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农-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次因他们不想将事情闹大,放了高氏和冯氏一马,结果酿成大错,害得十几名镖师和沈嬷嬷、泠风、景山、秦大夫惨死。他们这些幸存的人,也都受伤不轻。可谓是伤亡惨重。
所以,这次岑二爷和岑二娘彻底狠心,要让冯氏、高氏和高三老爷,为他们的所做所为付出代价还有高大老爷和高二老爷,身为兄长,不管教好高三老爷,放任他胡作非为,也该受到惩罚。
岑二爷在写给岑墨山的信中,还有一段话,大意是提醒岑墨山可借助此事,打压高大老爷和高二老爷,削弱高家的势力。
这主要是因岑墨山在朝为官十多年,处事圆滑,没有利益驱动,他做事一般都喜欢留有余地。岑二爷怕他关键时刻心软,不将高家一网打尽,留给高氏和高三老爷翻身的余地,让他们以后有机会,继续谋害他们一家,才出言提醒一二。
在岑家,岑墨山甚至可以左右族长和族老们的意见。因而,他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重要。所以,岑二爷才让岑二娘把她所有的证据以及孙知府手中一些比较关键的证据,都交由林四爷,送到岑墨山手里。
林四爷快马加鞭,抄近道,只花了两日就将信送到了岑墨山跟前。
岑墨山看了信,问了林四爷一些话,又留林四爷在他府上住了两日,派亲信四处打听,确认林四爷和信中所言俱属实后,提笔给岑二爷回了封信,说他会妥善处理此事,让岑二爷尽可放心,以后不会再有人危害他们一家的安全。
林四爷将信带到岑二爷手中那日,孙知府就到朱雀街弘威镖局的分局,探望岑二爷,告诉他上面已下令严惩凶手,让他们一家安心养伤。
再过半月,林四爷去拜见孙知府,从他口中得知,那些被捕的黑衣人全部被判了斩立决,至于幕后主凶高氏、高三老爷,由于高家出面奔走,被判了明年秋后处斩,连带着高大老爷和高二老爷也被圣上怒斥,贬到边远地区为官。
很快,刘家的管事,亲自来到湛洲府城,带来了刘尚书、刘夫人和刘家两位小姐写给岑二爷、岑二娘的信。
刘尚书在给岑二爷的信中,大概说了高家的景况和高氏、高三老爷的下场,与孙知府所言一致,只不过比他说的更为详尽。
刘夫人和刘家两位小姐,除了在信中安慰岑二娘,还告诉她,冯氏和岑玉廉被岑三老爷秘密沉了鱼塘,对外宣称他们都是暴毙而亡。至于岑玉廉的妻子冷氏,因不知岑玉廉和冯氏私通,反倒成了西府得利最大的人。如今冷氏暂时掌管着西府的中馈。
刘家两位小姐在给岑二娘的信中,提及了一桩关于岑三老爷的秘事,令岑二娘讶异得不行。
原来,岑三老爷在外养了外室。且据说那外室还怀有男胎在身,已经有五个月了。在高氏被捕入狱前几日,她便派赵嬷嬷带人喂了那外室猛药,那外室已然流产。
听说因为赵嬷嬷的药药力过猛,使得那外室往后不可能再有生孕。岑三老爷得知此事,大怒,他当着冯氏的面,杖毙了赵嬷嬷和助赵嬷嬷行凶的她的两个儿子,还扬言要休了高氏,但被高大老爷压了下去。
后来,岑三老爷拿银子打发了那外室,又买了两个更加年轻美貌的良家女子入府,并带着两位娇柔似水的美妾到高氏面前耀武扬威,还严词警告高氏,不准再为难他的美妾,说是若是那两名妾室出了问题,他就拿高氏是问。高氏被他气了个仰倒。
刘家小姐在信的末尾告诉岑二娘,官兵进岑府逮捕高氏时,她已在床上躺了三四日了,整个人精神萎靡。如今她被下狱,估计等不到明年秋后问斩,就会病死狱中。她们说不仅高氏的下场凄凉,高三老爷也没比她好哪儿去。他的妻子儿女在他出事后,便去官府立书,与他断绝关系,还卷了他为数不多的家财回了娘家。
刘家两位小姐安慰岑二娘,不要太悲伤,恶人终归会有恶报。
最后,她们还对岑二娘说,刘尚书和岑墨山都已分别警告过高大老爷和高二老爷,如若岑二娘他们一家再出事,就算到高家头上。所以,高家往后不会再为难他们,让岑二娘放心。
作者有话说:实在抱歉,今天有事,更晚了。
sjgsf0916
第五十三章 详情(一)
岑二娘和岑二爷看完信后,很是感谢刘家人对他们一家的帮助,知道害过他们一家的仇人都得到报应了,他们心里却没有一丝放松和愉悦。毕竟惨案已经发生,死去的人,也不会因高氏他们得到报应就能回生。
不过,有高氏这些人给沈嬷嬷他们偿命,相信那些亡魂若有在天之灵,应会得到安息。
岑二娘和岑二爷用心地分别给刘家诸人写了回信。岑二爷还给岑家老族长、岑三老爷和岑墨山写了封言辞恳切的感谢信,又给刘家管事封了个厚厚的红包,让他把给刘家和岑家的信,捎回弘安府去。
那管事得了丰厚的赏银,喜笑颜开地辞别岑二爷和岑二娘,坐上马车走了。
刘家管事离去后,岑二娘和岑二爷在林四爷和他两个亲信的护送下,去了朱雀大街街头的祥福记钱庄,把所有的兑票和金票都换成了银票。
随后,他们回到分局的偏院。岑二爷拿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给林四爷,让他请另外两人去酒楼用膳,算是岑家答谢他们陪他和岑二娘走了一趟钱庄。他自己则和岑二娘关门,聚在一起,算了算他们身上的银两。除去一路上的各种花销和打赏,大约还剩有四万七千两。可惜林氏身上那装有价值两万两白银的银票和兑票的荷包,在逃亡期间不慎遗失了。
不过,岑二爷父女俩也就稍稍惋惜了那么一瞬,毕竟钱财乃身外之物,人还活着就好。
至于沈嬷嬷留给岑二娘的那个锦囊,意义特殊,岑二娘没打算动用它。在她心里,锦囊里的钱财,都是沈嬷嬷的积蓄,应该留给她的家人。
沈嬷嬷曾说过,她还有一个比她小五岁的弟弟沈茂在世,只是不知他去了何处。想来如今她那弟弟,应该也成家立业了。虽然她也不知那人在何处,但她总会替沈嬷嬷找到他。
这是沈嬷嬷的愿望,她一定要替她达成。
岑二娘从四万七千两中,抽出一万二千两,这笔银子是用来犒谢那些曾拼命保护他们一家的镖师的。之前,她和岑二爷曾向林五爷他们保证过,一路同行的镖师,不论生死,每人都有五百两的赏银。而那些已经死去的镖师,自然有林五爷将银子带回去,交给他们的家人。
另外,还得备礼感谢孙知府、林四爷,给他们看病的分局的孟大夫、救回岑大郎和冯婆婆的曹家兄弟,以及此次领兵搜救他们一家的七支小队的队正,此外,还有最先发现林氏他们,将黑衣人打跑的那二十几位先锋兵。
岑二娘大致算了算,这大约要花去近万两银子。如此,他们一家只有两万五千两银子剩余了。
除此之外,之前被黑衣人截杀,置办的那些土仪礼品,都报废了,还得花银子重新置办。
岑二娘和岑二爷商量,这次他们遇袭,原先护送他们的镖师死了大半,余下的都伤得颇重,多半无法再护送他们回淮州府,还得麻烦林四爷和分局的二十位镖师送他们一送,这又是一笔花销。且分局的镖师他们不熟,也不知其中有没有见财起意、半路反水的,不如便随便买些东西,意思意思一下便是。之前她和岑二爷去祥福记取钱时,就瞒着林四爷三人,那三人只知道他们兑了些银票,具体是多少,却是不知。
岑二爷听了岑二娘的顾虑,深觉有理,便点头同意了她的话。
岑二娘便从两万五千两中,又拨出七千两,其中三千两用来聘请镖师,两千两用来在湛州府城内置办土仪,再有一千两,用来置办衣物药材等旅行必备之物,最后还有一千两,是用来路上吃用花销的。
如此,岑家余下的财产,就只剩一万八千两白银了。这一万八千两银子,被岑二娘分作两份,她拿了一万两,其余八千两由岑二爷保管。
分别将岑家仅余的一万八千两银子贴身存放后,岑二爷和岑二娘围坐在桌前,岑二爷拿刀裁纸,岑二娘则坐在一边,心无旁骛地折纸,叠了二十几个红包。
随即,岑二爷提笔,在每一个红包上,分别写了此次为他们一家牺牲和付出过的镖师们的名字。岑二娘则在一旁细数银票,往每一个红包中塞五百两,再将红包细细封好。
他们父女配合默契,很快便准备好了所有的红包。
岑二爷拿起那叠厚厚的红包,小心地将它们堆好,包入油纸内,出了房间,去探望仍在卧床静养的林五爷,兑现承诺去了。
岑二娘则坐在书桌前,提笔一字一划地写着要买的礼品。她每写几个字,就停下,思考半晌,又继续写。
也不知过去多久,才将将写到一半,就有人咚咚地敲门。
岑二娘放下笔,开门一瞧,是看守大门的小厮。那人双手恭敬地递给岑二娘一封信,说是弘安府那边送来,指明要她亲启的。
岑二娘疑惑地蹙眉:这封信是杨鹏写给她的,只是,那人,为何会写信与她
那看门的小厮见岑二娘收了信,便转身跑了,说是孟大夫在门口等他,要与他一同去药房买药。
岑二娘按下疑惑,目送那小厮离去,关上门,坐回书桌前,用方才岑二爷裁纸的小刀,将信封拆开,开始慢慢地看。
杨鹏的字,变幻灵动,欹正相生而又清新飘逸,虽还未达到笔走龙蛇、力透纸背的境界,但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来说,已经很是不错了。从他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他对书法的用心。
岑二娘没有急着看信的内容,她开始回想:离开弘安府前,她已将杨鹏交给了立柏照顾,那会儿立柏说他会带着杨鹏一起北上从军。算算日子,这会儿杨鹏应与立柏,和北征兵一起到达漠北了。他怎会在这时给她写信莫非立柏出事了
岑二娘沉眉肃目地看着信纸,她一会儿舒展眉眼,一会儿瞠目挑眉,一会儿啧啧惊叹
不过一刻钟后,岑二娘面色复杂地看完杨鹏的来信,简直不知该作何表态。她根本没想到,高氏派赵嬷嬷下药流掉那外室的胎,为她的悲惨晚年拉开了序幕,而这个,居然是杨鹏的手笔
杨鹏在信的开头告诉岑二娘,疏影嫁到了方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方家众人都待她很是和善,让她放心。立柏则随北征军去了漠北,他被立柏留下来看顾宅院了。
原来立柏嫌他年纪太小,怕他北去把命丢在了战场上,还买了一对老实的中年夫妇,留在宅子里照顾杨鹏的起居。
接着,杨鹏写到,不久前立柏走后,他便乔装成孤儿,自卖自身进了岑家西府。因为他想扳倒高氏,为父母报仇。他刚好被送到了岑玉廉的院子,做洒扫小厮。他花了几日,与冯氏身边一个从前和杨二嫂子交情极好的管事媳妇姜氏联系上了。
原来杨二嫂子出事前,曾把一个上了锁的盒子,埋在了杨家旧宅的天井盖里,她告诉杨鹏,若她和杨二出事了,就叫他敲碎天井盖,取出盒子,说是那个盒子能护他安全无忧。
作者有话说:之前在51章里写到岑二娘答谢安家两个护卫时,从腰间拿出了三个荷包,这是我不小心写错了,应该是两个我一时忘了泠风在换了岑二娘的衣物逃生时,拿走了一个荷包。所以,应该是还剩两个。已经修改过来了。
sjgsf0916
第五十四章 详情(二)
杨鹏卖身进入西府前,回到旧居,取出了那个盒子。他撬开锁,看到了里面杨二嫂子留给他的银子,以及杨二嫂子的一封信。
在那封信中,杨二嫂子告诉他,若她和杨二出事了,就叫杨鹏偷偷与冯氏身边的姜氏联系。说是姜氏从前得过她的大恩,会替她安排好杨鹏的退路,不会让冯氏和高氏害了他。
可惜杨鹏拿到信,想的却是要与姜氏联系上,借助她,为父母复仇。他拿了杨二嫂子留给他的银子和信,一并交给姜氏,求她助他复仇。
在见到杨鹏之前,姜氏深知自己知道太多冯氏的阴私,怕有朝一日,冯氏与岑玉廉的事儿败露,连累她跟着受牵连,一边敷衍着冯氏,一边准备着退路。
杨鹏在西府与姜氏相认那会儿,她已然成功从冯氏那儿,偷偷换出了自己的卖身契,正准备找准时机,拿了卖身契和积蓄跑路。
姜氏见到杨鹏,想起杨二嫂子曾救过她一命,反正她都要走了,不如临行前,再干一笔,揭露高氏和冯氏的真面,让她们狗咬狗,自取灭亡,替杨二嫂子复仇。她不仅没有收杨鹏的银子,反而还给了杨鹏一些银钱,叫他收好,以后安身立命用。
其实,杨二嫂子出事后,将她视作亲姐的姜氏,也想过为她报仇。可她胆子太小,身家性命都被冯氏握在手里,为了保命,也只敢想想而已。
谁知杨鹏会刚好在她准备逃离西府时出现,姜氏想一个十二岁的小子都敢深入虎穴,舍弃一切为父母报仇,她不能被一个小孩子比下去。
可报仇需要时机,姜氏和杨鹏就蛰伏在一边,静待那时机的到来。
兴许是老天帮助他们,很快,姜氏意外得知了道貌岸然的岑三老爷在外面养有一外室,且那外室还有孕在身,极得岑三老爷看重。
姜氏将这消息与杨鹏共享后,杨鹏便想出了一计。
他和姜氏先是不动声色地制造机会,让高氏和冯氏大吵,双方正式撕破脸。高氏掌管西府多年,冯氏自然不是对手,她被高氏禁锢在自己的院子里,只等她生产时,高氏便会取她性命。
冯氏不甘引颈待戮,这时,作为她心腹的姜氏,便趁机告诉了她岑三老爷那外室的存在,并言明那外室极讨岑三老爷欢心,据说她肚子里怀的,有八成可能是男胎。
冯氏多精明的一个人,不需姜氏多说,她便从中窥出了门路,很快便想明白了高氏留待她生产时再取她性命的缘由:自然是要用她肚里的孩子,压倒那外室和她的孩儿,讨岑三老爷欢心,继而获得握在岑三老爷手里的西府那庞大的家产。
冯氏便让姜氏变卖了自己的嫁妆,暗地里拿着大笔银子,去买通和挑唆那外室,鼓动那外室,趁着一次高氏与几位相熟的贵妇去外面丝绸铺子,给侄女置办陪嫁的布料时,将她拦了下来,在店里当着许多贵妇的面,在高氏面前耀武扬威。
那外室公然说高氏是只会下烂蛋的母鸡,多年来也只生出一个上不了台面的败家子,为了西府的家产,还暗害了有出息的庶子一家,逼得人家远走弘安府。又说像高氏这样恶毒女人,活该子孙后代都立不起来,这是报应。与此同时,还不停地炫耀自个儿极得岑三老爷的宠,狂妄地说等她生下儿子,岑三老爷就会接她回府,以后她还会母凭子贵,总有一天,会让岑三老爷休了高氏这个刻薄的毒妇。
种种极尽低俗轻薄的言语,让自命不凡的高氏听之,自觉深受侮辱,勃然大怒。尤其是那外室说话时,周围还有好几位世家贵族里的当家夫人和太太在,令高氏在贵圈里颜面无存。
当时碍于现场还有他人在,高氏虽几近被气晕,但也没能叫人打杀那外室泄恨。她已经丢足了脸,不然再让人传出她毒辣嗜杀的名头,否则岑家的几位族老和族长定会出面惩戒她。
但高氏刚刚逼走岑二爷一家,又以雷霆手段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