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平凡的间谍2再生 >

第113章

平凡的间谍2再生-第113章

小说: 平凡的间谍2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当德军从纽利进入巴黎市中心时,巴黎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德军的坦克穿过协和广场,德军装甲车从爱丽舍宫的绿树浓荫下隆隆驶过,德军的摩托部队穿过凯旋门在香榭舍丽大道肆意驰骋。

    在公众场合,法国男女失声痛哭。巴黎城大部分空荡荡。四天前当政*打点东西奔往图尔时,200万巴黎居民也纷纷逃出巴黎。

    德军从所有政*机关大楼上降下法国国旗,升起了纳粹党旗。埃菲尔铁塔和议会大厦上都贴上新的标语,“德军无往而不胜”。

    法国军队统率部宣称,他们之所以未经全力抵抗就轻易放弃巴黎,是因为他们使巴黎免遭华沙的厄运。

    而德军对此嗤之以鼻,他们反驳说,法国人根本无力保卫他们的首都。信心十足的德国最高指挥机关曾声称:他们两周内就可以占领整个法国。然后他们就可以全力以赴对付丘吉尔及其英国。

    有人指责德国狂妄自大,结果在法德交战仅仅10天之后,德国就占领了巴黎。

    最后一个画面来到了纳粹德国的奥斯登堡学校,该学校是希特勒上台后不久所组建的纳粹党学校。建立奥斯登堡学校的初衷,是为这里的学员提供优良的环境,以保证会有源源不断的狂热信徒加入到纳粹的队伍中。

    这种堡垒式的学校一共兴建了三个,位置都在优雅的山区中。这些学校只会招募25…30岁左右的“纯血雅利安人”,学员均来自某些纳粹组织,比如说党卫军、希特勒青年团或者纳粹党本身。

    而授课内容就是赤*裸的雅利安人种学说,今天的梦让赵继统领略了纳粹的最鼎盛时期的风采,明天估计就该“图穷匕见”了!
………………………………

21梦中梦

    赵继统活了两辈子。不管是老实巴交时也好,意气风发时也罢,从来没有人敢如此的羞辱他,哪怕是在梦境当中!

    起了杀心的老赵怕再次陷入无法控制的局面当中,暗中召出了亚曼拉,和她商量好在睡梦中的如何使用或者是叠加“月梦”特技,从而打断对方对梦境的控制···

    已经连续一个星期了,他也习惯了,晚上还特意喝了一杯酒,保证自己能睡得好一些···

    这次他变成了一滴水,在一条小河里畅游,由于处在山区和峡谷地段,河道变得曲折,水流湍急。两岸风光之美却令人目不暇接,一处处如诗如画的中世纪古罗马风格城镇,大片大片碧绿的葡萄园,几乎在每一处山坡、高地上都能看到一座座傲然屹立的古城堡。

    这里的每一处景观,每一块土地都已经是人化了的自然。那一座座耸立在高山上的城堡,让人们想起莱茵河领域曾是城邦林立、诸侯称雄的天地。

    这些城堡,或是海关收税的关卡,或是抵御进攻的堡垒,或是了望用的烽火台,或是导航的灯塔。

    像是为了加深这份惬意感,耳边还响起了奥地利的音乐天才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人们也通常简称为《蓝色多瑙河》。

    不过因二战而研究过德国地里的赵继统却明白,这应该不是那条美丽的河流,因为多瑙河源自德国西南部的黑森林地区,河流南侧有高耸的阿尔卑斯山,特征十分明显。

    难道是德国人被誉为“父亲之河”莱茵河?

    当河流冲出山区,来到了片片沼泽以及湖泊时,他终于确定这是施普雷河,德国哈弗尔河左支流。

    果然没过多久,在河流汇入哈弗尔河之前,“小水滴”以仰视的的角度登上了一座美丽的城市——柏林。

    首先来到的是昔日普鲁士王国的王宫和德意志帝国的皇宫,今日的柏林城市宫(Be

    li

    e

    Stadtschloss)。其最古老的部分兴建于1443年,为勃兰登堡选帝侯〃铁牙〃腓特烈二世(F

    ied

    ich II。 the I

    o

    )临施普雷河兴建。

    “小水滴”仰望着这座巍峨的宫殿,灰色的墙体上已经镶嵌了许多红白相间的纳粹党徽。

    可惜施术的人不知道,这栋威严的建筑在二战末期遭到相当程度毁坏,尽管可以修缮而恢复原样,但该皇宫仍于1950年9月至12月间因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认定为普鲁士军国主义象征而遭到彻底的拆毁!

    接着“小水滴”好像是被炙热的太阳给蒸发了,变成了气体漂浮在空中,飘到阳光明媚的广场,夏天的热浪使得喷水装置成为草地上必不可少的一道景观。

    飘过人头涌动的火车站,飘过卖香蕉的四轮车和公园里卖食物的小贩,整个城市充满了生气,人们的脸上也都洋溢着笑脸,不愧为当时比肩于法国巴黎的四大都市之一。

    当来到繁华的街道上,路两边的建筑物上都会垂下长长的旗帜,红底白圆心,中间嵌着个黑色的旋转45°的“卐”字。

    纳粹在1920年就启用了这个倾斜45°的右旋卐字图案,用于纳粹党的旗帜、徽章及臂章。

    此时的德国街道看起来很现代化,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过还远远没有达到希特勒关于的“世界之都”的畅想。

    沿着街道飘到了柏林大教堂外,那里布满了纳粹党徽,还有巨大的五朔节花柱。

    五朔节是欧洲传统民间节日,用以祭祀树神、谷物神、庆祝农业收获及春天的来临,每年5月1日举行。而1937年的五一节同时也是庆祝柏林700年历史的纪念日,所以异常热闹。

    可以看到彩旗下的威武的军队在游行,而拥挤人群则在道路两旁围观,而身着白色制服的警卫正在管理着聚集人群。

    气氛正在炙热之时,外面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半小时,隐藏在暗处的亚曼拉按照约定发动了技能,于是在不远处一所房子里,一个巨大水晶球里现实的画面突然泛起阵阵涟漪,“造梦师”还以为引起了对象目标的抵触赶紧调换了画面。

    各种各样的队伍有组织、有纪律的招摇过市游行宣传。他们高举着纳粹的旗帜,年轻的德国姑娘们也举着纳粹旗帜,欢迎游行队伍的到来,整个柏林到处都飘扬纳粹旗帜。

    老男人聚集在一起手工制作“纳粹鹰”,青年们在学校里学习种族理论课程,就连孩子们都被纳粹党的狂热气氛所感染,从小就受到了军国主义的影响。

    就连德国乡下,都插满了纳粹旗帜,人们也习惯了使用纳粹礼节。

    圣诞节前,纳粹党为穷苦德国人准备的丰盛的礼品,维也纳男童合唱团演唱歌颂希特勒的歌曲,崇拜希特勒的德国姑娘将希特勒供起来(西方人不上香,但他们献花)···

    画面一转,“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在福煦元帅对《凡尔赛条约》的预言中,无数的虎狼之师冲出了国门。

    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德国终于露出了它的尖牙,集中陆军和空军,闪电一样地打击敌人,攻势凌厉···

    “造梦师”正准备展示战争初期的的德国有多么强大,生活有多么富足,日耳曼人的血脉又多么的高贵,没想到赵继统竟然显出身来(按说目标者是不可能打断的)。

    此时的他身穿纳粹党中央党部的制服,跪在地上哭喊道:“元首,不要在攻击了!否则帝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啊!”

    正要强制调整的“造梦师”却被此行的领队制止了,因为他知道41年对苏战争后,帝国确实陷入了困境,不过最主要的是这个二三十岁的“小家伙”怎么会身穿纳粹党中央党部副书记的制服?

    一般纳粹党党务总管都在纳粹德国总理府担任职务(内阁成员),难道···
………………………………

22控制梦境

    接下来就是赵继统接管了梦境里的内容,当然,他没那么大的耐性却诠释整个战争过程,还是以这座美丽的柏林为基础。

    盟军就开始对柏林进行了数年的空袭,之前繁荣无比的柏林满目疮痍。

    勃兰登堡门,建造于德国崛起的普鲁士时期,是日耳曼民族的象征之一,其意义如同法国的凯旋门,然而在空袭,这座德国人的骄傲建筑,损毁严重。

    圣塞瓦斯蒂安教堂,它是柏林市区难得的年代久远的古迹之一,却在1943年的一次轰炸中不幸起火,其精华部分大多被烧毁。

    亚历山大广场,曾是德国工人运动最活跃的地方,德国不少统治者都在这里检阅过军队。在战争结束前的几天,这里也惨遭战火波及,许多建筑物被摧毁。

    柏林国会大厦,兴建于普法战争后,总共花费了20多年时间才最终落成。柏林战役国会大厦被希特勒当作军事工事,四个角楼中有两座被改建成高射炮掩体。大厦的窗户被砌死,整个变成一座大碉堡,地下室充作战地医院。由于当年的国会纵火案是希特勒罪恶统治开始的象征,因此,苏联红军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也将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作为最后战胜希特勒的象征。

    为夺取国会大厦,红军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1945年4月28日,德军与外界联系中断,苏军的152毫米、203毫米榴*炮运进柏林市区,对着德国国会大厦进行强攻。德军部署在国会大厦屋顶上的轻型榴*炮敌不过苏军的大口径榴*炮,不是被摧毁,就是被打哑。红军战士通过被炮弹轰开的缺口冲进了国会大厦,与德军逐层、逐屋地展开争夺战。

    4月30日下午2时半,红军战士把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就在此刻,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用手枪结束了罪恶一生。希特勒和他的新婚妻子爱娃先后自尽,纳粹高层戈培尔等人此后也畏罪自杀,地堡中的纳粹分子纷纷自尽,第三帝国正式迎来了毁灭,恶魔迎来了他们最终的结局。

    到了此时德军没有马上投降,争夺国会大厦的战斗依然在进行。直到5月2日下午3时,德军才完全停止抵抗,柏林市防司令才率残部投降。

    5月8日,最高统帅部总长凯特尔元帅作为德国投降代表签署了投降书,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整个柏林在战火中丧失了四分之三的建筑,激战区的城市面貌如同地球表面一般,随处可见的画面都是一片废墟。

    盟军士兵在德国总理府门前排队进入,观看自杀的德国总理希特勒在地下掩体中的尸体,总理府外的希特勒雕像也遭到摧毁,只剩下希特勒雕像的头部留下废墟之中供士兵们拍照取乐。

    在德国投降的时候,德国国内的男性面临着大量缺失,要么战死、要么被拘押,清理城市的废墟、重新营造家园就只能由女性来承担。她们排起了一条队伍,通过手递手的方式把碎石断砖运输至瓦砾集中场,可是还要忍受异国男子毫无尊严的侵犯···

    围观的四个人虽然通过书籍知道德国后来战败了,也知道柏林被一分为二,但是没想到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惨烈!

    一个个义愤填膺,就连“造梦师”都忘了自己应尽的职责,看入迷了。由于他彻底放弃了控制,亚曼拉自然也就一点也找不到关于他的线索,赵继统也明白自己失误在哪了,他应该给他们希望,这样他们才能主动联系自己。

    然后水晶球里的画面一转,来到了还没被摧毁的柏林,赵继统轻车熟路的来到布鲁塞尔大广场附近的一幢3层小楼里,这里正是著名的盖世太保总部(Gestapo Headquate

    Ai

    Exhibitio

    Niede

    ki

    ch

    e

    st

    a Be

    li

    )。

    围观的四个人顿时面面相觑起来,因为其中有两人正是所谓的盖世太保(国家秘密警察的缩写音译)。

    赶紧仔细观看,结果赵继统在一片敬礼声中径直被引导向帝国保安部(帝国中央安全总局)总长莱因哈德·特里斯坦·欧根·海德里希(Rei

    ha

    d T

    ista

    Euge

    Heyd

    ich)的办公室(1939年安全部门、安全警察与秘密警察组织整并成为新设立的帝国保安部)。

    以“刽子手”外号闻名的海德里希竟然起身迎接,陪同的还有帝国保安部(国外)第6处(Amt VI)处长瓦*特·施伦堡(Walte

    Schelle

    be

    g)。

    围观的人们虽然听不见他们在交谈什么(赵继统故意弄成的‘无声电影’就怕有什么疏漏),但是那两个盖世太保却频频点头。

    这栋大楼虽然被戏称为盖世太保总部,但是外人不知道得是,盖世太保在内部被称为第4处(Amt IV),而处长海德里希·穆勒(Hei

    ich Mülle

    )的影响力在帝国保安部内却难以匹敌施伦堡。

    因为施伦堡是党卫军首领希姆莱的绝对心腹,有大事时海德里希更喜欢和他一起参详。

    比如1941年5月底,施伦堡陪同海德里希,与陆军军需总监瓦格纳将军进行了短时间的会谈,并在最高统帅部(OKW),陆军总司令部(OKH) 和中央保安局(RSHA)关于“特别行动队”(Ei

    satzg

    uppe

    )在东线的投入达成一项协议。

    “特别行动队”是一种流动武装警察部队,由保安警察、保安处和盖世太保组成,用来进攻和处决被占领国的敌人。

    众所周知,这些“特别行动队”在正规军的后方制造了无数的“万人坑”。施伦堡虽然参与了组建,但他巧妙地回绝了被邀请去指挥这样一支部队的要求。

    1944年7月20日后,由于刺杀希特勒计划失败,原隶属国防部的军事谍报局(Abweh

    )局长卡纳里斯海军上将为密谋集团人员被密裁,全德国的情报机构包括前国防军谍报局全部并入施伦堡所指挥的国外情报局。

    施伦堡在保安局里的位置仅次于中央保安局局长卡尔登布鲁纳(Kalte

    b

    u

    e

    ,1943年1月30日接替被刺杀的海德里希)。
………………………………

23陷入

    赵继统不知道这些盖世太保内部的秘密,所以他只是忠实的还原了当初他还是铃木时造访的情景,却无意中令他们深信不疑。

    接下来就是见第二个重量人物了,他就是党卫队帝国长官(全国领袖)、纳粹德国秘密警察首脑、警察总监、内政部长等要职,后来还兼任德国预备集团军司令、上莱茵集团军群司令和维斯杜拉集团军群司令。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四位旁观者,都是他的属下。

    上面说了其中两位是盖世太保系统的,而剩余的两位,包括被关押的那位“猫女”都是党卫军系统的,对于希姆莱那还是相当的熟悉的。

    在梦中还有两个细节更加深了整个事件的可信性,在赵继统和希姆莱聊天时被人打断了,有人突然敲门走进了办公室,希姆莱就走到办公室的另一端去处理突发事件(没有被轰出去这更说明了赵继统身份重要)。

    闲来无事的老赵翻看希姆莱桌子上的相片,其中有一张是希姆莱和妻子玛佳莉站在后排,前面是“纳粹公主”古德隆、希姆莱收养的儿子格哈德以及古德隆的一个朋友。

    在相片上希姆莱身穿西装、背着鱼竿还带着一顶滑稽的帽子,非常的私人,属于家庭合照,是任何媒体没有披露过的。

    所以见过的人那是凤毛麟角,围观的人中恰巧就有一位!

    而另一个则认识敲门进来的两人,他们是东线外军处(F

    emd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