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老兵重生-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谢珍谢宝两兄弟,生的都是五大三粗,一米八几的个头,体重全都在两百斤左右,体能完全没问题,徒手战斗力也很强,但是偏偏枪打不准,五十米之外如果能中靶完全靠蒙。
但是在救护伤员的时候,他们一个人至少能扛起两名伤员。
总体来说,刘成的划分完全是本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原则,没有看低任何一名战士的意思。
一连连长田六娃,指导员叫康勇,原来是刘成手下的一个班长。
二连连长关洪,指导员蔡大壮。
三连连长周鹤,指导员于家和。
至于排长和班长,刘成暂时并不打算任命,而是要在为期两个月的特训之后根据每名战士的表现和能力进行挑选和任命。
同时,他还给在磐石的孙萍安排了一个职务:少年营教导员。
其实就是个虚职,挂个名而已,不过属于教导员的工作孙萍却必须做好。
比如:进行政治宣传工作和为少年营增加兵员。
在当时的情况下,孙萍一个女孩儿去做这些工作自然要比刘成方便,而且目标也要小一些,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
而且,刘成还有一项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安排好!
上次在长白山缴获的那些制造子弹、手雷以及枪械配件的设备和百姓还在那个安全的地方藏着,张贯一还没有想好如何安置他们,刘成自然不能让那些机器和原料就那么放在那里等着生锈。
所以在训练进入正轨之后,他便一个人去了藏着机床和那些百姓的地方。
那座山离磐石很远,而且方圆百里之内几乎不见人烟,鬼子不容易注意到这里。
这几个月以来,刘成虽然一直没有去看过刘存树和郭冰,但是却始终按时让人去给他们送粮食和衣物等物资。
刘存树带着那些百姓在山里找到了一个十分隐秘的山洞,又进行了一定的扩大,完全能够容纳那些百姓和机床。
见到刘成的时候,刘存树夫妻明显十分开心,
刘成左臂的伤口虽然已经愈合了,但是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而且那一刀伤到了神经,以后能否恢复如常,还要靠他自己坚持锻炼和一部分运气的成分。
郭冰看着刘成左臂上那条狰狞的伤疤,眼泪一滴一滴的落了下来。
她虽然在这之前只与刘成相处了短短的十几天时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却对刘成有种莫名的牵挂和惦念。
那些机床已经安装好了,不过那台德国造的柴油发电机却不能动了。
这玩意儿是在一八九六年由德国人发明的,小鬼子这一台是两年前的最新型号,饶是他们跟德国人的关系好到了穿一条裤衩儿,也是花了大价钱才买到手的。
刘成对于这种机械多少还是懂一点儿的,检查之后发现问题其实不大,只是在搬运的过程中碰坏了一些小零件儿,鬼子留下的维修箱当中就有,只要换上就可以正常运转了。
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柴油快没有了。
在那个年代想要弄到柴油,那就只能去小鬼子手里抢了,否则的话,要么去新京,要么去奉天、哈尔滨一类的大城市,除了这些地方,根本不可能弄到柴油。
刘成考虑了很久之后,决定去一趟新京。
前世的时候,他只去过奉天和哈尔滨,在国共合作之后便被派到了山东河北一带,根本没有去过新京。
这一次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去看看小鬼子到底是如何建设这座城市的。
要知道,在九一八之后到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新京这座城市都是在世界上能够排的上的工业城市,可以说是相当发达。
虽然日本人建设这座城市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华夏,而是为了他们自己,在他们心里,不止是东北,就连整个华夏都已经是他们的了。
在工业开发与城市建设上,不得不说,我们是要感谢一下小鬼子的,虽然最后我们并没有完全用上他们留下来的那些工厂和技术,但至少铁路线还是用了不少的。
尽管修铁路的工人全都是华夏百姓,而且是在饱受欺压的状态下铺设铁路和完成各种艰苦的工作,但却给华夏留下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没有人能够否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东北的工业体系一直是遥遥领先的。
至于后来为什么下滑到如今的地步,相信聪明人都看得出来,只有键盘狗会认为那是东北人造成的。
一九三三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稍微早了一些,刚刚进入十月底,雪花就飘飘飘洒洒的覆盖大地。
这一年的冬天,注定是个寒冷的冬天,第一场雪就大的出奇,断断续续的下了两天一夜。
天空终于放晴的时候,大地已经完全被白雪所覆盖了。
四道身影身上穿着几种动物毛皮拼接而成的大袄,在没过脚踝的雪地中沿着山路朝新京的方向赶路。
三男一女,分别是刘成、孙萍、关洪和钱禄。
刘成在离开之前,将队伍的指挥权交给了袁德胜。
尽管袁德胜如今没有任何职务,但是在整个独立师中的威信却丝毫不减,由他在少年营坐阵,完全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至于训练等等一些具体事宜,则全部由一连长田六娃负责。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熟人(求月票)
之所以把钱禄带上,是因为队伍中需要采购一些药品,钱禄不来,刘成还真就弄不明白。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刘成发现了留下钱禄的另一个重要作用…………钱。
采购药品自然是需要花钱的,而钱禄家里很有钱。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刘成发现钱禄除了身上有一些富家子弟的生活习惯之外,思想上还是十分进步的。
尤其是他对于革命的信念十分坚定,坚定不移的认为小鬼子一定有一天会被赶出华夏。
为此,他丝毫不吝惜自己的钱财甚至是生命。
尽管他一直都很抗拒用枪,声称自己的手是救人的,而不是杀人的,但是刘成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且教养十足的年轻人,就会彻底蜕变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医务兵也是兵,是兵就会上阵杀敌。
等他真正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身体中一直隐藏的激愤与热血就自然会被点燃。
等到他真的面对自己或者战友生死攸关的那一刻,别说用枪,手术刀一样能杀人!
至于孙萍,则是因为有任务要去找新京的联络员,与刘成几人同行相对要多几分安全保障。
新京是目前日本人在东北最重要的城市,伪满政权的首都,防御极为森严。
所以别说是刀枪,就连身上穿的衣服他们都仔细检查过,确保不会引起鬼子的怀疑。
磐石离新京一百四十多公里,但那是现在的高速公路距离,在那个年代,至少也要走二百公里,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山路。
刘成四人足足走了六天,终于在第七天的上午赶到了新京城外。
城门口的盘查很严,进出城的百姓全都要经过鬼子的严格检查之后才能放行。
前面隔着还有二十几个人的时候,刘成突然感觉有人在悄然靠近自己。
在那人的手伸向他的瞬间,他突然转身假装和关洪说话,不着痕迹的给躲了过去。
紧接着,那人的声音便在刘成耳边响起:
“不想死就快跟我走!”
刘成心中顿时一凛,飞快的扫了那人一眼,感觉那张脸有些熟悉,但是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趁着刘成发愣的瞬间,那人一把拉住了刘成的手腕,将他拉出了人群,朝远处走去。
关洪三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自然也跟了过来。
走了一段距离之后,刘成挣脱那人的手,沉声问道:
“你到底是什么人?”
那人缓缓转身,抬眼看向刘成,一言不发。
刚才刘成只是看了一个侧脸,所以只是感觉有些熟悉,并没有认出对方是谁,否则的话他也不会任由那人拉着走了这么远。
但是现在两人这么面对面的站着,刘成一下就在记忆中找到了这张脸。
是田如玉!
虽然此时的田如玉身上穿的是一套男人的衣服,不过刘成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
他立即警惕的往后退了一步,沉声问道:
“你怎么在这里?投靠日本人了?”
田如玉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轻轻的摇了摇头:
“我在你心里,是不是已经是个汉奸了?”
刘成面无表情的看着她,不置可否。
田如玉叹了口气,盯着刘成的眼睛再次开口说道:
“你,知道蓝衣社吗?”
刘成狐疑的点了点头。
蓝衣社他自然是知道的,那是军统的前身,抛开他对于红党所做的一切不说,当年还是暗杀了不少日伪官员将领和汉奸的。
田如玉的声音更低了:
“我现在是蓝衣社的成员,来新京执行任务,刚好遇到了你,相信我,我没有说谎,如果你们就这样进城,一定会被日本人抓起来的!”
刘成只是静静的等着她的下文,一句话都没有说。
田如玉神色间有些凄然,继续说道:
“前几天,新京一个日军少佐被刺杀,是我们的人干的,所以现在日本人查的特别严,你们如果说不出合理的进城理由,又拿不出他们发放的良民证,肯定是会被抓起来的,到时候没有人来保你们,你们就死定了!”
那个时候,新京、奉天这样的城市都已经发放了良民证,小鬼子规定,只要年满十五岁的百姓,全都要到当地保长那里进行详细登记,然后统一发放良民证。
如果出门没有带良民证,一旦被鬼子发现,轻则一顿毒打,重则直接抓起来。
如果保长不去领人,那么这个人的生命就要悄悄的结束了。
事实上,那个时候日本人并不把华夏人当人看,肆意欺压凌辱,如果不是需要大量的免费劳动力,他们必然会将大部分人杀掉,以便于他们彻底完成殖民统治。
不过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前,日本人还是有所顾忌的。
尽管九一八发生的时候老蒋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小张也真就乖乖的带着东北军出了关,但是果军的兵力数量在那里摆着,如果真打起来,仅凭东北的这些驻军还是远远不够的。
那个时候鬼子正在积蓄力量,筹备着发动全面战争,没日没夜的从东北掠夺资源和财富,用黑土地上产出的粮食供养他们的军队,储存战备粮食,所以尽管也有小规模的屠杀百姓,但都是秘密进行,对外严格保密,不敢公开。
磐石也已经开始发放良民证,不过还没有全部发放完毕,所以这次刘成是打算钻这个空档。
对于田如玉,他是不相信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个女人曾经帮助小野太郎算计过自己。
那次要不是他反应快,恐怕现在早已经成了一堆枯骨。
田如玉看出了刘成的不信任,神色落寞的说:
“希望你能再相信我一次,我这样做,只是想要报答你当初救过我的恩情,我母亲最终还是死了,死在小野太郎的手里,我就算死,也不会帮着日本人的!”
她的这句话刘成勉强能够相信,可是她蓝衣社的身份却让刘成不得不防。
在那个年代,死在蓝衣社成员手里的红党并不比鬼子和汉奸少,他们的激进也最终导致了信仰的坍塌,沦为了杀人工具。
对于那个年代的蓝衣社,刘成觉得他们和后世的那些动不动就自杀式袭击的组织也没有什么区别,往往每次行动都是带着一去不返的气势,只要能够完成任务,生命只是一件工具而已……
………………………………
第一百二十八章 虚繁浮华(求月票)
再三思索之后,刘成还是决定再相信田如玉一次。
前世他虽然没有来过新京,但是却知道这里的守备是整个东北最为森严的,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根本无法挽回。
田如玉先将他们带到了附近的一个镇子里,在天黑之前便准备好了四张临时的通行证,上面写明他们是进城做生意的,发证机关是满洲国奉天省政府。
刘成心里多少有些惊讶,毕竟这个时候的蓝衣社还没有达到军统时期那种手眼通天的能力,能够弄到奉天省政府发放的通行证,说明其中一定有他们的人。
事实上,尽管东北军一枪没放就跑了,但是却并不意味着南京的老蒋就丝毫不理会东北这块土地了。
当时他正忙着围剿红党,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理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无奈之举。
至于其中的真正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也不能无端揣测,不过至少有一点是真实的,那就是在东北从来都不缺老蒋的人。
甚至就连那些投降日本的伪军当中,也有一部分是奉命投降的,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打击破坏红党的组织和成员!
田如玉和刘成一路上都没有再说话,快要进城的时候,她突然抬起头看着刘成说道:
“进城之后,我们就不要再联系了,你救过我的命,我也帮了你一次,虽然不对等,但是你我分属敌对阵营,接触多了不好,或许再见……就是生死相搏……”
刘成看了田如玉一眼,轻轻的“嗯”了一声,没有说话。
他很清楚田如玉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且如果她不这样说,反而与自己保持联系的话,刘成反而要怀疑她的目的了。
果不其然,白天刘成见到的那些进出城的百姓基本上都是新京以及周边的百姓,像刘成他们这样远道而来的,身上带的东西和穿的衣服都能看的出来,检查的鬼子盘查的更加仔细。
要是没有田如玉的那几张通行证,他们进城的时候很可能会被鬼子给扣住。
进城之后,田如玉只是低声跟刘成说了一句保重,便匆匆消失在夜色当中。
钱禄明显不是第一次来新京,进城之后立即提出先去吃顿好的。
刘成有些想笑,张贯一之所以有些看不惯钱禄,估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过这在刘成看来却没有什么,钱禄打小家境殷实,这些生活上的习惯一时间是改变不了的。
况且在有这种条件的前提下,吃些好的、用些好的本来就不是什么错误。
所以在钱禄说完自己的提议之后,刘成立即说了一句:
“你请客。”
其实钱禄在话出口的瞬间就后悔了,之前张贯一两次委婉的暗示过他,要他改掉这种不好的习惯,但是他却没有放在心上。
那个年代别说买肉,就算想买只鸡都找不到卖的地方,钱禄觉得那些伤员需要补充营养,就从自己家的猪圈里弄了两头猪杀了带回山里给伤员调养身体,顺便也让大伙儿喝了一顿肉汤。
两头猪,一千多人,也就勉强能喝出点儿肉味儿来,但是张贯一却因此批评了钱禄几句,要他以后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一番好意却换来了责怪,钱禄心里自然不舒服。
不过张贯一也没有错,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能填饱肚子已经不错了,钱禄这样的做法自然会引起一些人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
而恰巧,日本人就能给予别人这样的生活。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日本人的军费开支还算是宽裕,士兵的伙食也还不错,只是在后来因为战线拉的太长,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