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常平传-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兄何至于如此?我常平征战沙场四十年,从来不相信会有天道垂青,即便那姜尚真的是大劫之子,我也会击败他,斩杀他,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看他的气运能够垂怜他多少次!”常平霍然起身,一双漆黑的眸子看着闻仲,突然暴起惊天杀机。
“说得好!”闻仲先是一惊,而后也拍案而起,道:“看来老夫真的是老了,竟然未战先怯,生了畏惧之心,你说的不错,即便真的是大劫之子,又如何不能杀?”
“先王让我守住成汤江山,我便一定会守住,谁敢来夺,就杀谁,没有例外,太师,末将……请战!”常平向闻仲郑重行了一军礼,斩钉截铁的道。
“不行!”闻仲断然拒绝:“如今正是初劫期间,须得等诸天圣人封禁九州世界,初劫才算过去,你如今去西岐,必然劫气入体,后果不堪设想,你是大商的镇北公,亦是截教门人,老夫须得对你负责。”
“我不懂气运一道,但自古行军打仗,自然该勇猛精进。畏首畏尾,非我所为,若真的窝在镇北关等初劫过去,届时西岐气候已成,又不知耗费多少心力,且按师尊所言,西岐就是劫气汇聚之地,若真的会劫气入体,西岐将领岂非尽数都会劫气入体。”常平站直身体,坚定说道。
闻仲从未想过此事,一时竟被问的愣住了。
“闻师兄,自古兵贵神速,师弟先走一步了!”常平再次向闻仲行礼,而后直接转身离开,往镇北关而去。
闻仲看着常平离开的方向,愣了好一会儿神,方才仰天大笑,“哈哈哈哈……闻仲啊闻仲,你真是老了,这些年太师当得你都老了,还不如一个入门十年的师弟,哈哈哈……”
第九十章 常平西征 西岐反应
“传令北地二百镇诸侯,每家最少出兵三千,往西北边境集合,限期半月,所有诸侯,无论什么原因,皆不可拖延,违令者,斩立决!”
这是常平回到镇北关后的第一个命令,盖着镇北公大印的调兵令从镇北关而出,飞速传遍整个北地。
“斩立决……看来西岐此举直接触到了大人的逆鳞,否则绝不会如此急迫,竟然只给了半个月的时间。”木鱼这些日子感觉修为精进,正准备告假闭关,却不想直接逢上了这等事情,直接被常平抓了苦力,去统筹军备物资。
二百镇诸侯,每家出兵三千,那便是六十万大军,六十万大军出征,所需粮草、战马、军服、军营帐篷都是天文数字,即便以镇北关的底蕴,短时间内也绝凑不出来。即便二百镇诸侯自备物资,光是统筹调度也是一项繁杂无比的工作。
好在常平在北地积威甚重,即便有诸侯心中不服,想一想当年横行北地的镇北大军,还是乖乖的遵守命令,凑兵凑甲的凑出三千大军。
诸侯之间强弱等级诧异明显,有强大的,如四镇诸侯,个个带甲之士三十万,还能随时从属地诸侯中调集,一些次一级的诸侯,如冀州侯苏护,亦有五万兵甲,还有数员神将坐镇,更弱的,则兵不满万,又无神将镇守,即便是大股流寇都抵挡不住,因此只能托庇于四镇诸侯,求取庇佑,天下八百诸侯中,此类侯国占了七百八。
因此常平命令每家出兵最少三千,对许多诸侯还是个很大的考验,派出了三千兵后,他们的老家就无人镇守了,而如今九州烽烟四起,占山为王的强人不在少数,一旦为祸一方,立时就是城破国灭的下场。
当然,常平对此亦有准备,直接下令邓忠四人,让他们绕道北地,将整个北地的穷山恶水先犁了一遍,所有山贼盗匪,罪大恶极者处死,冥顽不化者处死,剩下的尽皆收编,解除诸多弱小侯国的后顾之忧。
邓忠也不负常平期望,率领三位神将并三千本部军马,生生在半个月时间将整个北地的山贼盗匪犁了一遍,杀戮无数,一时之间邓忠之名响彻整个盗贼界。
半月时间很快过去,时间也终于步入了秋季。
秋季多雨,本不利征伐,但六十万大军云集西北边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很快便穿过西北分界线,三日后,到达金鸡岭,与驻守此地的张桂芳合兵一处。
六十万大军云集金鸡岭,消息早就传到了西岐城。
西岐王宫中,姬发连夜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对策。
听闻镇北公常平亲自挂帅,无论是老牌的西岐第一神将南宫适,亦或者最近锋芒毕露,风头甚至盖压南宫适一头的西周开国武成王黄飞虎,皆面面相觑,不敢应声。
常平的威名,西周君臣这些年已经听得太多了,无论是早年间横行天下,还是到了镇北关后在北地灭族灭国,其威名之盛,远非黄飞虎、南宫适所能相比。
姬发见满朝文武一声不吭,只得将目光看向姜尚,“相父,如今大兵压境,我等应当如何应对?”
姜尚死而复生,如今在西岐城声明如日中天,便是姬发都有所不如,且姬发知道了后者圣人弟子的身份后,对他也越发的恭敬了。
“武成王在朝歌军中素有威望,却不知对那镇北公常平,有何了解?”常平威震九州,姜尚自然早就仔细打探过他的信息,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想听一听曾经同殿为臣的黄飞虎的评价。
黄飞虎闻言,苦涩一笑,道:“镇北公常平,号称大商武神,用兵如神,手段狠辣,且早年间摧城灭国无数,如今他携六十万大军前来,若末将倾尽整个西岐的兵力,也最多坚持一个月。这还是不考虑他自身勇力的情况下,他本就是武道天骄,这些年勇猛精进,更是达到了金仙境界,决不可力敌。”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是武成王黄飞虎将各种己方的优势尽数计算后的结果了。
“武成王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等有封神台,有姜丞相,即便镇北公真的是天下无双的战神,也必然要碰壁!”南宫适看着黄飞虎,虽然他也听过常平的威名,知道远非自己所敌,但即便如此,他心中还有一丝侥幸。
他的一丝侥幸正是来自姜尚,这个圣人门下,传说中掌握封神台的人。
若没有封神台之前,南宫适对姜尚顶多是钦佩,但自从上次死而复生,着手建立封神台,他对姜尚的钦佩程度已经达到了死忠的程度,别说是常平,便是再加上闻太师,他也相信姜尚能够抵挡,并取得胜利。
黄飞虎闻言且轻轻摇头:“你没有在他麾下为将,不会明白做他的敌人,是一种怎样的绝望。”
“武成王,你的心乱了!”姜尚直接打断了黄飞虎的话,若让他再说下去,恐怕满朝文武直接就心态崩了。
黄飞虎自知失言,抱拳之后遂不再言语。
“镇北关的可怕,孤早年也曾领教,的确是一个强大的堪称恐怖的存在,不过孤有相父辅佐,又何惧之?”姬发突然长身而起,猛地拔剑将面前的案几劈成两段,道:“孤已经决定了,军政之事尽数托于相父,与常平那厮决一死战!文武百官皆需积极备战,胆敢踟蹰不前,犹豫不决,扰乱军心者,一律有如此案!”
“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决一死战!”
文武百官皆跪地高呼,一时间群情高涨。
百官散去后,姬发留住姜尚,紧紧握住后者的手,道:“孤将一切都交给相父了,相父切勿负孤!”
姜尚长膝跪地,郑重道:“但使姜尚还有一口气在,必为大王击败常平,踏平大商,成就霸业!”
……
回到府邸,姜尚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直接求助师门,他十分清楚,若不借助师门的力量,别说一个月,整个西岐城所有力量加在一起,也绝撑不过三天时间。
净身焚香后,姜尚点燃一根师门秘制香,片刻后,烟雾缭绕中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大师兄!”姜尚连忙行礼。
第九十一章 西岐大战 张桂芳VS黄飞虎
大军在金鸡岭休整三日,而后起兵拔寨,浩浩荡荡杀奔西岐城下。
六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战旗猎猎,遮天蔽日,恐怖的军威直欲压挎整座城池。
姬发与姜尚并黄飞虎等文武百官站在城头,看着黑压压的六十万大军安营扎寨,只觉心神被夺,胆气十分已丧了七八分。
只见那一川铁马金戈,五色旌旗缥缈,营安南北,阵摆东西,正所谓一座兵山从地起,不亚轩辕破蚩尤!
“果然不亏是镇北公,短短半月时间凑起来的六十万大军,如今进退之间宛若一体,令行禁止,已经有精兵之形。”黄飞虎望着远方的军阵赞叹道。他自诩治军之能当世顶尖,也远远做不到这种程度。
一袭明黄色甲胄的姜尚闻言点点头,道:“武成王所言不差,短短时间,能将六十万大军调教至此,其治军才能当世无双,的确是无双帅才,可惜此等英雄,不能为我大周所用,当真可惜。”
姬发闻言眼中一亮,旋即化作阴狠的杀机,道:“相父所言差矣,此等豪杰,若非感念帝乙恩德,又岂会甘居帝辛之下?孤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此等豪杰,姬发自问不能驾驭。
“的确可惜,若有镇北公为帅,成汤江山怕是三月可破。”边上神将南宫适却突然开口,眼神狂热。
“诸将收摄心神,镇北公来了!”姜尚右手轻轻抚摸打神鞭,心神稍安,旋即目光看向城下,那里正有一尊黄甲将军纵马而来。
“某家邓忠,特来送上战书!”来将正是邓忠,快马来至城下,高声大喝。
姜尚与姬发相视一眼,而后大手一挥,不多时,城门打开,放邓忠入城,至城门处将战书呈上。
姜尚拆开来看,上书:成汤镇北公常平,书奉丞相姜子牙麾下,盖闻王臣叛乱,大逆于天。兹尔西土,敢行不道,不尊国法,自立为王,有伤国体。复纳叛逆,明欺宪典。虽食肉寝皮,不足以尽厥罪。纵移尔宗祀,削尔疆土,犹不足以偿其失。今天军至此,你等若惜一城之生灵,宿至辕门授受,侯归朝以正国典。如若抗拒,打破城池,俱为齑粉,噬脐何及!战书到日,速为自裁,不宣。
姜尚看书毕,看向邓忠道:“邓将军回营,回禀镇北公,原书批回,三日后会兵城下。”
邓忠领命出城,进营回复了常平,将姜尚回话说了一遍。
“既然如此,大军休整,三日后战!”常平点点头。
晚间,常平聚将于中军,商讨军务。
帐中神将七员,分别有邓辛张陶四神将,还有原金鸡岭的张桂芳风林二将,剩下的一个则是冀州侯苏护长子——小将苏全忠。
这也是此次北地二百镇诸侯中唯一随军的神将。
“今日邓将军已将战书送至西岐,约定三日后大战,张桂芳、风林!”常平端坐中军,目光扫过帐中诸将,最终落在张桂芳身上。
“末将在!”张桂芳、风林起身听令。
“封你二人为正副先锋官,统领十万本部大军作为先锋。”常平下令。
“末将领命!”张桂芳、风林接令。
“邓忠为后军指挥,守护辎重,张节、陶荣为副将!”常平看向三将。
“末将领命!”邓忠并张、陶二将接令。
“辛环、苏全忠,为中军副将,随本公坐镇中军。”
“末将尊令!”辛环、苏全忠大声领命。
“诸将,满饮此杯,三日后打破西岐,生擒姬发,活捉姜尚!”常平起身持杯,扫视大帐,一饮而尽。
“打破西岐,生擒姬发,活捉姜尚!”诸将皆大吼,满饮而尽。
……
转眼三日已过,只听得成汤营中炮响,喊杀之声震天,常平高居龙凤幡下,辛环飞在半空中,苏全忠骑一匹汗血马,护卫左右,前军是张桂芳,率风林与先锋军当先而立,摆开阵营。
西岐城城门大开,西岐大军分五方队伍,两边大小将官整整齐齐,左有西岐第一神将南宫适,右下手是武成王黄飞虎,端坐在五色神牛上,姜尚居中坐于战车之上,指挥若定。大军气势恢宏,虽数量不多,气势丝毫不弱。
姜尚起身行礼,道:“镇北公,请属贫道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常平冷道:“姜丞相,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我且问你,你身为圣人嫡传,为何不谙事体,助反称王?”
姜尚笑道:“镇北公此言差矣,天道循环,成汤气数将近,西周圣主已生,姜尚所作所为,皆乃顺应天意,镇北公无端伐我,劳动六十万生灵,这才是真正的不谙事体!”
常平眉头紧皱:“那就没什么好说了!”
姜尚继续笑道:“既然如此,请镇北公出手罢!”
两人皆声如洪钟,音浪传遍全军,此番言语之战,却是姜尚占了上风。
常平不再管姜尚,目光越过众人,直接落在黄飞虎身上,大声道:“逆臣黄飞虎,出来见我!”
飞虎大旗下,黄飞虎面色难看,微微欠身道:“末将自别大人,不觉数载,今日又会,当真……”
常平怒声打断道:“你可还记得当年别时,本公对你所说的话!”
黄飞虎面色越加难看,道:“自不敢忘。”
“很好,张桂芳,将这逆贼擒来见我!”常平直接下令。
“遵命!”张桂芳应声而出,纵马持枪来到两军阵前,长枪直指黄飞虎,道:“逆贼黄飞虎,还不快快出来,下马受擒!”
黄飞虎闻言大怒,当即催动五色神牛,冲出阵来,与张桂芳大战在一起。
两人年级相仿,身手相当,正是将遇良才,棋逢对手,一时间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当年黄飞虎还是武成王时,威震九州,张桂芳心中早就不服,无奈两人一个是镇国武成王,一个是边关守将,身份天差地别,无法讨教。今日遇上,张桂芳抖擞精神,势要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本事。
两将皆是见神境巅峰修为,枪法俱都出神入化,转眼大战上百回合,不分胜负。
又一次力拼之后,张桂芳拨转马头,冲黄飞虎喝道:“黄飞虎,还不下马受降,更待何时?”
此言一出,黄飞虎只觉灵魂昏昏沉沉,不知不觉间掉下五色神牛。
张桂芳见状大喜,直接一枪将黄飞虎肩甲挑起,摔在脚下。
第九十二章 西岐大战 苏全忠VS南宫适
“吼!”张桂芳一战建功,十万先锋大军齐声叫好,吼声震天。
边上却惊了姜尚,“那张桂芳驻扎金鸡岭半年,虽有帅才,却无甚作为,不想竟能擒下武成王!”
“丞相有所不知,张桂芳修左道之术,唤做呼名落马术,凡与敌将战,且不可通名,否则被他一叫,只觉头重脚轻,神魂不知归处,便会一头栽下马来。”边上有晁田急忙解释。
“既知此事,武成王怎会如此鲁莽?”姜尚不解道。
“丞相且看着,这张桂芳左道之术虽强,但我家大兄昔日在成汤,也只位列闻太师与镇北公之下,岂是浪得虚名之辈,绝不会就这般束手就擒!”武成王阵中有大将周纪,闻言大笑,脸上无一丝担忧之色。
姜尚见状心中一定,继续看向战场。
却见张桂芳枪挑黄飞虎,正要着甲士上前锁拿,突然心生警兆,猛地一掌按在马背上,身子冲天而起。
下一刻,一道金光自下而上,直接将战马刺了个对穿,透体而出后继续向上,消失在天边。
张桂芳惊了一身冷汗,落地之后谨慎看着黄飞虎。
原本应当昏迷在地的黄飞虎翻身而起,两手皆空,肩甲处一缕鲜血渗出。
方才那一记,正是黄飞虎奋起余威,扔出了掌中长枪。
“张将军果然名不虚传,今日黄某败了!”黄飞虎深深看了张桂芳一眼,而后快步奔上五色神牛,坐骑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