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凤霸业-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的结果也是给孙权提了个醒,别以为刘州牧亡故后,荆州就真的为了夺权而大乱了。所以要么是停止攻击我们的计划,要么是真的来谈同盟。
脸容释怀的刘琦向庞统和王粲深深地鞠了一躬,倒是让两人一惊,忙将他扶起来。对二人心怀敬服之情的刘琦道:“今日若没有两位相助,我荆州危矣。真是不出筵席就抵敌千里之外。”
此事后,刘琦和王粲都对庞统十分信任。庞统随后马不停蹄的回到了当阳县。黄忠听闻这件事情后对庞统赞不绝口,叹道:“若是我去,该也不能看破这程普的阴谋。不过我的眼光还是可以的啊,毕竟是我推荐凤雏去的。”言毕哈哈大笑,又对庞统说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襄阳西侧的房陵县守官巩志命人送来书信。若是我等有攻打襄阳的想法,他当倒戈我方,以掎角之势围攻襄阳。”
沉思良久的庞统道:“将军莫非也在巩志的虚实上动脑筋?”
“那是。”
“我看做好两手准备。第一手是他真心与我等联合,那么攻打襄阳的事情会比较顺利。第二手,若他是阳奉阴违之辈,我们就随时准备把他击破。这种事情就交给我。到时我会利用他们的计谋来个将计就计。”
“有凤雏此言我便放心了,我马上点兵。”
十月初,黄忠大军十万北上。十日后到达襄阳南面二十里处,选了个平原下寨。二日后,终于等到了巩志的使者,送来文书:“在下巩志见过黄将军,我军已经启程。”
这份书信看似让人十分的安心,而确实在三日后那巩志的三万人到达了襄阳城西侧二十多里处下寨。在相差巨大的军力上,拥兵三十万的蔡瑁不惧黄忠的十万人,更别提巩志的三万人。这种情况下,连老百姓都在猜测这巩志是否真心要夹攻襄阳,让人看了有种自不量力的错觉。对此,黄忠帐下也是议论激烈。
黄忠上座,道:“巩志这人我并不是很了解,他一直在南阳郡。现今竟然敢公然违抗蔡氏,且也是兵少,竟能有如此大义?”
文聘与庞统相视而坐,雪月在庞统身后。文聘颔首道:“将军所言甚是。我方明显势弱,他竟然会助弱攻强,实在费解。就算是考虑到大公子一定得势对自己的影响。他大可以不响应蔡瑁,在两方决战后做出决定,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
而后,文聘竟是和黄忠像习惯性的把视线投给了庞统,一直垂首思考的庞统被雪月敲了下后背,他猛地抬头看了看两人,才笑道:“是说巩志吧。我觉得有一种可能。他是真心为了帮助大公子击败蔡瑁,由此证明自己的大义。当然,也可能是看到我军击破蔡瑁和黄祖后对我军的崇拜,而对战局的以少胜多看做最大的可能性。这是一场赌博。”
难耐的黄忠道:“那如何来判别真伪?”
庞统笑道:“看蔡瑁先攻打谁。若他先攻打我们,那么肯定是有诈。毕竟我军人多,他该先打人少的巩志,然后再歼灭我军。若是他先打巩志,便就恰恰相反,证明巩志是真心的。”
深吸一口气的文聘道:“怎么这事情一到了凤雏这里就变得简单了呢。”
“惭愧啊!”黄忠苦笑道。
忽然,探子来报。魏延领兵五万人从江夏出发,已经到达了襄阳东南侧十里处,正在下寨。那个位置离黄忠大寨有十多里的距离。若是这个角度,襄阳和魏延军也形成了掎角之势。就连雪月都感叹战场的风云突变让人绞尽脑汁都猜不透。而庞统却是乐于此道。
次日,蔡瑁领二十万人出城摆开阵势,让兵士到黄忠大寨挑战。黄忠问庞统是否该出战,庞统答:“若去,黄祖定会攻打我军后方,或者袭击我寨。若不去,就要看巩志的真假。若巩志是假,蔡瑁会马上和黄祖合攻而来。若巩志是真,考虑被巩志偷袭的可能性,蔡瑁会马上引兵往西攻打巩志。所以我军应该按兵不动,就看看他巩志是否真心实意。”
黄忠按兵不动。
午时,蔡瑁大军真的掉转方向往西进兵。庞统获悉动向后对黄忠道:“马上挥兵两路,一路去袭扰蔡瑁后方,另一路往北护援即将来到的粮队。”
黄忠同意他的指挥。庞统领五千骑往西北而去。此时,蔡瑁军离巩志军寨仅两里路。巩志引兵出寨似要与蔡瑁正面冲锋。探子回报前方情况后,庞统马上命骑兵加快速度,追击过去,直接从蔡瑁的后军开杀。一时间,把视线对准了即将撞上巩志军的蔡瑁后军几个军阵大乱。而巩志趁此时挥兵过来,与庞统军夹攻蔡瑁军。巩志兵士极为精良,移动迅速,冲散了蔡瑁前军的几个方阵,可是蔡瑁也不是无备而来。他早就命令五千骑从北门出发,绕过山林地带往巩志老巢房陵县进兵。
蔡瑁见大军混乱马上鸣金收兵。庞统没有请进守兵回寨。而已经得知守备空虚的房陵有围城之险的巩志马上引两千骑去救,命兵士紧闭大寨。
另一方面黄忠领三千骑往北迎接粮队,正巧碰上魏延派来劫杀粮队的一千轻骑兵。黄忠提到大喝道:“小贼,早降免死!”马上开杀。由于黄忠人马都是穿盔戴甲的骑兵阵,那些穿着皮甲的轻骑兵马上被杀得人仰马翻,半个时辰不到仅余十数人跪地求降。黄忠便护送粮队到达大寨。
巩志怕城池被围后无粮供战,心中急迫,岂料在一处山脚遇到了蔡瑁的伏兵。原来那五千骑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引出巩志大军。此时,骑兵冲出山地,往下杀去,把巩志人马断成数截,由于首尾难顾,已经是困兽之斗。巩志见状领百余骑奋力突杀敌围,破围后身边紧剩六人。他命一人向黄忠军大寨请求救援。
………………………………
第167章 友军受困将请战
夜下,使者来到,说了房陵有围城之险,巩志军怕是要被断了粮草。而蔡瑁军又击破了巩志的骑兵,希望黄忠军能派兵救援房陵。黄忠得此情后心中犹不决,便马上找庞统来到帐下,说明情况。似乎听了算是大事的事情,庞统淡然一笑,道:“若是中了围魏救赵的伎俩,大公子的事情就是完蛋了。”
“但至少要协防巩志吧?”
摇了摇头的庞统笑道:“关了寨门,我们不出寨便是了。”
“什么!”黄忠听了此话,甚为震惊。“若不救他,可是不仁不义之事。他起兵与我等灭贼,我们却是坐视不管。这让我黄忠的脸往哪里放?”
依然保持着自信的笑容的庞统平静地说道:“此时,蔡瑁大军还是比较雄壮的,精锐的骑兵也很多。我们要是在他锋利的时候去帮着协防随时可能被攻破的巩志军,那么两军都有危机。毕竟东边还有一只饿狼窥伺着战局。而我们不去协防巩志,由于房陵有危机,东面有敌兵,巩志军必然拼死抗战,勇力更甚。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不出手相救,敌方肯定认为我们被东面的魏延军牵制,为了自保而放弃了救援巩志。他们定会贸然轻近,一次性歼灭巩志人马,以灭助我军之辈的气势,今后就再也没人肯帮大公子了。”
倒吸一口冷气,又重重地吐出后,黄忠道:“凤雏竟然可以算计到这种地步,我真是开了眼界了。那之后该怎么办?”
“见机行事,我自有办法。”
庞统军紧闭大寨后不久。蔡瑁军果然挺二十五万大军往西攻打过去。情势危急,巩志军随时有被全歼的可能。黄忠手下十几名部将跪在黄忠营帐外割发请战。但由于答应了庞统,黄忠忍耐着不予理会。甚至有部将泪流满面跪伏在营帐外,而这种悲愤的情绪马上传染了整个黄忠大军,跪在黄忠帐外的人越来越多。文聘都不解其意去找了黄忠。但黄忠只道:“凤雏有妙计,令我按兵不动。文兄请忍耐。”
文聘听闻是庞统的计划,便缄默不言离去。但看着那些请命救援巩志军的士兵,文聘握紧双拳,咬紧牙关,似乎胸膛中也有一只充满战斗欲望的野兽正在乱冲乱撞。
蔡瑁大军开始攻打巩志军大寨,但是由于巩志军背水一战,甚为勇猛,几乎是连寨门都进不去。而寨周围有三道壕沟,内引河流之水灌入,想要渡过去攻木栏明显是吃力不讨好的。在这种僵持下,战斗持续着,夜下火光冲天,杀气翻腾,血腥异常。
“若将军不出战,末将请死!”
黄忠营寨内,庞统和文聘都在,听得外面有这种豪迈的声音,三人都走了出去,只见火把光下跪满了人。一名部将用拔出佩剑插在地面上,大声道:“我方势弱,巩志仗义出手,在旁人看来这是以卵击石的蠢事。今日巩志军有全灭之威,我军却孤守营寨不出,此乃我等奇耻大辱!眼看巩志军灭亡,不如让我以死示大义!免得被荆州百姓耻笑!”
“我等请死!”
众人应和道。
皱紧眉头的黄忠难耐地看了庞统一眼。庞统看着众人后点了点头道:“就是这个火候。”马上附耳对黄忠说了一番话。黄忠闻言心中释怀,马上大声道:“众兵士,现在蔡瑁军正全力攻寨,此乃我等救援巩志军,夹攻蔡瑁方的大好时机!”
一时间豪气翻腾,全寨兵士蓄力已久的精神和身体能量都沸腾了起来。在庞统的调度下,黄忠引八万人出寨,往西驰援。文聘引一万人往东奔驰。庞统引两千骑也往东去。
得知黄忠大军出寨的魏延深知立功的大好时机已到,马上挥兵倾巢而出,往西进发。在离黄忠军大寨有一里路的位置,从地平线的角度往上看,牛角盔后的月亮把这具武将的身躯映射得更为雄伟通透。文聘高举手中的三尖两刃枪,往前一挥,一万人奔驰而去。正在急行军的魏延马步军见状大惊失措。文聘手中枪横扫、挥砍一阵,毙敌数人,他与众将士一同冲杀敌阵。
而此时,庞统那一千骑已经攻破了魏延大寨。寨内五百守兵抵抗一阵后弃械投降。庞统命这些俘虏运粮草辎重往南行后又往西走,他刻意避开可能会忽然回撤的魏延军。一个时辰后魏延军散兵陆陆续续逃了回来,见是空寨,心知大势已去,多数抱着弃甲归田的心态跑路了。
厮杀最为惨烈的巩志军大寨,就连寨内的人都认为必死无疑而奋力搏杀的时候,更为猛烈的喊杀声在蔡瑁军后方响起,如同平原上最为凶残的猛兽的黄忠军势如破竹,裂开蔡瑁后军阵脚,骑兵更是直接杀进中军,蔡瑁大惊失措。他命令大军奋力两面开战。但是黄忠军各个视死如归,杀气沉重地在蔡瑁破败的军阵中传播。蔡瑁方人马慌乱时见敌兵根本不顾死活的冲杀自己的周围阵线,有些吓得直接跪地求饶。
本来还想要冲进巩志军寨的蔡瑁前军都已经被黄忠的军队袭扰的不知该往哪边打。借此时机,巩志挥兵冲出大寨,与黄忠军围杀敌阵。两方人马都势不可挡,几乎是秋风扫落叶般对蔡瑁军进行了扫荡。而几十里外的文聘处,魏延大军溃败后,魏延独自奔逃,余众一万多人投降。
此战,蔡瑁军大败,死伤近十八万人,其余投降。这场战役后来被称做“襄阳血战”,也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刘琦方反扑蔡氏党羽的重要战役。
庞异,字凤雏,此人的威名马上在整个荆州传开。在刘琦阵线内,兵将对他几乎顶礼膜拜,视如军神,连黄忠都甘拜下风。
蔡瑁的尸体后来在尸堆内被发现,庞统命人提着他的头颅来到了襄阳城下,并让大军把四门围住。城内守兵五万余人,见状不知所措。蔡氏让身边唯一的可以依托的武官蔡中领兵。蔡中得到兵权后,坚壁不出。
黄忠等人见敌方不出战,都提出要强攻,但庞统认为这是损兵折将的下策,建议不可强攻。他道:“孙子兵法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敌兵乃破败之军,蔡瑁之辈都已战死,领兵之人不会是什么大将,是黔驴技穷的时候。面对士气上都已经被重挫的敌人,强攻只会引起他们的奋力抵抗。在这种时候,只有不战而屈人之兵才能方显我军只威。给我一点时间,襄阳城唾手可得。”众人对其信服,便放弃了强攻的想法。一天,庞统想到了计策,命人写了一万封文书,纷纷于夜时从四面围墙射入城内,文书写着:“你等荆州之兵,家中还有老小。我军乃正义之师,你等不能再坚守蔡氏贼党,只会被人耻笑。若有人能开城门,重赏黄金百两。”
………………………………
第168章 平定荆州转乾坤
夜下巡逻兵几乎都看到了这些文书,本就已经对这场战争没有了任何希望的守城兵将,深知蔡氏背信弃义,且兵寡将少,不会长久。一下子,很多人争先恐后的持兵器杀到城门,岂料城门的兵士也捡到了书信先把城门打开。忽然间大军从四门拥入,还在南门敌楼上的蔡中不知城下大门都被人打开了,惊慌失措时手下亲信兵士送了捡到的书信上来。蔡中一看大叫道:“我等必亡!”言毕往城墙上走,只见自己人都纷纷投降黄忠大军。蔡中知道大势已去,竟是主动****半身投降了黄忠,还领着黄忠等人到达了蔡氏的府邸,把整个府邸团团围住。待黄忠步入大堂内的时候,蔡氏和年少的刘琮以及其他蔡氏族人被反绑后跪满了大堂。蔡氏垂首在最前,刘琮在其身后。
见到蔡氏后怒容满面的黄忠大声道:“你这个妇人!竟为一己之私毁了我荆州多少兵马!来人,给我推出南门,面朝南斩首。”朝南是因为刘琦在南方。
蔡氏没有任何话语,被士兵压了出去。而刘琮闻言后哭得死去活来,大声道:“将军,放了我母亲,一切都是我想出来的,还请将军降罪于我!”
手持大刀的黄忠瞟了他一眼道:“你别急,待见过你兄长了,由他来定夺你的生死。”
刘琮唉叹一声昏倒在地。且蔡氏宗族众人面如土色,黄忠下令全部于次日推到市集斩首示众。随后,又对蔡氏党羽进行肃清,几乎把蔡氏夷平三族。只有投降的蔡中没有受到牵连,也算是苟且偷生,但从此也不被重用。
金璇一直被蔡氏压在了大牢内,打算什么时候用以压迫刘琦,岂料自己治所都被攻破。本来蔡氏下令要除去金璇。但是领命的武官刘先深知蔡氏大势已去,便是领人杀了守卫,把金璇救了出来。
阳光明媚的一天,黄忠、金璇、庞统、文聘等人立于北墙之上,接受北风的洗礼。
忽然泪流满面的金璇对庞统道:“未料当日一言之托,竟然拯救了大公子和荆州百姓。凤雏之恩德,我当铭记。”
黄忠慨然道:“我等都当铭记!”
庞统心想:“若我不出手,按照旧史的发展,可是对我不利的。”
确实,历史上刘琮登上大位后,由于年少无能,而蔡氏又垂帘听政,搞得荆州乌烟瘴气,最后竟然举全州投降了曹操。若是这个结果,将是庞统的大危机。
剻良、剻越最后主动来请降,庞统建议刘琦对他们官复原职。而黄祖也命人送上请罪书,也没有对他进行征伐,让他继续守在江夏。其他曾经的蔡氏党羽都纷纷归顺刘琦。而魏延则孤身往西投奔了刘备。
荆州的事情平定,最后刘琦竟然放了刘琮,几乎就是把他养着。可是刘琦等人万万都没有想到,真正的巨变开始了。
刘琦为荆州牧。由于庞统的功绩,以及黄忠等人的推荐,他任用庞统为州都尉,统领全州军事,且政事都要向庞统汇报才能定夺。十一月初大权在手的庞统,派雪月远赴子午谷向吕布等人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