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热血时代-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送礼的时候?”
“好,谢谢啦!”阎宝航很干脆地挥了挥手。“你老弟送贵重的礼品这么爽快,阎某人要是不爽快点收下,可就不好意思了,哈哈!”
“如此甚好!”戎瑞笑道。“玉衡先生,打算在西安带到什么时候呀?”
“来了都快半个月了,要办的事情也差不多了,打算明天就回去。”阎宝航说。
“回南京吗?”
“是的,南京的国防会议就要召开了,各方面的大员们都已经陆陆续续到了南京。我这个国民政府军委会的少将参议和政治部设计委员也得参加呀,国家大事怠慢不得的。”阎宝航点了点头。“对了,你老弟不也是军委会的人吗?”
“呵呵,玉衡先生的消息果然灵通,蒋先生给了我一个军委会主席特名督察的名义,上校军衔,比先生的少将可低了一级呀,呵呵!”戎瑞回答说。
“你在军委会任职的事情我还是听军政部陈诚次长说的。”阎宝航说道。“陈诚次长跟我的关系还算不错,他可是对你老弟赞赏有加,还让我有机会跟你多多亲近一些,呵呵!”
“呵呵!”戎瑞也笑了。“对了,玉衡先生,陈将军听说不是在庐山吗?”
“对的,陈诚次长这次在庐山是为蒋先生举办军政官员训练团,蒋先生亲自任的团长,陈诚次长为副团长。此次参加庐山军政训练团的,都是军队的中上级军官和县长、专员以上的政务官员。另外还有一部分是个大中学的校长。庐山训练的目的是要在军政官员中统一党内对于抗战的思想,为全面抗战作思想上的准备。”
“嗯,这倒是很有必要。”戎瑞点点头,这一点他早就知道了,算不得什么新闻。
“是的,这件事的确非常重要,抗战首先是思想上的抗战,树立必胜的信心,这比什么都重要!”阎宝航说道。“蒋先生大概也是看到党内和政府内的很多人在对日本人的问题上思想混乱,消极意识比较严重,而且这种消极思想还有相当大的市场。庐山的军政训练团已经办了一期了,现在正在办第二期,陈诚次长有得忙呀,呵呵!”
“那他这次就不能回南京参加国防会议了?”
“很可能是的。”阎宝航点了点头说。
“玉衡先生,听说**的代表团也已经到南京了?”戎瑞看了阎宝航一眼。
“这个事情我也听说了。”戎瑞发现阎宝航的目光亮了一下,但随即很快就掩饰了过去。“听说是**的副主席周恩来带的队,这个代表团里面还包括红军的总司令朱德将军和总参谋长叶剑英将军。他们也是来参加国民政府最高国防会议的,听说是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国民党中央党部的名义邀请来的,规格挺高呀。”
“这个可以理解,既然两党都合作抗日了,蒋先生和国府方面的确应该有这个诚意才对,毕竟双方之前进行了整整十年的内战。”戎瑞笑着说。
“你说得没错,俗话说相逢一笑眠恩仇嘛。”戎瑞发现阎宝航说话的时候总是喜欢挥手,这个动作看起来令人有一种非常潇洒的感觉。“再说了,现在是不放下恩仇都不行了,结束内战一致抗日已经是全国民众的人心所向,这是任何人也挡不住的。少帅他……哎,不说这个了!”
“玉衡先生回南京也是明天早上的飞机吗?”见阎宝航的神情有些黯然,戎瑞便岔开了话题。
“对,你也要去南京吗?”阎宝航点点头。
“是啊,咱们同一班飞机呢,也失去参加国防会议的,呵呵!”戎瑞吸了一口雪茄说。
“噢,我忘了你是军委会唯一一个蒋先生任命的督察。”阎宝航点头说道。“我听说你老弟的手里面可是握着尚方宝剑,有生杀大权呢,有没有这回事呀?”
“玉衡先生连这你都知道,看来对您这位消息灵通人士我是不佩服都不行了,呵呵!”戎瑞笑道。
“还真有这么回事了呀,我还以为是误传呢!”阎宝航深深地看了戎瑞一眼。“看来蒋先生对你老弟很器重,真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呀!”
“在玉衡先生的面前,戎瑞还是谦虚一些为好哟!”戎瑞笑着说。
“哈哈!”阎宝航大笑起来。“戎瑞老弟这话说得,哈哈!”
“玉衡先生,你们东北军的人对办实业这件事情有什么想法没有?”戎瑞又绕回了原来的话题。
“说起这个呀,打算和想法倒是有一些,有的说要置地,可眼下谁都知道土地根本就不可靠。”阎宝航摇了摇头说。“有的人提出来跟我一样做贸易,还要推举我来当这个贸易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不过我可是有自知之明的,小打小闹还可以,真要搞大生意就难为我了。还有的人提出来想要办钢厂,这个想法倒是不错,眼下的时局马上就要大战,钢材作为战争物资定然不错。一来可以支援抗战,二来也可以有比较好的利润保证。可问题是蒋先生能同意嘛,他这个人的想法我还是了解一些的,这个想法恐怕行不通。即使办起来了,过不了多长时间注定要被蒋先生利用各种办法夺走的。这个事情蒋夫人跟我透过一点底,如果做贸易或者一般性的生意,蒋先生是不会干涉的,说不定还会提供一些便利。在蒋先生看来,我们东北军的这些人只要安稳一点不给他找什么麻烦就行了。”
这倒是符合老蒋的性格,戎瑞心想。这时候,他忽然想起了富平经济贸易特区的事情。如果把东北军的人拉过来再富平投资起步时间一举三得的事情,不过这件事情还得好好计划一番。一来不能让老蒋知道了,至少不要有什么把柄给他抓住。二来,具体投资什么产业比较好,这还要陕甘宁经济规划处的专家们做一个周详的方案。三来,这件事情的价值充如何分利用起来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与后世一样,戎瑞从来都不会简单地处理某一件事情,总是尽量地使得手头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塑料布局
看报,〈金陵日报〉报道,7月29日凌晨,伪冀东自)通县保安队张庆余部发生大规模哗变,大汉奸殷汝耕被扣,300日寇被杀!”
“看报!……看报,中央社报道,81日,平西抗日敢死队再出奇兵,重创日寇!”
迎接戎瑞的轿车刚刚驶进南京城,戎瑞就听见了一个报童在大街上大声地叫卖着手中的报纸。看报童兴奋的表情,今天的新闻一定非常好卖,因为都是市民们希望看到的内容。这一点都不奇怪,自平津开战以来,南京的市民们爱国热情极度高涨。对于市民们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他们在报纸上看到国土的再度沦陷,最希望听到的就是打击日寇的消息,哪怕一个小小的战绩都会让市民们兴奋地谈论上好一阵子。
“等等!”戎瑞示意司机先在路边停靠一下。“云峰,去买张报纸来!”
“是!”云峰点头应到。
戴笠和军统的动作也够快的,真么快的时间内他们就制造出了动静来。看来国民党并不是没有人才,或者说人才和条件比**相对要好得多,问题就出在指导思想上。还是主席说的对,一支没有正确先进思想武装的队伍,从它成立的一开始就是注定没有前途的。不过这并不是戎瑞关心的,伪冀东自治政府所在地通县保安队张庆余部发生大规模哗变的事情在戎瑞的印象当中并没有什么印象,这也不怪他,毕竟他不是研究抗战历史的。通县事件发生在729日的凌晨,事件的起因和导火线是因为日本怀疑通县的保安队放走了原本应该由保安队阻击的29突围部队,所以通县的日本特务机关长细木繁呼叫了12架飞机对保安队的驻地进行了轰炸。日本人仅仅凭着怀疑就如此不拿保安队不当人看,这引起了通县保安队官兵的愤慨,事件的火种就这样埋下了。通县的冀东保安总队第一队队长张庆余和几个原本就对日本人和伪政府不满的军官合谋决定起事反日,这个决定得到了大部分官兵的拥护。29日凌晨,保安队在张庆余的带领下举行抗日起义,以进攻日军兵营的枪声为号,兵分三路同时行动。起义官兵迅速占领了冀东伪政府长官公署和重要机关,扑进大汉奸殷汝耕的卧室把他从被窝里揪了出来。接着,他们摸进了日本特务机关和守备队住所,细木繁听见动静冲了出来提着手枪大呼小叫,起义官兵立即将他击毙在地。这一仗激战进行了6小时,捣毁了日伪组织烧毁了日军守备队的军火库,歼灭了日军第一总队顾问渡边少佐、教育厅顾问竹腾茂、宪兵队长何田、通县顾问申茂、冀东银行行长等以下300人。事后,起义保安队分两路向平西转移,一路上突破围堵,不料却被国民党军孙殿英部解除了武装。这次事件的主要领导人张庆余后来被蒋介石召到了南京,委以军政部第六补充训练处处长的职务,后又改任91军副军长、国民党军委会参议等职。据说此人后来因不满国民党内部派系倾轧忿郁成疾,并于1946退役,解放后病死在天津。
虽然戎瑞对通县事件并不清楚,但他却知道这一事件的背景。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平津周边地区的许多日伪保安队官兵对日伪政府的不满程度大为高涨,他们暗中联络宋哲圆的29军或者中央军,准备暗中起事配合平津抗战。甚至有的还偷偷与平津地下党组织取得了秘密联系,准备举行抗日起义。他们没有想到29军和国民党政府居然败退得这么快,起义的事情还没有准备完成,国民党部队就已经败退到了保定,平津也沦陷日寇之手。这些人当中有的没有沉住气,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举行了抗日起义,不过由于力量薄弱很快就被日军扑灭了。大多数人都在暗中等待时机,以备将来举行更大的抗日起义。这件事情日本的特务机关也不是没有听到风声,所以对保安队的不信任也是必然的。不过这件事情,也为以后**领领导的十万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埋下了伏笔。
“先生,8月9日上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知您务必参加国防会议,地点在军委会礼堂。”张思瑶汇报说。“薰事局的几位顾问已经安全抵达了,他们在南京的事物将会比较繁忙,为了生意的保密起见,他们将不再与您专门见面了。陈纳德上尉已经到南京了,他希望能得到您的召见。”
“呵呵,这个陈纳德上尉倒是挺着急的呢!”戎瑞吐出了一口雪茄,笑了起来。“他在南京还好吗?”
“还好,先生,我们已经为他安排了住处。”张思瑶说。
“嗯,很好,这样吧,你通知他明天下午来!”
“是。先生!”张思瑶答应到。“凯瑟琳小姐来电。与美国新泽西通用+)
“是吗。这还好。凯瑟琳干得漂亮。”听到这个消息戎瑞高兴地笑了起来。“凯瑟琳小姐有没有说贝克兰是不是真地死了?”
“说了。凯瑟琳小姐说通用+而是因病退休。他地儿子又不愿意经商。所以才决定出让公司地。
”张思瑶摇摇头。“凯瑟琳小姐说。通用+:营果然被您料着了。去年他们公司已经出现了亏空。”
“退休?”戎瑞愣了一下。随即挥挥手。“退休也一样。反正他地公司愿意出让就行。呵呵!”
通用+己。作为一种新型合用有广阔前景地工程材料。塑料工业怎么可能会出现亏空地。当然了。如果是在刻意地打压之下。那就另当别论了。除了贝克兰之外。通用++地股份转让给了克林福兰投资集团。老贝克兰毕竟是公司地创办人和+塑料地发明人。他当然不想失去自己创办地塑料王国。不过现在到省心了。他地儿子不愿意经商。呵呵!
通用+
还是相当高的,将近2000万美圆,按照常理这个报价出格,讨价还价之下1500到1700美圆拿下来也是比较划算的。但戎瑞可不愿意出这个冤枉钱,道理很简单,通用+兰来说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除了这个公司长期以来建立的营销网络和人脉关系。这并不是大话,自从彻底收购杜邦公司的尼龙专利计划失败之后,戎瑞很快就把目光转向了被后世称为塑料之父的贝克兰先生所创办的塑料帝国通用+上门去,而且他对贝克兰的普通塑料技术含量和较高生产成本不感兴趣。而是事先在克林福兰投资集团下属的科学实验室对塑料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试验,开发出了技术含量更高,生产成本更低的新型塑料。新型塑料开发成功之后,戎瑞授意凯瑟琳小姐暗中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新型塑料的发明专利。这一下,贝克兰和通用+|优势便荡然无存了。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凯瑟琳小姐亲自领衔,克林福兰行政、营销、技术和法律团队参加的谈判小组制定了周密的收购谈判方案。收购谈判最大的杀手锏就是新型塑料的发明专利权,一旦这个发明专利向社会公布,通用+a一落千丈,这一点凯瑟琳小姐和戎瑞心中都很清楚。虽然通用塑料公司的报价还算正常,但戎瑞的心理底价根本就没有超过500美圆,这一点戎瑞很有信心,不怕贝克兰和他的儿子不就范。这对于贝克兰来说实际上是不公平的,历史上通用塑料公司在1939年的转让价格是c美圆。戎瑞可不管这些,贝克兰塑料之父的称号今后恐怕落不到他的头上了。不过,戎瑞还是为贝克兰和他的后人留了一手,100美圆外加改组后公司百分之一的象征性股份,并利用克林福兰投资集团在美国影响力为贝克兰争取一个由政府科学机构颁发的塑料之父称号。在戎瑞看来,这个条件实际上比第一个现金方案更加有利于贝克兰和他的后人,就看贝克兰先生是不是接招了。他要是真的不识好人心,戎瑞也就没有办法了。要知道塑料是什么,从二次大战开始,塑料将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工程材料,用财源滚滚四个字去形容一点都不过份。这可是戎瑞心目中真正的大手笔,而且是有着长远战略意义的大手笔,这个件事情要是办成了,戎瑞估计半夜里都回笑醒过来。
“对了,关于从留美学生中调派一批人进入克林福兰科学实验室与研究机构的事情布置下去了吗?”
“凯瑟琳小姐已经布置下去了。”张思瑶点点头。“留学生支部的曹书记已经将名单报上来了,一共十一个人。凯瑟琳小姐的意思是,先让他们以实习生的名义进入克林福兰科学机构实习,以后再作进一步的安排。”
“好,就这样,凯瑟琳考虑得很好!”戎瑞满意地点点头。
“孔二公子上周已经亲自把上半年的分红送过来了。”张思瑶笑着说道。
“噢,这个假小子倒是很好讲信用呀,说好8初就真的是在月初送钱来了。”戎瑞大笑着说道。“张姐,孔二公子送来的上半年分红是多少呀?”
“整整25万圆,实际上按照财务审计报表应该是247千多,她说是给您凑个整数。”张思瑶笑着对戎瑞说道。“这个孔二公子真有意思,她听说您不在,二话不说撂下支票和审计报表就走了,呵呵!噢,她说等你回来要请您吃饭的。”
“这个假小子恐怕是又有什么歪主意了,呵呵!”戎瑞摇摇头。“也好,我正有事要找他们父女两个呢,你联系一下给安排一个时间,我们请客!”
“是,先生!”张思瑶一边答应一边飞快地在记录本上作了记录。
“我不在的时候,又没有发现军统或者中统的人给我们找麻烦呀?”戎瑞问道。
“没有!”张思瑶摇头回答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