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寒士 >

第39章

一品寒士-第39章

小说: 一品寒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二,你看看,看看!!!”

    “这个沈麟,靠着吴七那小子的几艘破船。”

    “居然玩儿暗度陈仓?逃避商税?”

    “你不是跟常驻安定的水军千户,庄名扬交往颇深么?”

    “让小庄去拦截一次,人赃俱获,亏不死他个小王八蛋。”

    这倒是个快捷省事的办法。

    但沈忠信浓眉一皱。

    不到万不得已。

    他可不愿意走到这一步。

    并不是他对沈麟有什么好感。

    或者是顾着同是沈家人的缘因,就网开一面。

    沈麟逃税,你就算人赃俱获又如何?

    这种家丑和内斗,能公之于众?

    庄名扬那个大嘴巴,包得住什么秘密?

    别吃着了一块小小的鸡屁股,却惹得一身的骚气。

    还得给庄名扬分一份,自家的名声却臭了。

    “查抄截获的事儿,先不急!”

    “二哥我呀,需要大量的精铁打造兵器,你在各县监视的情况如何?”

    “沈麟真能大批量炼制精铁?”

    他当然不会,贸贸然去把沈麟的后院翻个底朝天。

    人家已经有三百工匠,不对!

    是三百家丁守着呢!

    比安定县城防还坚固的水泥墙,

    怎么强行突进去?

    五倍围之?

    十倍攻之?

    为了那块硬骨头,

    老夫要调集三千兵力去啃?

    技术掌握在沈麟手里。

    他万一守不住,不会提前摧毁炼铁高炉?

    不会带着人突围?

    泸水河村后面就是连绵不绝的北邙山。

    你怎么赶尽杀绝?

    到时候死伤无数,背了恶名,却鸡飞蛋打。

    什么也可能捞不着。

    做无用功?

    智者不取也!

    沈忠儒把信件放到二哥的书桌上。

    脸上也多了几分凝重。

    “吴七在安定的铺子,已经不出售精铁农具了。”

    “他把货物全部转到了易县、忠县和秦城。”

    “老二,经过我们半个月的摸底跟踪。”

    “证据确凿无疑。”



    第七十七章 败家会传染

    

沈忠信打开几封密信仔细看了半晌。

    一张老脸先是阴晴不定,最后黑得跟锅底一般。

    “砰!”

    老家伙一掌摆在书桌上。

    笔墨纸砚震落一地。

    外面家丁护卫离得远远的。

    根本不敢靠近书房。

    暴怒的沈忠信,就像一头,择人而噬的凶兽。

    吓得对面的沈忠儒,心中一寒。

    他搬着凳子往后挪了挪,打算暂避锋芒。

    “大胆!”

    “可恨!”

    “竖子,安敢欺我?”

    “半个月,三县足足出售了七千余把精铁农具?”

    “每把按照两斤来算,也是近万五精铁啊!”

    “如果卖给老夫,足够打造五千制刀了。”

    所谓制刀。

    是指大周统一规格的三斤朴刀。

    十炼水准,品质还算不错。

    沈忠儒一连掐断了好几根胡子,心中愤恨。

    他前些天,又去泸水河村了。

    作为本家三伯父,亲自登门,和颜略色。

    他已经很给沈麟面子了。

    可那臭小子油盐不进。

    不但一口否定了,他能打造精铁刀具的本事。

    连后院的工坊,都不让沈忠儒去参观。

    可把老家伙气得。

    沈忠儒打开随身的布包,抽出一把明晃晃的镰刀。

    “老二,区区十炼级朴刀,算个屁呀?”

    “你好好看看喃!”

    “我找过好几个老铁匠鉴定。”

    “这些精铁,已经达到了二十炼的水准,这他么还是农具?”

    “简直就是杀人利器好不?”

    沈忠信一把抢过那把精铁镰刀,轻拭锋刃。

    确实不凡!

    他的眼中,闪过几丝贪婪。

    不过,多年的养气功夫,加上主脉的庞大家底。

    导致沈忠信的眼皮子,暂时还没那么浅。

    足足过了一刻钟,他压下了行险一搏的念头。

    还没到那个地步啊。

    沈麟算不得什么。

    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已。

    不到万不得已。

    他不想引起京城老大的愤怒。

    怎么说,大哥沈忠孝还挺待见这小子的。

    如果,自己彻底跟沈麟闹翻了脸。

    大哥会不会撇开自己不管了?

    安定县是北方最繁华,最富有的县城。

    县里的每一个职位,都令无数人垂涎三尺的。

    没有沈忠孝这棵大树在。

    他沈忠信,还真不一定坐得稳县尉的位子。

    想到这里,沈忠信吩咐道。

    “老三,继续监视沈麟和吴七的一举一动!”

    “不仅仅包括各地精铁农具的数量。”

    “还有,他家运货船只的吃水情况,都要跟踪调查。”

    “进去的就别管了。”

    “运出来的,才最为重要!”

    沈忠儒默契的点点头。

    “放心吧,老二。”

    “我的人,一刻都不会放松的。”

    作为安定数一数二的大商人。

    沈家老三太了解船只运量了。

    沈麟现在不用马车购买粮草物资。

    吴七的几艘快船去拉货,总不能空载吧?

    别说那千担级护卫大船了。

    装满五艘三百担快船。

    单单粮食草料,就有一千多担。

    那小子自己花钱买多少东西。

    沈忠信和沈忠儒暂时不关心。

    关键是运出来的,是什么货物?

    他家织布坊的生意,因为籽棉涨的厉害。

    算是半废了。

    当然,两位便宜长辈,并不知道沈麟染布的事情。

    就算运载棉布,一千匹也不过三万斤。

    棉籽油还不到万斤呢。

    一个月跑一趟,装满两艘小快船就了不起了。

    可精铁农具,铁锅、铁盆、菜刀啥的。

    那些玩意压秤。

    一个月,生铁,精铁加起来,就算出货一次。

    都有好几万甚至过十万斤吧?

    船只的吃水情况,完全可以一眼看出来。

    沈忠信换了一身便服。

    “我打算,去泸水河村谈一谈!”

    沈忠儒郁闷至极。

    他不给我这个三伯的面子,难道你这个县尉二伯。

    就能真的压服他?

    秋老虎很烦人。

    艳阳高照,树上的知了,都叫得有气无力。

    沈忠信和独生儿子沈毅,带着二十位骑兵护卫。

    大汗淋漓地赶到泸水河村,

    父子俩,先去流浪滩视察了沈重的乡兵训练。

    沈重这人做事还算踏实。

    诺大的训练场早就清理完毕。

    三百精壮汉子,顶着烈日,精赤着上身挥汗如雨。

    兵器还没到位。

    大家只能挥舞着同等重量的木刀木枪,吼声一片。

    “杀!”

    “杀!”

    “杀杀杀!”

    小梢弓倒是送来了二十把。

    沈家主脉以前训练家丁,就有一些存货。

    沈重这边,当然受到了额外照顾。

    百名弓手可以轮流射箭,堪堪够用。

    沈忠信抚摸着颌下青须,点头赞道。

    “重儿,山区的乡兵,就是比沈家集,或者县城的城镇兵更能吃苦。”

    “你训练的不错,值得嘉奖!”

    沈重恭恭敬敬地答道。

    “侄儿做事鲁莽,让二伯失望了。”

    他说的可不是练兵之事。

    自己好几回针对沈麟,都以失败告终。

    这不得不令沈重沮丧万分。

    一旁的沈毅,依然书呆子气十足。

    哪怕他现在,已经是三千班军的统领了。

    照样目空一切。

    沈毅觉得自己腰杆子,已经很硬了。

    “堂兄,你怕个啥?”

    “最多两月,你我练兵有成。”

    “咱俩合兵一处,围了那破堡子,弟弟给出口恶气。”

    “兵法云,十倍攻之!”

    “他就算纠集了三百泥腿子又如何?”

    “挡得住我俩的堂堂正兵?”

    沈忠信可没那般天真。

    不说人家那般高大的城墙。

    沈麟如今还在大肆购买良驹战马。

    如果给他武装起三百骑兵,喝!

    你们这三千步军,才是泥腿子呢。

    让人家策马一冲,步军就得跑鸭子了。

    沈忠信手下有兵无将。

    他和一帮亲信家丁,都是带兵的半桶水。

    将来,他可没信心跟几千马匪野战。

    能守住七镇一城,就谢天谢地了!

    “住嘴!”

    沈忠信的一张老脸,黑得透亮。

    “如今,我等连兵器、皮甲都配不上。”

    “那小子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人家有铁甲强弓好马。”

    “你凭啥跟人家打?”

    沈毅年轻,还不像老辈子那般守财。

    这也是他极度不满的原因。

    “沈麟再有钱?”

    “还比得过咱本家么?”

    “爹,如今世道不一样啦,地窖里那些银冬……”

    要不是面前有三百多人在训练。

    沈忠信恨不得扑过去,抽沈毅几个耳光。

    你个熊孩子。

    沈麟败家。

    你也想跟着学?



    第七十八章 大小狐狸

    

“住嘴!”

    沈忠信气的双眼喷火。

    地窖里的银冬瓜,那是本家好多代人存下来的。

    沈家集多次遭灾,就连九年前的辽人轻骑突袭。

    都没挪动一个。

    你个败家玩意。

    居然学沈麟那个混账?

    毁家纾国么?

    还轮不到我姓沈的。

    封丘京城,江南各地。

    家财百万的豪绅巨富,多了去了。

    谁他么犯傻?

    会把自己窖藏的银冬瓜搬出来?

    “走,去那臭小子家里坐一坐。”

    “你俩也去!”

    “都是带兵的人了,养气功夫要练练。”

    沈毅打马跟上,撇撇嘴很是不屑。

    老爹,你闭门读书这么多年。

    养气功夫也不咋的。

    银冬瓜三个字,我还没说出口呢。

    你就暴跳如雷,想吃人似的。

    哼哼,守财奴!

    便宜二伯上门,沈麟自然不敢怠慢。

    大家暗地里交手,来来回回好几趟。

    说不上谁吃亏谁占便宜。

    好歹都是姓沈的。

    桌子底下,可以玩儿圈踢。

    台面上还得谈笑风生,仿佛跟没事人一般。

    “哎哟喂,二伯,您现在可是贵人事忙。”

    “还有空?来泸水河村视察?”

    沈麟笑的见眉不见眼的,心里却暗骂不已。

    这大热天的跑来跑去的,你不嫌辛苦?

    咋没半道儿上中个暑,遭个风啥的?

    “哈哈哈,沈麟你小子,倒是会享福。”

    “杨成良走了,他留下的这大宅子,倒是便宜了你!”

    “背山面水,凉风习习。”

    “真是避暑的好去处呀!”

    沈麟恭敬地笑道。

    “哪里哪里?”

    “二伯要是喜欢,每年秋夏,都可以来小住几天嘛!”

    “反正隔得不远不是?”

    “来来来,屋里闷热,咱们就在凉亭坐坐好了。”

    “楚儿,快来快来,见过本家二伯。”

    “你们几个,上凉茶、凉瓜……”

    “对了,前些天,我发明的冰糖银耳羹呢?也端上来。”

    “让大家解解暑。”

    前院凉亭位于假山池塘之上。

    两棵大香樟树枝繁叶茂,绿荫如盖。

    阳光透过树叶洒落下来。

    星星点点,感觉不到一丝燥热。

    高大的围墙,可挡不住泸水河的阵阵凉风。

    本家带来的护卫家丁,自然由梁自忠带到厢房长廊去安顿。

    自然少不得凉茶果子招待着。

    这点礼数,沈麟家不缺。

    柳楚儿带着几个年轻姑娘捧着冰镇水果。

    大坛冰凉的银耳莲子羹,也放在石桌上。

    然后,柳楚儿微微屈膝,道了个万福。

    “见过二伯!”

    “见过两位堂兄!”

    沈忠信一连慈祥地笑道。

    “起来起来,自家人嘛,甭客气!”

    “好一个端庄知理的媳妇儿。”

    “沈麟,你个臭小子,眼光不错。”

    “福气也不错,可得好好珍惜!”

    “楚儿啊,二伯初次登门,没带啥好礼物。”

    “这枚和田玉佩,随我多年,送给你了!”

    长者赐,不敢辞。

    柳楚儿接过那枚看着挺值钱的玉佩。

    高高兴兴的下去了。

    当官的二伯,果然要大方些。

    那三伯沈忠儒来了好几次了。

    吃吃喝喝,毫不客气。

    不但啥礼物都不给,每次临走还甩脸子。

    亏得他生意做的那么大,一点礼仪都不懂。

    哼哼,下次再来。

    别怪我放赶山犬!

    沈麟这里的银耳莲子羹,可是独一份儿。

    这时代,哪有人种植银耳?

    就这么些,还是沈麟画出图样。

    让邙山村的妇孺,在山里采撷到的呢。

    “啧啧,好味道!”

    沈忠信大赞道。

    “一碗这个银耳……莲子羹下肚,浑身都凉爽透了哇!”

    “你小子,还藏着这种好东西?”

    “也不知道给二伯上贡一点点?”

    沈麟笑眯眯地道。

    “二伯喜欢就好。”

    “银耳是极为罕见的山珍,只生长在几种干枯树木之上。”

    “它的功效,不下于灵芝、猴头菇。”

    “没说的,一会儿给二伯包一包干货。”

    “干银耳泡水,可能生发了。”

    “一把,就能炖这么一大坛子呢!”

    沈忠信看起来,对沈麟的恭谨,极其满意。

    两人聊些家常时政。

    一时间,其乐融融。

    旁边的沈毅可不客气。

    他一连喝了三大碗银耳羹,才恋恋不舍的打着饱嗝。

    停嘴了。

    反正,不吃白不吃。

    难道沈麟还敢投毒不成?

    他自己也喝得稀里哗啦的。

    不过,这一老一小。

    就是两只大小狐狸,搞得比亲生的父子还亲热。

    强烈鄙视你们。

    不行,老子还得再吃三大块凉瓜。

    先赚点利息再说!

    妈蛋,沈麟这小王八蛋。

    比咱们主脉本家还会享受。

    总有一天,我沈毅当家了。

    别的不说,这方面还得学学他。

    留着那些银冬瓜有个屁用啊?

    不能吃不能喝的?

    只听说过诗书传家万万年的。

    巨富传家?

    富不过三代,谁家不出几个败家子儿?

    嗯呢,以后就这么办!

    扯了两刻钟。

    沈忠信才说到正题。

    “沈麟呀,你瞒得住你三伯,可瞒不住我哟!”

    “今儿,咱们爷儿俩,打开天窗说亮话!”

    “你二伯呢,占了便宜,也绝不会让你吃亏。”

    “你口口声声说,不做铁器生意?就别糊弄老夫啦!”

    “有了大笔商税进项,你二伯不差钱。”

    “说吧,生铁啥价?精铁又价值几何?”

    沈麟当然知道老家伙不差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