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寒士 >

第362章

一品寒士-第362章

小说: 一品寒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捞不着仗打。打的陈风有些郁闷。

    他指指墙上的地图,画了个大圈。

    “老七,大都督要的是全歼,不是击溃。”

    “北邙山南麓,包抄要一个军不?”

    “南面配合海军封死黄江,北上夹击一样少不得一个军。”

    “实际横推主战的,只有两个军十六万骑。”

    “歼灭战,人少了真不成!”

    沈麟只是笑笑不做声。

    杨成良都曾经占据过河东的西南四府了。

    如果有机会。

    趁势拿下来,也未尝不可!



    第七百三十八章 神佑开元

    

正月十五号。

    海军第三师回归铁城。

    他们这一次,时间安排的紧锣密鼓,顺便还跑了一趟台湾。

    主要是捎回的情报太重要。

    陈虎根本不敢在路上耽搁。

    果然,秦王杨念广在正月初一这天登基称帝。

    年号神佑。

    沈麟禁不住抱怨道。

    “特么的,又得换年号了?”

    “老杨家这哥儿三,怎么都喜欢别人帮忙?”

    “老大杨念博,号皇佑帝。”

    “结果在位不到一年,完犊子了。”

    “老四杨念厚看老祖宗一窝子皇帝都没啥用,干脆号天佑帝。”

    “指望老天保佑?老天倒是没跟他为难。”

    “可自家二哥却跳出来了。”

    “啧啧,还是老二的奥援多些。江南、两淮半路,广南,四川,陕西都派使者去了?”

    “难怪杨念广要号神佑呢!”

    “他这是觉得,如有神助么?”

    一向冷面不苟言笑的周元都忍不住直乐。

    他抚摸着一把略显花白的长须笑道。

    “不止呢!”

    “我们的船队刚到雄州,江面上的辽军一跑。”

    “卢太白就带着一大堆人在码头候着了。”

    “就为两件事。”

    “第一、向大都督您道歉。说他以前狂妄了,不知天高地厚,做了些对不起

    您的事儿,他保证以后绝对不会了。”

    “第二、卢太白派出了庞大的使者团队,好几百人呢!”

    “贵重礼品也不少,一部分是送您的。”

    “主要还是想搭咱们的顺风船,去登州恭贺秦王登基。”

    “差点就挤不下了。”

    沈麟和白娘子对视一眼,均是默契的点点头。

    卢太白这是被打怕了。

    什么野心,都得有实力作支撑。

    他要不是凭着二十年的经营,据雄州而自守。

    单论财力、军力和本事,他还赶不上造反的杨成良呢!

    好歹,人家老杨独自顶着河东十几二十万辽军,都快三年了。

    打得尸山血海,愣是没有丢了隆德府城。

    至少,现在还没丢!

    他卢太白才扛了几个月?

    雄州的地势比隆德府还好,水路上时不时还有铁锋海军顺路帮一把。

    让老卢跟杨成良换一下,他扛得住么?

    “老周,你确定卢太白,是真心向杨念广称臣么?”

    “不会是压力太大?”

    “他不得不暂时雌伏,借以换得我们的谅解,顺便找两个强大的外援?”

    周元抚须斟酌道。

    “我看不像!”

    “因为,带队出使的是卢太白唯一的儿子卢铮。”

    “而且,这小子主动留在登州

    听用了。”

    “他之前一直率领的,可是老卢麾下最强悍的一万银甲铁骑。”

    白娘子肯定地点点头。

    “确实,卢太白应该是放弃自立的幻想了。”

    “根据情报显示。”

    “卢铮一向比较低调,却骁勇善战,十四岁就领兵打仗了。”

    “今年也不过二十五岁。”

    “他这一走,等于老卢把最信任的一条臂膀借给秦王了。”

    “同时,也是以独子为人质,向秦王,呃不……向神佑帝表忠心呢!”

    沈麟突然变得有些反感起来。

    “什么神佑帝?”

    “我看他的霉运,未必就好转了。”

    “搞不好,坏就坏在这个名号上。”

    “本都督已经被破玩意皇佑、天佑、神佑搞烦了。”

    “以后,咱们内部就遵铁城历。”

    “到了五月份,就是咱们开城第五个年头啦!”

    “干脆,咱们图个吉利,提前些。现在就叫铁城五年正月!”

    你都用自己的纪年了?

    这根自立有啥区别?

    周元倒不反对沈麟有野心。

    以他的冷傲脾气,在登州大。大小小足以吵过十几架。

    他也被神佑皇帝那帮文武,烦得不要不要的。

    “那就叫铁城五年!”

    “驴球子的,老夫在登州,天天都有什

    么名臣、大儒堵门。”

    “说大都督您拥兵自重,目无法纪。”

    “那……咱们就自重一把。”

    “反正,我们铁城治下,无论军机、民政,都比山东半岛强出十倍不止。”

    哟?

    在场的众人都被逗笑了。

    看来,咱们的周知府兼铁城民政部周部长,没少受气啊!

    刚赶回来的唐州知府李乘风跟周元可是老同僚,老朋友了。

    他满是诧异地问道。

    “老周,你是不是太夸张了?”

    “咱们有三府一城,加落阳山四县。”

    “神佑帝占据山东半岛,也有登莱两府,和青州,密州大部。”

    “人口也相差无几,都三百多万的样子。”

    “兵力嘛,我们水陆大军六十四万,可能比他们多点。”

    周元嘿嘿笑道。

    “老伙计,你才想错了。”

    “神佑帝麾下来了不少江南,广南、四川的军队,还有台湾的五千铁骑。”

    “如今,总兵力已经不下六十万了,铁甲骑都有二十七八万。”

    “可是,装备好了,就代表战斗力强吗?”

    “你是没见到山东半岛乌烟瘴气的样子。”

    “只有沈毅、李广利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战力堪比辽军吧!”

    “不过,迫于压力,他们已经把治下的

    民政全部移交朝廷了。”

    “那个乱哦!”

    “沈老大人和沈毅、李广利找我诉过苦,他们三暂时都没有好办法!”

    “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又有几个真的有识之士?”

    陈虎赞同道。

    “周大人言之有理。”

    “我上岸呆了三天,不是要帮卿卿女王,呃,七夫人整训台湾军吗?”

    “确实如大人所说。”

    “登州以前由老大人做主,一切还算井井有条。”

    “现在?”

    “管事的,伸手的人多就乱套了。”

    “没有半年,怕是理不顺呐!”

    “军、政两方面,差我们十倍,真不夸张!”

    众人这才信了。

    因为,大伙儿深有体会。

    铁城的制度都建立四年了。

    军政一直井然有序,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动。

    就算不断吸收安定府,唐州府,甚至澶州府入伙。

    也是一步步稳中求扩大,谨慎非常,而不是一口吃个大胖子。

    派往新附之地的主官,也几乎都是安定府久经考验的干才。

    随同还有民政部各司的精兵强将一起去帮着搭架子,严格监督。

    怎么会乱?

    特别是扩军,沈麟再重视不过了。

    最早的铁锋军,新兵训练两三个月,就不得不走上战场。

    现在呢?



    第七百三十九章 皆不看好

    

整编大名军都两个半月了吧?

    就连最好战的陈风、虎大龙和吴七都没有嚷嚷着开打。

    大伙儿宁愿掏钱白养着流浪滩、荒草滩以南的几十万难民。

    也不愿意让没有彻底整训成型的大军踏上战场。

    当然,民政部这边的官员培训班也没结束呢!

    占领了新地盘,不得派人去管理么?

    这些人半天学习,半天就在各地难民营里实习。

    还不是为了积攒了足够的经验?

    红娘子很是欢喜,笑盈盈地道。

    “这下好了。”

    “终于有了咱们自己的纪年方式,不用再搞混淆了。”

    “哈哈!”

    “要是山东半岛那些所谓的有识之士知道了。”

    “又得叽叽歪歪。”

    沈麟耸耸肩膀,毫不在意。

    “他们没时间了!”

    “耶律宏睿的大军准备得够久了。”

    “既然我们都收到了消息。”

    “山东半岛的情报工作跟筛子似的,辽军岂能不知?”

    “大战就在眼前!”

    “局势稍有不利,那些鼓噪得最厉害的有识之士,就得脚底抹油。”

    在座的众人都抚掌大笑。

    “呵呵呵……”

    “哈哈哈哈!”

    大都督这话,形容得恰如其分。

    越是喜欢争权夺利之辈,大难临头,指定跑的最

    快。

    他们无法共患难。

    同富贵也够呛,他们只会添乱。

    大周末年,这样的人还少么?

    大部分都被阉党、奸相收纳了吧?

    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

    投奔秦王的人,也有踏踏实实想干一番事业的。

    任何时代,中原都不缺忠臣良将,热血之士。

    但混在其中的假把式太多了。

    杨念广做不到沈麟这般封闭,他无法把所有人都拒之门外。

    他的思想决定了他的行动和高度。

    沈麟任用一批旧官吏,都是千挑万选的。

    他更信任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

    只要穷十年之功,他麾下的文武俊才必将如过江之鲫,远比什么科举更严格,量更大。

    虽说,目前每年毕业的学生还是控制在三万上下。

    那是因为,沈麟治下有了中学,很多孩子可以继续就读。

    毕业了参军、加入其他部门、工坊的半大娃娃也被强制要求自学。

    跟不上趟的人,五六年左右就得淘汰。

    必将泯然于众人也!

    吴七问道。

    “大都督,山东半岛拥有六十万兵马,地势狭小。”

    “难道还挡不住辽军?”

    “情报显示,耶律宏睿手下只有二十万铁骑,汉儿军也差不多这个数!”

    “其他几个州府,不

    得留人把守?”

    “毕竟,山东路的海岸线太长了。”

    沈麟叹了一口气道。

    “杨念广很聪明,堪称干才。”

    “但架不住烈火烹油,花团锦簇啊!”

    “这么说吧!”

    “如果他求稳半年,先整顿内部。”

    “辽军来了,就打防守反击,自然不会出多大的茬子。”

    “就怕他听了那帮有识之士的话。”

    “全面反击!”

    “呵呵,正好给了辽军铁骑各个击破的机会。”

    一帮军将们盯着地图,都凝眉沉思了。

    不懂打仗的文官们,也明显听出了沈麟的不看好。

    白娘子用教鞭指着大地图道。

    “如今,秦王麾下有登州、江南两支水师,还有更强大一些的李广利海军。”

    “不少人会有一种错觉。”

    “只要正面拖住了辽军主力,比如依靠李广利和沈毅的铁甲骑。”

    “其他部队则可以乘坐水军战船随意发起登陆战。”

    “辽军后方空虚,根本防不胜防!”

    “但是,大家别忘了。”

    “不是任何一支大周军队,都有足够的机动性和进攻实力的!”

    不需要多说了。

    大家心知肚明。

    李广利,沈毅和秦王的直系部队,装备了一定的具甲和大量铁甲骑。

    大黄弓、大

    黄弩也不老少了。

    起码不会比辽军铁骑的装备差。

    其他军队呢?

    还他么全是皮甲、朴刀、小梢弓的旧式装备吧?

    登陆了怎么办?

    靠着两条腿发起进攻,还得携带重武器?

    你当辽国的精锐远拦子,是吃素的?

    耶律宏睿被牵制在正面战场抽不开身。

    但人家有了防备,汉儿军打守城战一样擅长。

    五千汉儿军守一座县城,你不得出动三五万去攻打?

    这么一算,那些普通部队根本没啥优势和胜算。

    更何况,河北距离山东很远么?

    应州王留着三十万铁骑在手。

    除了防备铁锋军突然异动之外,不就是睿亲王的预备队?

    而且,雄州也改攻为围困了。

    水路畅通,辽国国内,就没有援军了?

    草原人口稀少,铁骑确实是有数的。

    可幽云十六州的汉人数目庞大,还有辽东、三韩等地的女真、扶余、高句丽人也很善战。

    辽国根本不缺军队,也不怕打大。

    吴七叹道。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大锅饭呐!”

    “秦王要是不跑回来称帝,沈老大人,李广利和沈毅完全可以稳步壮大,也不会吸引几十万辽军的主力部队。”

    “他就是大。大的活靶子。”

    “走哪儿都

    不安生!”

    “狗屁的神佑啊?大都督,您说他霉运缠身。”

    “这回,老七我是真的信喽!”

    李乘风忽然拐拐老伙计周元。

    “哎哎,你平常不是喜欢钻研面相、气运之类的杂学么?”

    “如何?”

    “你也见了秦王黄袍加身。”

    “他是不是煌煌如烈日,拨得云雾见青天那种?”

    周元正捧着杯子低头喝茶了,闻言差点没给呛着了。

    老李,太夸张了吧?

    他难得爆了一句粗话。

    “狗屁!”

    “就问你一句,天灾比得过人祸不?”

    “老天爷开不开眼?咱老周不清楚,也不是什么相学和气运之术能窥一斑见全豹的。”

    “就算秦王洪福齐天,他要是理不清内部问题,也得被那帮人给祸祸喽!”

    “更何况,我暗中观察过,秦王就算称帝了,印堂也不甚亮堂。”

    “大都督没说错!”

    “神佑王朝,前景堪忧哦!”

    沈麟失声笑了。

    他转头道。

    “无暇,帮相公我瞅瞅,咱印堂发亮不?”

    红娘子撇撇小嘴。

    “谁不知道你印堂一直鼓鼓的?”

    “就像藏着眼睛似的,怎么暗淡得了嘛?”

    “大姐都说了。”

    “你俩饿肚子共食一碗麦饭的时候,你都印堂发亮呢!”



    第七百四十章 实干兴邦

    

沈麟恍然。

    难怪自己的一众娇妻,都不喜欢去算卦求签。

    哪怕红娘子和柳如烟现在还没怀上,她们也只是去找黄仲景看过。

    她们宁愿相信医院,也不信奉送子观音了。

    铁城这么大,也从没修建什么城隍、寺庙道观之类的。

    其实很简单!

    百姓、老兵和大部分官吏都是亲眼看着沈麟从一穷二白开始。

    没日没夜的钻研技术,开发产品,提高生产制造效率。

    各军都是以老带新,每日操练,风雨不辍。

    铁城能有今天,不是什么漫天神佛保佑。

    是大都督带领大伙儿筚路蓝缕,一点点积攒、发展起来的。

    与其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咱们更相信大都督的一句名言。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周元就半开玩笑道。

    “我若说大都督天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