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是重生者-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但凡见识多一点就会明白,豪强这玩意儿,无论舆论宣传做的多漂亮,但本质上就是在侵吞、侵蚀、压榨寻常百姓。
从来没有哪家豪强,不是吃着百姓的肉,喝着百姓的血崛起的,不要看他表面上说的有多漂亮,改变不了压榨百姓的本质。
对于这一点,西汉政府看的非常清楚,所以,西汉政府为了打击豪强,直接不要脸了,也不讲什么大汉律法,直接在老皇帝死后,强行迁徙全天下的豪强去守灵。
当豪强们离开之后,豪强的财产就被当地政府充公,在一定程度上,此举缓解了地方的人地矛盾,化解了人口增多但土地减少的局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
理论上讲,如果大汉朝的历代天子,可以一直坚持这个政策,那么世家豪强根本就起不来。
实际上,在汉武帝之前的历代天子执政时期,世家豪强就是韭菜,大汉朝廷什么时候开心了,割一茬,不开心了,接着割一茬!
而武帝以及武帝之后,只能说懂的都懂。
这还是西汉,西汉末期的时候,世家豪强就崛起了,王莽能篡汉自立,就很好的说明了当时的世家豪强猖狂到了什么地步,又强大到了什么地步。
而后来阿秀哥建立的东汉,更是和世家妥协的产物,阿秀哥是靠着世家的支持,再加上自己天资不凡,非常的会做皇帝,才在短短数年之内,一统天下。
东汉从建立开始,根子上就有病!
先天性不足!
这样的东汉,又凭什么能像刘邦、汉文帝、汉景帝时代的大汉天子一样,对待豪强如同韭菜呢?
“后来,世家豪强势力越来越强,历代天子先后发动了两次党锢之祸,目的都是打击世家豪强,但是都失败了。”
听到这里,荀攸继续点头,但还是不说话。
“再后来,天子碍于黄巾势大,不得不解除党锢之祸,士人们取得了胜利,便聚集在大将军的羽翼之下,对抗天子,想要彻底铲除宦官。”
“接着,天子病重,士人们都在等。”
等什么?
等灵帝死亡,等何进上位,等何进清理宦官群体。
可就在这时,一本三国演义横空出世。
这本书告诉士人,你们不用等了,何进上位之前,和你们利益一致,看上去和伱们是一伙人。
但是,当何进上位之后,他的屁股就会发生变化,他的立场也会随之变化。
对何进来说,灵帝死亡之前,主要矛盾是他和灵帝之间的斗争。灵帝死亡之后,主要矛盾就变成了,如何更好的治理天下。
为了更好的治理天下,无论谁坐在那个位置,都要对世家豪强动手,这是不可避免的。
而这样的事实,太过残酷,很多士人都不愿意相信。至少此刻,大多数士人仍然梦想着,何进上位之后,会善待士人群体,对直接肉体消灭宦官群体。
可是,三国演义却把这一切给揭穿了!
“后来,妖书一出,陛下的想法就变了。”
听到这里,荀攸叹息一声,久久无言。
三国演义出来之前,灵帝还想着要让刘协登基,免得何进当了外戚,势力太大,不利于大汉朝的统治。
可是三国演义出来之后,灵帝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自己真的没几天好活了。
而刘协今天才多大?
就算刘协登基了,他能掌权吗?到时候大权必然旁落,就算不落在何进手里,也会落在其他人的手里。
这种情况,难道就有利于大汉朝廷了?
既然权臣不可避免,必然会出现,那么就让这个权臣变得没有资本造反,只要这个权臣,只能依赖皇室,只能依赖宦官,那么当权臣就当呗。
“如今,大将军已经做出选择,正式和士人决裂,本初被杀,公路被追杀,公路虽然本人得以幸免,成功逃离洛阳,但全家上下数十口,无一幸免。”
连袁术住的房子,如今都被一把火烧了!
这就是在和士人决裂!
此外,许攸、郭图等和袁绍交友过密的士人,也都再次上了通缉榜单,甚至何进直接写信给各地太守,要求他们直接对郭图等人的家族进行打击。
太守们愿意这么做吗?
当然愿意啦!
如今的地方太守,手握数千郡兵,清一色的大汉正规军,战斗欲望旺盛的不要不要的。
这种时候,可以名正言顺的对付某一个本地世家,对他们抄家灭族,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儿吗?
没有了!
这就是一波大礼包!
一波肥!
抄家的钱,太守本人起码要留下六成,能给朝廷四成都算是对朝廷非常忠心的了!
一直以来都在保持沉默的荀攸开口了:“午时三刻,皇子辩被册封为太子,诏书明发天下。”
“未时三刻,我被任命为黄门侍郎,为太子辅臣。”
“申时三刻,卢尚书被任命为少师。”(卢植,当世儒宗之一,平定黄巾之乱的三大中郎将之一,刘备的师父。)
“酉时三刻,郑北海也被任命为少师。”(郑玄,古今文宗师,一代儒宗,实力天下前十,弟子数千,强者无数,可以看作是超凡世界天下前几大派的宗主)
说着说着,荀攸就抬起了头,荀彧也是,也不知道今天这第四回,讲的是什么。
第220章 :三兴大汉?
曹府
这里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曹操的府邸,而今日整个曹府都处于一种战时状态,所有曹操的客卿、兄弟、家将,全都拿上兵器,做好了战斗准备。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曹操在袁绍身死之后第一时间,就来到了袁绍他家; 然后拔出倚天剑,带着袁绍的妻儿回到了曹府。
这倒不是曹操人妻控发作,袁绍前脚刚走,后脚就来安慰嫂夫人了,而是为了保证袁绍妻儿的性命。
虽然何进说了,他会保证袁绍死后袁绍一脉的传承; 但是这种话吧,听听也就是了,谁知道何进说这句话的时候,到底有几分真心实意呢?
退一步说,纵然何进是发自内心的这么想,可是谁能保证何进的手下人不悄咪咪的下黑手呢?
袁绍可是很多年轻士人心目中的楷模,树大招风,得罪的人不少,仇人也不少,谁愿意让一个袁绍二世出现啊?
还不如趁着袁谭年纪还小,直接送他去下面和袁绍见面,也算是一家团圆了。
所以,曹操便二话不说,带着袁绍妻儿回到了曹府,当天夜里,袁绍原本的府邸就被一把火烧了。
而此刻曹操带着倚天剑,在府内巡视,做足了姿态,这就是告诉天下人; 袁绍的妻女,我曹孟德保下了; 如果有意见,可以先来和我过过招,如果我失败了,你们尽管动手,但是在越过我这条线之前,就不要动手了。
刘备碍于身份,不好直接过来帮忙,也不好过来站台,只能让关羽张飞带着一大票猛男过来帮忙。
而此刻,曹操和关张坐在嫂夫人的门外,谈天说地,忽然曹操就看向了天空,随后就大受震撼。
看着曹操一脸震惊的模样,张飞大声的道:“怎么了?怎么了?袁绍死了没?皇帝废了没?董卓又做了什么?天下局势又是什么模样?”
关羽虽然没有像张飞那样大呼大叫,但也眯着一双丹凤眼,等待着曹操的讲述。
毕竟,三人之中只有曹操是文武双全; 既练武又炼神,而且二者皆有所成。
曹操呆愣的摸了摸脑袋; 这才发现,自己的额头上竟然出现了一丝冷汗:“这第四回可了不得,上面写着李文忧再荐卧龙,董仲颖三顾茅庐……”
“卧龙?谁是卧龙?卧起来的龙?好好的龙不飞在天上,卧在地上是怎么回事儿?”
还不等曹操说完,张飞就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直接打断了曹操,不过曹操也不以为意,毕竟张飞就这性格,多少年了。
“这第四回比较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说的是董卓废立天子,然后我以献刀为名去刺杀董卓,结果刺杀失败,我逃跑的路上误杀了伯父一家,还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这一瞬,曹操只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恶意,为什么?为什么要如此污蔑我?
我曹操有什么值得你污蔑的?
我啥时候这么坏了?
再说了,以我的修为,怎么可能连杀猪都听不清楚?我可是炼神有成的大高手,精神力一扫描,什么不都知道了?
又怎么可能直接因此而误杀伯父一家呢?
荒谬!
实在是大大的荒谬!
张飞也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你虽然没我厉害,但也算是当世一流,一個人一把剑,杀穿百人军阵轻而易举,你那伯父一家,根本就不够你一个人杀的。”
而关羽则是捋了捋胡子:“孟德,接下来呢?”
“接下来就是下半部分的剧情了,这下半部分说,董卓被我刺杀之后,虽然人没事儿,但是却受到了惊吓,就叫来军师李儒,向他问计。”
“然后这李儒说,如今的局势,本质上是关东士人不服他这位关西出身的武人登上高位。”
关东士人,可以容忍自己人当权臣,也可以容忍大将军等外戚充当权臣,甚至可以容忍其他地方的世家子当权臣,但就是没法容忍关西士人当权臣。
这是原则问题!
“接着,李儒就说,如今的局面,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过,他有一位友人,才华十倍于他,纵然是谋圣在世,也比不过他,是管仲、卫鞅一样的大才。”
“还说这位大才自号卧龙,本是一位普通太学生,后来为了避祸,就隐居在洛阳城西五十里外的大青山之上。”
“这李儒的本事也就这样,不过是个小人罢了,看来他嘴里的卧龙,也不过如此而已。”张飞大大咧咧的道。
而关羽却直接摇了摇头:“不,这李儒虽然人品不行,但是才华却还是有的,如果这位卧龙真的才华十倍于他,那就真的是国士无双了。”
说到这里,关羽就看向了曹操:“后来呢?”
“后来,董卓就在李儒的建议下,带着数千护卫,来到了这大青山卧龙岗之中,第一次见,没见到。”
“然后呢?”张飞接着问道。
“然后,李儒建议下次再来,李儒还说,卧龙实乃国士,是得之便可改变天下大势的人物,不可轻慢。”
“然后董卓很不开心,但还是听从了李儒的建议,数日后,董卓再次到来,这一次,没见到卧龙本人,却见到了卧龙的书童,书童知晓来意之后,就拿出了卧龙写的大汉朝各阶级简要分析一书给董卓看。”
说到这里,曹操的额头就再次冒出了汗水:“这本书中,把大汉朝按照地位高低,分成了天子、宗室、世家、豪强、良家子、平民、奴隶七个层次,详细的分析了每一个层次的群体想要的。”
“这本书里说,不同群体想要的不一样,如果有人能巧妙利用这种矛盾,完全可以分而治之,让他们互相争斗,还说这种按照财富地位高低划分不同群体的统治方法谓之横切。”
说道横切的时候,曹操的脑海里就自动浮现了一幅画面:最顶部的是天子,天子下面是世家和宗室,第三层则是豪强、寒门,第四层是良家子、平民,第五层是佃户、奴隶。
层层压迫,天子位于最上面压迫天下人。
简单的横切,就把天子从天下之主,比喻成了全天下的奴隶主,太过冷血,也太过赤裸,这样的比喻让曹操很不喜欢。
因为,但凡是个正常人,看到了这幅图之后,都会觉得世家、豪强、宗室、天子的统治,是建立在压榨全天下百姓的基础上的。
有些事儿你可以做,但你不能说!
表面的正义,表面的公义还是要维持的!
最典型的就是儒家,谁都知道儒家的士大夫一旦做了官,十个有九个都是贪官污吏,都是小人垃圾。
但又有几个贪官污吏愿意光明正大的说,老子读书就是为了贪财就是为了好色,就是为了当人上人呢?
哪怕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哪怕全天下的士人都知道,一旦士人当了官,十个有九个都是贪官污吏,但谁又愿意光明正大的承认自己就是一个贪官污吏呢?
没有人!
而这幅图,就直接撕破脸了!
“在末尾的时候,还提了一句,说如果按照地域等因素划分的统治方法,叫做纵切,比如挑动不同地域之间的矛盾,让南阳士族为人上人,让汝南颍川士人为二等人,打压其他地区的士人。”
看到这里,曹操就忍不住冷汗直流。
地域之间的矛盾存在吗?
一直都存在啊!
准确的说,自从始皇帝开创中央集权·大一统制度以来,地域和地域之间的矛盾,就没有停止过。
只不过,此前一直都是中央集权,然后中央压制地方,地方反抗中央,然后双方不停争斗,这才是过去几百年来天下间的大潮流。
而卧龙这家伙,竟然提出了中央联手部分地方,集体压制其他地方的纵切之法。
到那时,就是中央和某些地域联手压制其他地方,联手压榨其他地方的世家、豪强、良家子、百姓。
而以曹操的政治智慧,很快就想明白了纵切的其他用法:今天可以利用地域划分来切,那明天就可以利不同种族来切,后天甚至可以利用年纪来切。
半晌之后,曹操喃喃的道:“无论是纵切还是横切,都是真正的神来之笔,本质上都是拉拢一部分,打压一部分,这句话虽然很简单直白,但是却道尽了政治的真相。”
这便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而关羽则是长长的叹了口气,政治这玩意儿,好人不要沾染,人一旦和这玩意儿有了关系,就很难继续做一个纯粹的好人。
至于张飞,他现在只觉得人心如鬼,他不怕妖魔鬼怪,反而开始怕人了,尤其是这个叫做卧龙的家伙,虽然人还没现身,但是简单的横切与纵切,却直接让张飞冷汗直流。
“他奶奶的,这家伙不是好人!”半晌,张飞直接说道。
“然后呢?三顾茅庐,第三次卧龙出山了吗?”关羽继续问道。
曹操抬起头来,看着天空中飘落的第四回,叹了口气道:“出山了也没出山。”
“李儒说这卧龙本是太学生,在陛下驾崩之前,就预测到了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的未来,就早早的在洛阳城外的大青山卧龙岗造了一处草庐,在那里结庐而居。”
“也不知道,如今在卧龙岗能不能找到他的身影,赶紧行动起来,看看这位卧龙,是否真的像李儒所说的那样,有着经天纬地之才。”
“不过,这第四回一直没提卧龙的真实姓名,剧情进展到董卓第三次前往卧龙岗便戛然而止了,上面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他们见面之后,什么都没说?”
“不,说了,这位卧龙见面之后,可谓是直言不讳,直接从土地流转、纳税人口、朝廷财政的角度,作出论证,说是朝廷必将崩溃,无论谁上台都是一样。”
卧龙说想要维持大汉朝运转,就要养活数目庞大的官僚体系和维持一支数目可观,战斗力尚可的中央军。
养活数目庞大的官僚体系,需要钱,需要很多钱。维持一支少则数万的精锐中央军,也需要很多钱。
可是偏偏在大汉朝,世家不用交税,豪强象征性的交一点儿税,而大量百姓在过去一轮又一轮的土地兼并之中,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也失去了人身自由,只能给世家豪强当佃户,自然也就不再账册之上。
巅峰之时的大汉朝,或许可以收四千万人的税,黄巾之乱前,就只能收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