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败类-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渐渐吧!海边上的小码头也扩建的差不多了,估计是来谈建设输油管道的事吧。
“乔治好久不见了,最近一切都好吧。”张鹰见到乔治。基斯是主动打了个招呼。
“司令官你好,托您的吉言一切都很好,这次来是为您介绍本国的几位实业家。我想这会对您的事业有所帮助的。”乔治。基斯微笑着对张鹰说道,这次来日照前刚刚得到了国内的老板称赞,以后的前途是一片光明了。前提是把在这里的大生意搞定了,身边的几位是得到了这里有生意可做的商人们,真好组团一同前来的。
“乔治谢谢你对这里的关心和帮助,来为我介绍一下这几位先生们吧!”
“这位是固特异轮胎公司驻亚洲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伊迪。亚伯勒,他是听说司令官阁下将要开设一个汽车制造厂,希望双方之间能有个良好的合作关系。”
“你好我是张鹰,伊迪。亚伯勒先生欢迎你的到访,一会儿再跟您详谈。”张鹰和伊迪。亚伯勒主动地握了一下手用英语对他说道。
“司令官阁下很荣幸见到您,希望我们双方之间能展开友好的合作。”伊迪。亚伯勒也很有礼貌的对张鹰说道。
“这几位是本国的机械加工设备供应商,听说司令官这里需要一些发动机生产方面的加工机械,司令官阁下您可以跟他们聊聊。”
“欢迎你们的到来。”张鹰礼节性的打了下招呼。
“这位是我们美利坚合众国花旗银行驻上海代表处的经理卡罗尔。戴尔森先生。”乔治基斯搬出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美国佬的花旗银行可是间百年老店了。现在这个时间跑到张鹰这里来,不免让张鹰的心里充满了狐疑,自己也不缺钱在上海那里买房子也没必要找他们搞贷款的!
“你好卡罗尔。戴尔森先生,欢迎你的到来。”张鹰还是礼节性的跟他打了个招呼。
“您好张鹰先生您认识马科斯先生吧。”
“对,马科斯是我的合作伙伴外加朋友。怎么了?是不是马科斯在你们那里欠钱不还了?”张鹰用开玩笑的口吻说到。
“这怎么可能呢!马科斯先生现在是我们花旗银行的大客户,他不会干这么没绅士风度的事情的。是这样的,马科斯先生在美国那边向您汇了一笔钱,我是确认一下张鹰先生的身份的。”卡罗尔。戴尔森连忙解释道。
“哦!马科斯现在的情况你清楚吗?”张鹰好奇的问道,这个马科斯人还真是不错,知道我这边缺钱花,就送钱过来了。
“马科斯先生在美国那边成立了一个联合制药企业,请问张鹰先生您知道这个企业的名称是什么吗?”
“飞鹰联合制药,我是里面的小股东”张鹰随口说出了当初和马科斯约定的企业名称,不过还是留了个心眼掩耳盗铃了一下。
“张鹰先生您的回答正确,都符合了马科斯先生说的情况,抱歉先生刚才我只是在履行一下必要的和对手续。马科斯先生给你汇了六百万美元的钱款,他还有句话要转告你说,这只是零花钱,大头明年再汇过来。所有的专利都已经搞定让您放心。”当卡罗尔。戴尔森说出了六百万美元的汇款时,在场的人都激动了一下。
六百万啊!这个是一笔大数字啊,在场的很多人身家加起来都没超过一百万美元,眼前的这个司令官是个大金主,得要好好的跟他谈谈。拥有这么多的现金他总得要花钱吧,现在就是个机会从中挣一笔。
“张鹰先生这笔钱您是现在就提款还,是保存在我们银行里面做金融投资呢?”卡罗尔。戴尔森非常的希望眼前的这个大金主,还把钱还装在他们的银行里面。这对他本人的业务考评有莫大的好处。他们驻亚洲总公司一年也没几笔六百万美元以上的业务,这个大金主一定要抓牢在手里,不能给其他的银行给抢走了。
“暂时还放在你们那里吧,给我多开几个户头,以后用钱时方便一点。”张鹰说的话让卡罗尔。戴尔森玄着的心放了下来。只要钱还在他们的银行里,他就有信心把张鹰发展成他们的高端客户。
“先生们欢迎你们的到来,现在我有请大家吃顿饭然后我们再慢慢加详细的讨论彼此之间感兴趣的话题吧!”张鹰看看快要到中午饭的时间了,于是发出了邀请。对于张鹰的邀请众人也是积极响应,面前的人是个六百万富翁,实力决定一切即使他没发出邀请让他们饿着肚子展开讨论也行。
张鹰把众人带到了军队里的食堂单间里,享用了一顿军营伙食。
“司令官阁下,您的士兵们好像比前一阵子又增加了一些。”乔治基斯比吃边好奇的向张鹰说道。
“嗯!乔治你的眼力不错,刚刚又增加了两个团的规模。现在我统治的地盘又增加了不少,所以士兵们的人数也跟着相应的增加了。我现在已经被任命为少将了,临沂这个城市也归我统治了,所以祝贺我吧我的朋友。”张鹰打趣的对乔治基斯说道。
“哦!老天,没想到我们今天居然有荣幸和一位将军共进午餐。”乔治基斯用夸张的语气说道,其他的人纷纷向张鹰道贺。眼前的不仅仅是一个六百万富翁了,同时还是个将军级别的军阀头子,这太有趣了。有钱再加上有实力这是一位很理想的生意合作伙伴,只要对方的人品不出问题,跟他的合作是无往不利。
“乔治基斯你的朋友我高升了,你准备送点什么礼物给我。”
“司令官,我可以做为你的朋友了?”乔治基斯有点不敢置信的说道。
“当然可以了,有什么不对劲吗?”张鹰奇怪的问道,他自己不明白自己口头上的一句朋友,乔治基斯居然当成真了。
“我非常荣幸能有司令官做我的朋友,好吧!朋友的高升我这个当朋友的肯定是要祝贺一下的,礼物我下次再带来吧!”乔治基斯一本正经的说道。
“没关系的,你的心意我收下了,就不用特意的准备礼物了。好了各位我们的午餐也吃的差不多了,也该讨论一下彼此之间感兴趣的话题了,请随我到会客室里讨论吧。”
一个下午的时间张鹰就在会客室里和卖轮胎的,卖生产设备的讨价还价。和固特异轮胎公司驻亚洲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伊迪。亚伯勒的谈判中张鹰抖出了杀手锏子午线轮胎。1948年,法国米其林轮胎公司试制生产了全世界第一条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张鹰为了让固特异公司在自己这里合伙开厂产轮胎,就抖露出了自己有种新的轮胎设计可以大幅度的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
二更到了!谢谢书友们的支持。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机枪的试射
早期的汽车使用木制或铁制的车轮,汽车的悬架结构也不完善,再加上路面行驶条件不好,尽管汽车行驶速度不高,但还是颠簸得厉害。(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有位海军上校对乘坐早期汽车的感受如下追述:“是我初次尝试不用马拉的交通工具。1896年,我乘坐铁轮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花岗石路上行驶,车子的剧烈颠簸使我联想到药水瓶上的说明--服前摇匀”。
橡胶轮胎的出现是汽车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件。提到橡胶,人们自然会想到橡胶之父查尔斯。古德伊尔。1834年,他受焦炭炼钢的启发,开始进行软橡胶硬化的试验。经过无数次失败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硫化橡胶受热时不发粘而且弹性好,于是硬化橡胶诞生了,橡胶轮胎制造业从此也应运而生。
1845年,英国一个铁匠获得了第一个橡胶充气轮胎的专利权。他用涂有橡胶的帆布制成内胎,外面包上皮革以抵抗粗糙路面对它的磨损,然后充入空气。1900年实心橡胶轮胎几乎普及。
为了提高实心胎的性能,当时的制造商在橡胶内胎中填充了五花八门的东西作为减震材料。实心胎应用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但要提高实心胎的性能有很大的局限性,人们又把眼光投向了充气轮胎上。
1895年,法国人米希蓝把1888年发明的自行车充气轮胎经过改良后安装在汽车上;参加巴黎至波尔多的比赛,才出现首辆使用这种轮胎的汽车。
1911年,美国哈德门轮胎和橡胶制品公司的财务管理员菲利普,在亚利山大。施特劳斯的文件中发现了施特劳斯于1894年的一次发明,即可织物在一个方向上拉伸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却不变。于是他们公司利用这一发明;推出了成套的内外胎;即用橡胶和织物织成外胎,里面装上橡胶内胎。至此;充气轮胎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汽车才真正穿上了现代化的〃鞋子〃。
但是现在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只有区区三千公里左右,张鹰的这番话让伊迪。亚伯勒的大眼睁得更大了。
“司令官阁下,您说的都是真的吗。”伊迪。亚伯勒还是有点不相信。
“当然是真的了,我的名誉可是很好的,请不要怀疑我的人品和信誉。”
“对不起司令官阁下,我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我不该怀疑一位将军的信誉,请接受我的道歉。”伊迪。亚伯勒还是很真心实意的道了个歉,这个时代的美国佬们还没后世那么的霸气,后世让他们道歉非要搞出个什么抱歉的词汇出来,反正就是不道歉。
“伊迪。亚伯勒先生,你可以和你们的总公司讨论一下,这个轮胎的设计我肯定是完完全全的存在,我也掌握着它的生产制造工艺,如果你们总公司的人感兴趣可以和我来详细的谈谈,实在是不相信的话,我就去找法国人的米其林公司,我相信他们会对我的设计感兴趣的。”
“司令官阁下,先别这么早下定论,我想我们总公司的人一定会感兴趣的。请司令官阁下再等几天,我这就回上海向我们的总公司发电报。”伊迪。亚伯勒开始有点急了。米其林使他们的竞争对手,真有这种能大幅度延长使用寿命的设计给对手搞去了,自己的路也就到头了。
“伊迪。亚伯勒先生先不要着急,我们有的是时间讨论这个问题。”张鹰悠悠的说道,产汽车得要有轮胎,固特异轮胎公司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比起该死的法国佬来要好上一点。
随后张鹰又和其他的几个设备供应商讨论了一下普通发动机生产设备的供应问题,最后以三十万美元的价格买了全套的生产设备,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张鹰叫来了花旗银行的经理卡罗尔。戴尔森作保,同时很潇洒的签了一张三十万美元的兑付支票,有钱就是好啊!张鹰感叹道,三十万美元换成银元就是老大的一堆,张鹰现在是感受到了银行资本家们服务的便利性了。不过三十万美元的花销张鹰还是觉得值了,这套设备里面包含了高速轴承的制造设备。就这一点让张鹰动心了,其它的一些四缸三千cc排量的发动机制造模具和机油泵之类的就简单了。有了这些设备以后车辆的动力来源就不烦神了。
和固特异轮胎公司的谈判暂时终止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伊迪。亚伯勒作为亚洲区的代表权利还不是太大做不了这个主。不过伊迪。亚伯勒让张鹰放心他会尽快的赶回来的。
乔治基斯是最后一个跟张鹰谈判的,码头也建设的差不多了,也是该建设储油区地时候了,随后的石化设备就得开始安装调试了,这个费用乔治基斯跟张鹰争论了半天,由于汇率的问题价格上浮了百分之五,当初没有明确的约定所以扯皮的事就来了。最后张鹰和乔治基斯两方各认一半这事就算是解决了。忙碌的一天总算是结束了,张鹰总算是有个伸懒腰的机会了,除了和伊迪。亚伯勒的谈判处于未决状态外,其余的都算是完美的结束了。
谈判一结束在场的人都急着赶回上海去,向各自的顶头boss汇报好消息和坏消息去。张鹰也一一跟众人道别,时间就是金钱张鹰理解这帮资本家们的心情,订单已经下了他们早一天把货物发送过来就早一天拿到花花绿绿的钞票。钞票只有揣进自己的口袋里才真正属于自己的。
“司令官阁下,请问我们花旗银行能在贵地开设一间分行吗?”卡罗尔。戴尔森带着期望的神色看着张鹰。面前的不是一个人,在卡罗尔。戴尔森的眼里是一堆金光闪闪的金币。这个小地方是很偏僻和贫穷落后,不过银行服务的对象不是那些连吃饭都成问题的老百姓们。只为了面前的这个人单独服务这间分行也开的值了。
“当然可以,本人也热烈欢迎你们在此地开设分行,要不然我需要金融服务的时候还得跑到上海去找你们那就太不方便了。”张鹰笑笑对他说道,美国资本家们的资本意识很强啊!这是明显的看好自己的发展了。开始下注买自己的好了。不过这点张鹰喜欢,有人看好自己毕竟是件令张鹰沾沾自喜的事。
这件事也就这么说定了,所有的人都是满怀期望的回到了上海。张鹰在随后的几天里全力忙着修路的准备工作,人员的调配物资的准备这些琐事都需要他来忙,烦啊,累啊!这就是张鹰的感觉。翰德森和鲁道夫两人选派出来的人已经踏上了归国的旅程,张鹰签了一张五万美元的支票给回德国的人用于支付招聘人员的安家费用。张鹰对这些人员的要求就是人才给我捡好的选,尽量多招收一些高学历的人才过来,来这里后他们可以在这里一展他们的所长,也可以在这里教授他们的知识,科学是无国界的。很漂亮的一番话,不过张鹰还有个下半句“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没说。这也是后世的美国佬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也有很多人居然信这话。
临沂至日照的路面翻修工作在张鹰的一句“开始吧”大干特干中。既没有搞什么隆重的开工仪式,也没有请什么民国总统总理之类的上级领导来视察肯定一下。张鹰的意思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由于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各种物资都事先运抵施工地点,所以路面的铺设进度很快,十个施工小组每天加起来能铺设好五六公里左右的路程,有点糊弄人的味道,不过张鹰不关心的,王老五已经在他面前立了军令状肯定保证施工质量,王老五的信誉还是蛮良好的。
路的问题张鹰不去操心了,他的班用机枪鲁道夫已经搞出来了。样枪第一眼看上去是那么的讨人喜爱,修长的枪身喇叭形的消焰口,一切都和原枪的设计一个模样。只是枪的口径从7。92毫米改成了7。62毫米,使用的子弹不同了,估计机枪的威力赶不上使用7。92毫米毛瑟枪弹的威力了。
不管那么多了先试射一下再讲,张鹰把翰德森和其他的一同叫上去了靶场里。当一盒二百五十发的子弹压上去开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惧起来。这家伙太猛了,马克沁机枪开火时还能听到嗵嗵嗵的声音。而这42型机枪的声音是连在一起的“滋滋”声,让你根本听不出一下子发射了多少发子弹出去。这样猛的火力对于敌人冲锋时的密集队形是致命的打击,就是单对单的机枪对射,只要能命中一下子就能把对方给彻底干翻。理论射速理论射速----1200发~1500发/min相当于一秒钟内有二十发子弹从枪口里喷射出去,只要命中了目标,对方肯定成了蜂窝煤。
一更到!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全才的鲁道夫
张鹰试射的兴起,左手抓紧了mg42机枪的两脚枪架,枪托抵在肩膀上进行射击,这样做的后果是没过几秒钟肩膀是酸痛不堪。(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