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热血时代 >

第362章

重生之热血时代-第362章

小说: 重生之热血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但是,戎瑞始终想不明白菲拉列特同志为什么会违反常规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公开地透露出来,因为任何一个情报人员都会意识到这会引起别人的特别注意。是无意中泄露出来的吗,恐怕不是真戎瑞可以肯定,菲拉列特同志一定有自己的目而这个目的却是戎瑞所不知道的。

    还有一种可能性,菲拉列特同志也有可能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的成员,他是来监视罗卡尔副领事参加会晤的年底基洛夫被刺案开始引的苏联肃反运动波及到苏联的外交和情报领域,戎瑞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比他更清楚这一段历史和这种大清洗运动所带来的危害了年年底到苏德战争爆时的年上半年,苏联大批经验丰富的干部、军官和技术人员被无辜地戴上各种各样的罪名,被关押进监狱或流放,其中的很多人干脆就被清洗掉了。大清洗运动的危害是不言而喻希特勒和纳粹德国之所以放胆子进攻苏联,恐怕和苏联的国防中坚力量被大批清洗不无关系。这些被清洗的人当中就包括了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经验丰富的政工干部,这使得苏联红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就在6月份,苏联报纸公布一则消息揭露了一起军事阴谋,罪犯组织反苏军事中心,充当德国间谍,其策划被处决。涉及此案的有苏联助理国防委员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基辅军区司令雅基尔将军、白俄罗斯军区司令鲍列维奇将军以及其他许多高级将领。二战之后的档案表明,这一起案件实际上是纳粹德国情报部分策划的反间计,他们所使用的仅仅是一些似是而非地所谓秘密文件,斯大林上当了。当然,也不能说苏联的肃反运动是完全错误只不过它被不加限制地扩大化了,以至于酿成不可估量的严重错误。

    戎瑞对苏联领袖斯大林同志所主导的大清洗运动并不感兴趣,令他感到不安是苏联地肃反运动对党内的影响。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大地**组织,苏联人所犯的错误是必将影响其它世界上其他各国的**组织,中国也不例外。事实上,后世的历史档案表明戎瑞的这种担心地确生过,尽管后来被及时地纠正了。另一个事实是,戎瑞很清楚自己的能量,他无法左右历史地必然与偶然,他所能做的只是将苏联所生的真实情况向中央报告,这也是他为什么急于在莫斯科设立情报主要原因之一。莫斯科情报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非是要刺探苏联,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苏联今后几十年内地主要情况戎瑞都非常清楚,除非历史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莫斯科情报站地主要任务,或部的任务就是及时将苏联所生地重大事件及时通报给国内,由特勤局战略研究室汇总后直接上报给中央主要长。尽管莫斯科的情报站还没有建立,但戎瑞还是通过一切可能地渠道获取了一些苏联的情况。近期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案件,较早前的布哈林案件,还有其他一些事情,戎瑞都小心翼翼地上报了中央。所谓心翼翼,指的是上报的内容都是来自苏联的公开资料,否则某些别用用心的人就可能要大做文章了,这一点政治敏感性戎瑞还是能够把握这也可能是主席和周副主席看中戎瑞的原因之一。

    历史的局限性、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组织内部的纯洁程度、理论和实践工作经验的欠缺,另外还有就是狭隘主义的影响,这些都是造成这个时期苏联肃反运动扩大化的重要原因。戎瑞当然不会像

    愤青们那样简单地听风就是雨,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党组织和领导人的视野,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清晰的信息,引起他们的警觉,将来不至于出现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或偏差。

    这个时代有太多值得戎瑞珍惜的东西,伟大的领袖、忠诚的军队、可爱的战士、苦难的人民和国家,还有太多已经经历或尚未经历的幸福和悲伤。

    “……无论日本人今后的战略南下还是北上,都将是对世界的极大挑战。”菲拉列特同志微微一笑。“南下战略,毕竟损及你们英国、美国以及西方世界的战略利益,这一点显然不用我多说。我要是北上战略,当然了,日本人北上先损害的是我们苏维埃联盟的核心利益,这一点在座的先生们也很清楚。但是,中国人有句谚语,叫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请等一下,菲……拉列特先生!”莱利上校的助手布莱克曼中尉插嘴道。“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什么意思?”

    “呵呵!”菲拉列特同志笑了起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苏维埃联盟比作城门的话,你们美利坚和英吉利就是池鱼了,哈哈!”

    这个神秘的菲拉列特同志不简单呀,他的话明显是提醒英美两国不要对日本人可能的北上战略幸灾乐祸,戎瑞心想。看来他之前所曾经在华工作的经历至少不是没有这回事,也很可能他对中国是有所研究的。这至少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苏联人对中国的关注,绝对不是现在才刚刚开始甚至不是大革命时期开始这里面恐怕不能排除有继承旧沙俄时期一些成果的原因。

    “呵呵!……看来菲拉列特先生对中国的文化还是很有研究的嘛!”老奸巨滑的美国上海总领事赫勃先生眯了眯眼睛。

    “谢谢赫勃先生,要说研究还谈不上,但早在二十年代中国轰轰反帝反封建革命时期,我们苏联就曾经给予国民党和**地合作以巨大的帮助。这就是我们懂得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道理。先生们,无论是我们苏维埃联盟,还是你们大英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都需要一个稳定的世界环境、一个稳定而又和平的东亚、一个安宁、稳定和和平的中国,不是吗?不管日本帝**队北上还是南下,他们地〈田中奏折〉中所描述的战略已经清清楚楚。先第一步是吞并朝鲜,第二步是占领并拥有中国地满洲,而且他们已经完成了这两个步骤。那么接下来呢,那就是整个中国了。看看日本人如今的上海和中国北方平津地区的战火吧,显然他们已经开始这么做了。”菲拉列特同志伸手指着远处的炮火说。“难道你们大英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能够容忍日本帝国吞并中国吗,我想你们不会,至少我们苏联政府是决不会容忍因为这不仅危及到我们苏联地安也是对整个人类世界的威胁!”

    就像是在配合菲拉列特同志似地,他的话刚说完,远处就传来了一声巨大的爆炸声。

    “日本人的舰炮又开始炮击了市区了!”佩格莱利先生缩了一下脖子说。“菲拉列特先生的话还是有一些道理至少日本人对上海地攻击行动已经威胁到了我们的安全。我国政府对中国目前地事态感到非常不安,虽然日本帝国目前还没有直接对西方在华利益做出什么明显的损害之举,但这非常危险。”

    “日本人地野心和狂妄已经到了无可自抑的地步!”莱利上校点头这位温文尔雅地高个子上校说话并不多。“各国对日本帝国的警告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看起来效果显然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

    “难道要各国出兵干涉吗,这不可能!”奥斯顿先生耸了耸肩膀。“欧洲的局势也并不比远东要好多少,尽管那里还没有扔下一颗炸弹。毫无疑问的事情,我们三国的核心利益都在欧洲,目前欧洲的局势正处于微妙的时刻,令我们不得不防。”

    “不错!”赫勃点了点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关心远东和中国的局势,向诸位通报一个消息,我国决定将在近期增加上海租界的驻军数量,目的是要给日本人一个明确的信息,一旦中日战争展到无可收视的地步,我们将不排除军事介入的可能性。关于这一点,我们希望得到你们的配合。”

    “那是你们的事情,我们在中国可没有驻军!”菲拉列特同志摇摇头笑了起来。“我国早就已经废除了旧沙俄和中国满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是吗?……”佩格莱利先生吐出了一口烟圈,阴阳怪气地拖长了声音。

    “当然!”会=:开始后从没说过话的苏联驻上海副领事罗卡尔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那么你们在新疆的人总不会是泥巴捏的吧?”莱利上校笑嘻嘻地看着罗卡尔副领事和费拉列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你们苏军的一个特种团在7月下旬的某个时间已经通过吐鲁嘎尔特山口进入了新疆境内,还有33的时候似乎也曾经生类似的事情吧,你们当年的什么阿尔泰好像也没有走干净哟,呵呵!”

    莱利上校所事情最早生在份疆的省军36师因对军阀盛世才不满,在马虎山的率领下生了叛乱,而这个马虎山就是马仲英的姐夫。33年马仲英与盛世才争夺新疆控制权失败,也与苏联的军事干涉有着密切的关系,莱利上校所阿尔泰军实际上就是苏联中亚共和国的一些部队化妆的。具体的情况戎瑞不太清楚,但历史上的确有着两件事情的记载。英国人这个时候把两件事情抖出来恐怕也不是安的什么好心,他们对新疆的窥探只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诸位,不要偏离主题呀,呵呵!”赫勃出面打圆场的时候,戎瑞现埃斯顿先生曾向他使了一个眼色。
………………………………

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鱼上钩

    佩格莱利先生所说的事情,我并不清楚!”费拉列然地耸了耸肩膀。不过赫勃先生说对,我们还是回到主题上来吧。”

    “我没有问题!”佩格莱利小胜了一阵,对于费拉列特和赫勃的提议自无不可。“刚才赫勃先生所说增加驻军的事情,我原则上同意您的观点。不过这件事情要内阁同意才行,我无权决定,但我可以向国内建议这件事情。”

    “谢谢,佩格莱利先生!”赫勃举起茶杯对佩格莱利说道。

    “小事一桩。”佩格莱利点点头。“你也别指望,我估计我们的内阁即使同意,增兵的规模也不会有多大的。莱利上校,是这样吧?”

    “是的,佩格莱利先生。”莱利上校微微一笑说。

    别看赫勃和佩格莱利两位说得好听,其实增加上海租界驻军的事情戎瑞也已经听说了,那只是各国在上海侨民的呼吁罢了。不过有一点戎瑞倒是同意佩格莱利的说法,那就是英美两个或其他国家即使愿意派兵,规模也不会大,很可能是象征性的而已。美国的增加派兵力很可能是从菲律宾美军基地调派,英国大概也会从香港或新加坡调兵吧。只不过这种象征性的增兵,戎瑞很怀疑是否能够起到佩格莱利所说的震慑日军的效果,别到时候反而让日本人看透了西方各国在这个时候都无力顾及远东和中国的事实。

    “日军已经着手组建上海派遣军,看来是要大打了。”戎瑞还真不想这帮洋鬼子们跑题了,谁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才会举行这样的会:。

    “不错!”赫勃点头说。“根据东京传来的可靠消息,日本内阁已经作出了扩大战争的决定,估计是他们的那位天皇点了头的。上海派遣军地组建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接下来就是什么时候登陆上海的事情了。”

    “那么您觉得日军会在什么时候登陆呢?”戎瑞抽了一口雪茄问道。

    “估计也就十天半个月吧,三个常备的主力师团大约在五万人左右,按照他们的调遣速度,这个时间差不多了。”赫勃向戎瑞笑了笑说。“到时候,队的压力就会增加很大了。说实话,我觉得队很难受住上海的,尽管日本人说话往往吹牛的成分居多,但陷落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是地。我国政府也是这么评估地。”佩格莱利附和道。“瑞先生。您跟中国地国民政府高层都有接触。而且您本人又在国民政府地军事委员会任职。有什么内幕消息可以向我们透露一下吗?”

    “内幕消息?”戎瑞笑了。“该有地消息。国民政府都已经公布了。剩下地事情。除了不能说地机密之外。恐怕我没有什么可以透露给诸位地。”

    “哈哈!”洋鬼子们大笑起来。

    远处又传来了巨大地爆炸声。但听起来只是日军方面地炮击。而中国方面地攻击行动似乎已经暂停了下来。看来。蒋介石和他地高级将领们接受了暂停进攻地建议。暂停进攻当然不会是罢兵休战。现在地形势已经很清楚了。除非日本人撤军。上海地战事已经在慢慢地滑向扩大化地境地。日军组建上海派遣军地消息虽然不是什么秘密。但今天公布出来也说明日本人还是没有将队放在眼里。佩格莱利说得不错。日本人虽然狂妄。但与队相比他们地确有这个实力。

    “本着人道主义考虑。我还是建议公共租界增设一些难民安置点。一旦日本人登陆上海。涌入租界地难民就会越来越多地。”戎瑞想了一下说。

    “这没有问题。瑞先生。”赫勃看了佩格莱利一眼说。“我想佩格莱利先生那边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地吧?”

    “我?”佩格莱利愣了一下,心中暗骂了一句。“没有!没有问题!对了……有个事情我得向赫勃先生通报一下,我国政府已经决定将停泊在黄浦江和长江上地舰队撤往新加坡和香港基地,这个命令大概会在今后几天内下达。赫勃先生,你们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是不是也打算将长江和黄浦江上的军舰撤到菲律宾去呀?”

    “是吗,撤军舰?”赫勃先生显然没有想到英国政府会作出这样的决定。“我国政府还没有相关的命令,我也无法回答您的问题。不过,考虑到在沪侨民安全的问题,我国政府正在考虑一旦上海的战事扩大,将会用军舰把上海侨民中的妇孺先撤出来。”

    “这是必要的。”班克罗夫特点头说。

    “当然,侨民的安全问题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佩格莱利又拿起了一根雪茄,这已经是他的第三根了。“谁知道日本那些狗娘养的军舰和战机会不会向三二年那样时不时地光顾一下租界区的。”

    戎瑞搞不定这家伙是不是以为古巴雪茄跟北平街头的冰糖葫芦一样便宜,佩格莱利拿雪茄的样子让他想起了只见过一次面的温斯顿吉尔先生,那个胖乎乎的家伙也一样是个大烟鬼。据戎瑞所知,丘吉尔先生虽然嗜烟如命,但他好像活了不少年岁,就不知道佩格莱利这家伙能活多长,嘿嘿。

    “这可很难说!”费拉列特同志撇撇嘴巴说。“第一次沪战争的时候,他们的战斗轰炸机不是有过直接朝你们打出的租界旗上扔炸弹的先例嘛,呵呵!”

    “费拉列特先生,恕我冒昧地问一句,据我们所知道的非正规消息,你们的斯大林先生是不是有意要对中国进行援助呀?”奥斯顿先生看着费拉列特问到。

    “当然,您可以不用回答这个问题。”

    “援助?”费拉列特同志明显是在装傻。“要知道世界各国政府在中日战争的问题上至今都是奉行中立的原则,我国也不例外。不过,这并不包括中苏之间正常的军事贸易。”

    “哦!”奥斯顿先生似乎接受了费拉列特的说法。

    “费拉列特先生,把您刚才的话说给中国政府听听,我想这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戎瑞放下茶杯问到。

    “噢,可以!”费拉列特点点头。“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的态度一向是明确地。”

    “非常感谢!”戎瑞明白了,这位费拉列特同志应该不是苏联人民内务委员会的人,否则他一定会说需要向上级汇报并以正规的渠道通报这一说法。“那么美利坚合众国和

    国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意见呢?”

    “在我国政府没有作出进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