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老兵重生-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八离开之后,张海鹏把裤子扯下来,脱的就剩一条裤衩儿,挺着肥乎乎的肚子朝里屋走去。
朝阳,北大桥。
黄二狗的第三营和朝阳县保安队就驻在河边儿,加起来一共有八百多人。
几个在桥头站岗的伪军正在调戏到河边儿洗衣服的女人,让女人猜他们身上有几杆枪。
一辆日军卡车轰鸣着从桥上驶来,这几名伪军赶紧迎上去。
卡车在桥头的路障前面停下,黄二狗从上面跳下来,上去就给了带头站岗的伪军一个大嘴巴子,怒声骂道:
“草拟吗的!让你站岗是他吗让你来扯犊子的?再他吗发现你们扯犊子,老子一枪打碎你裤裆里那玩意儿!”
说完又踹了那个伪军一脚,径直朝营房走去。
黄二狗没得势之前就是个混混,对于部队训练啥的完全不懂,全靠一张嘴忽悠着才能坐稳保安队队长的位子。
张海鹏给他的这个第三营,那是实打实的正规部队,不管是人员编制还是装备都是全套的。
他知道黄二狗没啥真本事,所以给黄二狗派来一个副营长,帮着黄二狗管理、训练部队。
………………………………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鸣惊人的计划!
张海鹏配给黄二狗的副营长叫曾小四,今年刚二十四,曾经给冯庸当过跟班。
后来冯庸到北平上学,托小张把曾小四送进了奉天讲武堂,毕业后就在张海鹏手下当排长。
黄二狗也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也知道那个木头一样的曾小四对自己的位子没啥威胁,因此才放心的把保安队和三营全权交给曾小四去管理和训练,自己也乐得清闲。
曾小四平时很少说话,除了喝酒之外,再没有其他爱好。
没有人听他说起过自己的过去,而且在训练场之外的任何地方,曾小四看起来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要不是身上那身军装,没有人会多看他一眼。
黄二狗推门进屋的时候,曾小四正在喝酒。
一叠咸菜,二十几颗花生米,一壶烧酒。
今天是休息日,部队不用训练,曾小四从早上起来就开始喝酒,一直喝到现在。
看到黄二狗,已经有了几分醉意的曾小四下意识的站起来给黄二狗敬礼,叫了一声“营长”。
黄二狗摆摆手,一屁股在曾小四旁边坐下,抓起桌子上的水壶“咕咚、咕咚”的喝了几大口。
放下水壶,黄二狗才转向曾小四说道:
“明天早上,你亲自带着一个连,跟我去趟大阳沟。”
曾小四先答应了一声,随即似乎意识到有些不对,跟着问道:
“咋了营长?”
黄二狗气哼哼的一摆手:
“吗的,甭提了,今天带去的十几个兄弟,连带着小岛队长,全他吗折了!”
曾小四“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瞪着眼睛说:
“小岛死了?啥人干的?”
黄二狗翻了翻眼皮:
“我他吗哪知道?能活着回来全靠老子跑得快!”
曾小四的酒醒了大半,皱着眉头问:
“那咱是不是应该现在就去?毕竟死的是小岛,万一上面问起来……”
平时曾小四很少说这么多话,黄二狗在意外的同时还有些感动,觉得曾小四是在为他担心。
他摆摆手,一脸无所谓的说:
“怕啥?一个小队长而已,现在热河最大的是张司令!再说,那小岛又不是咱们杀的,肯定是他吗的那些整天吵吵着抗日的土包子干的呗!”
顿了顿,黄二狗又接着说:
“这次遇到的这些跟之前不一样,吗的老子还没等看到人在哪儿,小岛就让人一枪干死了!所以咱现在不去,明天早上再去,问问大阳沟的人,他们肯定知道那是些啥人。
先把对方的底细给摸清楚了,然后再研究咋对付他们,要是现在去,万一有埋伏咋整?”
黄二狗虽然不懂打仗,但是这“趋吉避凶”的本事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曾小四没有再说什么,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
死了一个日军小队长,要是换了别人,怕是早就吓的要尿裤子了。
不过黄二狗却一点儿也不害怕,甚至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朝阳县。
刘成带着郑家姐弟七个离开大阳沟,直接去了北票。
郑家的大闺女的婆家就在北票,刘成把他们姐弟七个送到北票,也就算完成任务了。
送走郑家姐弟之后,刘成翻身上马,带着特战小队立即往回赶。
他们这次出来主要就是看一下朝阳的庄稼长势如何,顺便了解了解驻军情况。
那姐弟七个一路上断断续续的把黄二狗的大概情况对刘成说了一遍,至于其他的,也不是他们能知道的。
回去之后,刘成立刻把田六娃和几个连长叫到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人都到齐之后,刘成从兜儿里掏出几粒御米放在桌子上,沉声问道:
“你们谁认识这是啥东西?”
几个连长看了半天,谁都没认出来那是什么东西。
最后还是田六娃试探着说:
“这……好像是御米,我小时候给人放马的时候见过。”
刘成点点头:
“没错,这就是御米,就是Y粟的种子,结出来的果子就是D烟!”
他这句话说完之后,包括高远在内的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没有人听出他话里的意思。
郝大宝突然来了一句:
“营长,你要种D烟?”
刘成气的伸手抓起桌子上的缸子砸在郝大宝身上,没好气儿的骂道:
“我种你六舅!”
郝大宝把缸子捡起来,缩了缩脖子,没敢出声。
刘成的目光在所有人脸上扫过,沉声说道:
“张海鹏在热河强迫老百姓种Y粟,然后交给日本人;至于日本人要干什么,就不用我跟你们解释了吧?”
“Y片”这两个字,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丝毫都不陌生。
这东西在当时的中国来说并不算什么稀罕玩意儿,只要兜儿里有那么一点儿钱,都能抽上几口。
从清朝就开始禁烟,可结果却是越禁越多,两次战争都打成了笑话。
刘成不知道该如何向他们解释Y片的危害,也没有那个心情;干脆直接大手一挥:
“都别瞎琢磨了,咱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找到并毁掉热河境内种植的Y粟!”
本来刘成正愁没有合适的地方下手,这些Y粟刚好给了他一个最佳的突破口。
热河的地理位置很好,从承德和赤峰都可以入关,而且日本人的力量相对薄弱,适合独立营发展。
来之前刘成就已经想好了,在热河一定不能像在吉林那样,一旦引起日本人的注意,这次转移就失去意义了。
他的初步计划就是………分散发展。
用当下十分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苟着,苟到“决赛圈”。
对于赤峰朝阳一带,刘成是十分熟悉的。
他看中的第一个地点,就是朝阳的凤凰山;其次就是赤峰以北的那片广袤草原。
因此,刘成的计划安排是:
二连留下保护刘存树那些人,保证弹药、炮弹的制造生产、大量储备。
一连进驻朝阳凤凰山,以凤凰山为中心,吸收阜新、凌源、绥东、围场、林西、林东等十几个县的适龄兵员。
骑兵连进驻赤峰以北,在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左翼旗,土默特右翼旗等各收购马匹牛羊。
马匹由骑兵连直接喂养训练,牛羊交给那些五斗乡的百姓喂养繁殖。
工兵排等几个排建制改为连建制,解散投弹排,增设机枪连、炮兵连、运输连、医护连,由高远和田六娃全权负责扩编和训练事宜,暂时不指定活动区域。
狙击小队并入特战小队,改称特战连,人员扩充到一百人,由刘成亲自负责。
各支队伍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找到热河境内种植Y粟的地点,将其毁掉。
高远和田六娃的任务相对来说是最重的,因为刘成给他俩下了死命令:四个月之内,他们负责的五个连除了医护连编制定在一百五到二百人之间以外,其余的四个连都必须是三百六十人的标准编制。
郝大宝听了之后忍不住笑出了声,指着田六娃笑嘻嘻的说道:
“教导员,这回完了,等我下次见你的时候,你怕是连头发都要愁白了!”
田六娃还没出声,刘成就似笑非笑的接过话头对郝大宝说:
“先等我说完你再笑也不迟;骑兵连现在不到一百人,我给你六个月的时间,回来的时候我要看到一支五百人编制且训练有素的骑兵,外加两百匹给运输连拉车用的马。
也就是说,你要在六个月的时间里把骑兵连扩充到五百人的同时,还要弄到六百多匹马!”
郝大宝的两只眼珠子差点儿掉出来,等着眼睛说道:
“营长,你让我上哪儿抢去?”
刘成笑的更加阴险了:
“抢?咱又不是土匪,抢肯定是不行的;不过你放心,我会给你足够的钱;要是你能从日伪军手里抢,那完全没问题,但是一定不能把动静给我闹大了!”
郝大宝苦着脸坐回去,不敢吭声了。
刘成没有说出来,但是也给自己安排了一项任务:新增四连建制,在同样时间内达到三百六十人满编,并且完成基础训练!
眼下已经快到八月份了,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他必须要争分夺秒,否则在进入中原战场之后,也没有被重视的资格。
承德暂时是不能去的,而且一定不能激怒张海鹏。
这老小子在热河还能嚣张一年多,刘成要利用这段时间,完成独立营在进中原之前的最后一次扩充和训练。
之后还能有一年多的时间磨合队伍、以实战练兵,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他的计划一说完,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连见过“大场面”的高远都没有想到,刘成竟然会有这么大的计划。
不算刘成自己计划增加的四连,光是现有的三个连加上刚刚说的这些,就已经是九个连,满编的情况下那是足足三千多人,一个加强团的兵力!
独立营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高远已经感到十分意外了。
一支上千人的队伍,听起来不多,扔到战场上更是连个响儿都听不到。
但是从武器弹药到被服粮草,在如今的东北都不是轻易能够得到的。
如果按照刘成的计划发展,等到他们入关之后,将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小瞧这支队伍!
………………………………
第三百四十九章 樊家
第二天早上,大阳沟。
全村的百姓都被集中在郑九家门前,一百多名伪军士兵端着枪对着他们。
黄二狗让人从郑九家里搬出一套桌椅,摆在门口。
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黄二狗人模狗样儿的坐在椅子上,斜着眼睛看着那些百姓。
两名伪军士兵从人群中叫出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推搡着来到黄二狗面前。
黄二狗看了男人一眼,皮笑肉不笑的说:
“三哥,昨天咋回事儿?说说吧?”
被黄二狗称为“三哥”的男人叫赵三儿,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实人,话少,属于那种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的那种人。
赵三儿比黄二狗大三岁,从小就对黄二狗十分照顾,每次见到村里别的孩子欺负黄二狗,赵三儿都会上前帮忙。
可是黄二狗大了之后,却反过来欺负赵三儿,大阳沟三百多户人家,他去赵三儿家里吃饭的次数最多。
赵三儿倒是从来也没有说过什么,只要黄二狗去了,他就直接给黄二狗盛饭添筷子。
他不吱声,可他媳妇儿却不愿意受这份气。
有一次赵三儿家里杀了只鸡,黄二狗闻着味儿就去了,一只鸡被他自己吃了大半儿,临走的时候还要把剩下的拿回去留着晚上喝酒。
赵三儿的媳妇儿忍无可忍,张嘴骂了黄二狗一顿,鸡肉也没给他拿。
黄二狗当时没说啥,当天晚上就带着刀偷偷摸到赵三儿家里,在窗户底下猫了半宿,趁赵三儿媳妇儿出来尿尿的时候,用刀挑了人家的脚筋。
所有人都说这事儿是黄二狗干的,赵三儿的媳妇也吵着让赵三儿给她报仇,可是赵三儿就是低着头不说话。
逼的急了,就来一句“二狗兄弟不能那么干”。
赵三儿媳妇儿一气之下回了锦州的娘家,再也没回来;这十来年,赵三儿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把两个孩子拉扯大。
黄二狗当上保安队队长之后,还真来找过赵三儿,想给他在保安队里谋个差事。
可是赵三儿却说啥都不去,不管黄二狗说啥,他就四个字:不当汉奸;气的黄二狗狠狠的踹了他一脚,头也不回的走了,再也没来过。
赵三儿站在黄二狗面前,依旧是老样子,一言不发。
黄二狗耐着性子说:
“三哥,我这可是头一个找的你,你可千万别犯拧,要不我可就不客气了。”
赵三儿是个老实人,从来也没见过这种阵仗,看着那些黑洞洞的枪口,腿肚子早就开始转筋了。
听黄二狗这么说,赵三儿嘴唇蠕动了半天,才勉强挤出一句话来:
“兄弟,听三哥的,别当汉奸了。”
黄二狗的火儿“腾”的一下就撞上了脑门儿,抄起桌子上的砚台就砸了过去,正打在赵三儿的额角,当时就崩出一条一寸多长的口子。
赵三儿口中发出一声痛呼,顿时跌坐在地上。
鲜血糊住了赵三儿的一只眼睛,他捂着伤口,疼的浑身直哆嗦,却咬着牙一声不吭。
黄二狗余怒未消,转头对那两名伪军士兵说:
“把他给老子吊起来,打!”
两名伪军士兵把赵三儿大头朝下吊在树上,抡起鞭子就抽。
赵三儿的惨叫声随即响起,一声比一声凄惨。
那些百姓的脸上全都写满愤怒,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阻止。
一个黄二狗不可怕,但是那一百多条枪却足矣让那些百姓乖乖闭嘴。
黄二狗撇着嘴,目光在人群中缓缓扫过,语气中充满威胁之意:
“都他吗听好了,二爷就想知道昨儿个那些人是打哪儿冒出来的;要是痛痛快快的说了,咱啥事儿没有;要是不说,那就别怪二爷不讲情面,挨个他吗的给你们过堂!”
说着,黄二狗俯身从地上捡起一根手臂粗细的树杈,走到被倒吊在树上的赵三儿面前,冷冷的问:
“赵三儿,老子他吗最后给你一次机会,你到底说是不说?!”
赵三儿这会儿已经被打的连惨叫都只剩下小声哼哼了,听了黄二狗的话,勉强抬起被绑住的双手扯了扯黄二狗的裤腿,满眼哀求的看着他。
黄二狗低声骂道:
“你他吗的贱种!不见棺材不落泪!”
说完,他往后退了一步,甩开赵三儿的手,抡起棍子狠狠的打在赵三儿的肋间。
“啊……!”
赵三儿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登时背过气去,裤裆处渐渐现出湿痕,一直流到胸前,腥臊之气迅速弥漫。
黄二狗皱着眉毛往后退了两步,随手把手里的棍子扔在地上,低声骂道:
“怂货一个,逞他吗的啥英雄?”
人群中突然传出一阵孩子的哭声,黄二狗脸上当即露出一丝坏笑,转头对一名伪军士兵说:
“去,把那小崽子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