这小子还和吐蕃长公主有渊源。
虽然央吉说话不好听,但言语间并未感受到恶意,再看央吉,皮肤虽然不是太白,却也娇俏可人,堪称一等一的美人儿,并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情。
嬉莲儿不由轻哼一声,醋味十足。
第二九六章 精神升华
萧业没想到这样巧,心里暗暗叫苦,只得拱手道:“见过长公主,萧某受大唐朝廷之命,随司宾寺卿周大人出使贵国。”
“原来是打了胜仗来要好处!”
央吉哼了声。
萧业谨持言多必失的原则,尤其他与央吉还有不小的过节,索性不吱声。
央吉向给使团领路的吐蕃官员问道:“可曾安排好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