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石坚忍泪嘴唇颤抖。
赵洛只得做总结。
“英雄其实也是平凡人,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坚强,勇敢,有信念,有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我为牺牲的战士感到沉痛,我也因为有像杨老六,伍胜,石坚这样战士感到庆幸骄傲。”
“我庆幸是因为华夏有人,我骄傲是因为我们同根同族,是他们让黑甲军屡战屡胜,是他们让敌人闻风丧胆。”
“今天,在这玉峡关,是你们在为家国战斗,让东虏寸步难进。”
“黑甲军是伟大的,之所以伟大是因为黑甲军是为家国为人民而战斗。”
听着赵洛讲话,众将士仿佛都找到荣誉和存在感。
曹营举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玉峡关声音在回荡。
看着众将士,听着山呼声,赵洛对黑甲军充满了希望。
在玉峡关住了一晚,次日,赵洛出发。
下一站,固关。
固关战事已经持续了大半年。
原来固关现在已经面目全非。
前前后后双边投入了二十来万兵力到固关,让得这块地方每一寸土地都染满了血。
一寸山河一寸血,真真不是说道。
山圹里尸体成灾,雪花纷纷扬扬洒了一层,依稀看得见果露的肢体。
山西边境关隘上,打得最激烈残酷就是固关。
清军似乎不惜代价也要砸开这条通道。
前后二万余名黑甲军将士阵亡于此,而清军伤亡总数是黑甲军的四倍多。
其中绿营占大部份,其次是汉八旗和关宁军,真正的满蒙旗兵几乎没损失。
目前固关外仍有六万余清军,满蒙旗兵占了二万,关宁军二万,剩下的是绿营和汉八旗。
固关内有三万七千黑甲军。
此时,半数在关内空地上列好队,听赵洛石坚讲话。
讲话内容与在玉峡关讲的差不多。
众将士情绪高昂,与玉峡关情况不一样,固关将士已经无数次击退清军进攻,消灭了八万敌军,都变得非常自信。
头一批戍守固关的将士基本都得到晋升,最高的成为了副将,最低的也是中士。
黑甲军士兵分为三级,下士,中士,上士。
下士每月八钱,中士九钱,上士一两。
他们言传身教,以事实和自身经历告诉后来的新兵,战是这样打的,清军不可怕,我军一直都是打得他们屁滚尿流。
一次次击退清军,亲身感受到如何杀敌,新兵也渐渐找到战场上的自信。
有自信,有精良装备,还有陷阵营传承的顽强战斗意志,这支军队在清军眼里已经变得十分可怕。
赵洛对高顺一直是有信心的。
把固关交给高顺,他也完全放心。
而高顺不骄不躁,除多了几分自信和大将之风,其它的还和赵洛头次见他时一样。
离开固关,下一站平型关。
平刑关关城现在也被打烂。
姜瓖本来是不怎么卖力打的,自从大清派阿巴泰贝勒来了之后,姜瓖就苦逼了。
刚降清时,他手上有六万兵马。
这陆陆续续的,当初叶臣调走他两万,差不多都死了,平刑关下又损兵折将,到如今只剩下二万不到。
大清似乎还不打算让他退下去休息。
这可怎么办?
再打下去,他这个总督就名不副实了。
到时大清把他一脚踢,哪个帮他说句公道话?
姜瓖这人臭不要脸,还反复无常,跟谁都不卖力干活,这种人怎么讨主子喜欢?
奇怪的是,他还气愤呢!
前两个月他在平刑关单独守的时候,黑甲军居然没派人来联络他。
他当时也瞧不上四面楚歌的山西。
现在,他又觉得黑甲军兵锋强势,可以借反清复明的口号,站到一个队伍。
可惜,密信送了出去,却迟迟没有回音。
密信其实已经到了太原。
但赵洛行踪不定,直至到了平刑关姜维问及,他才知道这回事。
姜瓖这个人,赵洛是瞧不上的。
当初马超二千骑就闯了他二万军大营,可见这人统军的能耐。
而且,他先降顺后降清,妥妥的反复小人。
但如果能拉拢利用,赵洛也不介意。
他让姜维与其联络,商量里应外合吞掉阿巴泰万余正蓝旗兵马。
信当晚送到姜瓖手中。
姜瓖意动,叫来部下将领,八百刀斧手伏于账外。
不听话的,他准备斩了。
将领见机,个个都听话,并说得大义凛然誓死追随。
“哈哈,那就这么定了。”
“如果还有谁三心二意,休怪本督不念旧情。”说完姜瓖抽出剑劈了案角。
众将轰然唱喏,然后离帐。
当晚,副将杨国威就把姜瓖卖得干干净净。
阿马泰闻言勃然,连夜带旗兵入营把姜瓖大帐团团围住。
姜瓖泪流满面忏悔。
阿马泰觉得此人还有利用价值。
于是暂时留着他,只把姜瓖亲兵亲信悉数清理了。
安排杨国威掌军中实权,名义上还是由姜瓖负责与黑甲军“里应外合”。
第126章 汉人狡诈
赵洛完全不知道姜瓖计划败露。
三日后,约定时间。
子时三刻,阿马泰营中大乱,帐篷什么的都着火。
站在十里外平刑关墙上是看得到的。
姜维语气有些不确定,“真的起事了。”
赵洛也不确定,“看样子像,我们该不该发兵?”
姜维,“该发兵,但不能不防备。”
赵洛,“嗯,还是由你发号施令。”
“是。”
姜维当即下命,“出发。”
关城已经完全倒塌,五千骑兵只能摸黑翻过断壁残垣。
十里地,骑兵只需要一盏茶工夫。
五千骑离半里地停住,骑将令两伙骑兵前去探虚实。
十名黑甲骑冲进清军营地。
清军大营里此时是一片乱象,有人衣服没穿好在逃命地跑,也有穿着正蓝旗衣甲的人与大同兵在厮杀,真真是见血的。
伙长用长枪挑开一名蓝旗兵尸体的盔帽,确实是鼠尾金钱辫。只不过,是刚剃的,面相也像汉人。
他接着又查看其他尸体,皆是如此。
此时再一看周围,仿佛处处生疑。
那些厮杀的清兵仿佛太弱了点,那些逃跑的清军似乎更像是官兵作风。
那些起火的营账烧得太有规律,更像是人为的。
种种迹象,都让伙长起疑心。
他上马冲杀,将一蓝旗清兵拍翻,长枪抵他脖子质问,“汉人?”
兵卒,“将军饶命,我是汉人,不是建奴。”
伙长,“为何穿蓝旗甲?”
兵卒“我不知道,上官命令我们穿的。”
闻言,伍长心里有了答案。
回到大军,他如实禀报。
骑将似乎也看出点蹊跷,遵照姜维事先指示,如果清军营事情有诈,就袭击大同兵营。
大同兵营在左,离清军营三里地。
营地中只有三千伤残,防备空虚。
五千黑甲骑旋风一样的闯进大同兵营,有若入无人之境。
见人就杀,见营帐就烧。
埋伏在清军大营以北的阿巴泰收到消息,立即领万骑扑过来。
而五千黑甲军放完火就撤。
距离很近,清骑赶来时,黑甲军才刚离开。
阿巴泰自然不想就这么放过黑甲军。
马不停蹄从后追杀。
这是清军最擅长的,何况兵力是对方两倍。
借黑甲军两个胆子,也不敢与他们正面对抗。
确实……
黑甲军调头接战肯定是打不赢的。
姜维命令中,他没让他们接战。
清骑急追五里地,眼看就要咬上了,山谷两边突然枪声大作。
“啪啪!啪啪!”地响。
差不多五千火枪兵埋伏与此。
打得清骑乱跳,清骑中段三千清军死得差不多。
后部清骑立即刹住马。
而前面的清骑开始放缓速度,追还是不追,拿不定主意。
这时候,黑甲骑已经调转马头,后队变前队。
“杀!”一时间喊杀声震耳。
距离五百来步,五千黑甲骑发动冲锋。
骑将名不见经传,却也是秉承马超一贯作风。
冲,拍马猛冲。
技术不行,勇猛来凑。
清骑主将深知被动就会要挨打,下令三千余勇士冲锋。
虽然慢了半拍,但清军个个马术过人,速度冲势上,也不落下风。
三千对战五千,清骑没有丝毫忌惮。
这几个月来,他们是吃了睡,睡了吃,还没机会与黑甲军作战。
这次,他们要让只会龟缩防守的黑甲军尝尝大清骑兵野战的厉害。
两军如高速列车迎面撞在一起。
前军前部顿时完全变形,惨不忍睹。
清骑也好,黑甲军也好只要撞在一起,人马都不能幸免。
基本上是一马换一马,一命换一命。
两军势头稍稍一弱。
但双方都没有停顿,展开激烈的厮杀。
黑甲骑兵大部分参入了对阿济格的围剿战。
两千来骑是新兵,也是第一次正式作战。
骑将虽然英勇,但不是马超赵云,没能力势如破竹般将清骑撕裂开。
打开一个口子却是寸步难行。
双方进入马上搏杀。
这一块,黑甲军表现就大不如清军。
身手驭马技术都不如在马背上长大清军。
往往刀枪使过去都扑了空。
而大清骑兵却是控马自如,一下子占了上风,气势也燃了起来。
黑甲骑将见状不得不改变战术。
“伍协作战。”
马超总领训练骑兵,自然也知道黑甲骑兵哪些地方不足,所以平日训练得最多的就是协同战斗。
有三骑合作,也有两骑合作。
有多伍合作,也有多伙合作。
技术难道不高,比如伍协作战。
就是五人分成两队,分别对付两个敌骑。
至于怎么分配,就按平日训练来。
一般是两个比较熟的人组成一队。
训练的时候加深了默契,攻右攻左,攻上攻下基本都是按训练时的习惯来。
命令一下,各自找到队友,只是一个眼神,大家都懂的。
一下子,三三两两的黑甲骑围住一名清骑搏杀的场面四处上演。
清军真不是吃素的,一挑二也不怎么示弱。
有的清骑跟本围不住,黑甲骑兵反被各个击杀的情况也有很多。
但总的来说,要比一对一好很多。
这边杀得激烈。
后部清骑怯于火枪兵,不敢越雷池半步。
岳东刚好二十岁,身强力壮,又出生牛犊不怕虎,“阿玛,儿愿领一千骑冲过去。”
“三千骑一轮火枪就打没了,你一千骑去送死?”
阿巴泰身体大不如前,已经没多少雄心,但儿子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立功。
这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中了计。
汉人狡诈,果真不假。
他很想知道前部三千余先锋打得怎么样了。
打得十分激烈。
黑甲军基本是一命换一命,两命换一命,伤亡很大。
清骑虽然厉害,但也死伤惨重。
清旗兵从来没遇到过这么顽强的军队。
如果辽东官兵也像黑甲军一样,他们只会老老实实呆在建州捕鱼狩猎。
野猪皮也只会将十三副兵甲埋进土里。
三仙女洗澡的故事也编不出来。
战斗从丑时二刻持续到寅时四刻。
直至一千火枪兵从后面列阵射杀,清军才兵败山倒,慌不择路而逃。
三千余清旗兵,只有不到一千余骑逃走。
其余的人马都丢在这里。
而黑甲军也死伤二千余人。
清初的八旗兵还是相当厉害的。
伤员,死马活马都被带回到关内。
第127章 回到代州
赵洛听到汇报,还是满意。
没有大将带领,黑甲骑还能死战不退已经很不错了。
通过这次战斗,赵洛也意识到想带出一支能与八旗兵抗衡的骑兵,非常难。
看来对付八旗兵还是火枪靠谱。
下午,一万来人听赵洛和石坚讲话。
石坚有了两次经验,已经能够从容地讲。
次日是大年二十八。
离开平刑关,下一站勾子寨。
勾子寨的关门已经建好,现在比较平静,自从叶臣退到广武后就一直没再有大规模的战斗。
万余黑甲兵由邓礼统帅。
作了讲话后,赵洛让石坚代替他继续前往边关各地巡讲。
石坚自然感觉很荣幸。
他现在是上士军衔,级别虽然低,但声名在外。
只要是黑甲军无论军官将士,都会肃然起敬。
赵洛也是有意打造一个士兵标杆,才没给他官职。
一个士兵也有这么高的荣誉,肯定能激励人。
事实也是如此。
石坚走过地方,都刮起一股石坚风潮。
千骑护送赵洛往代州。
雪越下越大,天青灰,地白茫茫。
若是让赵洛自己走,估计会走错方向。
从太原出来至今十天,赵洛瘦了有十斤,脚手都起了冻疮,脸被寒风吹得开裂。
士兵都没有怨言,他也只能忍着。
年三十进入代州城。
赵雁五天前就已经到了代州。
尽管她不愿跟李楠相处,但娘还是娘。
这次回来,她直接拿了五百两银子给李楠。
李楠一开始也不好意思要。
但赵雁是诚心给,只希望这个年节过得舒坦些。
李楠收了这么多银子,确实也没再给女儿脸色看。
只是总喜欢问她,银子哪来的?
赵雁就说开酒坊赚的。
李楠知道女儿有多大本事。
何况一个女孩子能开什么酒坊?
三五几次旁敲侧击。
赵雁也不想撒谎,就被李搞得一清二楚。
获知是儿子出的本钱,她就脸色不好看了。
她觉得赵雁就是白捡的银子,从她家捞的油水。
儿子缺心眼,她可不能糊涂。
先忍着,等儿子回来,一定要赵雁把不该她得的银子都吐出来。
女儿总是要泼出去的,总归是夫家的人。
以后嫁出去,几个会顾娘家?
拿着娘家的钱陪嫁给夫家,她想不通,也不会肯。
赵雁五百两银子犹如打了水漂……
别说好脸色,简直是臭脸色。
自家窝里出了个吃里扒外的,李楠会有好脸色才怪。
那五百两银本来就是她家的。
赵雁一天一天不得好过。
好不容易等到赵洛回来。
李楠见白白嫩嫩的儿子脸皮开裂,又瘦了好多的样子,心疼得不行。
“你这是怎么了?”
“雪这么大,不知道早点回?”
“哎哟,你看你手冻得……”李楠转脸冲赵雁,“还不去快打热水。”
“喔喔!”赵雁忽然间,找回在黄家当丫鬟的感觉。
这可是她娘呀!
“娘,别大惊小怪的,儿子硬朗着呢。”赵洛此行,见多了将士们的艰苦,对于自己这点事不以为意了。
换成后世,他可能真会矫情一下。
儿是娘心头肉,李楠自己吃一箩筐苦都不会吭声,儿子吃苦,特别是有出息的儿子吃苦,她就心疼。
赵雁很快打来热水。
一盆泡手,一盆泡脚。
“姐,我自己来就行了。”
“别废话。”赵雁怕挨骂,自己主动点好。
她蹲下来帮赵洛脱鞋袜,袜子是湿润的,脱下后,整只脚又红又肿。
赵雁一肚子怨气,一下子又消散了,“不知你干什么去了。”
赵洛,“年关,去各地分店看了看。”
“你以为弟弟只管收钱不管事啊!”
赵雁把他的脚放水里,轻轻揉搓,“是的,是姐不体恤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