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农-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岑二娘被杨泽和林晖说得哭笑不得。她这些天忙着照看壮壮,鲜少顾及到孩儿他爹,没想到安三少居然在沉默压抑中变态了,连累了杨泽他们。
岑二娘当即承诺杨泽二人,说是等安三少从林安县回来,她一定好好劝慰他,让他对他们手下留情。
得了她的保证,杨泽和林晖终于放心,敞开肚子在小安府中大吃大喝了一顿。又带走许多岑二娘因内疚犒劳他们的珍馐美馔,美滋滋地回军营,和将士们大摆筵席,欢庆他们即将迎来解脱了。
岑二娘信守承诺,待两日后安三少返回家中,把壮壮丢给奶娘照看,解开了安三少的穴道,装扮清媚,衣着清凉,温柔小意地主动献身,犒劳了他,用自己的主动和热情,浇灭了他怒火。
第二日,岑二娘拖着快要被折腾得散架的身子,伏在安三少身上,柔声劝慰他对手下将士们温柔一些,别训练过了火。如此,累到自己,也让下属们苦不堪言,心有怨言。
安三少满足之后十分好说话,抱着岑二娘又来了一次,才应承了她。与她躺在床上浓情蜜意,说起闲话。
直到晌午,两人都饿得不行,才起来换洗用食。
午后,岑二娘逗弄了一下壮壮,又倒回床上补觉养神。比她出力更多的安三少,却神采奕奕,衣着一新,意气风发地去到军中,操练兵士。
有了岑二娘的劝说,他心情又大好,便放水让那群兵士们小练了两个时辰,就放过他们。自己急匆匆地骑马返回家中,继续与妻子大战三百回合,争取把前些日子失去的福利尽快补足。
是夜,正房内室中,宽敞精致的大床,吱吱呀呀地摇晃到凌晨。
岑二娘是被安三少做到力竭,晕死过去的。她太过疲累,一直睡第二天下晌近申时了,才被壮壮的哭声惊醒。
身子仿佛被马车碾过,浑身无一处不酸疼,倒没有那种黏腻的感觉,看来已经被某人清洗过了。
儿子的哭声吵得她头疼又心疼,岑二娘暗自骂了安三少两句泄愤后,唤丫鬟进去,服侍她快速梳洗穿戴整齐,疾步走到外间,从奶娘手中接过哭得打嗝儿的儿子,唱起软甜的小调,柔声轻哄。
好不容易安抚好儿子,把他哄得睡着。岑二娘将壮壮交回到奶娘手中,带他下去休息。她早已饿得不行,把下人准备好的一桌六碟美食,几乎吃完,还用了两碗米饭,填饱肚子后,才问丫鬟:“怎么不见大人他不是说今日不去军中吗”
“回夫人的话,清早时大人收到军中急报,连朝食都没用,就急火火地带着亲兵去了军中。他怕吵着您休息,便没有叫醒您。大人还吩咐奴婢,若您问起他,就让您去书房。他给您留了封信,在书桌中间那个抽屉里。他说,您有钥匙,可以自己去书房打开抽屉看。”
“这样啊。”岑二娘微微颔首,她吩咐那丫鬟:“把这些碗碟都收拾了。我去书房,若无要事,不要让人来打扰我。”
语罢,岑二娘抬步离去。
她想起昨儿安三少与她说的局势不稳,可能就要开战了,心中有些忐忑。他走得那么急,难道真开战了希望那封信能回答她的疑问。sjgsf0916
第三百三十一章 开战(一)二更
此时天色已昏黄,书房里光线很暗,岑二娘从里面锁上门,将屋里的蜡烛点燃,盖上燃罩后,才打开那抽屉,取出安三少留给她的信,拆开来看。
摊开信纸,上面的字迹很潦草,笔迹龙飞凤舞的,还有几滴墨汁,显然是信的主人仓促写就的。
岑二娘眉心一跳,心想,多半被她猜中了,她大兄和景氏王朝,真的开战了。她屏气凝神,飞快地看完信,果然如她所料,她大兄带着东海的部队正杀往京城,他写信让安三少派兵绕去漠北,拦住五皇子的军队,给他争取时间。
岑二娘的心砰砰直跳,都没有心思看安三少后面叮嘱她好好待在家,照顾好自己和孩子的话。
她两只眼的眼皮都在跳,她也拿不准,这究竟是在跳财还是跳灾。也不知这场她大兄谋划已久的战争,会不会真如他们所料那般顺利她那征战沙场的亲人和爱人,会不会平安归来战场上刀剑无眼,若他们真有个好歹,叫她如何承受
虽说她早知这战,迟早要开打,但岑二娘以为会晚两年。因为卜算子大师在京城给当今治完病回来,曾告诉过她,说是圣上经他诊治后,还有一两年可活。
岑大郎也对她说过,等圣上驾崩,景氏王朝乱象彻底爆发后,他再打着平乱的旗号,揭竿起义。
这才过去大半年,怎么忽然就开打了难道圣上已经驾崩还是太子和六皇子有一方等不及谋逆了
岑二娘敲敲自己被各种思绪和猜测堵得头疼的脑门,默默深呼吸,告诉自己冷静。她有些后悔:她这些日子只一心带孩子,不然就是被安三各种折腾,两耳不闻窗外事。
弄得现在事情突然爆发,她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等等,岑二娘眼睛倏地瞪圆。安三说京城和弘安府已经乱透,六皇子和太子两方的势力也完全撕破脸开战。连带着京城附近的弘安府、青州等地,也被卷进去,整个中原地区已完全陷入腥风血雨中。
也不知她三弟和大堂伯如何了还有弘安岑家的族人怎么样了是否已安然脱身她得去安坪镇找父亲问问,免得提心吊胆。
岑二娘匆忙起身,她将安三少的信叠好揣到心口处,两步并一步离开书房,找特地被安三少留下的安竹和安松商量。她将安三少留在小安府保护她和儿子的一千精兵,抽调了三百出来,护送她去安坪镇。余下的,都继续守护在小安府四周。
当夜子时,岑二娘敲响了岑宅的大门,让玉墨带人迎了进去。沈家人如今也住在岑宅,沈俊他们听到动静,也出来和岑二娘打招呼。
岑二娘没心思应付他们,只冲他们摆摆手,让他们接着回去睡,便去岑二爷的书房,等他穿戴好过去找她。
“父亲,三郎、大堂伯还有弘安府祖宅的那些族人,可还好他们现今安置在何处呢怎么突然就开战发生何事了大兄的军队打到哪儿了战况如何”岑二娘焦虑不安地在书房里徘徊了近一刻钟,看到岑二爷,奔至他面前就开问。
“冷静,坐好,喝杯茶暖暖胃。夜间风凉,你还骑马过来。这不是胡闹吗你生完孩子的伤才好几天怎么这么不把自己的身子当回事儿”
岑二爷冷颜呵斥岑二娘,岑二娘根本不听他的话,反而走近他,抓着他的广袖,不依不饶:“我静不下来,父亲您快告诉我吧。不然我这心,飘来飘去就没个着落。”
“你呀生完孩子,性子反而变得急躁,真是一点儿都没个母亲样儿。大半夜丢下不满周岁的孩子跑过来,叫我怎么说你安三也不管管你。”
“今儿一早他接到大兄的急报,带着将士们离开西南,抄近道去漠北了。父亲,您倒是给我透句话,好叫我安心啊”
岑二爷按着岑二娘的肩膀,让她坐下,亲手给她斟了一杯热乎的红枣姜茶,逼着她先喝。
岑二娘一口气喝完茶,睁着一双清湛美目,直勾勾地看着岑二爷,两只手拧着衣袖,竖起耳朵。
“都做母亲了,反而越来越不稳重。”岑二爷看到岑二娘面色红润,气色极好,眉眼间全是娇俏。知道安三将她照顾保护得很好,嘴上虽嫌弃岑二娘,心中很是快慰。
谁家女儿能嫁人当宗妇生孩子了,还越活越年轻小性子越来越多看来当初将女儿嫁与安三,还做对了。
“岑家的族人和三郎、大堂兄都安好,大郎写信与我说,早在一月前圣上驾崩,他就让京中的暗桩,将三郎他们送去弘安祖宅保护起来了。”
“你也知,早两年前你大堂伯就命人私下蓄养护卫和家兵,如今弘安岑家不缺人保护。再加上你大兄安插过去的人马,保护族人性命无忧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你大兄,他今日晨间派人送了封信与我,说是他与赵樾、立柏兵分三路,各带了十五万军队进军京城。他的人速度最快,已经进入弘安府,就要打进京中了。”
“赵樾和立柏的人,正分别替他阻拦太子和六皇子京外地方上的军队。大郎说了,你大堂伯和三郎已替他探明情况,眼下京中阻碍不大,兵马司和禁军那边,他们已提前沟通过了,三成的人已暗中倒向你大兄。”
“等你大兄明日攻打京城,会有人给他开城门接应他。至于那余下七成,分别是太子和六皇子的人,大约有七八万人,阻力都不大。你大兄手下那十五万大军,虽说打到弘安府已伤、亡了几万,但还剩下十万拥有战斗力的强兵,足以碾压他们。”
“所以,你不用担心。”岑二爷安抚地拍拍岑二娘的手背,又问她:“你说安三去漠北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儿”
“大兄没告诉您吗”岑二娘歪着脑袋,回道:“五皇子把漠北军那一团散沙揉合了,估计是他也接到圣上驾崩的消息,正想带军赶往京城分一杯羹。”
“大兄让夫君带兵拦住他,别让他进京碍他的事儿。”岑二娘说罢,又好奇问岑二爷:“圣上怎么就突然驾崩了师父不是说他还能多活一年么。”
“此事我亦不知。你大兄没有细说。大约是叫太子和六皇子算计弄死了。没了圣上,那两个皇子才好大展拳脚嘛。”岑二爷问她:“安三手下也有十好几万士兵,都叫他带走了五皇子的漠北军是不是很厉害,很难对付”
“他走了,有没有留人保护你们母子壮壮那么小,你也放心把他一个留在家中这样吧,明儿一早,我让玉墨把大郎留下的人,分三百给你,你带回去”sjgsf0916
第三百三十二章 开战(二)三更
“不必。”岑二娘摇头:“西南地处偏僻,之前叫安三和大兄下重手整治过了,如今安稳着呢。外面再乱,也乱不到这儿来。”
“再说,安三临走前,已留了一千精兵保护我们母子,我和壮壮十分安全,父亲您不必担心我们。大兄留下的人,您还是自个儿留着。不过,这阵子您还是先别去书院了,好好待在家中。把学生们都放回家,等乱事平息了再说吧。”
“外面正乱着,咱们书院不少学生都是外地的,京城和弘安府的有好几个。也不知他们有没有收到家中的消息”岑二爷语气沉重道:“那些学生,年纪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四五,身边就只有两三个护卫和仆从。”
“战乱时候,哪家镖局都不愿离开西南,去外面送死。此刻不能放他们的假不然他们离开书院,去哪儿呢回家的话,怕是走到半路,就叫乱民和匪军杀害了。”
“我已让人将书院围了,让先生们也都正常授课”
岑二爷话还未说完,就叫岑二娘打断,“父亲,您把人都派去书院了,谁守护岑宅书院的先生们都还留下,没有回家他们不担心家人,没吵着要走吗”
“还有,那些学生年轻气盛,要是集体闹事,吵着要归家,您打算怎么办铁血镇压他们吗我知道,您将他们留在书院,是想保护他们。可问题是人家会领您的情吗”
“不如停课,随那些先生和学生爱去哪儿去哪儿。就是他们真在归家途中遭遇不幸,也是他们的选择,是他们的命。别咱们出力不讨好,弄得怨声载道的。”
“胡说”岑二爷重重拍一下茶几,吹眉瞪眼冲岑二娘道:“这种时候,咱们也不是没有能力保护他们。怎能让他们离开,轻易涉险书院里可是有好些不满十五的孩子”
“还有,你大兄留下的人马,足够护住书院和岑宅,你不用担心。”岑二爷指着岑二娘的鼻子训她:“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同情心和善心”
“他们既然来到我的书院,就是相信我,我们就该对他们负责。不管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中,都该尽量照拂保护他们。你怎能轻易说出随他们去送死的话岑二娘,你太叫我失望了”
“父亲,我错了。您别激动”岑二娘见岑二爷捂着心口面色发白,吓得不行,赶紧软声认错,安抚下他的情绪,给他把脉。
“哼用不着你给我看。岑家有的是大夫。”岑二爷还是第一次对女儿发这么大的火,他转身不看岑二娘,厉声对她道:“我这会儿不想看见你,你给我滚出去闭门自省。”
“父亲我真的知错了,您别生气了,您这脉象不好”岑二娘急得额头冒汗。
岑二爷对她很抗拒,一个劲儿叫她滚回自己的院子反省。
这时卜算子大师、林氏和芍药闻声来了。
岑二爷叫大师给他相脉,让林氏和芍药押着岑二娘,把她送去自己的院子,禁她的足。
岑二娘见父亲如此生气,心中很是自责和委屈。她也是关心家人,怕他们出事儿。虽说有些自私。可战乱关头,谁不是只顾自己呢
那些学生与他们非亲非故,她当然不愿意冒着自家人出事的风险,去保护他们。况且还不知人家愿不愿意让他们保护呢。她可不愿意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谁知道她大兄留的人马足够多啊
让她白做了一次坏人,被父亲那样责骂。
岑二娘独自躺在自己闺中的床上,越想越委屈。她长这么大,还没有被父亲这么训过呢
她伸手擦去也不知是何时冒出来的泪水,心中很是任性地怪上了岑大郎。都怪他不告诉她已经做好安排,让她白白被训斥。还禁足反省呢都为人妻为人母了,真是丢人
岑二娘找到出气口后,在心里默默地骂了岑大郎一刻钟,想着等他事成后归来,一定要叫他好看
这会儿,她心里倒是一点儿都不担心岑大郎会失败了。这种时候,他还有闲心多留士兵给父亲到书院保护学生,他对自己该有多自信啊
同时,岑二娘也没有说若她大兄成功上位,成为天下至尊后,她该怎么讨好、恭维,甚至惧怕他。她打心底儿,还当岑大郎是她的大兄。
那个从小到大,任她欺负,总是默默笑受她各种顽皮、小性子,为她背黑锅,给她出头的大兄。
远在弘安府运筹帷幄,与麾下几名大将和军师商议如何攻打京城,正在排兵布阵的岑大郎,突然感觉背后一凉,打了个响亮的喷嚏。他莫名其妙地揉揉鼻尖,将那丝不安抛到脑后,继续专心议事。
岑二娘默默地想了收拾大兄的十八招后,终于心平气和了。她想父亲这次真恼上了她,恐怕要气她好长一阵。她不想惹父亲生气,更不想看到父亲对自己失望。
得想法子,尽快令父亲息怒。
岑二娘辗转到半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好方法。她带着清甜的笑入睡。
第二日一早,她就起来,去自己的小书房写了封信,让玉墨拿着信和她的印鉴,带上她带来的三百精兵,去淮州府把小壮壮接过来,顺便多带五百精兵过来。
她怕书院那些学生不知轻重,把事情闹大,她大兄留下的人手不足,无法压住他们。
她不能让父亲的一腔仁心善意被人糟蹋。若是那些学生不听话,执意要闹,她就亲自带人过去调教他们。
自从怀上壮壮,她都没有练过鞭法了,很是想念她那根皮鞭呢。当然,她更怀恋用它抽人的感觉。
玉墨办事十分牢靠,他清晨出发,下晌申时就把壮壮和奶娘带了过来,完美地完成了岑二娘交给他的任务。
壮壮最近很黏岑二娘,白日必须要她陪着才不哭。他被玉墨带到岑宅时,已经把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