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你太淳朴了。
沈麟轻笑道:“老梁,如果是陈家老寨主带队干这一票。”
“他肯定跟你的想法一样。毕竟有惊无险,没吃亏不是?”
“但是,那两个娘们,可不是山里汉子。”
啊?
还能这样?
娘们,就可以说翻脸就翻脸?
这么搞?
江湖信义何在?
以后,小伙伴儿们,还能愉快的玩耍么?
梁自忠神色一变。
“麟哥儿,陈家擅长近战和偷袭。”
“红娘子、白娘子那轻身功夫,你也看到了。”
“咱们家,才一丈三尺三的围墙,可防不住。”
沈麟拍拍他的肩膀。
“老梁,放心吧。她有轻功,小爷有苍蝇拍,不怕!”
“过集市的时候,咱买点东西就好。”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杨成良的消息
也不知道,这位代理总督是什么意思?
他在书房里背着走,来回踱步。
“算了,回头再派个人去。”
“把那些银子,折成水泥拉回来吧!”
“五文钱一斤,肯定不行。”
“臭小子趁火打劫?想得美?”
“咱们澶州和定北县、鲁县的城防,得好好修一修。”
“你可以出去了,去州城水军报道。”
庄名扬一愣。
“为啥?我不再协防安定了?”
他万分舍不得安定县。
每天进出安定码头的货船,足足几千艘。
随便收点过路费,就是好大一笔财源。
协防安定,还能沿着黄龙江,去太原府江面“狩猎!”
那边的走私船,可不归澶州管。
没打招呼的,随便抢就是了。
只要捞到一次机会,想不发财都难。
“爹,我不去安定,咱们庄家,损失就大了。”
张子才冷哼道。
“你还想被沈忠信?牵着鼻子走?”
“上次,他鸡飞蛋打了,还掌握着不利于你的证据。”
“他自然不敢乱说,但,只会把你拖你下水,越陷越深。”
“我庄家不会有损失的。”
“你广利表哥去了安定,效果是一样。”
庄名扬暗暗腹诽。
李广利那个刻板的家伙,能和你儿子一样?
哼哼!
等上一年半载,您老人家发现收入锐减。
就会想起自家儿子的好了。
没过几天,吴七就押着三艘千担级新船来找沈麟。
“麟哥儿,小庄滚蛋了。”
“协防安定的水军千户,叫做李广利。”
“好家伙,刚来三天,就搞得码头上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这有啥好奇怪的?
沈麟呵呵笑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嘛!”
“反正,咱们的船也不常泊大码头,有啥关系呢?”
吴七拿出四块铁牌子,耸耸肩道。
“那家伙给每艘进出安定县的船只,都发了准入牌。”
“就跟百姓户籍一般。”
“没有这玩意的,根本不准停靠大码头。”
“只能在江面上接受水军严查。”
“你看,咱们这样的千担船,每年五两银子的税呢。”
“这李广利,还挺会捞钱的。”
沈麟才不这样认为。
大周对船舶管理,原本就松懈得不像话。
原本的车船税,早就名存实亡了。
每艘船登记,发放牌照,不是应该的么?
黄龙江对岸,可是辽人。
人家要是派几艘快船,伪装冲入安定大码头。
放上一把火。
那损失。
绝对会让一帮土豪商贾痛彻心扉。
吴七这次来,问沈麟要了一百幅甲胄、复合弓和苗刀。
不过,怕引人主意。
这些武器,都是二十炼精铁的普通货。
就跟卖给陈家人的一样。
和沈麟军中的精工武器没法比。
但也足够了。
吴七已经扩招狱卒,还都是家族里的亲信。
他离不开安定县城,一帮亲人需要守护。
“落阳山贼寇,在鲁县,一战而灭。现在沈忠信有些松懈了。”
“那些豪绅商贾,都吵着要停交商税呢!”
沈麟才不相信沈忠信,肯把半成品军队解散了。
“我那便宜二伯怎么说?”
吴七道:“他坚持,要再征收一个月。”
“三十万两银子的商税。怎么的,也要把乡兵和班军练出来。”
“然后,班军将成为常备军。”
“乡兵还是由他的亲信率领,常驻各镇、里。”
“算半农半军吧!”
“三个月后,就不再发放饷银。”
“每个乡兵,每月能领三十斤精粮,参与十天训练。”
沈麟不得不承认。
沈忠信这法子,很不错。
靠着每月不到万担的粮食,依然能维持不少兵力。
乡兵每月有十天训练期。
也能保证,战斗力不至于下滑。
反正,他们本来,就没啥野战能力。
懂规矩,听号令,守城还是可以的。
“那些商贾、豪绅能同意?”
“他可是搜刮了三十万两商税,三个月可用不完。”
“恐怕,武器、皮甲啥的,也都勉强装备齐全了吧?”
吴七抬头望着屋顶,盘算了半天才道。
“难!老兄,两万六七千人呐!”
“就算所有武器甲胄,都是沈家集自造的。”
“这么一搞,老沈也剩不下多少钱了。”
“我看,坚持五个月,搞不好,乡兵的粮食就得停。”
“七爷我呀,收到一些不确定的消息。”
“听说鲁县那边,就死了一位大头领燕胜北。”
“老二、老三却不知去向。”
“还有,青州厢军原本有不少马匹,贼寇攻打了五个县啊。”
“驽马、骡马也缴获不少吧?”
“可澶州军战后统计,有点对不上。”
沈麟倏然而惊。
排除澶州军各部隐瞒不报。
贼寇逃走一大批马贼。
完全有可能。
这些人,可比十万拖家带口的贼寇,还麻烦。
马贼打一枪换个地方。
行踪飘忽不定。
难怪吴七忧虑。
“这么说来,贼寇死灰复燃,完全有可能?”
吴七苦笑道。
“当然!”
“可现在,澶州最能打的重骑兵,也残了。”
“虎大龙正带着人,躲在落阳山舔舐伤口呢!”
“你说,这帮马贼要是潜入安定县,呵呵……”
“七爷听说那位三头领,可是叫杨成良的。”
沈麟脸色古怪的不得了。
“杨成良?不会这么凑巧吧?”
“他当初,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里长。”
“怎么混上大贼寇的?”
这下子,两兄弟都有点麻爪了。
很奇怪么?
大半年前,沈麟还一碗麦饭都吃不起呢。
如今不是照样有一座十里之城,三千多步骑么?
当初,贼寇截获扩修落阳古道的两万苦役。
其中,就有好几百安定县的地痞。
刘大江,沈铁柱他们,不都在里头?
杨成良好歹,也当过多年的基层小吏。
识文断字,颇有些手段能力。
而且,他自己还坚持常年练武,自称有勇力。
他一旦加入贼寇,只要没有第一波送命。
脱颖而出,很难么?
吴七悠悠地道。
“麟哥儿,你地小心些了。”
“如果真是咱俩认识的杨成良,马贼来安定县。”
“几乎十成十。”
可恨的带路党,防不胜防啊!
沈麟现在,不大指望沈忠信。
一切,还得靠自己。
“没啥,马贼可不善攻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倒是你,手下不过一百狱卒,轻易别乱跑了。”
“一旦有啥危险,哥哥我鞭长莫及。”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卯爷丁婆
吴七哈哈一笑,豪迈极了。
“这天下,能拦得住七爷和我飞电兄弟的,可找不出几个。”
你牛叉!
一人一马都算极品!
送别吴七,沈麟对梁自忠道。
“传令下去,各城门,加强戒备。”
“是,大人!”
城墙完工,可老百姓还舍不得走。
农闲季节,回家也没啥事儿做。
在泸水铁城干活儿,就算没有工钱拿,可吃得好呀。
顿顿饱饭不说,还鱼肉管够。
没看到老少爷们,脸色都红润了,膘也养起来了?
孩子们不再流着清鼻滴乱跑,也能帮上忙了?
更重要的是,家里的口粮省下来了。
在这么干下去。
明年春荒,都不用挖野菜饿肚子了。
沈麟经不住里长村长们的哀求。
他原本打算城墙完工,就让老老少少回去的。
现在好了,一个个吃惯了免费伙食。
舍不得走了。
那就继续吧。
按照规划图改造老房子,修大马路。
避难屋就按照全新的标准来建。
愿意搬来城内常驻的,也不是没活儿干。
至于住房问题?
先修建好了,再决定怎么分配。
白给不可能。
条件太好了,容易滋生懒惰和腐败。
沈麟是过来人,见识自然不同。
壮男壮妇是建设的主力。
老弱妇孺可以去储存柴河,烧炭也行。
当然,更多的人,却被打发到荒草滩,收割草料。
晒上几天,大捆大捆地送回内城。
新仓库建了不少。
也不担心没有没有地方堆放。
马匹牲口多。
过冬总不能全吃杂粮、精料、鱼骨粉吧?
还得按照比例加入干草,才有利于牲口消化。
南城墙上,一位头发花白的驼背老头趴在垛口上。
眼前是波光粼粼的泸水河。
背后是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
他一时间,有些怔怔出神。
不一会儿,他的老伴儿,被大家叫做丁婆的老太太。
拄着根木叉子拐棍,蹒跚着沿着马道缓缓走来。
“哎哟喂,你个死老头子,瞎跑个啥?”
“害得老娘找了半天?”
八 零 电 子 书 w w w 。 t x t 8 0。 c c
城墙上几个当值官兵忍不住笑。
“丁婆,您在底下,嗷儿一嗓子不就行了?”
“卯爷耳朵灵着呢!”
“哎呀呀,卯爷,不是俺们说你。”
“年纪大了,别老上城墙吹风,容易着凉。”
……
卯爷敲了敲尺半的黄铜烟锅子,不服输地嚷嚷道。
“说啥呢?说啥呢?”
“一个个小兔崽子,嫌弃谁呢?”
“想老头子我……当年二十郎当岁,咳咳……”
“一个猛子能扎到黄龙江对岸去,你们信不信?”
我去!
一帮小兵都翻起了白眼。
卯爷啥都好,就是喜欢吹牛。
黄龙江最窄的地方,都有四五里。
你以为是咱们面前的泸水河呢?
一个猛子扎过去?
不换气?
神仙都做不到。
你说大夏天游过去,还有可能。
那时候,飞狐县还是咱们大周的领土。
来往也算方便,没啥危险。
“死老头子,不吹牛你会死啊?”
丁婆走过去,伸手去拧他的老耳朵。
被卯爷笨拙地躲过了。
“哎哎,停手停手!”
“娃娃们看着呢!”
丁婆低声道:“咋了?你还喜欢上这地方了?”
卯爷低声叹气。
“人人吃饱饭,个个有活干。”
“城防坚固,兵精粮足,真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你不喜欢啊!”
二老沿着马道去远,顺着斜坡往下走。
丁婆低声警告道:“你呀,可别忘了,咱们是干啥的?”
“养老?这辈子除了死球球。”
“你就别想躺下喽!”
“上面的命令,传下来三天了,你还打算拖到啥时候?”
卯爷嘟囔道:“就没见过这样的乱命。”
“咱俩潜伏十年,任务也是明明白白的。”
“启动暗桩?去执行绑票的活儿?”
“也亏那帮人想得出来!”
谁能想到?
两位在北江里,马场村定居十年的老态龙钟之辈。
竟然还肩负着别的使命?
没准儿,他们这幅老态,伪装的成分也不少。
丁婆低声呵斥道。
“行了,崩叨叨了!”
“你我这身板儿?能抗得住上边的严令?”
“两天内,必须动手!”
南墙下,是大片最先搭建的木屋,现在还没拆呢。
因为,这里提供着上万人吃喝。。
柳楚儿穿着一身蓝布衣裙,高挽着袖子,露出白嫩的藕臂。
一看这位城主夫人,肯定又在大食堂忙活了。
她朝着两个老人招招手,脆生生的喊道。
“哎哎,卯爷,正找您呢!”
“丁婆,您也帮帮他,鱼骨又够一马车了。”
“赶紧送去内城东的磨坊。”
两个老的笑眯眯地哎了声。
彼此间,却交换一下隐晦的眼神。
动手不?
目标落单了,可以动手!
两人跟着柳楚儿来到堆满杂物的后院。
此时,那些大婶子小媳妇儿,都在厨房里忙碌。
后院空无一人。
丁婆突然指着城墙上惊呼道。
“哎呀?好大一只鸟。”
柳楚儿也是个好奇的,不由得抬头观望。
城墙上的官兵们,都守在女墙那一边呢。
谁有功夫注意内墙之下?
丁婆迈着与年龄不相符的矫捷步伐。
欺身而上。
柳楚儿也练了好几个月武艺了。
可此时的她。
在丁婆面前,宛若不会走路的婴儿一般。
丁婆的左手,捂住柳楚儿的小嘴。
右手掏出一块红色手帕。
只是往柳楚儿的琼鼻上一蒙。
这丫头,就翻着白眼晕倒了。
马车就在跟前。
两人把晕倒的柳楚儿往马车里一放。
盖上鱼骨和毡布,捂得严严实实。
“驾!”
卯爷跨坐上去,扬着鞭子就往南城门驰去。
堂堂城主夫人,要是半天不见身影。
那几个粗枝大叶的女卫再迟钝,也晓得到处找了。
丁婆坐在毡布上,摇摇晃晃。
很快,马车就到了城门口。
执勤的士兵好心地提醒道。
“卯爷,你今儿是不是喝酒了?”
“鱼骨该送去东边的内城。你跑南门来干啥玩意?”
“丁婆,您抓稳些,别掉下来了!”
卯爷老眼一翻,一脸褶子抖了抖,没好气地笑骂道。
“小兔崽子们,懂个球哇!”
“上面没招呼,爷爷我,才懒得瞎跑呢!”
“老婆子,拿几块给他们看。”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为何而来
丁婆顺手,从毡布下取出两块脸盆大的龟壳。
比划着嘟囔。
“你们呐,一帮小猴子挑嘴。”
“才吃上几天饱饭?就嫌弃鱼刺多了?”
“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