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 >

第21章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第21章

小说: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菜!”马超拔出长枪。
  王涣身体转过来,望见宋磊已经逃远。
  “直他娘……”
  王涣栽下马,死不瞑目。
  “蠢货,不坑你坑谁。”宋磊策马急奔逃走。
  马超记着赵洛的命令,就没有追。
  其余的官兵都放弃抵抗,丢盔弃甲逃命。
  稍慢点就被西凉精骑从背后长枪穿身。
  七千官兵差不半数丢在这里。
  陷阵营新兵出寨帮忙打扫战场,没死透的也被令补刀。
  几百俘虏,赵洛也不收。
  都是些兵油条,留着只会带坏其他人。
  “让他们卸甲滚蛋。”赵洛道。
  “是!”高顺也觉得这样做没毛病。
  这些官兵又都被吓破胆,对他们难有威胁。
  不过,他下令,“这次放了你们,下次必杀。”
  近千俘虏感恩戴德,跪谢离去。
  他们只有极少数回往军营。
  其余要不做了逃户,要不上山当贼。
  ……
  话说吴光祖在太和岭翘首以盼。
  当看到宋磊和为数不多几名亲兵狼狈回来,他真不知道说什么。
  货丢了,怎么办?
  他回到代县,面见岳父王登库。
  王登库闻言也哑口无言。
  七千官兵死了一半,他还能说什么?
  他也想到那伙甲士八成就是让姜瓖兵败的那股。
  可晋地什么时候多了股这么强悍的贼匪?
  这事重大,他必须与七大家主商量。
  “少爷哪去了?”王登库问旁边管事。
  管事支支吾吾,“少爷可能到城里玩去了。”
  “说实话。”王登库脸色不悦。
  他对二个儿子都不大满意。
  大儿子整天花天酒地,身体都玩坏了。
  二儿子让他管两个县城生意,他倒好,没一点本事就当起了甩手掌柜,让他小舅子负责。
  小舅子倒是人精,但都是为自己算计。
  二儿子不知情,他王登库却是清清白白。
  这不,他从太原过来,就是处理这件事。
  随从忐忑:“少爷要为小妾出头,找那刘秀才算账。”
  “什么小妾秀才,说清楚。”王登库道。
  随从祸出去了,索性说开,“少爷新收的小妾原本与那刘秀才有婚约,那刘秀才自然要讨说话,少爷就去……”
  “就这点事,你瞒我干什么?”
  管事:“……”
  王登库又道:“那秀才若是听话就算了,若是到处说我王家不是,你处理干净了。”
  管事:“是,老爷!”
  “我有事就不等他了,少爷回来跟他说一声。”王登库起身走出正堂。
  一个鼻青脸肿的家丁跑进来扑到他脚下,慌里慌张的。
  王登库皱眉:“慌什么?”
  家丁哭丧:“老爷不好了,少爷被人抓走了。”
  “啊!何人如此大胆?”
  “小的不知道啊,那人好厉害,我们七八个人都近不了身。”
  王登库:“……”
  要说他们王家可有不少仇家,这一时他竟想不出是谁干的。
  王登库这下也走不成了。


第47章 山河日下
  申时有人递信到王府。
  让王登库拿一百万两现银赎回儿子。
  一百万!
  王登库并没被吓到。
  他大儿子病怏怏的,只二儿子看着还有点希望。
  他也不可能把近千万的财产带进土包。
  让他气愤的是,对方竟公然署名:路人甲。
  甲,这个字让他想到那伙甲士。
  当然让他有此猜测的还有对方约定的交换地点,就在云中山上次货物被劫的地方。
  这就是赤裸裸的挑衅加打脸!
  欺负你王家拿他们没办法。
  老子有甲士,有精骑,你王家除了银子还有什么?
  要是十年前,赵洛自然不敢这么玩。
  而现下,大明朝廷没余力大动干戈来对付他。
  整个河南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朝廷哪有精力来对付他这小鱼小虾。
  何况,赵洛又没揭杆攻城。
  他们还只是山贼,算不上反贼。
  大明现下乱臣贼子何其多,崇祯想管也管不过来。
  王登库绞尽脑汁也没想不出好办法。
  其实目前山西三四万兵力还是有的。只不过,都已经部署在重要的关卡,防止流贼进入晋地。
  这点兵力要防几十万流贼本就吃紧。
  最重要的是,蔡巡抚也好,周总兵也好,都不太卖他们八大家面子。
  而就算能调一二万兵过来,也灭不了这伙路人甲。
  姜总兵就是前车之鉴。
  即算能灭,他又能救回儿子?
  第二天早上,王登库眼睛都是红的。
  憔悴地吩咐管事,“按对方要求去准备银子吧。”
  “是!”管事不敢多说一句。
  王家能量还是惊人的。
  仅半天就把一百万两银装好车。
  足足七十五两牛车。
  这点车队在大明朝算不得大场面。
  很多商队动辄数百辆,在城门口排出数里。
  王登库请了五百官兵做做样子。
  申时到达云中山指定地点。
  三千持戈黑漆甲士把他们团团围住。
  官兵双股颤栗,拿了王家二两银,怕没命花。
  但交易很顺利。
  赵洛很讲信用。
  毕竟,后面还有生意要做。
  坏了名声,以后别家不信任他怎么办?
  七十五车现银风风火火运回勾子寨。
  赵洛第一句话对高顺说,“扩军,马上扩军到三万。”
  第二句,“马将军也扩军到一万。”
  “末将领命!”高顺马超极高兴。
  娘西皮……
  赵洛觉得这一次扩军后,朝廷不可能还无视他。
  但他也没办法。
  大明朝廷保不了他安全,他还不能靠自己啊?
  老朱最好莫发兵来。
  现下,孙传庭督师十万在河南剿贼。
  这一支军队寄托了大明最后的希望。
  可惜下个月就败了,传庭也战死。
  河南陕西尽归李闯。
  就算朝廷看出赵洛势头不对,要发兵剿灭,也只有用山西和大同的兵力。
  但这两个地方,一个要防鞑子,一个要防流贼,兵力本就堪忧,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朝廷如果还用兵对付他,只会亡得更快。
  “你们干得很好。”回到营寨大堂,赵洛夸龙渊六人。
  仅三四天时间,就帮他弄回了一百万两银子。
  “为主上效力是龙渊份内之事。”龙渊平淡回道。
  赵洛微笑,对于系统出品,他也不需要多说。
  “那么,就再接再厉。”
  “遵命。”龙渊六人退去。
  之前,赵洛下过令,一家家来。
  王家只不过是头一茬。
  只不过,八大皇商多半在太原。
  距离上有些远,递个消息都得两三天。
  赵洛在勾子寨住下来。
  接下来,寨子大规模招人入伙。
  现下这年月,饥民流民难民遍地都是。
  听说勾子寨能吃饱还有钱发,大批大批的人纷踏而来。
  也有其他山贼举寨来投诚。
  赵洛却不欢迎山贼,只对老实壮年的农民来者不拒。
  高顺也贯彻他的募兵方针,宁缺毋滥。
  勾子寨外每天人满为患。
  赵洛下令设了几个棚子,没被选上的也免费提供一顿粥水。
  半旬工夫,基本上完成扩军目标。
  这么大的动作自然也惊动了官府。
  大同山西巡抚也都把勾子寨的问题摆到桌面上谈。
  但谈不出一个好的方案。
  山西蔡懋德整日忧心忡忡,大明山河日下,已有倾覆之危,他作为一省巡抚,却无能为力。
  总兵周遇吉昼夜巡走关防,内忧外敌事事于心。
  他记得总兵山西临行前,崇祯平台召对。
  山西为京西之屏障,社稷存亡,朕托付以卿。
  社稷存亡,朕托付以卿!
  周遇吉时常想起这句话,心中除了为君效死之外,便是满腔悲痛……
  “督师……”他目光越过王屋,越过黄河,望向悠悠的东南,焦切而期待。
  “总戎!”亲兵小声唤。
  周遇吉回过神,“何事?”
  “抚臣大人传信,云中山贼伙聚众数万,有揭杆之虞。”
  周遇吉皱眉,早几天还传闻数千,怎么眨眼就数万呢?
  原因他自然清楚,心中叹气。
  “而今督师在豫地与闯贼鏖战,本官也要配合督师防贼蹿境,实在脱不开身,请抚臣大人再忍耐些时日。”
  “是!”亲兵去传信。
  一天后,太原蔡懋德收到回信,默然。
  他闭上眼,一种无力感涌遍全身。
  就前一刻,他接到战报:督师汝州兵败,退回关内。
  损兵四万,辎重无算!
  蔡懋德知道大明最后一付家当也赔了。
  朝廷再也无力组织出一支像样的军队。
  而他晋地也再无宁日。
  浑噩一阵,他猛地睁眼,今日之大明,必须振作。
  他挥毫写下数千字奏言,直抨朝廷腐败,朝廷大员官商勾结,请求陛下肃清朝堂,铲除蠹国害民之辈。
  其中,他并没直指大员姓名。
  而是重点阐述晋商之害,包括通敌资敌……
  晋商不除,国无宁日。
  这一篇奏疏可以说是赌上他的性命前程。
  希望只有万分之一。
  或许千分之一,因为,崇祯即位之初,曾除阉党,定御案,数百官员人头滚滚。
  崇祯有胆识,有魄力,也有雷霆手段。
  只可惜,这份奏疏到不了崇祯手上。
  原因简单,截住这份奏疏就是保住无数颗人头。
  六部,通政司,司礼监,内阁诸公人头……
  包括他蔡懋德又何尝没拿过晋商的孝敬。
  大明官员如果靠俸禄,要饿死一半。
  是蔡懋德突然良心发现?
  不是……
  平素他不收好处,怎么养家,怎么升迁?
  而现在,他认为再这样下去,国将不存。
  民族大义面前,一个人微不足道。
  虽千万人,吾往矣。
  蔡懋德写完奏疏,心情激荡,命人加急送京。


第48章 亲自出马
  此时,勾子寨训练场上热火朝天。
  寨门口,无数煤铁一车车运送进。
  这都是八大皇商用来赎回他们子女的。
  这一个月,赵洛是稳坐钓鱼台。
  八大皇商被他挨个勒索。
  现在他手中有五百万两现银,煤铁也不用愁。
  反正打造四万人的装备是绰绰有余的。
  工匠也有到了三千多人的规模。
  现在唯一缺的是粮食。
  八大皇商忙着给关外鞑子储备过冬粮食。
  河南千里赤地,陕西易子相食,山西也吃土了。
  粮食成为最甘贵的东西。
  一爪米能引发一场械斗。
  饥民倒处找东西填肚子,树皮野菜抓老鼠,这些没了,就吃人吃土了。
  村里孩提出门一会儿就连尸骨都找不到……
  赵洛揣着巨额银子却买不到批量的粮面。
  他不得不下令缩减吃食。
  每天两顿,中午米饭,晚上稀粥。
  就这样,新兵也不说什么,还生怕被逐出营寨。
  赵洛却是急,一旦营中断粮,那就要出大事。
  虽然他在朔州还存了一万石,但那是最后的救命粮。
  “余粮还能坚持多久?”赵洛问。
  高顺:“按目前消耗,还能坚持六十天。”
  高顺之前遵赵洛命令屯粮,屯了二万来石。
  本来数千人能维持几年。
  但猛增到四万多人,粮食就捉襟见肘了。
  赵洛对高顺自然放心,沉思片刻,问龙渊,“有查过那八大家存粮地点了吗?”
  龙渊恭敬道:“之前就查过,主要在沂州太原和大同,但仓库都在城里。”
  “城里啊!”赵洛遗憾。
  他这点人马也不可能去攻城,原本打算逼八大家拿粮赎人,但八大家回信粮食奇缺,只答应用银子。
  赵洛也搞不清真假,反正有银子总比撕票好。
  哪里去搞粮呢?
  江南那边应该多,但太远了。
  还要穿过流贼的地盘,要运过来又谈何容易。
  头痛!
  他一面派龙渊再去打探,一面派人到各大城里去买。
  米是源源不断买回来,但只是杯水车薪。
  过了十来天,龙渊情报回来。
  看完情报内容,赵洛牙痒痒的。
  他娘的,八大家居然屯了几十万石粮面。
  宁愿卖给满清也不愿拿出来跟他交易!
  靠,把你们当人看了啊!
  “高将军,立即派精锐潜入代州。”赵洛道。
  高顺迟疑,“主上打算?”
  赵洛:“没粮嘛,我想不出办法,只能硬抢咯。”
  高顺一思量,“现下代州守兵虽不多,但如此一来,就是与朝廷作对了。”
  赵洛:“这也是迟早的事,况且,我真没别的办法。”
  高顺抱拳,“主上既然决定,末将领命。”
  “具体行动方案,你与马超商议。”
  “是!”高顺离开营寨大堂就去找马超。
  马超听说要攻城,就来了精神。
  两人接下来商议方案。
  基本上就是先派精锐潜进城夺下城门,再军队开进去。
  要说,这次真没那么简单。
  蔡懋德早下令各州县,严防贼众攻城。
  知州汪之行也是整日提心吊胆,严令守将盘查进城之人,城里还得有人作保才能放行。
  高顺派来的人都没办法进城。
  城墙上守兵弓不离手,对他们戒备得很。
  第一方案不行,就只好行第二方案。
  三更时分,十来名陷阵营士兵将勾子甩上城头,准备爬上去,然而城墙上很快响起梆子声,接着是箭支飞来。
  陷阵营丢下两具尸体,迅速离开。
  赵洛得知消息,才发觉官府原来早就提防着自己。
  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
  赵洛不服气,娘的,主意是老子出的。
  第一次攻城,怎么能畏难?
  “代州有多少守兵?”赵洛问。
  高顺:“守兵两千,还有数千民壮。”
  “就算他五千人,咱们装备了多少人?”
  高顺算了算,“步兵六千五,骑兵三千,一起九千五百。”
  “知道了。”赵洛看向马超,“马将军明晚领二千骑在城西找地方藏好,晚上看我信号。”
  “末将领命。”马超抱拳。
  高顺也抱拳:“主上打算怎么破城?”
  赵洛笑了笑,他系统储物栏还有两千蜀兵精锐。
  突然之下,一个城门还拿不下?
  只要他能进城,就没问题。
  次日下午,赵洛一副儒生穿戴骑马来到代州。
  一些难民被赶得远远的,城门口反而寥寥无几。
  “下马,接受盘查。”城门士兵拿枪对着赵洛。
  等赵洛下马,士兵冷脸问,“哪里人,干什么,可有保人?”
  这些问题赵洛是知道的,他拱了拱手,“在下朔州人,来城里拜见恩师大人,请兄台行个方便。”
  士兵又打量了他,“仕子?”
  “在下不才,十年寒窗才侥幸中举。”
  十年中举就是侥之大幸了。
  反正,古人就这么能装。
  赵洛不过是活学活用。
  “可有凭证?”士兵语气明显变了。
  举人别的不说,至少是能和本地官员通上信的。
  运气好点,有后台的话,当个知县都没问题。
  赵洛拿出官照,免状。
  士兵看了一眼,立即变客气,收了枪,拱手,“最近不太平,不知先生此来代州是拜访哪位大人?”
  “恩府汪大人肯定是要拜访的,至于其他大人再看吧,恩府说该拜谒谁就拜谒谁,恕在下不能系数告知。”
  “呵呵,那是那是。”士兵转身摆手,其他士兵退到门口两旁站好,士兵又熟络地做请的手势,“先生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