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 >

第91章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第91章

小说: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几年山西扫匪,并没对门派动手。
  玄门表面上与世无争,实际上专干杀人越货事。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不过是其中一项业务。
  赵洛领三百虎贲卫直奔而来。
  二话不说,直接杀进去。
  玄门有百几十人,但并非个个都是高手。
  至少有几十名弟子还是半吊子。
  玄门措手不及,直接被杀到总堂外。
  掌门罗大猷领着十数名骨干拼死抵抗。
  这十几人都是二流高手,论武艺能与卫道论剑。
  虎贲卫死在他们刀下不下。
  眼看着杀不完,罗大猷领骨干退守堂口,大声喝问,“你们何人?为何要对我玄门赶尽杀绝?”
  虎贲卫分开,赵洛拿着枪走上前。
  “我与你们玄门无冤无仇,你们为何派人杀我?”
  “你是何人?”罗大猷盯着他。
  “啪!”
  赵洛抬手一枪,打死罗大猷身边一名骨干,先来个下马威,再说话,“太原赵府。”
  罗大猷一惊,望了一眼地上的骨干,浑身不安,好厉害的火枪。
  “小兄弟,我们不过是拿人钱财……”
  “啪!”
  又一名骨干倒下,再次警告。
  罗大猷冷汗涔涔,是个狠角色。
  “我说,小兄弟能否给条活路?”
  赵洛放下枪,一副戏谑,“可以,但只答应给一个人活路。”
  “这样吧,你们谁活到最后,我就给谁活路。”
  声音刚落,一骨干剑指着他,“休要侮辱……”
  “噗!”脖子喷血。
  罗大猷一剑杀死两名骨干,完全不停。
  几名骨干红了眼,对杀起来。
  这时候,为了活路都不讲身份,谁都不认识谁。
  赵洛无动于衷,他特意带来西瓜,就是为此刻准备的。
  卫道切了西瓜,递上来一瓣。
  赵洛问汤氏兄妹要不要,两人都猛摇头。
  堂口,片刻,罗大猷够狠,也技高一筹。
  不过也受了伤,手臂上血直流。
  他扔掉剑,单膝跪下,低下头,“玄门罗大猷愿为主人效犬马之劳。”
  赵洛啃瓜,冷漠望他,“说我想听的。”
  罗大猷,“真定唐姓花万两银子买赵府公子头颅。”
  赵洛,“具体点。”
  罗大猷,“卑下愿为主人揪出唐氏。”
  求生欲很强嘛。
  赵洛,“我如何信你?”
  罗大猷,“卑下妻儿皆可交由主人。”
  赵洛一点不相他,扔了瓜皮,白帕子擦了擦手,“再给你一次机会组织语言。”
  罗大猷拧眉,“请主人信卑下一次。”
  “铿!”赵洛拔出剑。
  上前,剑落在罗大猷脖子上,“你是要自己活,还是要妻儿活?”
  罗大猷觉得被赵洛耍了,也觉得太小看了对方狠辣程度。
  选自己活,那么他就不值得相信。
  选妻儿活,那他还玩个毛线。
  左右都是必死题。
  心中万分悲愤纠结,良久,他决定赌一把,或许这也是唯一有可能活的机会,“请主人放过卑下妻儿。”
  赵洛收剑入鞘,招手,汤宝宣过来。
  “你不是有话要问?”
  汤宝宣有些被赵洛心狠手辣惊到。
  但此时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他看向罗大猷。
  罗大猷也看向她,没想到是她,汤虎臣之女。
  汤虎臣原是玄门三长老之一。
  后来因为一些矛盾,退出了玄门。
  去年底,罗大猷又找到汤虎臣。
  接着,汤虎臣离家,就再没有音讯。
  “我父亲可还活着?”汤宝宣质问。
  罗大猷低下头,“我不能确定。”
  一般这种活,活的机会不大了。
  汤宝宣是有心理准备,“我父亲去了哪里?”
  “我也不知道,是风清堂要人。”
  风清堂!
  汤宝宣,赵洛差不多同一副表情。
  风清堂主要成员一直还没落网。
  赵洛从京城离开后,也没怎么记住这件事。
  现在再听到,不由得把两次刺杀联系一起。
  唐姓?
  赵洛想不出唐姓是谁,但觉得唐姓背后才是主使。
  无论是谁,他都要查出来。
  “王越,陪罗门主走一趟真定。”
  王越,“是!”
  紫荆城皇宫。
  朱慈炯看着手中纸条,心中惶惶不安。
  一开始他没想过要杀赵洛。
  但当他登基以后,不再甘心做一个傀儡皇帝。
  他要权力,要真正的君临天下。
  而不是做别人手中的提线木偶。
  郭嘉周榆总揽朝政,高顺总领兵权。
  这些人都心向赵洛,朱慈炯什么都做不了,连拉拢的机会都没有。
  只有赵洛死,他才能成为万万人之上。
  这次失败,意味着他不能再依靠刺杀。
  必须动用一切力量,与赵洛你死我亡。
  十五岁的朱慈炯也许不够成熟,但绝对是天生的政治家。
  他父亲十六岁嗣位,两三个月就铲除阉党,把朝廷势力搞得四分五裂。
  他这大半年,怎么可能没培植自己势力。
  只不过,偷偷摸摸地让他很不爽。
  他写了封手谕给亲信太监,“手谕在人在。”
  “是,皇爷。”
  这太监是与他困境中一起走过来的。
  经过了生死考验。


第211章 京城动作
  兵部右侍郎张无极拿到朱慈炯的手谕,秘密行动。
  随后,唐姓自然是死翘翘。
  罗大猷来到真定,只看到烧焦的房屋。
  线索中断,赵洛只得递手令给龙大,着他秘密调查。
  与唐姓有关系往来的人全被列入调查名单。
  这事也随之入了朱慈炯的耳。
  好一个赵洛,说什么不再插手朝政。
  那为何东厂提督都要听命于他?
  一直隐忍不发的朱慈炯将宣德炉怒砸地上。
  数天内,与唐姓交接的人莫名都死了,其中有一个六品官员。
  显然这背后势力不简单,龙大也排除了一些小鱼小虾。
  但怀疑对象太多,他线索有限,无从下手。
  七月下旬,赵洛回到太原。
  他隐隐猜得到威胁来自京师。
  但京师之地他是不想去,一去,那注定会卷起风浪。
  下令魏延看好东线关隘。
  太行山脉沿线上忽然增兵数万。
  京帅肯定会获悉,赵洛也是以此警告朱慈炯不要乱来。
  当然,他目前还不完全肯定刺客事件与朱慈炯有关。
  赵洛此举也惹怒了朱慈炯。
  但小朱手中掌握的能量有限,不足以与赵洛抗衡。
  至少高顺下台前,他是不可能动军队的。
  今天朝会。
  他第一次在朝堂上主动说,“辽东失陷已久,百万计子民翘首以盼,朕每每思此至夜不能寐,亦觉愧对先帝……”
  他擦了擦湿润眼睛,十几岁天子模样像是情真意切。
  想到崇祯帝缩衣节食少年白头的样子,诸臣也感染泪流。
  郭嘉周榆对视,都不晓得朱慈炯要干什么。
  兵部侍郎张无极出列恸声,“往昔国库空虚,兵疲将弱,而今我大明国库充足,军队兵强马壮,如日东升,臣恳请陛下出兵收复辽东失地。”
  户部,礼部,工部,督察院上十人出列。
  “臣等恳求陛下出兵收复辽东。”
  然后又有数十名官员跪下附议。
  站着的寥寥无几。
  郭嘉周榆虽然入阁辅政,手握大权,但出身不明,也不是科举班子出来的。
  一直都没获取仕林的接受和认同。
  官员表面上对他们恭敬,趋附,心里却是瞧不上的。
  再加上两人一致主张推行新学普及教育。
  可以说,整个仕林都与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现在朝廷上分为两派,一是保皇派,一是贪权派。
  所谓贪权派,指着就郭嘉周榆一系。
  凡唯两人马首是瞻的官员都被打成贪权派。
  被指为贪慕虚荣数典忘祖的败类。
  事实上差不多,对两人言听计从的确实都是一些虚伪之人。
  郭嘉周榆看到这情形,现在明白了,朱慈炯是要发动战争。
  但他目的是什么?
  捞取政治资本?
  还是明修栈道,别有它图?
  两人不做声,打算再看看。
  朱慈炯望了两人一眼,又转向其他大臣,“诸卿一心为国,都是大明骨鲠之臣,朕实也意收复辽东……”
  说着看向郭嘉周榆,“不知郭大人周大人?”
  郭嘉出列拱手,“陛下,京师初定,又四面危伏,实不是东出的好时机。”
  周榆也出列,“攘外先安内,国内现在势力割据,南北不一,实不宜此时出兵辽东。”
  朱慈炯露出失望,即便满堂大臣与他都意见一致,但如果这两位不同意,那都是没用的。
  皇帝是能不通过内阁下中旨。
  但高顺会奉行中旨?
  这三个人卡着要害。
  朱慈炯没有办法,望向一直没说话的黄道周。
  黄道周经过深思熟虑后出列,“臣要弹劾兵部尚书周大人,吏部尚书郭大人,此二人目无君上,独揽朝政,任人唯亲。”
  “不识国君,不尊国主,凡人事调动任免,财政支出惟此二人说算,如此至陛下于何地,至文武诸臣于何位?”
  “此二人一日不除,国将不国,臣将不臣。”
  “臣恳求陛下诛杀此二贼。”
  哗!
  一下子,朝堂诸臣都在看风向。
  朱慈炯听得心里舒服。
  没错,此二人就是乱臣贼子。
  朱慈炯目光扫过诸臣。
  兵部侍郎,礼部,户部,工部,大理寺,也跟着出声。
  附议的大臣越来越多,以至原先与郭嘉周榆同一阵线的官员都临阵倒戈。
  纷纷请诛杀二贼。
  朱慈炯仿佛触到至高皇权,猛地站起身,“来人,将此二人带下去,交由刑部大理寺审判。”
  内阁尚书级官员当然不能说杀就杀。
  至少要搞出一系列罪证,然后公之于众砍头。
  百姓搞不清,凡砍官员,一个个都拍手称快。
  郭嘉周榆没想到,朱慈炯会今天翻脸,会弄到这等地步。
  这朱慈炯小小年纪却是下手果断。
  金吾卫自然是被朱慈炯拉拢。
  不然,他也不敢这样做。
  数名仪卫把郭嘉和周榆拖出大殿。
  朱慈炯迅速封插自己人,张之极成兵部尚书入阁辅政。
  黄道周成史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主持内阁事务。
  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下旨逮捕户部尚书郑利,官宣部杨尔铭等官员。
  至于在边关巡视的高顺,此时还不能动。
  但没有了内阁掣肘,朱慈炯能顺利发号旨令。
  黄道周谏言,“陛下,当前首要是务必拿下京营。”
  “如若等高都督回来,恐悔之不及。”
  朱慈炯也深以为然,立即下旨撤换京营将领。
  然而,都没想到京营竟是闻旨不遵。
  “没有高都督手令,一切命令拒不奉行。”
  “如有闯营者,格杀勿论。”
  传令官员兵将人数众少,哪敢与三万京营甲士对抗。
  没办法,回走吧。
  朱慈炯听闻,怒起,“京营敢抗旨,好大胆子!”
  但也就这么一句光打雷不下雨的话。
  黄道周似乎有料到这种情况。
  “陛下,黑甲军纪律严明,是难得的一支好军队,如若无法说服他们,那就只有釜底抽薪先清除高都督。”
  “高都督一死,黑甲军群龙无首,只能服从朝廷。”
  朱慈炯,“那就由黄大人与张大人筹划吧。”
  随即,张之极以本兵身份出马,试图劝服五门校尉。
  然而却只一人勉强愿意听从皇令。
  东拼八凑,黄道周也只凑得拢一万二千余军士。
  这点人控制皇城都不够,还怎么清除高顺?


第212章 后会有期
  皇城发生这么大的事,自然会有人第一时间通知高顺。
  巡视至密云的高顺收到消息,也就马上派人递消息给太原赵洛。
  同时,他传令所有边关城池守将,没有他的命令,一律无须遵守。
  黑甲军纪律严明不错,但这种主将与朝廷命令相左的时候,并不是每个将领都会选择一致。
  黄道同就通过朝廷命令,拉拢了各州县大概四万余人。
  四万人加上皇城一万余人,是京师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这点兵力,是让人堪忧的。
  但黄道周是打算赌一赌博一博,或许后面还会有更多将士加入保皇队伍。
  七月二十九,从永平蓟州天津保定而来的四万军进入京城。
  京城二万余军从京城四门退出,与京营三万军会合一处。
  至此,朱慈炯完全控制住京城。
  京城内一切都是朱慈炯说的算了。
  与此同时,多尔衮趁机亲率十万大军集结宁远。
  二百门红夷炮,十万枚集束火箭,三万条燧火枪。
  从关内撤出的一年多,多尔衮倾大清物资投入火器。
  当初,大清从京城就带走了火器局的技术人员,再加上钦天监几位西方人才,火器上已经有了不小进展。
  至少燧火枪已经仿制成功,只是颗粒火药上还差些。
  神火飞鸦和集束火箭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改进。
  七月二十三,赵洛收到高顺送来的消息。
  其实,二十日他就收到龙渊从京师发来的急报。
  赵洛很生气。
  朱慈炯,朱慈炯,怎么这么性急?
  老子只求个安稳,你他娘的才半年就搞事。
  赵洛现在也有些后悔,为了成全他的自私,现在不知道要搭上多少人命。
  郭嘉,周榆,郑利,杨尔铭等人他必须要救。
  京师的形势也只有他才能稳定住。
  他也于二十日就令赵云领三万军赶来太原。
  赵云一直在平阳府与顺军对峙,也一直没有上阵立功的机会。
  赵洛这次点名他,自然有提携他的意思。
  二十四日晚,赵洛与几位夫人一一“告别”……
  此去京师,至少是一两月不能相见。
  赵洛典型爱美人不爱江山,与夫人分别,他是有些舍不得的。
  这一夜他卖力耕地,务必保证每个夫人都满足。
  次日依旧精神饱满。
  要说有宝典就是好。
  大早出府,看到老熟人乔八。
  赵洛是很不愿意看到她的,“说过的后会无期。”
  乔八揖礼,“见过赵公子,乔某此来,非为自己,而是为苏菁而来。”
  赵洛,“什么事?”
  乔八,“她身染重病,恐时日无多。”
  “你……”赵洛真想抽她,“为什么要来告诉我?”
  “乔某欠公子的。”
  “呵呵!”赵洛觉得是不是该感谢她,半晌,“她如今人在哪里?”
  乔八:“忻州,乔某本是要送她来的,但看样子她经不起舟车折腾。”
  “你在此等一下。”
  赵洛马上去了趟医学院,带来几位能骑马的大夫。
  本来他今天是打算领兵前往固关的。
  现在,被这个乔八打乱了计划。
  爱美人不爱江山的赵洛撇下已经集结的二万军,与三百虎贲卫直奔忻州。
  百余里路,傍晚到达。
  苏菁人是清醒的,只是一副病恹恹的,伴有咳嗽。
  看到赵洛,她很意外。
  乔八说带她来太原寻医,原来是骗人的。
  她闭上眼睛,似乎不想看到赵洛。
  但赵洛三次亲她,在她脑中挥之不去。
  赵洛清楚她性子,也不想刺激她,只是让大夫给她瞧病。
  几个大夫轮流望闻问切,都是摇头。
  “什么病?”赵洛心急地问。
  年长的大夫回话,“这位女病患喘咳少气,咯痰色白,夹有血丝,唇紫,肢冷形寒……是肺痨症无误。”
  肺痨也就是肺结核。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