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热血时代-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行工程地进度还算顺利,在顶住了两次重大的塌方事故之后,洞窟工程的建设进度有了明显地提高。令戎瑞感到黯然的是。这两次重大地塌方事故中第一次生了红军干部战士伤亡。一共十七个活生生的红军生命,就这样在事故中永远地满葬在了巍巍太行的山峦之中。不过。他们的生命是绝对不会白白付出的,他们的付出将迎来太行工程启用的那一天。
太行工程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内容,就是洞窟工程,这也是难度最大地项目,这样地工程即使在后世也不会是一般的建设项目,何况这还是在绝对保密地前提下实施的。为了建造太行工程项目,一批批经过严格甄别的红军干部战士被通过秘密渠道送进了茫茫太行山,大批的工程建设机械设备被以各种各样的名义秘密运进了施工工地上。无数的工程所用建筑材料和设备需要在极端保密的状态下运进太行山区。就为这个。戎瑞的特勤局、总参谋部、总军事情报部联合成了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运作这件事情。
为了解决工程钢材问题。戎瑞甚至采取直接从美国进口的方法,这样做当然花费要大一些,但也可以节省很多建设周期。生产设备也是从美国进口,运送这些钢材设备的船运公司自然不会是别人控制的。当然,光靠进口是不够的,借用克林福兰投资集团开中西部矿藏的名义,在太行山开了一个中小型规模的铁矿。又建设了一家小型炼钢厂,尽管生产钢材的质量差强人意,但至少用在一些非关键工程上还是可以的。一同建设的还有一家小型水泥厂,生产高标号的土制水泥。经过试验,宋三一教授带来的工程技术人员认为,把土制水泥和进口的美国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完全可以符合工程要求。
宋三一教授召集的那批工程技术人员来自一个叫做中华志愿基金会的秘密组织,它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和世界各地。戎瑞搞不清楚宋三一是怎么收拢这批专业技术人员的,而且还都是华人。不过这不是戎瑞关心的,戎瑞关心的是他们能不能拥有足够的忠诚,能不能保守秘密。经过和宋三一教授及他的主要助手们协商之后,决定成一个专门的小组负责这件事情,而这个小组就设在中华志愿基金会组织内,这个工作小组直接向太行工程的现场总指挥左权将军负责。还好至今还没有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否则以后的工作就很难开展了。当然了,这也得益于严格的保密制度。要知道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华志愿基金会成员在来到太行山之前,还根本就不知道基金会给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他们只是信守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规矩,一旦接到召集令,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要千方百计到达指定地点接受任务。或许,这些人已经习惯了去保守一个只能隐藏在心底的秘密。
“局长!”
毛人凤没有露出惶恐的表情,他对戴笠局长这个同乡实在太了解了,惶恐只能增加他的反感。既然事情已经这样,后悔也好、惶恐也罢。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对于一个情报人员来说。失败就是失败,没有让任何理由可以解释,也不需要解释。毛人凤现在所关心地是,戴笠局长看待这次失败地态度。如果戴笠局长认为这是失职所造成的,等待自己的将是扫地出门的后果。对于这个结果的认定,毛人凤很有信心,戴笠局长是不会也没有必要要惩罚自己什么,让自己滚蛋已经是最大的蔑视了。反之,如果戴笠局长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失误,而是因为他自己所能理解和认识到的意外造成的。那么。戴笠局长不仅不会惩罚自己,反而会对自己进行适当的安抚。这就是戴笠,毛人凤跟随戴笠身边那么多年。能总结出这样地认识已足够自己得意的了。
“说完了?”戴笠的眉角跳了一下。
“是,局长,我说完了!”毛人凤挺直了自己地胸膛。
“嚯。你倒是理直气壮的,呵呵!”戴笠不阴不阳地笑了一笑。“好像你今天不是来请罪的。反而是来向我这个局长报功劳来了。”
“卑职不敢!”毛人凤大声地回答道。
“你们就真地没有抓住任何跟*这次报复行动有关的嫌疑分子吗?”戴笠把手中地报告扔在了办公桌上。
“没有!”毛人凤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局长,嫌疑分子倒是抓了不少,不过您是知道的,那些人最多也就是一些小虾米,卑职不敢糊弄局长!”
“嗯,说说你报告中提到的那个呼啸的飞弹吧。”戴笠点了点头,用手戳了戳办公桌上的报告。戴笠有一种天生的能力,他总是能够从最复杂的问题里面找到最关键的地方。这也是蒋介石最欣赏和借重戴笠地地方。
“是!”毛人凤皱了皱眉头。说实话他也实在说不清楚当时那种出奇异呼啸声地飞弹到底是什么武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局不可能拥有105毫米榴弹炮之类地重炮。也不可能拥有100毫米以上迫击炮那样的师属火力支援武器,*部队才就那么一丁点呢。
“说呀?”
“是,局长!”毛人凤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脑子。“那是一种类似于105毫米榴弹炮的远程武器,或说是类似于火炮,弹道很相似。不过它既不是榴弹炮,也不是一般的炮击炮。这种炮弹在飞行的时候,尾部会喷出长长的火焰,就像是古代军事上曾经出现过的火箭,噢,古代叫做火龙出水!”
“火龙出水?”戴笠瞥了毛人凤一眼,惊讶地问道。
“从现场爆炸的痕迹来看,当然不会是那种原始的火箭了,而是非常现代化的炮弹,或可以叫火箭弹。”
“火箭弹?”戴笠挪了一下坐得久了有些不舒服的**。“那你的意思,共党武装分子所使用的武器可以称之为火箭炮咯?”
“是的,我的确是这个意思,局长!”毛人凤肯定地点了点头。
“我们*的部队有配备这种火箭炮吗?”戴笠想了一下,向毛人凤问道。
“据我所知,没有!”毛人凤也想了一下说。
“派人去查一下,如果没有,那就把这个信息通报给军委会军购委员会,请他们帮忙查找一下,世界上是不是有这种武器,哪里生产的,我国有没有进口过,都有哪个势力装备使用过。”戴笠拿起钢笔,敲了敲毛人凤的报告。
“好的,局长。”毛人凤这会儿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局长,长沙工作站已经被全毁了,长沙工作站请示是不是重建……”
“都毁了,还重建个屁!”戴笠哼了一声。“另行购置吧,哼!”
“是!”
“几点了?”
“什么,局长?”毛人凤一时没听清楚戴笠到底问了什么。
“我问你现在几点钟了?”戴笠伸手指了指毛人凤的手表。
自己为什么不看手表,再说房间里面不也有座钟的嘛,毛人凤心中嘀咕了一声。“现在是晚上九点三十三分,局长。”
“再过不到两个半小时,我们就要跟*的特工部门休战了。”戴笠好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
“是的,局长。”毛人凤心中暗叹了一声。
“十年了,终于暂时有了一个段落。”戴笠的话显然并不是说给毛人凤听的。“这十年间,我们跟*你来我往地争斗了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虽然在这些争斗中我们很荣幸地占有了优势,但我们却没有取得过哪怕一次彻底的胜利。齐五,你知道为什么吗?”
“请局长教导,恕卑职愚昧!”毛人凤的确没有明白戴笠的话。
“古诗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戴笠慢条斯理地说道,眼睛并没有去看毛人凤。“*就好比那被野火烧过的离离原上的野草,过火之后的野草,来年只会长得更加旺盛。”
“是!”聪明的毛人凤已经明白了戴笠局长的意思。“若不能斩草除根,就只能是这种后果。”
“没错。”戴笠点了点头。“蒋委员长又何尝不是想要斩草除根呀,可惜!可惜呀,可惜!”
“是的,局长,的确可惜!”毛人凤点了点头。
“可惜小鬼子贪得无厌,他们不仅要闯进我们的家里面,还要把狼爪子伸进我们的心窝里,哼哼!”戴笠咬了咬牙,哼了一声。“我们对付小鬼子的布置都已经落实下去了吗?”
“是的,局长,这件事情我亲自在抓。”毛人凤点头道。
“很好,我不希望出现类似于今天这样的结果,你知道吗?”
“是!”毛人凤的脸抽搐了一下。
“放心,我没有那么苛刻。”戴笠笑了一下。“只有一点,即使我们的布置仅仅是飞蛾扑火,你也要给我把火给我灭咯!”
“卑职明白!”毛人凤挺直了胸膛答道。“局长,那位x先生他。。。。。。”
戴笠摇了摇头,x先生并没有再次来信,不过戴笠心中有一种预感,自己的直觉应该是正确的,x先生一定会有所动作的,否则他之前的行为就无法解释了。x先生,你所说的日本间谍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但愿这仅仅是一场玩笑,否则就不可想象了。对于军统第一处的工作进度,戴笠目前还算满意,鲍处长和他的手下们已经列出了一份长长的名单。如果x先生所说是真的,那么他所说的日本间谍就一定在这份名单上。可是,会是谁呢?这就很难说了,这份名单上几乎有一半的人都有理由被怀疑为日本间谍。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保小组
“老板,给戴笠的第二封情报要不要现在就出去?”
“不,现在还不到时候。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戎瑞摇摇头说。“是火候还没有到,通知南京情报站的同志注意黄浚的一举一动,他跟什么人接触,谁是他的掌控人,他还有没有其他的同党,这些都必须搞清楚。对了,南京情报站有没有黄浚的消息报上来?”
“嗯,有!”来云峰点了点头。“他的儿子黄晟已经从日本留学回来了,据说正在谋求外交部的职位。”
“有意思,那就更没有错了,呵呵!”戎瑞笑了起来。“通知南京情报站的同志,把黄浚父子监视起来,相信这两父子一定会对长江浮桥的事情感兴趣的。如果他们仅仅是把自己经手的东西透露给日本人,说明他们只是被收买或有什么把柄落在日本人手里而已。如果他们真的对军委会关于浮桥的军事用途情报感兴趣,那他们就是死心态地给日本人卖命了。”
“是的,老板。”来云峰点头道。“根据南京情报站的情报显示,国民政府外交部正在招收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我们要不要派人进去?”
“这个事情黄宜川处长会处理好的,不用你**心的,呵呵!”戎瑞笑着说。
戎瑞说的一点都没错,有关对国民党各部门和情报机关渗透的事情基本上都是黄宜川这个情报处长在负责,戎瑞只是定期听取汇报而已。毋庸置疑,黄宜川这个情报处长时非常胜任的,以往的情报工作也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对军统和中统机关的渗透工作,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为此,戎瑞已经向军委为黄宜川申请了嘉奖。
除了黄宜川之外,王湘正参谋长负责的特战司令部这一段时间的成绩也非常出色。特别是特战队员的训练工作抓得非常好,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地长们也非常满意。到目前为止。特战司令部所属的延安训练基地已经为各个红军主力部队训练了三批特战队员,这些特战队员将成为各主力部队组建特战部队的种子。当然,这其中戎瑞的结义大哥华健明也出了不少力,尤其是新训练大纲的制定为今后多的正规化、科学化集训打下了坚实地基础。新的训练大纲已经经过总参谋部的审阅和修订,估计这时候应该上报中央军委审议了。
戎瑞这次到京沪杭地区之前,曾经跟政治处主任常云飞这个老搭档长谈过一次。谈话的内容是关于特勤局政治工作的问题。戎瑞把自己撰写地一些材料交给常云飞,说是给他作为参考。常云飞当然不会跟戎瑞客气了,连谢谢都没有说就一把夺了过去。让常云飞意想不到的是,戎瑞撰写的材料并不完全是关于政治思想工作的,换句话说。政治工作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内容是把政治思想工作与特勤局的情报、军工、科研等工作联系在一起,中心的主题就是策反与反策反。常云飞对戎瑞的材料非常感兴趣,这也是他一直以来难以突破的政治思想课题。在戎瑞走后,常云飞已经开始了这方地探索性工作,不过这要等到戎瑞回延安的时候才会具体了解。
如果说黄宜川、常云飞和王湘正三人是特勤局的三驾马车,戎瑞一定不会反对。同时他也感觉到自己的身边还缺少一个人,这个人应当能够肩负起特勤局的国际情报工作,这也是戎瑞一直没有专门把国际情报工作独立的重要原因。戎瑞知道自己不是神仙,即使比别人多那么一些关于未来的信息,那些要情报工作的证实和知识。谁知道这个世界会不会因此自己这只蝴蝶的到来而有所改变。这个人戎瑞原本已经选定,那就是凯瑟琳·沃尔里希,可惜这个人选最后被放弃了。一是因为凯瑟琳小姐是个具有德国血统地美国人,中央军委很难认可。再,戎瑞现凯瑟琳小姐至今还是不能从波希曼·克劳斯滕被杀害的阴影中恢复过来,而且她也缺乏情报工作的必要经验。但凯瑟琳小姐无疑是戎瑞所见过的女人当中最具备一个情报领导潜质的人,克林福兰投资集团这一段时期以来的运作从某一方面证实了戎瑞的感觉。
戎瑞之所以对凯瑟琳小姐这么感兴趣,起因还是由于他的父亲海因茨·冯·沃尔里希先生。在历史上,凯瑟琳小姐和他的德国*恋人波希曼·克劳斯滕默默无名。可凯瑟琳小姐地父亲海因茨·冯·沃尔里希却是大大地有名的人物。准确地说,这位沃尔里希先生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本人在世界情报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地位。海因茨·冯·沃尔里希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世袭贵族家庭,按照希特勒的标准,沃尔里希先生是个真正的纯正的雅利安人。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说明为什么这样一个人后来会成为一个坚定地反纳粹主义,以致于他后来建立地民间情报组织“阿尔卑斯之雪”成为战后潜逃纳粹的最可怕梦魇之一,几乎与以色列地摩萨德齐名。沃尔里希先生所领导的“阿尔卑斯之雪”一直都在致力于寻找战后逃亡的纳粹,非洲、南美、印度、西亚,所有仓皇逃亡的纳粹最终都逃不过这个神秘民间情报组织的眼线。后世的世界情报界都在怀疑。这个所谓的“阿尔卑斯之雪”组织到底是什么背景,它的领导到底是什么人。直到1978年,海因茨·冯·沃尔里希才在他身患癌症弥留之际宣布了答案,并且宣布“阿尔卑斯之雪”从此解散。尽管如此,“阿尔卑斯之雪”和沃尔里希先生还是成为国际情报界的不解之谜之一。有其父便知其女,凯瑟琳小姐没有辜负沃尔里希先生遗传给她的优秀潜质,可惜至今戎瑞都无法抽身去关注这件事情。
“老板!”戎瑞局长又走神了。来云峰暗想。
“噢。对不起,我在想一些事情。”戎瑞拿起早已经熄灭的雪茄。对来云峰笑了笑。
“老板,军委会的代表送来书面通知,称南京长江浮桥的架设将在下周一开始,明天他们将和我们克林福兰投资集团的专家组召集一次会议。”来云峰把军委会的通知抽了出来,交给戎瑞局长。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