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热血时代-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编制炸毁的计划方案。这些工作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国防部随军事作战计划统一部署实施。第二批疏散的地区为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河南与山西七省,符合战略转移计划规定的一类名单和目录要求,必须实施疏散和转移,时间定为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开始至一九三七年三月底。符合二类名单和目录要求的,必须做好疏散和转移的准备工作。第三批疏散地区及疏散时间,由国民政府战略转移委员会根据战时情况决定。
实施战略大转移和大疏散,是国民政府为了抵御外敌侵略而实施地国家战略方针。任何部门、企业和个人均不得有任何之抵触、破坏或泄密之行为,违依军法处置,必严惩不怠。各部门及监督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之,违依军法从事。
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自一九三六年七月一日起实施准战时状态。国家之各级政府行政机构与人员、各政党与团体组织、社会各界应积极行动起来,密切配合国民政府之国防政策。全国之军事力量应积极加紧备战。训练部队,筹措军事武器与军事所需之物资。国家资源委员会统一对全国之战略资源实施监管,积极筹措战备资源。国家之中央银行、国民政府各经济部门应当积极协同外交部对外筹措战备资金。国民政府之宣传管理机构、各报社、各电台等,应当积极进行抵御侵略宣传准备,此宣传必应在国家之宣传机构监管下统一进行。为争取战争准备与动员之时间,军事委员会决定,此准战时状态将不对外公布。因此,一线区域之民众疏散工作将暂不进行。战略转移委员会及其下属各机构、人员。参与转移和疏散的各单位与人员,如有泄密,依军法处置。
为了应对外敌侵略,积极备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国防部决定,至一九三六年底,中国国民革命军之数量应增加至三百万人,至一九三七年底,应再行编练五十万正规军,另需编练一百万后备部队。以作补充。至一九三七年底前,各军兵工厂计划生产包括中正式制式步枪在内的十万枝步枪,班用轻型机枪五千挺,重型机枪三千挺,各式火炮一千门。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为弥补国内军兵工厂生产能力的不足,同时。责成国防部争取在一年至一年半内,对外采购军事物资一百万吨,各式武器装备二十万枝。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建议,国民政府自一九三六年七月一日起,将国防预算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由目前的百分之三十五提高至百分之五十。
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国防部地军事战略,为了抵御外敌之侵略,必应先行肃清国内叛匪,此为攘外必先安内之既定国家政策。军事委员会和国防部要求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及下属各部队积极实施剿灭共党之军事行动。国民政府各军、警、宪和情报机构应着力实施肃清共党之地下分子。
“报告!”
“嗯……什么事?”蒋介石揉了揉有些生疼的眼睛。
“委员长,张副总司令到了。”侍卫长轻声报告说。
“好,快请!”
“委员长……”
“汗卿,你不要说了!……你对中国目前面临的局势了解还不深刻。你需要好好地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要反复重申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策略,这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作出的决策。”
“委员长,我并不是反对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
“你不反对,这很好嘛!”
“委员长,所谓攘外,就是抵御外敌,所谓安内,则是全体中国之力量拧成一股绳,这才是攘外之安呀!……日本人现在已经侵占了我们的东三省千里沃土,千千万万地东北父老乡亲因此而背井离乡,或是生活在侵略的铁蹄之下。委员长,我们不安呐!……”
“所以我们的国策才要先安内!”
“委员长,同是中国人,即使政见不同,可是我们这样内耗,只能让日本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呀!……
北也已经处在危急的关头,日本人的心思早已经是司人皆知了!”
“难道我不明白吗,汗卿,国民政府不是已经实施了备战吗!”
“委员长,我们中华民族积弱实在是太久了,虽然在您的领导下,这些年有了不少的展,可是差距太大呀。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国家实力跟日本人绝对不是在一个等级之上。如果我们不能积聚全民族的力量,我们……”
“你不要说了!……你的思想我看是受了*地宣传的骗了!……”
“委员长,我说的都是事实!……没有人可以左右我地思想!”
“汗卿。我知道,剿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不然我也不会把这个重担搁在你的肩上。我知道你地压力很大,这样好了,我让汤恩伯将军担任你的前敌指挥好了,这样也至少可以减轻一些你的压力……”
“委员长……”
“就这样好了。汗卿,你还年轻,你……”
“委员长!……”
“全体立正!升旗!”
“起来,饥寒交迫地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地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这是最后地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地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一面鲜艳的红军军旗在红军抗日大学的操场上冉冉升起,在金黄色五角星的映衬下,镰刀和斧头交织的*党徽在阳光中熠熠生辉。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大学的全体在校学员穿戴着洗漱一新的红军军服,在校园操场上排列着整齐的队伍。他们每个人眼睛都在紧盯着旗杆上升起的军旗,那军旗上鲜红地颜色。是他们和无数英勇的红军战士们用鲜血染红的。作为红军的中高级干部,他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动过,虽然他们曾经无数次看着军旗的升旗,甚至自己就亲手升起过这面旗帜。仿佛,阳光下冉冉升起的旗帜上,映照着一个个在血火战斗中倒下地战友的面孔。从一张张嘴里奋力唱出的雄壮国际歌,又好像是一声声冲锋的号角。
今天是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大学正式开学的日子,由于开展东征军事行动的需要。这个原本在几个月前举行的开学仪式直到今天才举行。无论是站立在检阅台上的红军长,还是参加观礼地人员,都惊异地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操场上肃立的学员队伍中有好多空位,有心的人数了一下。竟然达到了十几个之多。这就奇怪了,红军向来以军纪严明著称,难道这样重要地开学仪式上会有人不到吗。除了空位置,学员队伍中还有好几位的身上还缠着绷带,其中一位学员的右袖管分明是空的。
检阅台上有两位观礼的嘉宾特别引人注目,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脖子上还挂着照相机这样的奢侈物品,他们分明是两个蓝眼高鼻和金碧眼的外国人。陕北地偏人稀,外国人原本就难以看见,特别是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地区实施全面封锁围困之后,一个外国人就更是稀奇的事物了。
“礼毕!……稍息!……立正!……”
“下面请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大学校长*同志作开学致词!”
“同志们,今天在我们红军的历史上注定将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我们红军抗日大学正式开学的日子!”*校长扫视了威严肃立的红军学员们。“经过两万五千里艰苦卓绝的长征和威震敌胆的东征,我们红军就像凤凰浴火涅磐一般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刚才的国际歌,同志们唱得特别好,是我所听到的最好的一次。我认为,同志们的歌声不是唱出来的,而是从肺腑之间呐喊出来的……”
可惜老四不在,否则,听了一定会很高兴的。别说,这老四唱的国际歌还真就不一样,当初头一回听他唱的时候,才明白原来国际歌是可以这么唱的,呵呵!老四到底到哪里去啦,怎么连红军抗日大学开学典礼这样重要的仪式都赶不回来。这红军抗日大学的训练场、教学设施、学员宿舍可都是老四的心血呀,实在是太可惜了!
“……想必大家都看到了,我们的学员队伍中有许多同志没有来。”*校长沉着脸指了指学员队伍。“是这些同志违抗校规了吗?”
“不!”所有地学员都大声地
“是这些同志开小差了吗?”
“不!”
“是的。同志们,这些同志既没有违反校规,更没有开小差!”*校长的眼睛里已经饱含了泪水。“这些今天没有能够参加这个隆重开学典礼的学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牺牲在东征的战场上。这些牺牲地学员,他们用自己赤热的鲜血向党,向红军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毕业答卷!……他们中还有的学员。此刻正战斗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也有的学员,此刻正战斗在敌人心脏地带。……他们虽然还不能走进他们梦寐以求的红军抗日大学,还不能汲取知识的力量。但是,对这些没有能够参加开学典礼地学员来说,战场就是军校,战场就是课堂!……”
……
一九三六年六月一日。
这是一个注定要成为中国*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不平凡时刻的日子,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大学开学了。刚刚走进这所军校校园的时候,简直令我大吃一惊。若不是里面里面没有金碧眼的西方人。有没有整洁漂亮的校舍楼房,我仿佛置身于西点军校的校园。身材瘦小的校长*将军和和蔼可亲的副校长兼教育长罗瑞卿将军告诉我说,红军抗日大学校园里的所有设施都是红军干部战士们自己动手建设地。如果我来到陕北*的控制,马上就进入这所红军抗日大学的校园,或许我一点都不会惊讶。但在走访了延安和瓦窑坡以及其他几个地方之后,我感到自己被震惊了。奇迹,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被中国的执政当局称之为共匪的人们创造的,这不能不令我深感惊讶和无比地敬佩,敬佩于这些*人的创造力。
要知道,在*的控制区。每天一个鸡蛋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据说,连*的领袖毛润之先生也没有这种待遇。而我,埃德加。斯诺,杰妮。罗格斯,我们这两个来自西方世界,他们所说的帝国主义国家的记。却享受到了这份难得的礼遇。这不能不让我感动,这比在纽约最奢华地酒店享用总统套房都要舒心,这种享受是一般人所无法理解的。通过这段时间的访问,让我了解了许许多多中国*人及其红军部队所面临的问题。物资与武器地极度匮乏是他们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在一个连队里面,我甚至惊讶地现,他们有的作战班只有三五条枪,其他的都是大刀、长矛等冷兵器。
更让我感到惊讶的事。红军抗日大学训练场上的某些设施,甚至连西点军校都是没有的。他们那位神情总是很严肃的校长*将军亲自为我和我的助手作了讲解,这些新奇的训练器材有些是因为条件限制而做的替代品。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校园里的场地障碍训练场了。总是满脸微笑的罗瑞钦将军说。这些训练设施和训练场地都来自一位年轻教员的设计。这位年轻的教员真是一位天才,可惜,因为保密的关系,罗将军没有告诉我他的名字。这让我想起了在火车上结识的朋友戎,如果他也在延安的话就好了。
如果说红军抗日大学的校园给我的是敬佩,那么,他们的开学典礼简直就是一种心灵的震撼了。操场上列队的学员们在队列中留出了许多空位,那是为在东征山西行动中牺牲的同志留的。如果读朋友们也在场的话,相信一定能够感受到这些*人的强烈情感,这跟中国执政当局的宣传以及大多数西方新闻界的报道大相径庭。
开学典礼上,一向沉默寡言神情严肃地*将军表了极具感染力的开学致词,这让我大为惊讶,我没有想到这位林将军还这方面的天赋。对于已经牺牲在战场上或正在战场上战斗的学员,林将军用了一句非常有军人气魄的话来评价,战场就是军校,战场就是课堂。*将军的话,使我感受到了红军学员们在开学典礼上所演唱的国际歌的意义所在。这响彻云霄的呐喊的歌声,分明隐含着无比的力量,这种迸出来的力量将是一切事物难以阻挡。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中国*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在刑场上接受绞刑时说过的话。赤旗世界必将遍布全球,是什么让李大钊先生临死的时刻作出这样豪迈的预言呢,红军大学开学典礼上的歌声让我找到了答案。
今天对中国*人和红军官兵们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而明天晚上对我这个来自资本主义世界的记来说,也将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中国*的领袖毛润之先生,将在那一时刻接受我的专访。作为职业记和撰稿人,我难以相信自己今晚竟然会难以入睡,或许是因为今天的一幕让我感触良多,才是我对于明天晚上的专访有了更多的期待。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康隆又
魏特尼将军,您也来一支试试?”
“好吧,瑞先生,不过,恕我直言,这实在是太奢侈了!”魏特尼中将笑着接过戎瑞递过来的古巴雪茄。“既然是好东西,而恰巧我又是我唯一欣赏古巴的地方,所以……嗯哼……不然就太对不起大自然的馈赠了。”
“哈哈!”戎瑞大笑。“魏特尼将军,你可不是一般地诚实呀!”
“诚实?……年轻人,伟大的哥伦布与其说是航行世界,与其说是为了现新大陆,还不如说是为了寻找诚实的国度,呵呵!”魏特尼中将挥了挥手中的古巴雪茄,对戎瑞说道。
“魏特尼叔叔,那您这是在说自己不诚实吗?”
“不不!……亲爱的克里斯蒂娜,这本身无所谓诚实或不诚实。”魏特尼中将笑了,对克里斯蒂娜摇了摇头。
“那,哥伦布先生找到诚实了吗”克里斯蒂娜问道。
“当哥伦布遇到第一个迎接他的美洲土著人时,他认为,美洲大陆上的人是世界上最诚实的,这里就是他要寻找的国度。但是,伟大的哥伦布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他其实并不应该到美洲来的。”
“为什么,爸爸?”伊利莎愣了一下。
“因为,正是哥伦布先生的到来,美洲大陆从此就再也不是他理想中的国度了!”魏特尼中将笑眯眯地拍了拍伊利莎地手说。“。呵呵!……这就像一个人想把自己的身体洗干净,当他跳进一盆清水的时候,他的愿望也就无法实现了,因为正是他污染这盆清水。亲爱的伊利莎,这个问题,你最好问问瑞先生。因为古老的东方人是最擅长这种哲理思考地。”
“是吗,瑞先生?”伊利莎转头向戎瑞问道。
戎瑞笑着点点头,看不出这位魏特尼将军对哲学思想还有这样的见解,老姜果然是辣的。
亚利桑纳号战列舰抵达中途岛的时候,另外两艘在日本访问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已提前一天到了这里。中途岛原本是一个无名的荒凉小岛,因为正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