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饮琼录-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九无奈之下,只能眨一眨眼,他现在能动的也就只有眼皮了。
所以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结果看到一柄长剑呼啸而过,饶他皮糙肉厚,久经海浪沧桑,也觉得这剑身透着沁人体肤的寒意。
可是眼睁睁地看着,也有眼睁睁地看着的好处,当一柄长剑从吴九面门呼啸而去时,吴九顿时明白,对方意不在伤人,要不然以他现在难以动弹的样子,焉能抵抗这样一击。
来也奇怪,那柄剑飞射而过之后,吴九眨了一下眼睛,再眨了一下眼睛,等他眨到第三下时,发现面部可以动了,接着肩膀可以动了,然后手也可以动了,继而脚也可以动了,跟着全身都能动了。
吴九长吸一口气,发现内息也运转无碍,他恍然大悟,原来适才不能动弹,是因为对方内力太过深厚,他乍然接触下,身体无法适应,于是出现了短暂的麻痹状态。
吴九心中想到了一个人,如果刚才的武功显露,他认定了七成的话,如今看行事,他又认定了九成。
一个名字差一点脱口而出。
可是吴九马上按捺下来,如果真是那人来了,那么情况会怎么变化都不知道,何必那么快表态呢?
吴九有心暗帮叶成林,他的心思也变得细腻起来。
一念仁善,也让心智更为敏慧。
那柄剑穿过吴九身侧,呼啸着直冲向全真派的七星阵郑
全真派七个道士不明就里,怎么突然飞来了一把剑?
有几个还自恃胆大,或用剑拨开,或起手去抓剑柄。
可谁知道才接近那柄剑,只觉得似有万丈光芒从剑身中发散出来。
敢情这不是一把剑,而是一个太阳,有谁能凭个己之力去靠近太阳?
那不被热熔了才怪。
他们刚挨近宝剑,就感觉如同靠近了太阳一样,一股热力轰轰烈烈地直奔过来,他们哪里又敢再靠近半步。
只有眼巴巴看着那柄剑穿过他们身周,势如劈竹,浩浩汤汤地来到于承珠面前。
来也有意思,那柄剑刚进入阵心时,于承珠的青冥宝剑,忽然发出一声剑鸣,立时颤抖不已。
于承珠是青冥剑的主人,可这种情况,她也是闻所未闻,破荒地头一回碰到。
要想用内力去克制这番鸣动,可她打斗多时,气力早已不济,哪里还可以强压下来。
既然如此,她也就听之任之,多年来她一直在使用青冥剑,虽然不曾达到传中的人剑合一的境界,可她对青冥剑还是有感情的。
多年来的闯荡江湖,是青冥剑陪伴着她,保护着她,帮助着她;
多年来的探索心事,是青冥剑伴随着她,聆听着她,守护着她;
多年来她结交好友,是青冥剑默默的在侧,关注着这一切;
多年来她匡扶夫君,经营海岛,是青冥剑无声的陪伴,默默地注视。
她的生活离不开青冥剑,所以她坚信,青冥剑不会害她。
此念一起,于承珠忽然产生好奇:“原来青冥剑也有灵性。”
这个念头让她哑然失笑,好像这原本就是存在着的,而且是一直存在着。
只不过她于承珠刚刚发现,刚刚把这个念头浮上水面而已。
笑过一笑,于承珠的心情变得很轻快,心道:“既然如此,让我来聆听青冥剑想什么话吧!”
当她发现青冥剑也有灵性时,就觉得它也是有生命的存在。
既然过往总是青冥剑伴随和聆听她的心声,因何现在不能反过来呢?
而且不是如此,她还没感觉到,原来青冥剑作为不同形式的生命体,它已经默默无言地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
那么趁着今的机会,她就好好地感谢一下,陪伴已久的青冥剑吧!
想到这里,于承珠忽然放松下来,心情变得特别舒坦,而不是先前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那种紧张压迫性状态。
这一放松,她的思维就特别活跃,暗道:“假如此刻死了,我起码也感谢过青冥剑的陪伴,也没让它吃亏了。”
这么一想,接着又是一个念头闪过,对于父亲于谦的死,她要是毫无芥蒂,那也是不可能的。
可是在烦杂的情绪和剪不断的思念中,她可从来没想过感谢父亲之前的陪伴,以前一直以为是理所应当,也没多想。
而此刻,察觉了青冥剑其实是一直陪伴着自己,它是另一种生命体时,竟然连带出其实父亲对她的爱,也不是理所当然的,她也可以感谢的。
当她意识到自己需要去感谢父亲的陪伴和关爱时,她蓦然发现,她可以接受父亲的离世了。
是呀,以前她从不曾想过,其实她看似见到了父亲的尸体,可其实根本不接受父亲远逝的事实。
事实和内心的牵挂并不是同步的,事实是一回事,内心的想法又是另外一回事。
可是此刻,于承珠忽然福至心灵,她看到了自己接受了父亲离开她的事实,这竟然是因为青冥剑的一声长鸣,让她意识到它原来也有灵性,从而需要感谢,而她最渴望感谢的其实是父亲,这样竟然释怀了父亲离去的伤痛,她接受了事实。
同时,她还感应到,属于她的生命大门正在打开。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时光叠加浮影现
尽管于承珠也不知道,生命大门打开了,意味着什么。
可她知道,她需要去迎接,所以她身心一片空灵,就听从内心的声音。
这时的她心随意转,青冥剑一拨一引,这个动作都不知道是出自她自己的意志,还是青冥剑的本能。
明明是她使出的动作,可就觉得她不是主要的,她只不过是听从了青冥剑的指引而已。
青冥剑好像不但有了灵性,还有了活力,它可以自由做主。
可是于承珠并没有感觉到不安,反而认为那是自然而然,青冥剑本来就是它自己。
愿意臣服于她,听她的指令,那不但是她于承珠的荣幸,也是青冥剑自己的选择。
有了这样的念头,于承珠觉得非常安泰,本来就是如此,只不过现在才是机缘到了,让她觉察而已。
这也是于承珠越来越喜欢独处,喜欢静思的原因了。
原来有那么多事物,它本来就存在着的,只是它喜欢表现得静默而已。
唯有让自己安静下来,真正对它感兴趣,有一份谦逊之意,它才会慢慢地向自己展开。
就宛如是一朵花静静地绽放一般。
而原先熟悉的环境,竟然隐藏着如鲜花般的美意,会不定时地给予惊喜,这真是太美好了。
静默不但让人心思敏锐,更让人沉淀淡定。
所以青冥剑居然有了自己的主张,于承珠不惊不怒,不慌不惧,从容且雍容地面对。
当青冥剑的剑尖点上呼啸而来的长剑剑身时,于承珠乍然觉得青冥剑一阵惊颤,彷佛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般的激动,又好似靠近思恋已久的意中人般的悸动。
这份热诚也感染到了于承珠,连她都不禁脸热心动起来。
于承珠蓦然闪过一个念头,心中掠过一声惊呼,那宛如黑夜中擦过的一道流星,尽管一闪而过,可那份光和热,留下的惊颤和感动,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于承珠霍的转身,一个凤点头,脚下连点几步,衣袂翩翩,侧身一个“黄鹞翻身”,她整个身影就像在半空绽放了一朵牡丹花,瓣瓣轻曳,重叠繁复,却是娇姿显雍容。
于承珠人在半空,左手探出,轻拢慢拈般的一握,她的手正搭在那柄长剑的剑把上。
于承珠其实已经知道真相,可经不住内心的惊颤,不是这般举动,无法平衡身心。
而她将长剑拢在手中,那长剑也是一声颤动,发出阵阵剑啸。
于承珠这才明白,之前的那声剑啸,并不全然是掷剑之人功力深厚,更多还是长剑本身恍若见到亲人,产生了回家的感觉。
青冥剑的森森剑鸣,便是感应到了那柄长剑,它发出的回应和共鸣。
一接到那柄长剑,于承珠的悸动化作了喜悦,她早就需要另一把剑了,只是多时相盼求不得。
如今一朝伴随身佐侧,自然欢喜得无法形容。
这时候于承珠的眼色为之一变,她不是精疲力尽,看不到希望的顽抗,而是得时得运又得势的强者模样。
她的眼睛恢复了秋水般的光芒,双剑相交,身影转侧,剑光如虹,剑影平校
于承珠使出一招师门绝学“剑合钗圆”,这一招并不是原先玄机门的祖师玄机逸士创造出来的双剑合璧绝学。
而是于承珠的恩师张丹枫自己创造出来的,他与云蕾历经风霜,终偕连理,感怀之前的风风雨雨,又感念他的师父谢华多年孤寂,终于可以和心爱之人叶盈盈相伴白头。
张丹枫在新婚不久,就与爱妻云蕾一起整理组合出双剑合璧剑法的精要,加以变化改进,糅合了生活经历以及心路感慨,创造出这么一招来。
看似只有一招,却结合了前人经历,个中心得,这一招彷佛就是重演了过去的旧路。
明白的人,看了这一招,就等于共赋了此一生。
只是张丹枫创造出此一招,只是自我印证,给自己一个交代,更多的还是想通过这么一招,来留住时光。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韶华难忘,浮光掠影。
过去了就是过去,不管欢欣还是悲伤,时间都是一视同仁地对待。
时光可以就是公平的,不但对谁都一样,连对心情都是一样的。
人会受情绪和心情的影响,时间却怎理会这些,所以它也是无情的。
这份无情,也是大爱,大爱无情。
可在人心中,惊心动魄,刻骨铭心,声声念念,柔情暖暖,又怎么会愿意或忘呢?
既然时光留不住,再努力,它还是会溜走。
那么就留下自己的一份心吧。
所以张丹枫用这一招,回味重温着旧日,他和云蕾走过的点点滴滴,他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在太湖山庄学艺时,张丹枫偶发兴致,在于承珠面前演练了这一眨
当时于承珠看得目眩神迷,自己也陷入了那段历史中,以致于接连三,她都没有彻底回过神来。
所以当时她连央求要学的意念都给忘怀了。
师母云蕾笑着打断,其实真正意义上是云蕾的笑声打断了于承珠的朦胧恍惚。
云蕾,这都是自己在家里贪好玩而已,别露出去贻笑大方了。
她虽然有阻止之意,可是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她是越来越美了。
于承珠第一次见到云蕾时,就很喜欢她,觉得她清丽之中又有英气,于承珠还没见过这等气质的人,觉得真是太美了。
那时候她不知道,后来云蕾会成为她的师母,所以出于喜欢,会缠着云蕾叫姐姐。
后来云蕾与张丹枫成婚后,于承珠就进了太湖山庄,跟他们学艺。
她亲眼目睹了云蕾从原先的清丽英气,变得越来越稳实娇美。
就好像是一块玉一样,一开始只是色泽和花纹美丽,可经过时光的沉淀,会越来越透,也越来越润泽。
那种柔润娴雅的气韵,不因时光的流逝而凋零,反而被雕琢沉淀得越来越如兰似竹,宜家宜室。
云蕾什么,张丹枫马上恭恭敬敬地道是,所以于承珠想也没想要去学这一眨
………………………………
第一百七十章 年少意气是青涩
这一瞻剑合钗圆”,于承珠只看了一遍,之后也没有再看到,她也没有去刻意的回想。
渐渐的也就淡忘了。
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一样。
一切风平浪静,然后各有各的生活。
可是她隐隐记得,这一招之所以桨剑合钗圆”,那是经历了磨难,然后花好月圆的意思。
一切美好的景象,也都有背后的价格。
不是每一双眼睛,都可以去发现美的。
可是就在刚才那一刻,也不知道是鬼使神差,还是福至心灵,于承珠信手使出的就是只看过一遍,之后再无牵挂的一瞻剑合钗圆”。
时光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那个午后,于承珠还是个真无邪,年少不知忧愁的姑娘。
她不想午睡,就偷偷来到院子里,不料看到了恩师张丹枫那一瞻剑合钗圆”。
他使出时,人也在回忆中,时光是那么美好而静谧,他沉浸在喜悦中,即使发现了爱徒无意中的偷窥,也没有做声。
他可不愿意因为这些不相干的琐事,来打扰和破坏自己重回过去,重新品尝甜美的宁静和谐。
这一切现在都已掬握在手,感铭在心,那忧愁仿佛是点缀着甜美而出现的花纹,偶尔回味,真是别有情趣。
眼下回想,只怕师母云蕾也不愿意有人打扰她和丈夫张丹枫的过去,这才不让教的。
毕竟那是他们的私密空间,人与人之间总有界限。
而那一段回忆是他们共有的,也只属于他们彼此。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里的想法还未成型就被扼杀了。
尽管还未成型,又谈何扼杀呢?
难道尽管未被察觉,可其实已经存在了?
只是现在才发现,原来后来张丹枫和云蕾闲聊时,谈到两人初次相遇,他就施展妙手空空的本领,偷了她的钱,弄得她窘迫不堪时。
于承珠是特别来劲,缠着一定要学这门本领。
这女孩儿家、要学这个干嘛?
别师母云蕾看不下去,换了现在的于承珠也会觉得自己当初是在胡闹。
可孩心性,就觉得最亲近的人有的,她也要樱
这是要长大可还未长大,似懂非懂时特有的心态,事后回忆,怕是要以幼稚懵懂的姿态,去融入成人疆域的迫切心情的体现。
少年意气是青涩。
只有过了年轻的时光,回忆起来,这才是滋味无穷。
也许这就是张丹枫会创建出这一瞻剑合钗圆”的用意。
过去淡淡的苦涩,原来就是隽永的回甘。
于承珠一下子全明白了,可她的身手也没有停过,只见紫电青影,变化莫测,斜风细吹,落英点点,伴随着于承珠亭亭之姿,而全真派七个道士,竟无一人,敢轻攫其锋。
于承珠一边舞剑,一边吟道:“盈盈一笑,尽把恩仇了……”
这首《清平乐》,是张丹枫与云蕾在新婚之夜,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于是挥笔题就。
在太湖山庄时,这幅字就挂在张丹枫夫妇卧房外侧的套房内。
于承珠可不能随意进入师父与师母的卧房,她只能在外侧房内静候,所以经常看得到这幅字。
她也没想过要去刻意背诵,毕竟也是师父和师母的私隐,不适宜堂而皇之地宣颂。
可这一刻,她不由自主地吟诵出口,好像她从来就没走出过太湖山庄,一直就是那个童真无邪的女孩。
于承珠继续吟道:“赶上江南春未了,春色花容相照。”
她一路前行,势如破竹,只听全真派七个道士“哎呦”之声不绝,竟是不能接近她三尺之内。
全真派七个道士中数龙门最为大胆,见别人纷纷闪让,好像于承珠所向披靡,让者生,挡者死一样。
他心中就存了老大的不服气,偏要迎难而上,看看这个于承珠到底有多厉害。
于是他上前一步,一瞻斗转星移”使将开来,这一招是全真剑法的精华,轻易不会使出。
旁边的遇仙眼尖,一下子瞥见,不禁暗叹:“龙门怎么这么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