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是重生者-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其实已经私下里计算过此界的直径,根据种种现有条件判断,此界的直径和地球是几乎一模一样的,所以此界的同步地球卫星的高度,也应该是差不多的。”
所谓的同步地球卫星,就是指该卫星相对于地面是处于静止状态的。
所有的同步地球卫星,高度都处于约三万六千千米的高空,之所以如此,背后是有严格的物理定律的。
上过高中的,都知道如何推倒这个数据,虽然那些高中生大学之后就会失去这种本领。
“所以,理论上讲,接下来只需要完成两个任务,就能直接建设处一台位于我们此地三万六千米高空的同步地球卫星。”
“第一步,力大砖飞,以灵气为动力为燃料,送卫星上天。”
“第二步,制造出大功率的能接受、传道电磁波的仪器。这一步本来是很难的,毕竟对半导体行业是有基本要求的。”
你连单晶硅都提取不出来,你连最原始的芯片都制造不出来,你连一个屏幕都制造不出来,伱连原始计算机都计算不出来,你连火箭的燃料都提取不出来,你搞啥卫星啊?
但有了灵气就不一样了!
使用特殊的雷属性道法,把电磁波信号转化为可接受的其他信息难吗?
不难!
“所以,在我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就忍不住赶紧去做实验,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幸亏院长你回来了,你要是再不回来,我说不定就要给你打电报催你回来了。”
“好吧好吧,原来我就是个顶锅的,真让人失望啊……”
“赶紧滚蛋,看到你就扫兴。”熊岩开玩笑道。
“对了,此界的灵气浓度更上一层,除了灵气本身之外,还形成了些许灵石,灵石矿脉是没有的,但灵石是真实存在的,你可以以灵石为燃料,进行相关尝试,毕竟我们谁也不知道,此界三万六千米的高空之处,到底有没有灵气存在。”
“而且,纵然你做的这一切,都完美的符合此界的一切基层逻辑,也不违背此界的种种物理常识、数学常识、超凡基础,你也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这次失败,可能是你们的原因,毕竟是同步地球卫星,你们没有各种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光靠灵气从头开始研究,能否成功不好说,当然,我还是支持你研究的。”
这样的研究,即使失败,研究院对于灵气的认知,也一定会更上一层楼,而这种认知的提升,本就是最大的收获。
更别提在研究灵气版本卫星过程中,所诞生的附属产物了。无心插柳柳成荫,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科学实验,都未必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
往往是实验过程中某些不起眼的副产物,对人类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青霉素。
“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虚界本身终究是有缺陷的,谁也不知道此界的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万一此界的高度只有几百公里的样子,那到时候卫星能不能成,就很不好说了。
虚界,终究只是虚界!
哪怕看上去也遵守物质、能量守恒定律,但终究只是虚界而已!
或许等到未来,虚界越来越大,内部构造也越来越真实,面积也越来越大的时候,可以顺利的放一颗卫星上天,但是此时此刻,熊岩是不看好的。
当然,不看好归不看好,但支持还是要支持的!
不指望能出成果,只要能有些意想不到的副产物也算是巨大收获了。
“好,那剩下的就让天衍报告好了,反正只是作报告而已,我就去召集人手搞研究了。我如今,真的是一刻也不想耽误了。”
当管明离去之后,霍天衍就来到了熊岩的面前,开始向他汇报如今的军事情况。
“如今除了新野县之外,我们又占据了五个县,虽然仍然可以继续扩张,但是却暂时停了下来,好梳理内部,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彻底把这五个县掌握在手里。”
这话是很容易理解的。
大汉朝虽然号称统治到了基层,乡有乡老,亭有亭长,亭长下面还有里长。
如果光看这些组织体系,光看这些职位,可能会下意识的觉得,大汉朝的统治,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亭,每一个里了。
但实际上,纵然是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时期,也只有关中之地,才能做到深入亭里。
而如今绝大多数地方的亭长里长,都已经被当地的世家豪强所掌控。要么直接是他们的人,要么是他们举荐的人。
没有背景的普通人基本上是别想了,除非有贵人赏识你。否则,还是早点洗洗睡吧。
而东汉的建立,就是光武帝和世家妥协的结果,从那以后,亭里是否还在大汉朝廷的掌控之中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有的地方,仍在朝廷掌握之中,有的地方,已经不在了。
而在黄巾之乱后,这一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
黄巾之乱到来之时,大量的豪强世家为了自保,直接大规模训练私兵,大规模兼并土地,大规模吸收佃户。
同时,他们还大规模的建造坞堡。
每一个坞堡,每一处庄园,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小王国、小天下。
在这么一处小小的庄园之内,庄园主的命令就是天!
庄园主说太阳从西边升起,那么太阳就是西边升起!谁敢说从东边升起,就把他赶出庄园,让他做一个流民。
在如今的背景之下,做流民和直接去死有何区别?
有背景人脉的世家,有人口土地的豪强,纷纷建设坞堡,建设国中之国;没有背景的普通人,也以乡、村为单位,以宗族血脉关系为纽带,建设属于自己家族的坞堡,属于自己家族的庄园。
而大汉朝的时候,村子往往都是同姓之人,大家伙儿都是一个姓,一个种族。
虽然宗族在事实上,必然是存在剥削的,也必然存在大量的黑暗,但不代表宗族这玩意儿什么优点都没有了。
在对外的时候,宗族可以保证自己人最起码的安全。
你要是没有宗族在背后撑腰,说不定直接半路就被人抢劫了,就被人杀了,这听上去很难以接受,但是在乱世到来前夕,在黄巾之乱后,在全国各地频繁出现大规模反贼、盗贼、义军的今天,是很常见的。
所以,年纪轻轻的曹休,能单枪匹马带着老娘一起奔赴千里之地,来到曹操大本营投靠曹操的壮举,才会被世人称颂,曹操更是直接因此夸赞曹休说他是我曹家的千里驹。
这,就是一个礼崩乐坏,没有秩序的世界!
秩序已经没了!
黄巾之乱前,乡下可能还有些许微不足道的秩序。黄巾之乱后,县城以外的地方,就全都是坞堡、庄园主、盗匪说了算。
那个时候,县城以外的地方,就不在讲道理了,而是讲拳头!
所以,早在黄巾之乱后,大汉朝就失去了对于县城以外的地方的统治。
此刻的大汉朝,就相当于皇权不下县。
皇权停留在县城之中,对于县城之外的地方,得县令召集本地庄园主、坞堡主人一起开会、商量。
商量的好,底下的人听话,愿意拿出粮食,拿出壮丁,那么这个县令就算是很有本事的。
“我们通过彻底打散缘由村子、乡镇的方式,聚集剩余百姓,建设了一系列新的特色小镇。这些小镇,大多数是农业小镇,一个小镇聚集三千到五千左右的百姓,住在一处坞堡之内,负责方圆一定范围内的土地。”
第224章 :武德充沛
“如今,每处特色小镇,都有至少一名降临者当镇长。每个小镇,有两个训练屯,负责不断训练新军……”
“每一个小镇,都会分为几条街,一条街就有一个基层组织; 里面有一名街长、两名副街长、数名小吏。”
至于为何会有这么多副街长,当然是为了迅速扩大官吏队伍,以免未来有了地盘却没有官吏,最后只能让所谓的乡贤治理。
如今终究才六个县而已,光是南阳郡就有三十多個县。而且就连如今停止扩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官员数目不足。
“一条街往往有一千人左右,我们如今通过电台,向小镇传达命令,然后镇长会召集街道办的街长、两名副街长传达命令。”
“接着; 这些街长、副街长回到街道之后,会召集小吏执行相关命令。通过这么一套相对简单粗暴的体系,我们的命令可以直接抵达每一家每一户。”
“如今,我们治下有六个县,每到一地,必先建设粥棚,免费施舍粥饭三天。”
“三天后,便可初步建设信誉,就会拿出一些活计,让流民、百姓来干活,工资日结,直接给十五斤大米,三顿都管吃。”
“所以,如今民政方面,我们一共建设了七十六个特色小镇; 总人口约三十八万。其中; 有六十个特色小镇; 都是地地道道的农业小镇; 专门负责粮食生产,十二个特色小镇负责轻工业品的生产,这些轻工业品还是很受世家豪强欢迎的,换到了不少粮食、奴隶。”
“还有四个特色小镇,负责重工业的生产。但效率都不高,无论是农业小镇还是产业小镇,生产效率都一言难尽。”
熊岩轻轻的拍了拍霍天衍:“不要紧张,你做的已经很好了。要知道,我们降临才多久?如今才刚刚三月底而已,还不到一个月,你就成功兼并五个县,建立了七十六个特色小镇,搭起了架子,剩下的只需慢慢填充即可,已经很优秀了。”
“可是,和上一次北海郡相比,还是差了很多。感觉很多地方,都一团乱麻,乱糟糟的。”
你和谁比不好; 你和上次北海郡比?
上次北海郡大夏也就才降临一百多人; 这次光是南阳郡新野县的降临者,也是一百多。
听上去好像都一样,但二者的质量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上次管明、姜橘、陆舟、季真他们亲自攀科技树,还有楚轩、熊岩从中协调,各个降临者团结一致搞生产、战斗。
而这一次,虽然也是一百多,但熊岩干到一半跑路了,跑路洛阳开会(休假)了。
姜橘陆舟他们几个都不在,唯一一个顶级科研人员管明,也没法全身心的攀科技树,只能天天协调各个降临者,让他们乖乖听话,好好配合,不要吵不要闹。
科研人员比起上次直接差了一个大档次。
战斗人员呢?
叶凡、楚风不在!
林二、长空道人、彭炳,也都不在!
老王更不在!
内政人员呢?
楚轩不在!
熊岩这个老大更是二话不说提桶跑路去洛阳休假,再这样的情况下,霍天衍和管明组队,能带着一百多降临者,短短二十来天,干了这么多事儿,熊岩已经很满意了,真的很满意了。
实际上,接下来熊岩也不会负责具体事务,更多的还是放权,放权给霍天衍,放权给陆羽,好好的锻炼锻炼他们。
不能什么事儿,都是熊岩楚轩来干。
楚轩:你干啥了?
熊岩:俗话说得好,一个好的监军顶的上两个工人,我负责监督你!
“到处都有一些不大不小的问题才正常,如今才刚起步,等到我们慢慢的在百姓心里建立信用之后,等到军队慢慢的练出来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等到本地百姓发现他们能一天三顿吃饱饭之后,信用也就建立起来了,自然而然的就会拥护大夏的统治。
能吃饱饭,这是最实在也是老百姓最能接受的方式。
等到农业人员都学会使用木制、铁制农业机械之后,农业小镇的生产效率不就搞起来了?
等到新兵离开新兵屯去剿匪,去和其他世家豪强的私兵碰一碰,还活着的时候,也就成了老兵。
假以时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所以,洛阳就算要混乱,也不能一个月后就混乱,起码也要等到半年之后,熊岩这里种田结束,秋粮入户之后才能开始混乱!
在此之前,洛阳可以小乱,但绝不能大乱。
至于如何调控洛阳城的混乱程度,这不就是楚轩的事儿了嘛,对别人来说或许很难,可对楚轩来说那肯定是小菜一碟。
倒不是说楚轩真的比洛阳城内的智者聪明千百倍,而是他站在局外,有先知外挂,还有一群降临者充当内应,还有三国演义这个大杀器,不愁洛阳城的聪明人脑子不乱。
“好了,军事方面呢?”
“军队的话,分为道兵、老兵和新军。”
“道兵的话,目前只存在于理论之中,我们也不缺少诞生气血的士兵,但是无法做到数百、数千道兵如臂指使,一心一意。”
熊岩回忆了一下此次洛阳之行,说道:“炎龙神铠正在研究中,如果能顺利研究出来并找到替代品的话,道兵就不足为虑了。”
“而且,老王正在洛阳城苦练道兵,目前他已经有了些许想法,正在尝试,如果他成功了,我们也可以取取经。”
“当然,你也可以继续尝试,无论最后谁成功了,另外两方,都可以借鉴经验。”
“对了,彭炳如今在黄河帮内,也在苦练道兵。他这次的道兵,是林二帮着一起训练。”
“洛阳城外,长空道人,也在组织道人,训练小规模的阵法,也就是一元两仪三才四象之类的。”
“大家都在尝试,你可以多多和他们进行这方面的交流。”
道兵属于大汉特色,不可不尝。
上次北海郡受限于虚界本身,道兵只存在于传说中,这次的洛阳城,可是真的有道兵的。
比如大汉朝的北军五校,就是实打实的五支道兵!
据说大汉朝全盛时期,南军有很多支道兵,北军麾下的道兵,也不止五支,但如今这么多年下来,就只剩下这五支道兵了。
黄巾军倒也有一支道兵,名曰黄巾力士。
但那是张角活着的时候,如今张角已死,黄巾力士四散,相当多的黄巾力士,被世家豪强获得,也被镇压黄巾起义的武将获得。
据说这些武将,还有那些世家豪强,都在悄咪咪的研究道兵。
大概等到数年之后,他们研究道兵就会小有所成,然后就会进入道兵喷发的时代。
到了那时,你没有练出一支道兵,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良将。
“除了道兵之外,就是老兵,这五个县的豪强光是私兵加在一起就有六七千,真真是武德充沛。虽然战斗力都不怎么样,但好歹也让我们的新兵见了血,上了战场。”
“如今,我们麾下的老兵约有八千。其中四千人比较可靠,两千人战力存疑,还有两千是从豪强私兵之中吸收而来的,信任度存疑。”
“至于新兵那就更多了,如今光是分散在七十六个特色小镇的训练屯就有一百五十个,此外还设下了三个练兵大营,分别有十五个、二十个、二十五个训练屯,加在一起就是两万一千新兵。”
“下一次出兵的话,就是一个月后了,那时新兵经过了一个月的训练,也能上战场了。”
一个月乍听之下,有点儿短。
但是大汉朝不一样,大汉朝武德充沛,民风彪悍,很多老百姓都是熟知军法的。
他们可能不识字儿,也不认字儿,但就是懂得基础军法,懂得基础军规,这也是大汉朝武德充沛的象征之一。
所以,这样的新兵训练起来是很容易的。
要是大宋朝、大萌朝的新兵,可能不懂这些,但大汉朝的百姓,多多少少都懂一些。
此外,大汉朝的百姓,对于从军并不抵触,也不觉得当兵是贼配军,是给人当奴隶。
从军、杀敌、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逻辑,在如今的大汉朝还走得通。
所以,百姓们的积极性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