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热血时代 >

第130章

重生之热血时代-第130章

小说: 重生之热血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次进入训练营地的战士们现,营地的训练设施明显有了一些变化。营地的教官们明显比以前多了一些,还有多了一位训练营地主任,不知道是从哪个部队借调过来的。

    “哇?!……快看,教官里面居然还有……还有……”

    “怎么口吃起来了,还有什么?”

    “是洋人!”

    “洋人?!”

    可不是,在教官队伍里面居然出现了三个洋人的身影,他们都穿着崭新的红军军服。头戴红星八角帽。红军队伍里面什么时候有洋人参加了,大多数战士连洋人都很少见到呢,难怪刚刚在操场上列队地战士们会惊奇了。还别说,这洋人穿上红军军服还真有点新奇的味道,队列里的战士们头一回看到,不免有些嘀嘀咕咕起来。

    嗯?……这几个洋人不是前次在黄帝陵一带抓来的那几个吗。还有那个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怎么他们都穿起红军军装来了?!队列中的一些战士眼尖,一眼就认出了这几个新人地来历。

    “全体注意了!……立正!……稍息!……立正!”训练营地今天的值日干部何教官扯起了他独有的大嗓门。“唱〈红军进行曲〉!”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人民的子弟,我们是人民地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工农兵的旗帜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大地。向前!向前!我们地队伍向太阳。向着最后的胜利!向着人民的解放!……”

    或许是因为今天有洋人在场的缘故,又或许是因为刚刚在剿匪作战中打得过瘾,战士们今天的歌声特别嘹亮。这歌自从在东征战场上由东征宣传队第一个唱出来之后,因为其进行曲的特色鲜明,歌曲雄壮威武,很快就在战士们中间流传了开来。这歌在东征的战场上伴随着红军将士们浴血奋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斗的胜利。东征行动结束之后,红军政治部马上就注意到了这歌曲无可替代的鼓舞作用,政治部长甚至专门听取了各部队政工干部们的汇报意见。就在戎瑞离开陕甘根据地不久,这歌就被红军政治部正式定名为《红军进行曲》,并下各部队广为传唱。

    新来的训练营地主任看起来像是个职业军人,他向战士们的敬礼非常标准,说起话来一板一眼的很有章法,这让大家不禁有些怀念起好久不见的戎瑞主任来。战士们当然不知道,这位新来的训练营地主任就是戎瑞的结义大哥和军事启蒙教官华健明。在飞狐口意外遇见了戎瑞,华健明心里就明白戎瑞是什么人了,送给戎瑞枪支弹药,一方面是因为两人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不乏是基于这个心里。临别的时候,华健明笑着对戎瑞谈起自己当初曾说过有一天要投奔戎瑞的话。这话戎瑞是记得地。华健明大哥当初确实讲

    练教官。

    华健明大哥没有食言,就在红军东征刚刚结束后不久,他就带着自己手下的两个连队投奔了红军第十五军团。这件事情戎瑞当时根本就不知道,他跟其他红军部队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华健明也许很难找到戎瑞的消息。华健明这次投奔红军的两个连队。是红军到达陕北之后第一次有成建制地国民党部队起义,十五军团长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当军团长问华健明有什么要求的时候,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长们能帮助找到戎瑞。军团长没见过戎瑞,当然不认识,只好先答应下来以后慢慢找。军团长的想法很简单,红军队伍现在的人员虽然并不多,但要是漫天找个人还是很困难的。或许是华健明大哥的运气太好。就在他提要求的时候被刚刚进门地红军大学校长*听了个正着。已经抵达上海的戎瑞在得到结义大哥起义的消息之后大喜过望,立即在电报中表达了希望华健明大哥能到物流中心训练营地担任总教官的想法。戎瑞还希望李部长派华健明大哥带人到上海接应从美国招募军事教官的事情,因为他知道华健明大哥的英文水平是相当不错的,这件事情属他最合适了。

    这些从美国来的军事教官是斯普林斯菲尔德武器公司根据与戎瑞达成的协议招募的退伍军官,他们是随第三批军火同时抵达地上海。这批军事教官一共有七个人,两个上尉、一个中尉和两个少尉,另外还有一位退役的少校军医。年龄大多在三四十左右,只有那位少校军医的年龄大了一些。为了把这些人顺利带到陕北根据地,红军总军事情报部可谓是颇费了一番周章,毕竟外国人太招人耳目了。不过。这并没有难倒红军总军事情报部的人,就在戎瑞登上亚利桑纳号战列舰前往美国一周之后,一个美国旅行团也登上了前往西安的旅程。

    根据斯普林斯菲尔德武器公司和这些美国退伍军人的协议,这些人必须在中国呆满一年,这样就可以拿到一份相当丰厚地约定年薪,这笔钱将由斯普林市菲尔德武器公司直接汇给他们的家人。至于满一年后是否继续留在中国。那要看他们自己和雇主的意愿了。这些来中国的美国人事先都被告知了注意事项,不要问雇用他们的人是谁,中国雇主也不希望泄露雇用他们做教官的事情,即使对他们的家人也只能说是在中国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斯普林斯菲尔德武器公司和他们将来地雇主保证他们无须参加任何作战行动,保证他们在华期间的安全,当然了自己手痒痒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了。临行前,斯普林斯菲尔德武器公司的代表悄悄地透露说,如果他们愿意在合同届满后在中国继续工作下去。中国雇主将会付给他们多百分之三十的薪水补贴。按照双方地协会,如果这些美国退伍军人在中国生意外的话,他们的家人将得到双份人身意外保险的赔偿。

    这些美*事教官都是有年头的老兵了,愿意接下这份工作本身就说明这些人多少都有那么一些冒险精神。或许还有一些不安分的成份。中国雇主为他们安排的行程还不错,一路上还可以游山玩水一番。特别是那个带队的中国人,显得很绅士,还能说一口比较流利的英语,交流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惜不管这些美国人怎么拐弯抹角地询问,这个叫做华的中国人愣是不肯透露此行的目的地,更别说雇主是谁了。被美国人问急了,华一板脸张口就是合同协议的约定,弄得一干美国人一点办法也没有。

    华就是华健明,这次接应美国人的事情是他来到红军之后的第一次重要任务,他当然不敢大意。这一行人装扮成美国旅行团,虽然不是什么豪华团队,但也算有不错的待遇。说是这么说,实际上也实在是高级不起来,再说华健明也不愿意多花钱,好在这些美国退伍军人也没什么娇气的地方。为了顺利把这些美国人带进陕北根据地,红军总军事情报部和华健明想了一个颇为出人意料的点子。当华健明带着七个美国人一路走走看看抵达黄帝陵的时候,隐蔽进入这一带的红箭大队的一个小队在半道上,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绑架”。让华健明觉得好笑的是,这几个美国退役军人除了那个医生之外,刚开始还想抵抗一下,当看见对方人多势众和明晃晃枪口的时候,立刻就举起了双手。当后来华健明问起这件事情,这几个美国教官一脸正经地说,毫无意义的抵抗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表现。华健明哭笑不得,这也算是美国人跟中国人在思想上的差别吧。
………………………………

第一百四十章 打工的牛仔

    军?!这是美*事教官们到达延安后所说的第一句说应该是半句,因为后半句被华健明顶了回去,什么叛军,叛的又不是你们美国政府。还别说,华健明的话还真是有用,这几个美国教官张了张嘴不吱声了。本来嘛,红军是什么军队他们根本就连听都没听过,其实他们也只是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射罢了。在他们的眼里面,非现政权的军队一律被归为叛军之列,要是他们遇见阎锡山的晋军或广西的桂军,想必也是一样的反应。虽然这几个美国退伍军人并非富裕,甚至其中的某几个人在经济上还有些拮据,但延安的生活条件对他们来说还是过于艰苦的。还在当初被斯普林斯菲尔德武器公司招募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思想准备,虽然没有明说是为谁服务。毕竟比国内高出一大截的年薪,条件要是优越一些那就怪了,看在美元的份上,这些美国人并不怎么介意。就为这,华健明大大地夸奖了他们一番,闹得其中的某位先生偷偷地脸红了一下。

    除了有数的几个人,其他人是不知道这些美*事教官是被高薪聘请来的。即使这样,上级还是破天荒地指示对这些远道而来的打工牛仔们,在生活上要加以照顾一些,平时尽量多给他们吃一些肉食,每个月给他们炖只鸡吃吃,连极其稀罕的白糖也专门为他们拨了一些过去。这样地照顾对一般的红军干部战士们来说。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估计即使连中央的主要长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吧。不过,战士们是憨厚的,心地也是纯朴地,人家美国人大老远地来到陕北着娘不拉屎的地方,给他们一点照顾也是应该的嘛。

    对于中国西北不毛之地的“叛军”。美国大兵们没有任何概念,谈不上有什么印象好坏。不过,这样最好了,事先受过**宣传就不太好办了。对于将来和这些美国人如何相处,常云飞在请示了李部长之后,专门成了一个美军思想工作小组。虽然这几个人已经退役了,谈不上美军这两个字,但谁也没有计较这些。参加这个思想工作小组的人。除了常云飞自己挂帅以外,还有一个专门从其他部队抽来的政工干部,因为他会讲英文。华健明也被指定参加这个工作小组,这是常云飞的意见,他说一来华健明的英文讲得非常好容易交流,二来又是他接来地容易相处,这三来华健明本身的经历对这些美国大兵来讲就是一本很好的现身说法教材。

    对于常云飞的决定,华健明没有任何意见,他在红军队伍里面初来乍到,还没有任何功劳。表现总是要的吧。再说了,戎瑞兄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来,这要是回来了,自己什么成就也没有,在结义兄弟面前也不好意思。华健明在29军教导队的时候有过一回跟外国人打交道的先例,不过那是德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有一点。华健明是清楚的,那就是美国人绝对比德国人好相处。但话又反过来了,美国人却绝对比德国人要难以管理。

    “华,你找我们来有什么事情吗,现在你是我们的头了,请尽管说,我们不会给你为难的。”杰姆斯上尉是这帮人中最会说话地一个,就好像是美国教官们中间的外交部长一样。大事小事都是他先出头说话。

    “谢谢,杰姆斯上尉!”华健明点点头。“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家人了,不需要这么客气,呵呵!”

    “ok!……你这么说太好了。我们最怕你们中国人整天严肃的样子,那会闷死我们的。”杰姆斯上尉笑了。“不过,华,你还是我们的头儿!”

    “呵呵,没那么夸张。”华健明笑道。“今天把大伙儿召集来,是想跟大家说说我们红军的事儿。”

    “太好了,头儿!”一听说华健明要讲红军地事情,美国退役大兵们都高兴了起来,这是他们现在最想听到的。

    “红军是一支……嗯,红色的军队……”华健明其实并不知道应该怎么讲起这支自己也刚刚加入的军队。

    “对对,红色的军队,我知道,就像俄国的红军一样,*的军队!”美国人中最年轻的伦巴少尉插嘴说。

    “伦巴,你咋呼什么,听头儿慢慢讲!”杰姆斯上尉狠狠地敲了一下伦巴地脑袋。

    “是是……头儿,还是你讲吧!……”伦巴少尉摸了摸被敲疼的脑袋,笑嘻嘻地对华健明说。

    “伦巴说得没错,我们中国工农红军基本上和苏联红军差不多,都是一支无产阶级的军队……”华健明一边回想着上个月在红军大学听政治教员讲的内容,一边慢慢地说道。

    “这好呀,我们大伙儿也是无产阶级呀,要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到中国来打工了!”伦巴少尉忍不住又插了一句,还特意把自己地两个口袋拉了出来,表示自己一无所有。

    “我说伦巴,你不说话会翘辫子呀,没礼貌的家伙!”杰姆斯上尉刚刚挥起他的手掌,伦巴少尉早就躲了开去。

    “好好……杰姆斯上尉,我不说了行吧,要不然你就把我嘴巴堵上!”伦巴少尉有些无奈地

    肩膀,引来一帮美国人的一阵大笑。

    华健明笑了笑,接着说道:“1912,~满清帝制,建立了共和国。那时候,中国人梦想着要见一个像美国一样的民主国家,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这是史无前例的革命,*和国民党曾经为此合作过。可惜,以蒋介石为的国民政府背叛了国父和全中国人民的意志。背叛了革命理想。他们所要地是一个保护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政府,而不是我们工农大众的利益。”

    “头儿,你说的是不是好多年前,你们中国生的大屠杀,对吗?”杰姆斯上尉问道。

    “杰姆斯上尉,你不是说不让插嘴的吗。嘿嘿!”伦巴少尉刚刚安静了每一分钟,忽然又开了口。

    “小子,你……”

    “伦巴,杰姆斯上尉说得对。那时候,有无数地*人倒在了蒋介石的屠刀之下。”虽然还不是*员,但这并不能阻碍华健明对*的同情。(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无故死去的,还有很多很多无辜的民众,那时候。中国的很多河流都被鲜血染红了……”

    也许是受了华健明的感染,生性好动的美国人都不说话了。

    华健明从乌云蔽日地四一二大屠杀说道轰轰烈烈的南昌起义,从英勇奋战的井冈山根据地又说道江西苏区曾经建立的红色政权,再说史无前例的红军二万五千长征。别说是这些美国退役大兵们,就是华健明也被自己所说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

    “我的天哪,头儿,你说红军真的从那个井冈山一直行军到二万五千里之外的陕西北部地区吗,这太令人吃惊了!这样的事情报纸上怎么没有报道呀,那些记都是干什么吃地!”伦巴少尉瞪大了眼睛,吃惊地问道。

    “闭嘴!”杰姆斯上尉恶狠狠地对伦巴训斥道。“呃……头儿。你说红军士兵真的爬雪山过草地,还吃草根树皮吗?”

    “呵呵!……是的,先生们!”看着瞪大了眼睛的美国大兵们,华健明忽然对自己刚刚参加的这支军队有了一种无法言喻的自豪感。“参加过这次人类壮举红军军官曾经亲口对我讲过这件事情,红军没有飞机,没有坦克战车。甚至连最基本地粮食都没有。他们说,在长征的路上,有时候连能吃的草根树皮都是很珍贵的。先生们,红军就是这样一支被中国的国民党政府讥笑为乞丐军队的队伍,但是,他们却能够转战二万五千多里的征途,冲破重重险阻来到现在这个地方扎下根来。就像你们美国独立战争时华盛顿领导的民兵们一样令人敬佩……”

    “哇呜!”伦巴少尉情不自禁地伸出了大拇指。

    听到华健明提到了美国国父华盛顿领导地独立战争,几个美国大兵都露出了赞同的笑容。这也是华健明高明的地方。任何人之间的交流一定要找到共同点,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