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热血时代-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弄一些焰火之类地充实一下气氛,还有这个开场应该弄个陕北的秧歌、腰鼓什么地,热闹,对,安塞的腰鼓天下闻名呀……咣当!
“哎哟!”
“长?!”
“长,你怎么撞双杠上了?!……”
毛勇和他的红箭特战大队在出后的第三天就抵达了鄂托克地区的大庙,在那里顺利地和率领额齐纳部族骑兵前来的苏赫巴鲁以及乔铁林等人会合。苏赫巴鲁带来的额奇纳骑兵出乎了戎瑞和毛勇等人事先地预料,原本以为他们回来一百来人地,哪知道苏赫巴鲁一下子就带来了整整五百人的骑兵队伍,这让毛勇和崔凯克等人有些喜出望外。
苏赫巴鲁不仅带来了额奇纳骑兵,而且他们都是一人两骑,多出地骏马是为红箭特战大队队员们准备的。在经过协商之后,红箭特战大队和额奇纳骑兵分别留下一个小队和两百牧民骑兵负责看守车辆和补给物资。大队人马则在休息了三个小时后,连夜启程,在向导的带领下悄悄地向黄河岸边的高仁镇进。为了达到隐蔽的目的,负责先头探路的两个特战小队换穿了苏赫巴鲁带来的蒙古族牧民服装。
高仁是黄河岸边的一个不足五百人的小镇,也没什么军队驻扎,只有一个十几个人的镇公所。先头部队很轻松地就占领了高仁镇,按苏赫巴鲁的说法是连只小鸟都没有惊醒。
“怎么样,镇公所的人都看押好了没有?”毛勇用手拍了拍炕上的沙土。
“都看押好了,大队长,保证不出问题。刚才那个镇长都吓得尿裤子了,哈哈!”第三特战队队长林路笑着点点头,在炕上坐了下来。
“千万不要大意,你们中队这次的任务可是非常关键的,你要给我看好高仁的渡口,要是丢了,我就毙了你!”毛勇脸色虽平静,口气却是异常严厉。“请大队长放心,我们第三特战队绝对保证高仁渡口的安全,迎接大队同志们的胜利归来。”林路赶紧跳了起来。“你放心,要是丢了,我就自己拧下脑袋给你当尿壶。”
“嗯,你要注意,一定不能暴露我们占领高仁镇秘密,即不能惊动马鸿逵的人。也不能让过路的人知道,你知道该怎么做了?”毛勇瞥了林路一眼,对这个部下他还是非常放心的,所以把这个任务就交给了第三特战队。(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是的,大队长,六个字,只许进不许出!”林路一抬头。郑重地说。“凡是在此经过的敌人一律悄悄地消灭掉,凡是过路地汉人老百姓和蒙古族牧民一律扣留,直到大队返回为止。”
“嗯,很好!”毛勇点了点头。“我让苏赫巴鲁的额奇纳骑兵留一个中队以及一部电台给你,在兵力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我们能够顺利返回,我会提前给你报。一旦收到我的信号。你马上让在大庙的车队在最短时间内前来接应。要知道接应回来的西路军同志们很可能连马都起不了。”
“是。请大队长放心,人在渡口在!”林路敬礼道。
毛勇一点头。又转向了站在林路身边的苏赫巴鲁,这会儿他已经换下了原先地蒙古族牧民服装,又穿上了自己的特战队军服。苏赫巴鲁的精神状态很好,他这个额奇纳部族的贝勒爷现在可是兵强马壮了。苏赫巴鲁返回的时候,戎瑞特意安排送了一批枪支弹药给额奇纳部族作为礼物,还特意让他捎上了好几挺崭新的捷克轻机枪。
额奇尼蒙古部族地牧民本来就生性豪爽,看到苏赫巴鲁和乔铁林带来地枪支弹药顿时大喜。这些枪支弹药可是他们部族有钱都买不到地好东西。在草原上。没有武力保护自己那可是要吃大亏的。虽然额奇纳部族人多势众,但也抵不住草原上马匪地强悍。苏赫巴鲁父亲博格率领的南迁先遣队就吃过这个亏,幸亏让戎瑞他们给遇上了,否则凶多吉少。为了表示对红军的感谢,额奇纳部族的族长和部族长老们商议之后,特意拨出了两千头羊、两百头和两百匹骏马牛作为答谢礼。这批陕北根据地急需的东西在苏赫巴鲁出之前就已经送往了延安,估计这会儿就该到地方了。接到乔铁林回来的电报,戎瑞也是大喜过望,现在陕北什么东西都缺,尤其缺乏肉类。这下子可好了,中央长来到延安的第一个年可以好好过一番了,干部战士们也可以在过年地时候多吃上一口肉类改善生活了。额奇纳部族族长和长老们地一番谢意,让戎瑞更加坚定了当初要在内蒙古草原上建立红军自己牧场的设想。
红军总供给部为了解决部队地供给问题,曾经向内蒙古草原边缘和绥远地区派出了多股武装贸易小分队。虽然效果不错,但毕竟是杯水车薪,不能比有自己的牧场来的好处多。所以,戎瑞给中央关于在内蒙古草原建立红色牧场的建议报告很快就得到了中央长的批准。戎瑞的建议还不仅仅局限于放牧牲畜的牧场,还把目光盯向了军马的饲养。中国的军马有新疆的天山马、蒙古草原上的蒙古马、河套马等,还有就是依靠进口。军马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当然也引起了军委总参谋部的注意,特勤局与额奇纳部族的关系就使得红军建立自己的骑兵部队有了可能。等特勤局的先遣人员在额奇纳部族站住了脚跟,中央将决定建立自己专门的秘密军马场。戎瑞很大方地向中央表示,一旦军马场和牲畜牧场建立之后,这两块肥肉就移交给即将成立的红军总后勤部。戎瑞的表态惹得总供给部部长上蹿下跳的,嘴巴好几天都没有合上。
“苏赫巴鲁,过河的问题就靠你们了。”毛勇对苏赫巴鲁说道。
“请长放心,过河绝对没有问题,我们带来的大型牛皮筏子应付这段黄河一点问题都没有,要知道我们额奇纳部族曾经依靠它横渡过贝加尔湖呢,呵呵。”苏赫巴鲁拍了拍胸脯。“这次我带来了二十二个这样的牛皮筏子,保证可以让大队人马在一个时辰内渡过黄河。遇到比较窄的河面,这些牛皮筏子也可以用来搭建浮桥,很管用的。”
“很好,苏赫巴鲁,这次你可立了大功了呀!”崔凯克高兴地拍了拍苏赫巴鲁的肩膀。“真是太感谢你们额奇纳牧民朋友们了。”
“长,干些什么呀,我不也是红军战士嘛!”苏赫巴鲁一仰头,大声地答道。
“好,说得好!”毛勇高兴地说道。“同志们各自准备吧。半个小时后开始渡河!”的到来,也为了迎接来到延安的革命青年,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决定于大年三十晚上举行军民春节联欢晚会。抗大各期教职工和学员,以及各部门部队的皆可报名参加演出,相声小品、歌曲演唱、舞蹈话剧等各种节目形式不限,有意可向联欢会组办小组报名。截止日期:二月七号,报名地点:学员宿舍七零七室,联系人:柯沫兰。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
同样的通知张贴在了抗大校门口和操场地公告墙上,立刻就吸引了大批抗大学员们围观。一看通知上的内容,学员们顿时就嚷嚷开了。
“太好了,这个大年三十颗有的乐了!”
“哎。我报名。我会唱歌呀!”
“我看算了吧。你老兄那嗓子,就别拿出献丑了吧。”
“你这怎么说的?”
“你要是往台上一站。一扯嗓子,估计咱们陕北仅有的几只麻雀都要跑光咯,哈哈!”进来了呀,不是你们抗大开联欢会嘛,我又不是抗大学员。”柯沫兰一**坐在了炕上,嘴巴觉得老高。
“小兰子。长说了。把你拉进来这叫物尽其用……”
“好呀,你敢说我是物来着?!”柯沫兰一听管凤凤的话。不乐意了。
“不不,我说错了,小兰子,是人尽其用、人尽其能。”管凤凤赶紧道歉。“长说了,你在咱们特勤局里面可是头号歌手呀,不请你来那还找谁,是不是,长。”
“沫兰,你的嗓音地确很适合唱歌的,以后咱们红军要是成立了恢复了文工团,或组建专门的歌舞团,我一定推荐你去参加,让你当护士可惜了,呵呵!”戎瑞点点头,对柯沫兰说。
“长,小兰子当护士才不可惜,她可高兴着呢,嘻嘻!”来云峰眨巴眨巴了眼睛。“凤凤,是不是呀?”
“就是,就是!”管凤凤看了看柯沫兰,使劲地点头。
“长,你看他们两个欺负我!”柯沫兰的脸立马就红了起来。
“好了好了,你们别闹了,呵呵,咱们还有正事要干呢。”戎瑞笑了。“云峰,你和凤凤两个按这个名单去通知一下上面的人,晚饭后到这里来开会,这些人都是咱们这台晚会组办小组的人。”
云峰接过戎瑞交给他地名单。
“沫兰,从现在开始,你就在我这儿负责节目报名地事情,把节目名称、演出人员地单位、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概要的节目说明都记下来”戎瑞递给柯沫兰一叠麻纸和一支笔。“完了告诉报名地人,经过初步筛选之后,入围的节目会在两天后通知他们。”
“好嘞!”柯沫兰高兴地接过纸笔。“长,你的歌唱得可好了,是不是你自己第一个报名呀?”
“呵呵,现在不行咯,上级已经规定我不能出这个风头啦,哈哈!”戎瑞笑着摇摇头。
“为什么?”柯沫兰一愣。
“笨呐,长现在已经不能公开亮相了,这是为了保密!”来云峰用手一敲柯沫兰的脑袋。
“噢,哎,你干嘛敲我的头呀!”柯沫兰下意识地捂着脑袋。
“嘻嘻,我是不能敲,何医生就可以哟!……嘻嘻!”还没等再次红脸的柯沫兰飙,来云峰已经拉着管凤凤一溜烟跑出去了。
戎瑞请罗瑞卿副校长找了位抗大的女职工陪着柯沫兰做报名地工作,他自己不想跟太多地人接触,就拿了笔记本和笔独自找了个石凳做起了联欢会的计划方案。延安春节联欢晚会,戎瑞写下这几个字后,不自觉地笑了起来。这是不是应该算是第一届呢,戎瑞心想,想不到自己还会做这事,呵呵。得,既然长都已经把任务下达了,赶鸭子也得上架呀。
联欢会总策划就是自己了,呵呵,兼总导演。那总指挥应该是罗副校长了,林校长嘛,就封个组委会名誉主任吧。联欢会组办小组成员有黄道成教员、江嘉伟学员、闻欣学员……咦?等等,这个名字很熟悉呀。对了,在张鸿庭教授家开会那次遇见地那个清华校友也是叫这个名字的,记得那个学妹好像是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还留着一条长长的大辫子。齐了,您快回窑洞吧,开会了呢!”
“噢,对不起,你看我光顾着些计划方案了,呵呵!”戎瑞一抬头,原来是管凤凤来叫自己了。
戎瑞回到自己窑洞门口的时候,里面已经很热闹了。听里面的声音,大概是大家已经忍不住开始先讨论起来了。戎瑞本想先听听他们有什么好想法,但想想还是不好,就掀开挂在门口的布帘,走了进去。
“学长,戎瑞学长,果然是你?!”还没等戎瑞看清说话的人,一个俊俏的身影已经蹦到了他的跟前。
………………………………
第一百八十五章 草台班子
“你是闻欣?”戎瑞一下子就认出了一年前的那个挂着美丽大辫子的姑娘。
“是我,学长。”看得出,闻欣十分高兴。“真想不到真的能在延安遇到学长。”
“是啊,都快有一年的时间没见到你了。”戎瑞也很高兴。“咦,你不是……那条大辫子呢?”
“咯咯,学长还记得呀,从北平出来的时候就剪掉了。”闻欣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头。
“噢,怪可惜的,挺漂亮的大辫子。”戎瑞愣了一下,惋惜地说道。
“闻欣,你跟戎瑞同志认识?”见到两人兴奋的样子,一个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学员问道。
“当然认识啦,麦子文,戎瑞同志是我清华大学的学长,他呀,还是我们清华大学的高才生呢,咯咯!”闻欣得意地对高度近视的学员说。“这次来到延安,想不到戎学长业已经在抗大学习了,还是联欢会的组办小组长。”
“戎学长能得到闻大小姐的推崇,想必一定是才华横溢咯。”高度近视的麦子文笑了。
“当然啦,我们戎瑞学长当年可是清华大学的风云人物呢……”闻欣还要替戎瑞吹下去。
“在座的同志们都是罗副校长推荐来的大才,来,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戎瑞打断了闻欣的话,自己的事情毕竟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大家刚才都已经知道了,我就是戎瑞,来延安之前是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学生。蒙军校校务部的委托,作为本次春节联欢晚会的组办小组长。同志们,咱们这个草台班子当中,有几位是咱们军校的教员。还有的同志年纪比我大一些,我看大家都叫我地名字好了,呵呵!”
组办小组的人不多,除了戎瑞认识学妹的闻欣之外,其他的人都还不认识。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麦子文也是从北平来的,他原来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斯斯文文地军校教员名叫项牧同,他原来是红星报的编辑。现在在军校负责教授文化课。不过,大家都没看出这位“橡木桶”教员竟是从法国巴黎留学回来的。跟闻欣一样年轻的女学员名叫李丽娟,她原来在天津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系就读。一边一言不的老,戎瑞原以为是军校的教员,哪知道他也是刚刚报到地学员,竟还只有四十多岁。这让戎瑞大感意外。不过。令戎瑞高兴地是。这位高博先生居然是上海星光演绎剧社地编导。加上戎瑞自己,窑洞内的这六个人就是这次春节联欢晚会地组办小组成员了。
“这样吧。在讨论筹办工作之前,我先把抗大校务部关于组织这次联欢会的精神传达一下,这将是我们筹办工作的指导思想。”戎瑞见大家都不说话,便笑了笑说。“校务部的精神很简单,欢乐、团结、俭朴,并且要切合当前的抗日形势。”
“完了?”麦子文愣了一下。
“对,就这么简单。”戎瑞对他点点头。
“我还以为校务部已经有具体的安排了呢。看来这次联欢会是要我们自己起炉子上灶呀。”麦子文笑了起来。
“麦子说得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戎瑞也笑着说。“倒不是咱们红军没搞过大型联欢会地经验,可惜能做这些工作地同志不是在长征路上牺牲了。就是分散在各个部队,一时之间也很难在组织起来。”
“戎组长说得一点没错,长征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呀。”“橡木桶”点点头,开口说道。“就像我们红星报,在苏区地时候,我们还有比较完整的采编人员,可到了陕北,连我在内也只剩下不到四个人了……”
“老项……”看到“橡木桶”难过的样子,戎瑞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安慰的话才好。
“我没事,戎组长,我只是有些难过而已,呵呵,革命嘛,没有牺牲怎么可能。”“橡木桶”摇摇头,话语虽轻松,眼睛里面却已经湿润了起来。“我们从江西苏区出的时候,我们红星报有位小编辑,他才十五岁,很有天赋,可惜没能活下来……不说了,呵呵,不说了,说起来叫人难过。戎组长,大家还是抓紧时间讨论一下联欢会的事情吧。咱们把联欢搞好了,也让同志们高兴高兴,难得过个年嘛,呵呵!”
“老项,长征的故事你一定要给我们讲讲,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一定非常令人感动的。”麦子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他的眼睛不知何时也红了。
“麦子说得对,老项,你一定好好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