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热血时代-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方留守中央分局,不。现在应该叫中央东南分局了。分局的书记项英和委员陈毅两位长对特勤队地战斗力和作用早已经看在了眼力,这或许与他们这几年所处地特殊战斗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他们特意为特勤队的事情向中央专门了电报。要求把王小二地第一特勤队划归南方红军部队。中央的回电来得很快。中央以红军总部地名义委婉地回绝了这个狮子大开口的要求。不过,红军总部也明确表示可以帮助南方红军部队组建和训练特种作战部队,教官就从王小二的第一特勤队里面选派。红军总部还答应。所有的武器装备将由总部负责调拨,这多少让对特勤队垂三尺的南方红军将领们有了一点安慰。
“海护士长!”
“王队长?!”海上花正忙着为训练班学员们解答问题。一抬头就看见王小二正站在门口。“同志们,你们各自先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先去一下,待会儿再来为大家解答。”
“是,海教员!”学员们惊奇地看着门口的王小二。(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王队长,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真想不到!”海上花高兴地招呼王小二说,拿瓷碗为他倒了一杯水。
“谢啦,我还真口渴得紧呢。”王小二接过瓷碗。“我这次是转运一批物资来的。听说你们也在大庾岭。就专门过来看看你。怎么样,这里的生活工作环境还适应吧?”
“还行。就是湿度大了一些,有些不习惯。”海上花笑着说道。“不过这南方也有好处,可以每天洗澡。不像在陕北的时候,洗澡都得排队轮流着洗,咯咯!”
“那是当然了,西北地干旱哪能跟南方相比呀,呵呵!”王小二点点头笑道。
“王队长,你们特勤队什么时候回陕北延安呀?”海上花问道。
“还早着呢,估计一两个月是不可能归建地了,这边的任务还有不少需要我们地。”王小二摇摇头。“噢,对了,你看我差点忘了这事,戎局长要我代他向你问好。”
“戎局长?!”海上花愣了一下,随即高兴了起来。“我说呢,你们是有电台可以联系的吧?”
“是的,我们特勤队有自己的无线电台。”王小二笑着点了点头说。
“戎局长回延安了吗?”海上花问道。
“长的事情,我哪能知道呀,呵呵!”王小二的笑声让海上花的脸红了一下。
“不知道柯沫兰那个小丫头怎么样了,咯咯!”海上花赶紧转换了话题。
“小兰呀,肯定好得很,那丫头不是有何家俊医生嘛!”王小二笑道。“他们两个可好得紧呢。”
“那倒也是。”海上花点了点头。
“好了,海护士长,我还有任务,时间不多,得赶紧走了。”王小二歉意地对海上花说道。
“这就走了,你才刚来呢?!”海上花愣了一下。
“不了,还有重要的事情。”王小二把碗里的水一口喝了个精光。“呐,这是戎瑞局长特意交待我给你送来的!”
王小二从身上掏出一把精致的小手枪递给了海上花,这把手枪比一般的手枪要小得多,也更好看。海上花惊喜地接过小手枪,她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精致的小手枪呢,更何况这还是戎瑞局长送给自己的。
“这是勃朗宁m1906型袖珍手枪。还没有使用过地呢!”听起来,王小二对这把小手枪也是很欣赏的。“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袖珍手枪,枪虽然小,据说它的威力却一点都没有减少,跟普通的勃朗宁手枪没什么区别,因为这种袖珍手枪使用的子弹是特制的。你们女人佩戴这种勃朗宁袖珍手枪呀,不仅好看,而且还非常实用。”
“嗯!”海上花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不知道有没有听见王小二在说些什么。
“好了,海护士长。我走了!”王小二笑着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啊?!”
戎瑞到的时候,爱尔兰人汉尼顿先生早已经在等待着他了。汉尼顿先生今天并不是一个人来。他的身边还有一位漂亮的女人。应该是汉尼顿地女秘书吧。戎瑞心想。见到戎瑞的身影,汉尼顿先生和他的女伴站了起来“原来您已经到了,汉尼顿先生!”戎瑞高兴地说。
“按照你们中国人地说法。我们也是刚到不一会儿,呵呵!”汉尼顿先生笑了。“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妻子,克拉丽莎。克拉丽莎,这位就是我们跟你说过地戎·瑞先生,美国克林福兰投资集团的总裁。”
“见到您很荣幸,瑞先生!”
“很高兴见到您,汉尼顿夫人!”戎瑞很有礼貌地向克拉丽莎点了点头,在戎瑞看来,克拉丽莎近看似乎没有远看那么漂亮。不过看得出来,这位汉尼顿夫人比她的丈夫要精明多了。
“招待!”汉尼顿先生等戎瑞坐定之后。向招待挥了挥手。“您喝点什么。瑞先生?”
“一杯马提尼!”
“招待,为瑞先生来一杯马提尼!”汉尼顿先生对招待吩咐道。
“好地。先生,请稍等!”招待向众人欠了欠身体,转身离去。
“瑞先生,您在南京过得怎么样,要知道上海那边可不怎么安宁呀,呵呵!”汉尼顿先生对戎瑞说。
“作为都,南京是个极为适合于生活的城市。”戎瑞笑了笑说。“怎么,汉尼顿先生打算从上海搬家吗?”
“不不,上海虽然有点局势不稳,但毕竟还是个做生意地地方,我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看看局势再说吧。”汉尼顿先生摇了摇头。“我到南京来,是因为要跟南京方面洽谈一笔药品的生意。您知道的,可能是因为局势的关系,中国的军方在储备军用药品。”
“嗯,这个我知道。”戎瑞点了点头
“您的货我已经全部备齐了,前两批已经到西安了,剩余的部分应该在下个月初就可以交付。”汉尼顿先生示意招待把酒端给戎瑞。“要知道,这批货我可是把其他的客户延后,才凑齐的,毕竟您要地量太多了。”
“谢谢,汉尼顿先生!”戎瑞笑了,他举起了酒杯。“来,为我们地合作干杯!”
“干杯!”汉尼顿夫妇同时举起了酒杯。
“瑞先生,恕我冒昧,您是中国人呢,还是美国人?”汉尼顿先生的太太克拉丽莎放下酒杯,饶有兴致对戎瑞问到。
“要知道任何一个人在他出生地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应该是什么,比如说,您和您地丈夫就是爱尔兰人,呵呵!”戎瑞没有直接回答可克拉丽莎的话。
“瑞先生说的不错,我深有同感!”汉尼顿先生笑着点点头。
“不知道瑞先生对我们爱尔兰人怎么看?”克拉丽莎似乎并没有罢休的意思,紧跟着又问了一句。
“汉尼顿夫人,不知道您到中国有多长时间了?”戎瑞掏出了古巴雪茄。“可以吗,汉尼顿夫人?”
“不到一年,怎么?”克拉丽莎点了点头,不解地问道。
“没什么,我是想说我是个中国人,而且是个中国的东北人。”戎瑞掏出zippo打火机,点上了雪茄。“我的家乡现在在日本人的占领之下,不知道汉尼顿夫人对此有什么看法?”
“我明白您地意思了。瑞先生!”克拉丽莎很快就明白了,戎瑞的反问其实已经回答了她的问题。“谢谢!”
“彼此彼此!”戎瑞笑了。“所以,我想我们在很多事情上应该有共同的理念,不是吗?”
“深有同感!”克拉丽莎套用了她丈夫刚才的话。
“不过,据我所知,你们似乎这些年并没有什么大的活动,是吗?”戎瑞微笑着看着汉尼顿先生和她的太太。
“什么?”汉尼顿先生显然并没有领回戎瑞话里面的意思,但戎瑞看得出他的妻子克拉丽莎听懂了,因为她的目光忽然尖锐了起来。
“瑞先生似乎话里有话呀!”克拉丽莎忽然笑道。
“噢,没什么!”戎瑞现在暂时还不想在这个问题上作些什么文章。“或许将来。我们双方之间会有更多地共同语言的,呵呵!”
“什么?”汉尼顿先生一头雾水地看着戎瑞。
“或许吧。”克拉丽莎眯了眯眼睛,也笑了。“但愿如您所说。”
听到克拉丽莎的话。汉尼顿先生似乎领会到了什么。不出声了。显然,眼前地这位汉尼顿先生只是个商人而已。这样地话,这位汉尼顿夫人的身份就值得令人回味了。
“对了。汉尼顿先生和夫人,眼前就有一件事情可以合作。不知两位是否有兴趣?”戎瑞颇为有兴趣地看着克拉丽莎,而没有向汉尼顿先生提问。奇怪的是,汉尼顿先生似乎并没有什么不乐意地意思。
“噢?”克拉丽莎愣了一下。“愿意洗耳恭听。”
“我需要,嗯,或说我们中国需要一些有专业经验的人。”戎瑞吸了一口雪茄说道。“比如说医生、护士、军械维修工程师或技工、冶炼工程师或技工、机械制造工程师或技工,凡是战争需要地技术专家,我们都需要。”
“这个……”克拉丽莎没想到戎瑞说的竟是这个问题。“我可以替您打听一下,不过,您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当然。非常感谢!”戎瑞笑了。
其实。戎瑞只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罢了,至于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他倒是不太在意。如果戎瑞才得没错的话,这个克拉丽莎应该是属于爱尔兰共和运动的人,这个组织自从在十多年前被英国政府镇压之后,一直处在潜伏状态。戎瑞的要求应该很快会传到克拉丽莎的上级那里,因为相对于英国本土来说,中国是个更适合于隐蔽的过渡。如果这个信息能够传到犹太人那里地话,那就更妙了,这也是戎瑞散布这个消息地真正用意。
延安的军事工业建设虽然已经有了不小地起步,但毕竟原先的基础太差了,可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设备没有可以买,可以通过秘密渠道走私进来。军工工程师也通过宋三一教授在欧洲进行了召集,到目前为止戎瑞还是相当满意的。但问题是军工展和生产所需的大量技术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太奇缺了,从各个部队搜刮来的土专家们固然可以顶一下,但也终究不是长远的办法。所以,戎瑞把主意打到了犹太人的身上,这将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当然,一旦这件事情做成功,也会出现麻烦。犹太人不可能只将技术人才送到中国来,而把老弱妇孺扔给纳粹。对于这个问题,戎瑞心里是有所准备的。他蒋介石不是一直希望得到国际上的声援吗,接收犹太人就是一个绝好的主意,到时候只要把其中的技术人才分流到延安或太行基地就行了。
“这是下一批货的采购清单,汉尼顿先生。”戎瑞从口袋里面掏出一份文件递给了汉尼顿先生。
“下一批?”汉尼顿先生愣了一下。“我的公司目前暂时还没有能力为您……”
“汉尼顿先生,您该不会忘记了我们的合同中明确规定,您的公司已经授予我的克林福兰投资集团优先采购权。”戎瑞吐出了一口烟圈,笑了笑说。“您可以仔细看看我们之间的合同条款,我并不急,这第二批两个月内到货就行了,呵呵!”
“呃?!”汉尼顿先生愣住了。
“亲爱的?”克拉丽莎不解地看着汉尼顿先生。
“呃……好像,好像应该有这么回事!”汉尼顿先生其实也不太清楚了,他原本以为这只是单笔的采购合同呢。“当然了,和戎·瑞先生做生意是很愉快的。既然是生意,优先为戎·瑞先生供货也是一样的,呵呵!”
拉丽莎似乎对汉尼顿先生的生意不怎么熟悉。
“当然,汉尼顿先生,相信我们一定会越做越愉快的!”戎瑞笑了。“为生意,干杯!”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凯瑟琳来华
汉尼顿先生回到上海的之后,就有些后悔了。原因很简单,与克林福兰投资集团签订的药品采购合同果然没那么简单,汉尼顿先生被戎瑞小小地摆了一道。不过这样说其实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当时签订合同的时候,戎瑞是摆明要写上这些条款的。这些附加的条款清楚地表明,克林福兰投资集团将拥有汉尼顿兄弟公司药品及其他医疗设备器械等的优先采购权,尽管这种优先采购权必须在前一批货物到货后的三个月内提出。而且除第一批采购的药品之外,以后的价格将按照药品生产企业出厂价格的百分之一百二十计算。当然了,克林福兰投资集团必须保证每年的采购金额不会小于第一批采购药品量。另外,作为优惠条件,汉尼顿兄弟公司还必须为克林福兰投资集团提供每年五个名额的医护人员进修机会,所需的费用将由汉尼顿兄弟公司承担。
“这简直是欺诈!”汉尼顿先生的头上冒汗了。
“不不,亲爱的乔尼,我可不这么看。”克拉丽莎摇了摇头。“这些附加条款虽然限制了汉尼顿兄弟公司的业务,但从另一个方面理解,也可以说是为汉尼顿公司争取了一个长期的固定客户。”
“克拉丽莎,你难道不明白吗,与克林福兰投资集团的业务今后将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毛利!”汉尼顿先生沮丧地说道。
“那你为什么当初愿意把这些条款加上去呢?”
“我……我以为那位戎·瑞先生只有一笔大单生意的,没想到他当真是个大客户。再说,当时我也是下意识地认为这对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利的地方,所以……”汉尼顿先生期期艾艾地解释说。
“这不就是了嘛!”克拉丽莎笑了。“更何况,无论多大的生意对我们来说都只是转手而已,不是吗?”
“那倒是。”汉尼顿先生点了点头。“只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利润将大大缩水了。唉。但愿那位瑞先生的采购量足够大。”
“你错了,乔尼。”克拉丽莎摇摇头。“组织把我们安排在东方地中国,固然让我们为组织筹集经费。但问题是,长远稳定的经费来源和短期的高收益两之间,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选择。”
“也许你说的是对的,但对于商业运作来说这绝对是个失误。我太不注意了!”汉尼顿先生郁闷地说道。
“不要郁闷,乔尼,我知道因为需要为组织筹集经费地事情让你失去了很多……”克拉丽莎把手放在了汉尼顿先生的肩上。
“别这么说,克拉丽莎,这是我自愿这么做的。”汉尼顿先生拍了拍克拉丽莎的手。
“我知道,谢谢你,乔尼!”
南京长江上的浮桥终于架设完成了,原本只需要两三天时间的架桥工作愣是被拖成了半个月。除了一些有心人之外,大多数人早已经忘了戎瑞当初亲口许下的诺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浮桥架设起来就得了。哪里还会管克林福兰投资集团当初是不是曾经有过两三天架设进度的承诺。但这并不意味着浮桥的架设进度会被人遗忘,相反,不仅仅国民政府军委会、军政部和军统局。甚至连日本的在华情报部门都得到了南京浮桥架设成功地消息。
半个月?吹牛!这是日本情报机构的评价。
半个月的时间还是稍稍短了一些。要是拖长一个月就更好了,这是国民政府军政部作战部费哲明中校地说法。
马马虎虎吧,戎瑞如是说。
不过。长江浮桥地架设成功并没有使得南北两岸的交通有太多的改善,因为南京政府颁布地公告说,浮桥只是在非通航时间才会开放。早上六点到七点半,中午十一点半到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