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第3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说先存着。等你年底探亲回家,额们就去县城看个院子。要是你能说个漂漂亮亮的婆姨,那就最好了。”
“额聘上炼油厂的工人了,六月八号上班。陈主管说额读过书,是干技术的料子,前途光明。”
“
嗯嗯,额觉得也是!”
“对了,爹给额卖了一辆自行车,可好骑了。”
“因为你和二哥的原因,咱们卖羊免了税。买车打了八折。”
“大哥,额觉得吧!”
“做军属,真好!”
……
笃笃笃。
敲门声响起。
大白天的,军官宿舍也不关门。
刘勇回头,赶紧站起来。
“连长,您来了?”
“有事?”
侦察连长杨进光也是延长人,算刘勇的老乡,两人关系莫逆!
“小勇,来家信了?”
“都还好吧?”
刘勇笑道:“都挺好的!”
“额们这兵当的,就两个字——”
“值了!”
杨进光顿时乐了。
“那还用说,也不看看额们侦察部队是啥装备?”
“对了,你一排的考核任务下来了。”
刘勇一挺身,神色庄重!
“请指示!”
杨进光也一本正经地道。
“任务——师属侦察营一连一排。”
“前往左厢回鹘军辖区,侦查长城一线。”
“明早出发!”
“记住,你部是潜行,新式武器尽量别开火。”
刘勇郑重地点点头。
“放心吧,连长!”
“即便只有一个班的复合弩,那也不是吃素的。”
杨进勇点点头,转身出门。
“自己……小心些!”
第八百二十章 鲁志昌的感叹
几人正在沈麟的办公房里商议。
“阿嚏!”
“谁在念叨我呢?”
沈麟忍不住摸摸鼻子。
沈忠元摸出怀表瞅瞅。
“哟,都晚八点了?”
“你又错过了家里的晚饭,除了几位夫人念叨还有谁?”
沈麟摆摆手道:“后勤压力大,哪有心情回家吃饭?”
刚刚跟红娘子完成交接的鲁志昌叹道。
“唉,新武器是真的好,可这装备速度……满如蜗牛啊!”
“机枪,需要三万挺出头。”
“看看,就一条生产线,即便日夜三班倒赶工,也得一、两年吧?”
“手枪需求量小,不说了。”
“最重要的就是步枪,需要一百八十万支啊!”
“目前只有三条生产线,月产不过两万支。”
沈忠元连忙纠正道。
“老鲁,你的算法不对。”
“现在的工人还在培训阶段,产能不足很正常。”
“熟练之后,年产四十万支不成问题。”
鲁大昌急的都快老泪纵横了。
你纠结这点有何用?
那也得四五年才能全军换装。
咱们哪里等得起?
“不行,大都督,步枪生产线还得扩充!”
沈麟点点头道。
“二叔,抓紧些,争取八月份之前,增加到五条步枪生产线。”
“我明白,你说工人不
够?”
“今年毕业的娃娃,提前给你,他们年纪小,好学!”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争取三年内,全军换装五五式步枪。”
“先紧着第一、第三、第四,第八军来!”
鲁大昌和沈忠元懂。
这四个集团军将来针对的是北方。
其实,主武器还好说。
即便赶不上,复合弩也能用。
二百步破皮甲,都三百米了。
五五式步枪的有效射程虽说高达八百米。
但普通官兵射击目标,也是在四百米内杀伤敌人。
最佳的肉眼杀敌距离,一样不超过三百米。
太远了,你看人头,就跟鸡蛋大小,哪里还瞄的准?
搞不好,就得打大目标,射马!
“子弹,我们真正急需的是步枪、机枪子弹。”
“目前,三条生产线,年产量顶多六千万发。”
沈麟敲敲桌子,郑重地道。
“根本满足不了全军需求。”
“每个兵,一年的射击训练,就得耗掉一百发以上。”
“战时,需求量更得翻几倍。”
这一点,不但沈忠元,就连鲁大昌都很不理解。
“没那么高的消耗吧?”
鲁大昌挠挠花白的头发。
“咱们当初出动三十多万兵马,在河西打了几个月。”
“每个兵都没射完一百支铁杆弩箭呢
!”
沈麟顿时满头黑线。
射箭能跟打枪一样?
复合弩一匣子五箭,临敌一波冲锋,都未必射光。
很多时候,追杀完了,有的兵都不需要装第二次。
因为,他们知道弓、弩的发射慢,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瞄准都是一丝不苟,恨不得一箭射翻一个敌人。
但五五式步枪就不一样了。
最少的弹夹都能装八发子弹,砰砰砰扣动扳机就成了。
即便射光再装填,也比复合弩上弦,上箭快。
无形中,几个人开枪打中一个敌人。
或者连着几枪打空了,都很正常。
你指望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开什么玩笑?
神枪手都未必做得到。
“等用热武器打一场打仗,你们就会明白。”
“子弹储备,必须多多益善。”
“要不然,就得用苗刀,或者枪上刺刀白刃战了。”
“二叔,想想办法,再上两条子弹生产线。”
“反正,咱们绛州的炼铜厂产量还不错。”
沈忠元不理解,但以往无数次都证明了。
大都督说的,往往都是正确的。
不理解也得执行。
铜壳子弹、炮弹的保质期很长,远远强于黑火药纸壳弹。
造出来也不会浪费,存着呗!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铁锋军都不
缺仗打。
要真是短缺了子弹、炮弹,那些武器就成烧火棍了。
复合弩的箭射光了,还能在敌人尸体上回收一些。
稍稍矫正就能继续用。
子弹、炮弹不得靠后方送上去?
到时候,你说库存没了?
那还打个屁的仗?
兄弟们不得把后勤、兵工厂给骂死?
鲁志昌最不着急的就是火炮。
那玩意产量也不够。
但是没关系,原本准备装备十二门的军方单位,先给两门练着好了。
即便大战一起,也能从其他驻防军抽调火炮,加强前线部队。
但你总不能把人家手里的步枪也调走吧?
那是单兵武器,像什么话?
沈忠元摇头苦笑道。
“就怕换装!”
“每次大换装,工厂里就忙活的一塌糊涂。”
“一次比一次恐怖!”
鲁志昌愁的不行。
“老夫算是明白,三夫人为啥不干这个后勤司长了。”
“咱才来几天?”
“要枪、要炮要子弹,要车有油要发电机……哎哟!”
“啥都要,啥都催!”
“前段时间,老夫还觉得咱们的无线电报是个好玩意呢!”
“滴滴一响,多远都能联系上。”
“军情如火,以后怎么都耽误不了了。”
“总部也能更好的管理
“
可现在……”
沈忠元哈哈笑道。
“现在,变成催命符了吧?”
鲁大昌心有戚戚焉的点头。
僧多粥少,哪支部队不想第一个换装?
可产量有限,军部也有规划,一切还得按照计划来。
岂能说你想多要就多给你?
即便是亲儿子鲁延世、鲁延锋的部队,老头也只能帮理不帮亲,一视同仁。
还是折可烈那老东西运气好,当了作训司长。
每天坐着小吉普,到处视察,小日子过得跟神仙似的。
咱老鲁还真是劳碌命。
沈麟侧头看看外面的天色,提议道。
“走,咱们去老庞店里喝几杯。”
“事情再多,也得一步步解决!”
这提议合鲁大昌的胃口,老头自从去过一次老庞的酒肆。
就对灯影牛肉和竹叶青念念不忘。
“那行!”
“走走走!”
“老夫要一醉解千愁。”
“说实话,都大半个月没喝老庞的竹叶青了。”
“甚是想念呐!”
三人下了军部大楼。
警卫开着车跟上来。
鲁大昌和沈忠元却一头钻进沈麟的座驾当中。
“哎哎,听说思思怀孕了?”
沈忠元还是很关心的。
“这事,你还不打算跟你大伯直说?”
“再过几年,外孙都打酱油了,他还被蒙在鼓里呢!”
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好开口
沈思思,自从跟沈麟结婚那天起,就跟她娘姓云了。
最近有了喜脉。
怎么说,这丫头也是自家的堂妹。
大伯一直放心把宝贝闺女托付给沈麟照看。
只因为登州那破地方,确实不安全。
再说了,铁城这里,也没有登州那些满嘴吹泡泡的所谓有识之士。
铁城的人才,都是实干家,不兴空谈。
沈忠孝还指望沈麟帮着给沈思思找个如意郎君呢!
结果,这小子早就下口了。
兔子也吃起了窝边草。
沈麟那好意思告诉人家?
万一老头想不通呢?
气出个好歹咋办?
云诗诗也是这么想的,每次写信都不提这一茬。
沈麟苦笑道。
“这事儿……真不好说!”
沈忠元报以同情,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鲁大昌拍拍胸脯道。
“哎,多大个事?”
“下个月,我和老折约好了,去长山岛转转。”
“以咱俩的老脸,去保个媒就是了。”
“反正生米煮成了熟饭,他能如何?”
“思思丫头的眼光本来就高,小才女一个。”
“他沈忠孝还不清楚?”
沈忠元顿时一拍大腿。
“好主意!”
“我看可行!”
“等来年,娃娃有几个月大了。”
“你们夫妻
再去登州走一趟,老头看到外孙或者外孙女。”
“啥不愉快都得烟消云散。”
几辆吉普车到了老城大街,老庞家的店铺又扩充了不少。
隔壁的二进楼房都被他买下来了。
几年过去,干儿子们也都能帮上忙了。
老头早就退居二线,平常抱着个紫砂小茶壶坐在店外的藤椅上,优哉游哉,好不逍遥。
没几个客人需要他亲自招呼的。
可今儿下车的几位却不一样。
“哎哟,贵客登门,还是老地方?”
都是老熟人,老庞自然不会叫破沈麟的身份,免得引起店里客人的围观。
他这里,生意实在太好了。
众人上了隔壁的二楼,进了一间两进的大包房。
警卫们坐外面一桌。
沈麟和两老头去了靠窗的雅座。
老庞笑道。
“大都督,您都好几个月没来了吧?”
“今儿想吃点啥?”
沈麟笑道。
“你这里热闹,有时候,也不方便来。”
“反正想吃了,也能叫人来买嘛!”
“差别就是,失去了店里喝酒吃肉的快活气氛。”
“老规矩,两斤灯影牛肉。”
“一个牛脸,牛舌,牛尾,心肝肺肾加一起的大拼盘。”
“再上几样时令蔬菜。”
“竹叶青来
一坛。”
“外面的小子,让他们自己点好了。”
鲁大昌赶紧补充道。
“再来个白切牛鞭,对了,刷毛肚的小锅上一个,麻辣的!”
“好!”
老庞笑眯眯的下去准备。
沈麟取笑道。
“老鲁,你这口味……啧啧,真重!”
鲁大昌得意洋洋地笑道。
“你们呐,哪里知道,鞭,才是牛身上真正的精华?”
“前些年,大周禁止杀牛,咱们也不好公开违禁不是?”
“老杨为了吃上一顿白切牛鞭,还让人把牛弄到防线外去宰了,再大张旗鼓地弄回来。”
“美其名曰,说是抢回鹘鞑子的。”
沈麟和二叔忍不住直乐。
西军要想吃牛肉,还真不难!
他们占着地利,回鹘和西方那些部族经常赶着牛羊来交易。
辽国跟大周交恶之后,耕牛来援全指望陕西路了。
即便没有禁令在,作为领军大帅,他们也不舍得经常杀的。
那时候的西军,卫国戍边,很多时候连肚子都填不饱。
朝廷经常欠饷,粮食还得自筹。
陕西路的耕地原本就有限,能养多少军队?
得亏沈麟横空出世,早早的救了鲁大昌。
双方一直交往密切,西军甚至陕西路几百万军民才过上了
温饱日子。
当然,如今整个西军都成了铁城系的一员。
他们的目标,已经变成吃好、穿好、过好了。
铁城系不禁杀牛,陕西路也跟着学。
河套地区的畜牧业搞得不错,牛肉早就可以公开贩卖了。
只不过,能把牛肉做出花儿来的,天下可没几家。
见多识广的鲁大昌和折可烈都一致认为。
老庞的手艺,堪称天下一绝。
卤肉都是现成的。
不一会儿,几个大盘子就端上了。
鲁志昌要的小锅换成了麻辣火锅,警卫们那一桌也上了。
毛肚足足装了好大一盘子,还有不少时令蔬菜。
老庞笑眯眯地道。
“大都督,我寻思您们三位干脆烫火锅吃凉菜得了。”
“炒菜完全没必要嘛!”
“天气热,要不开开风扇?”
沈麟倒是无所谓。
鲁大昌顿时眉开眼笑。
“可以!”
“夏天吃火锅,也算别有风情。”
“赶紧把风扇打开!”
“你还搞了个冰盆?”
“嗯嗯,冰镇竹叶青,挺好!”
菜好酒好,三人谈兴正浓,不知不觉又扯到换装上。
沈忠元笑道。
“大都督,我觉得没必要给那几个集团军全部换装步枪嘛!”
“比如第三集团军,更换直属
师和第三军就行,新三军还是用原来的复合弩,其实影响不大吧?”
“节省下来的步枪,还可以把第二集团军也武装大半。”
“其他几支部队,都能分一些。”
沈麟笑道。
“最初,无暇也是这样建议的,却被我否了。”
“原因很简单。”
“没见着步枪,其他几个集团军的主官们也明白,产量跟不上。”
“分个先后才正常。”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不能用到军队中的。”
“要不然,咱们的第一军令,岂不是成为空话了?”
第一军令。
一切行动听指挥。
鲁大昌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老沈,你是不了解军队。”
“一支部队,要么全换,要么就等着。”
“装备五花八门,战时补给会出大乱子。”
“原本,咱们的装备种类就多,火炮好几个型号,各军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