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 >

第47章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第47章

小说: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然也不知道如何说,如何处理,“赵郎表面上那样,其实对你挺好,只是你没发现。”
  桃桃一下子忘了哭,不知道表姐为什么这样说。
  望着她茫然样子,林然拉她坐下,“你爱吃瓜果,赵郎为何每次带瓜果,你爱吃牛肉卷,为何你每次都能吃到?”
  林然含泪笑望着她。
  桃桃有些傻了,一下子想了很多。
  代州时,赵洛救她是不是巧合?
  为萧家审冤……
  官府为何事后还对萧家照顾有加?
  地痞青皮为何见到她都那么恭敬?
  她不敢继续想,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
  林然不知道还有这么多事,见桃桃不哭了也不生气了,给她倒了杯水,“赵郎不会嫌弃你的。”
  “不过,你不要像以前一样玩闹了。”
  桃桃皱眉,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
  林然感觉她不会收敛,“别恼他可以不?”
  桃桃神情有些复杂,“我不见他就没事。”
  “那怎么可能?”林然觉得桃桃小孩子气重。
  桃桃觉得做不到,“那我也不知道了。”
  “好吧,好吧。”
  林然也不想太屈了表妹,“玩闹一下也无不可,别动剑总行吧?”
  “嗯!”桃桃点头。
  这时,小玉走进来端着一盆瓜果,“奇了怪,这府里人总么知道小姐喜欢吃什么?”
  林然笑笑地望向桃桃。
  桃桃脸红地低下头。
  讨厌,为什么要这样?
  赵洛自然不可能跟桃桃较真。
  逗小萝莉玩玩不香嘛?
  此时,赵洛正享受俩丫头按摩。
  “刚刚表现不错。”
  小果小香闻言心喜。
  手脚更勤快了。
  赵洛望向小果,“十五吧?”
  小果挺胸,“十六,少爷。”
  “哦!”赵洛又望向小香,“十三?”
  小香点头,“八月就满了。”
  “嗯!”赵洛瞎琢磨样子。
  这方面小果比较有自信,只盼着少爷早些收了她。
  小香还小不晓得急,只希望得到少爷宠幸。


第106章 徐工回来
  傍晚的时候,徐工考察河道回来了。
  赵洛得到消息,天黑前来到府衙。
  徐工五人都黑了一大圈,也瘦了一圈。
  三个月……
  这百来天他们都是风餐露宿,跑遍了太原境内及周边黄河流域,考察了湫水河;汾河;蔚汾河;南川河,岚漪河;朱家川,云中河;滹沱河;恢河等溪流河川。
  见到他们,赵洛差点没认出来。
  “回来了,都辛苦了。”
  徐工五人齐拱手,“为主上效力不言苦。”
  然后徐工将治水计划预算书呈递。
  赵洛打开厚厚的册子,修渠蓄水引水什么的,他都看不懂,上面的河川名字有些他都没听过。
  至于地理位置他更不懂。
  不过,徐工考虑周到。
  手画了太原府及周边水域图。
  需要整改修治建水坝开设渠道的地方作了标记。
  但即使这样,赵洛也看不太懂。
  不过,他看不懂不重要。
  系统出品,他信得过就行。
  他翻到预算总览一页,人力二十万众,需费时十八月,耗银约二百七十万两。
  人力三十万众,费时十二月,耗银约三百三十万两。
  人力四十万众,费时十月,耗银约四百六十万两。
  看着这耗银数目,赵洛觉得花费不多啊!
  几十万人,才二三百万两真的不多。
  直到他看到以工代赈几字,他才明白过来。
  也就是说,人力都是不用发工钱的,给饭吃就可以了。
  这年月,靠官府粥济的流民多到成灾。
  山西一省就有近百万。
  但赵洛觉得自己有银子,不必要剥削劳动力。
  他心中算了一下,三十万人每人每月发五钱银,一年下来也就一百八十万两。
  这一百八十万两对他来说不大事。
  但这个名声说出去肯定会不错。
  官府花钱请你们修,修好就可以回家种田。
  这样的官府,想不名声好都难。
  当然,这个例一开,以后再想征徭役就难了。
  赵洛也不打算以后搞徭役政策。
  思定之后,他把想法说出来。
  徐工这三个月饱睹民间疾苦,所见乡民几乎都是皮包骨头,面带菜色。
  听到赵洛愿出工银,他就郑重行礼,“主上恩恤黎民,百姓必定铭感五内。”
  “如此的话,以三十万众为例,应该能在十月内完工。”
  “甚好,甚好。”
  赵洛巴不得早点完工。
  “那么,我现在就任命你为山西河道总工,这次水利整改项目由你负总责。”
  “郑大人要保障经费不缺。”
  “遵命。”几人拱手。
  赵洛:“徐工可还有补充?”
  徐工:“整修河川,开渠引水,建库蓄水都不可避免会要征用民宅林地,田地,路基等,下臣请主公特命一官员主持此等事务。”
  这其中牵扯到户房,工房,地方。
  一个河道总工名头确实摆不平。
  要是碰到钉子户或地头蛇,那可能会拖延工期。
  赵洛看向郭嘉,“郭大人协调处理好此事,与民间地方上要处理好关系,也要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说白了,这种活只能有威望的人干。
  地方上可不管你是干好事还是干坏事。
  侵犯了他的利益,那就不行。
  这个时代,整个村甚至整个地方上跳出来对着干的都有。
  当然,小胳膊想拧过大腿,基本不可能。
  但这种事,能避免最好。
  “下臣明白。”郭嘉想到一个人,傅山。
  傅山不是官员,只是一个知识份子。
  他名气大也不是因为他学问好。
  而是当初魏忠贤逆案,他千里步行至京为直臣袁继咸鸣冤伸诉,才出的名。
  当时这个案子是轰动全国。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由这样一个人居中协调,想必事半功倍。
  如今的傅山已经出家。
  但郭嘉觉得,他应该不会拒绝。
  事实上,当郭嘉在五峰山找到他,把兴修水利之事一说。
  傅山一口答应。
  一来黑甲军的风评不错。
  二来这件事是利国利民的。
  三来,他对燕京沦陷之事深感痛心,想为朝廷出力。
  赵洛不知道傅山,听郭嘉说此人学问人品都是一流。
  就任命他为山西提学,协理河道整修。
  提学官一般由御史充任,也没一个正式品秩。
  职能相当于后世省教育厅厅长。
  这是后面的事。
  赵洛让他们下去商量细节,有什么问题共同解决。
  都是百分百忠诚于赵洛。
  工作态度自然是一致的。
  赵洛则来到后堂。
  蔡琰一直在后堂等他,听着他的声音……
  十来天不见,甚是想念。
  公子如玉,世上无双。
  蔡琰想不出还有谁比主人更优秀拔萃的。
  靡靡琴声徐徐响起。
  赵洛本来走得快,听到低沉悠扬琴声放缓了脚步。
  他不懂得欣赏,但感觉到有种婉转连绵。
  不知是脚步随着节奏,还是节奏随着他的脚步在变换。
  先是那种娓娓道来,然后是期盼焦切兴奋和紧张,节奏越来越快。
  等赵洛走到琴前,琴声停住,蔡琰脸红地抬头望着他。
  她的眼睛是有灵气的,也有一种执念萦绕。
  赵洛不知道那是什么。
  看着眼睛就喜欢,想好好宠她。
  赵洛公主抱起她进卧室。
  ……
  赵洛感觉很完美。
  不可描述。
  次日……
  赵洛决定带蔡琰出去走走。
  也许听到那琴声让他有触动,怕把她闷坏。
  这次随行的有二百甲士。
  与蔡琰一起,不需要解释。
  汾河畔,天龙山下。
  赵洛下马,扶蔡琰下来。
  一路上,两人共骑。
  俊男美女,甲士随驾,惹了多少人羡慕。
  甲士并不知道赵洛是谁,只是奉命保护。
  二百甲士保护,想必是个人物。
  天气闷热。
  赵洛拉着蔡琰到树荫下。
  腰悬剑的王越给他们铺凉席,摆点心。
  他不敢有怨言,甚至不敢给主公眼神。
  “去煮壶茶。”赵洛吩咐。
  王越瞄了瞄了左右,有些苦逼地回是。
  赵洛不管他了,躺到凉席上,望着亭亭玉立的蔡琰,“累了就过来躺一下吧。”
  蔡琰赧然,这大庭广众的,“文姬不累。”
  “不躺也坐坐吧。”赵洛示意到身边坐下。
  蔡琰扭扭捏捏坐下来,看到甲士异样眼神,“主人……”
  赵洛,“没事,别管他们。”
  “吃亏了,没给你带帷帽,便宜了他们。”
  蔡琰一笑,不说话。
  “出来是不是要开心些?”
  蔡琰鼻尖吸着清新空气,梨涡明显,“跟着主人,哪里文姬都开心。”
  她扭过头,颌首微笑,“谢主人。”


第107章 席地对话
  “什么人?”甲士喝问声。
  赵洛警觉地看过去。
  是一个六旬缙绅,举止气度不凡。
  身边跟着两个扈从模样的人。
  “老朽路过,向军爷讨些水喝。”
  “喝水?”千户眼神怀疑地打量他。
  缙绅一身坦荡,让甲士随意打量。
  “让他过来。”赵洛出声。
  千户却是受了严令,不能出丝毫意外,对赵洛的话反倒不以为意,拱手,“公子不知,此人来历不明……”
  赵洛:“没关系,搜一下身就放他过来吧。”
  “是!”
  千户也瞧得出赵洛身边侍卫不是泛泛之辈。
  被搜过身,缙绅走到赵洛跟前拱手,“多谢公子。”
  赵洛已经坐起来,回了礼,“老先生这是去哪里?”
  缙绅目光不经意地打量着他,一边说,“哪里都可以去,只是不能去燕京。”
  “哦!”赵洛一听,就知道这老家伙有故事。
  今天他有空,听听也无妨。
  赵洛手示意一下,“地方简陋,请随意坐吧。”
  蔡琰懂事地站起,蹲礼后一边去了。
  缙绅随意坐下来,一点不显拘谨,“还末请问公子贵姓?”
  “姓赵。老先生呢?”
  缙绅轻笑,“老朽姓黄。”
  这时王越煮好茶端过来。
  赵洛端了一杯给缙绅,又端了一杯给蔡琰,然后望着王越——只两杯?
  王越苦逼,只得马上去煮。
  老头子迟不来早不来,现在来。
  害苦了我。
  “这些甲士是?”
  黄老装不懂的问,实际上是想套赵洛的底细。
  他听说大顺屯兵二十万于黄河对岸,本来是想去看看的,路途中正好看到这一队甲士。
  甲士不奇怪,奇怪的是这对俊男俏女。
  赵洛拿了块糕点给他,缙绅颌首接住。
  “你想问什么?”
  赵洛不喜欢打太极。
  “呵呵!”
  黄老似乎被戳穿心思,也不尴尬,只是不知道赵洛是大鱼还是小鱼,“老朽就是好奇,是何种人能让甲士护卫?”
  赵洛,“老先生别往外说,我就是借来撑脸面的。”
  黄老懂味的笑笑,但心里一点都不信。
  他见过家世显贵的年轻人何其多,但赵洛不像是那在乎脸面外表的人。
  与他交谈,句句也是实在至极。
  而且,赵洛谈笑风生,非一般世家公子可比。
  “老朽不多问。”黄老拱了拱手。
  “只是国事纷乱,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节,赵公子非池中之物,如若有此意念,老朽可帮上一二。”
  做不通上面的工作,黄老就做下面的工作。
  只要黑甲军有意心向朝廷,上面的人怕也只能妥协。
  所谓釜底抽薪,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只是,他真不知道赵洛这条鱼大小。
  但蚊子再小,积少成多也是肉。
  “如何做?”赵洛问。
  “只要汉人忠心国事,忠于朝廷,区区东虏弹指间挥灰烟灭。”
  这是真的,但也是画饼之话,因为没人能做得到。
  赵洛明白了他的意思。
  甚至猜到他是谁。
  黄道周没有和邱执中一道离开,他是知道的。
  黄道周去了固关,他也是知道的。
  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偶然碰到。
  后世赵洛听过黄道周这个名字。
  但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干了什么。
  名字倒响亮,估计是个人物。
  “黑甲军不是忠心国事,忠于朝廷?”
  赵洛意味难明的轻笑,“山西边关城池上树的明旗这不就是最好的态度。老先生看不出来?”
  “不是,你只知道朝廷,却不知国事。”
  “什么是国事?”
  “是朝廷的事,也是整个国民的事,但朝廷昏庸无能,既保护不了子民,也守不住疆土,这时候怎么办?”
  “先生教我?”
  黄道周沉思一阵,“朝廷自有朝廷的难处,士农工商应该信任拥护朝廷,共度难关。”
  “不然,朝廷一旦有措手不及之处,内部就先乱了?”
  赵洛:“老先说的是。”
  “只不过,山西这地方是朝廷的失地。”
  “朝廷不管了,或没能力管,晋地子民自己夺回来悍卫,这与老先生说的“乱”不一样。”
  “是也。”
  黄道周笑笑,“然,四分五裂,各自为政,又如何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黑甲军口号。
  黄道周拿它来反问,不乏质疑之意。
  赵洛当初也是借用革命先驱孙先生的口号。
  黑甲军能不能做到?
  给他时间,他就能。
  所以,这方面他有自信。
  “我们用事实说话,黑甲军目前独自承受了十万清军的压力,消灭了一万正黄旗,其他绿营汉兵不下五万。”
  “这样的战绩,朝廷有过吗?”
  “或者说同样的血种,黑甲军为何能战?”
  “老先生口口声声的朝廷,现在是什么样子?”
  黄道周有些哑口无言,如若不是黑甲军挡住清军,南京的军队只怕现在如惊弓之鸟。
  朝廷是什么样子?
  黄道周心里苦笑,没有问答,转问,“黑甲军既然有心向明,为何又不愿归属朝廷?”
  赵洛直言,“朝廷无能,害人不浅。”
  黄道周明白了,也有些无力辩驳。
  “老先生如果真心为国,就不要被朝廷蒙蔽了眼睛,现如今大明天下,只有黑甲军能救国。”
  “老先生是继续做无用功,还是愿为国家做点实事?”
  黄道周笑笑,“赵公子是在招揽老夫?”
  老朽变成老夫。
  都不是蠢人,双方身份昭然若揭。
  当然,赵洛还是太年轻。
  黄道周只猜他是黑甲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晚生不敢。”赵洛谦虚一下。
  黄道周吏部侍郎兼礼部尚书,放到地方上也是一把手。
  山西一省之地如何安得下?
  只是,黑甲军需要一位有身份地位的人物加入。
  以后整顿吏治,也需要一位有影响力的人来操刀。
  “老夫此来山西倒是不虚此行。”
  “中国有人,老夫还是欣慰的。”
  黄道周撸着长须,看着赵洛,“徭役赋税是养国之根本,切不可意气而为。”
  “闯贼以劫掠营生,方可号不纳税粮。”
  “然,民不纳,税无收,将何养国?”
  “兴治水利倒是极好,黑甲军中不乏高瞻远瞩之人,老夫且拭目以待。”
  两人话止于此。
  黄道周有他老顽固的一面,但也不是不开窍的人。
  最后几句话都是钟对黑甲军施政而言。
  徭役赋税基本上被赵洛全免了。
  也不能说全免,田税是免两年。
  商税其它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